?

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中的應用

2022-03-19 22:44王曉凡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關鍵詞:綜合與實踐應用研究微課

王曉凡

摘要: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可劃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四部分,相對而言,“綜合與實踐”領域的相關內容在課題研究和日常教學中都屬于較冷門的項目,老師們在組織相關教學時也常常感到無從下手,選擇性地規避。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已經逐漸為大眾認可,走進了常規課堂。本文即在順應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探索融合微課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教學的新途徑。

關鍵詞: 微課? 小學數學 ?綜合與實踐? 應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的時代大背景

2011年,國家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從官方組織的電教類評比、培訓到地方學校、民間機構自發組織的網課,教育信息化發展如火如荼,已經從具體技術層面發展到教學思想層面,沖擊著人們對于傳統教育模式的認識和固守,使得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移動學習等一系列理念衍生出來并逐漸深入人心。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更需掌握學習技術、應用技術,以此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綜合與實踐”活動教學開展現狀

總的來說,“綜合與實踐”活動課程在日常教學中的受重視程度是逐漸提高的,但具體到學科領域卻仍不容樂觀,此處有兩個例證:1.以“綜合與實踐”為主題的學術論文發表的數量雖然在逐步上升,但具體到小學數學領域的“綜合與實踐”方面的研究卻遇冷。2.在各類電教評比活動中,相比于“分數”“小數”等經典課例,“綜合與實踐”活動的課例鮮有人問津。論其原因,有老師總結如下:教學定位不清、實踐活動缺位、教學時間不足。這類課程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力改變現狀,筆者認為,融合以微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三)微課符合學生探究式學習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就微課本身而言,其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中的應用優勢主要包括:1.時效性強,有利于集中解決知識難點并解放學習負擔;2.可以兼顧到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等多方面的學習,達到重復性學習知識的目的;3.可以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實現家校的交互性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睂⑿畔⒓夹g融于課堂之中,能把曾經抽象的課堂知識轉變成具象的實踐,幫助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應用知識,補充傳統課堂重知識、輕技能的不足,而微課即是這些新技術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

二、《球的反彈高度》教學案例分析

通常來說,綜合實踐活動課可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每個環節內部又細分為不同的微項目,引導學生逐步接觸到問題的核心并解決。接下來,筆者就以《球的反彈高度》一課為例,簡要敘述融合微課進行教學的具體設計。

(一)提出問題,確定重點

本節課,我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首先設計了相關的學習任務單,在課前發布了本節課的“達成目標”和“學習方法建議”,讓學生心中有數。其次,提前準備好活動場地和足夠數量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皮尺等器材,并對平時的四人小組進行微調,方便活動展開。

(二)發布任務,探究學習

有了課前準備,在開課后即可直接發布實驗提示,統一思想要求,正式展開實驗。

首先,根據問題,提出猜想。

我先拋出兩個問題:“(1)同一高度下,不同的球的反彈高度相同嗎?哪種球反彈得高一些?(2)同一個球從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它的反彈高度一樣嗎?如果用分數表示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之間的關系,你能發現什么?”學生據此提出猜想,并帶著問題展開研究。

其次,結合示意圖和教學小視頻講解實驗的基本方法。

我充分利用教室中除講臺以外的三面墻壁,騰挪出足夠的空間,并由學生協助提前錄制好演示視頻。實驗之前,提醒學生注意下落高度的定位和反彈高度的測量,小組合作時,合理分工,團結協作。

再次,展開實驗,記錄數據。

明確了實驗方法后,學生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并及時記錄數據,教師則在各組間巡視,指導糾錯。(下表為學生所填的任務單)

本次探究活動,我讓學生以8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150厘米等高度作為球的下落高度,以方便計算。實驗過程中,演示視頻也通過大屏幕進行滾動播出,讓學生隨時可以回顧實驗的基本流程,避免出錯。

最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學生在組內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交流之后,教師可邀請代表發言,通過比較球下落高度和反彈高度的分數比,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同一種球的“彈性”相同,不同種球的“彈性”不同。

(三)總結回顧,課后拓展

完成實驗之后,還需做如下總結:首先,引導學生整體回顧整個教學流程;其次,啟發學生進行課外探究:是什么導致不同球的彈性不同;最后,發布本節課的相關微課信息,方便尚未完全掌握的同學,復習 鞏固 。

三、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中的應用策略

(一)樹立合理的微課設計理念

微課作為舶來品,近年來在國內發展飛速,雖然其經典定義尚不能準確界定,但一些普遍的設計理念和基本的設計原則已逐漸被人們所認同。通過查閱資料和親身實踐,筆者認為樹立以下兩點設計理念非常重要。

一是,教學中堅持學生主體地位不動搖。微課的使用,無論是在導入新課、示范實驗還是交互式練習中,都需注意不能讓機器倒灌課堂,尤其是不能替代學生思考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脫離了學生學習實踐,任何技術方法都站不住腳。

二是,注重微課教學設計的完整性。在教學中引入微課,不能停留在錄視頻的環節,而是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環境,明確各個教學環節中微課所起到的作用,科學選擇,因地制宜地安排。

(二)掌握微課課例設計的基本方法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課程模式,其設計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術也與傳統課堂不同。

微課的制作方式一般包括用手機、DV自拍錄制,錄頻軟件錄制,以及在專業短視頻網站制作等。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已經開始使用多種方式相互融合從而提升微課質量,比如在用CamtasiaStudio錄屏的課件中插入錄制的實驗視頻,在優芽、來畫等短視頻網站制作母版,并將VideoScribe、Focusky等技術手段應用其中,增添趣味性。

同時,微課制作時需注意幾個細節,微課不同于錄像課,時長一般不超過十分鐘,同時要做到聲音清楚,畫質清晰,教學視頻中要有設問、有停頓、有反思,最后輔以必要的學習單或者進階練習題;應用于課堂實踐的微課,要輔以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以提升理解,在知識的拓展上,除了對知識點的講解,還需提供更多搜索知識的方法和思路,以加深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習興趣。

(三)運用多種形式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除了不容易教,更不易測試、評價。筆者認為,可通過班級優化大師、教師助手、打卡小程序等軟件建立評估系統,教師可以對課堂和供遠程學習使用的微視頻中的教學內容進行評估,并將結果發布到網絡平臺上,方便學生和家長掌握學習動態。如能長期堅持,建立檔案機制,不僅有助于“綜合與實踐”領域的教學,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數學學習質量。

筆者認為,將微課融合于“綜合與實踐”活動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加強數學知識學習、完善數學思考、及時發現問題,還有助于教師拓展教學思路、簡化教學環節,更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不過,這條探究之路仍很漫長,還需更多同人與筆者一起努力,共同探索。

責任編輯:黃大燦

3344500589289

猜你喜歡
綜合與實踐應用研究微課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關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設計案例探究
讓“綜合與實踐”活動“活”起來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