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輔導員與新型班主任協同育人工作研究

2022-03-21 04:07邢青聶榮飛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協同育人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

邢青 聶榮飛

摘? ?要:新中國成立至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輔導員和班主任作為這項工作的兩支骨干隊伍肩負著強國育人的重要使命。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關口,加強并改進輔導員與班主任協同育人機制,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有著重大作用?;诖?,將高校輔導員與新型班主任同時置于“三全育人”理念框架之中,分析二者協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三全育人”;協同育人;高校輔導員;高校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5-0086-03

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著重強調我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新理念,并指出教育應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讓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全程,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新局面。

輔導員作為接觸學生思想最深、交往最密切的一線思政教師,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為了有效促進推動輔導員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關鍵作用,黨和政府高度注重這支力量的建設。在此背景下,各地區高校紛紛出臺相應的實施意見,大力強化輔導員與班主任這兩支隊伍的聯動關系,并從福利政策、工作分配、人員比例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例如,2019年3月,上海理工大學出臺了本科生班主任相關政策,并于同年9月實施由專任教師、機關干部組成的,四年一貫制的新型班主任制度,與輔導員等共同組成學校育人隊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的萬年大計。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關鍵節點時期,輔導員與新型班主任(以下簡稱“班主任”)如何打破昔日“一強一弱”或“雙弱”的尷尬局面,轉變為相互配合、共同育人的新教育模式,發揮好各自“全員育人”的重要作用,從而實現這兩支隊伍“1+1>2”的效應,建成教育的“三全”協同機制,是新時期高等學校所面臨的新問題。因此,本研究將高校輔導員與新型班主任同時放置在新時期“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分析二者協同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一、輔導員與班主任角色定位

輔導員與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中兩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先鋒者,是大學生行為思想與學習道路上的引導人。隨著習近平總書記“三全育人”指導思想在高校的落實,高?!拜o導員+班主任”新模式的逐漸展開,輔導員與班主任的職責有了更加清晰的界定。

(一)輔導員與班主任職責劃分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指出了輔導員的九大職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

從1961年黨中央廬山會議正式出臺高校輔導員政策至今,輔導員一直作為黨的“近衛軍”承擔了大學生思想心里健康教育的重擔,成為學生大學學習與生活上最直接的指路人。輔導員作為與學生交流接觸相對較多的老師,肩負了學生貧困補助認定,幫助學生解決就學經濟困難、調節學生校園糾紛、帶領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以及大學生黨、團建設等職責。

(二)新型班主任

關于地方高校對學習時期班主任的定義,以上海理工大學為例。

為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會提出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簡稱“三全育人”)的指示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上海理工大學全面實施了新時期本科生班主任制度,由此概括了新型班主任的職責: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班風學風建設、做好學術引導和就業指導工作、加強班級指導管理工作。圍繞時事熱點、學習、就業及學生關注的重點等,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活動,建立定期與學生談心談話的長效機制,鼓勵深入寢室了解學生思想、學習、家庭等情況,關心和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于在各方面遇到困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痹缭谥刑茣r期,韓愈就對老師的職責有了明確的定義。今天,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重要時期,高校作為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不僅要“育才”,還要“育德”,要把學生們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肩負起培養高品質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為此,班主任被重新定義,新時期班主任從單一型轉變成為多元型,傳統班主任往往只是學生的學習導師,而新時期下的班主任要緊跟高校立德樹人的步伐,在班級工作中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在班級管理中全面推進素質教,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員育人”的重要任務。

二、輔導員與新型班主任的特點分析

(一)相同點——育人對象和目標一致

輔導員與班主任服務的教育對象是一致的——全體在校學生。從宏觀定義上看,輔導員和班主任都是大學生學業、品質教育的一線教師。班主任與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關系最緊密的教育者,是最了解學生們的引路人,他們共同為高?!坝拧眽|起了“育德”的基石,為高校培養高品質人才打好了夯實的基礎。

(二)不同點——育人對象數目和學歷層次不同

就帶領學生數目上看,班主任負責一個班級也就是30人左右,而輔導員則要帶領200人左右,學生數目是班主任的六七倍。并且,輔導員學歷大多是碩士或本科,而班主任學歷相比之下更高一些,多為博士學位。由此可見,班主任和輔導員雖然同屬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隊伍,但其側重面并不相同。班主任更加側重于學生學業情況的指導和大學生專業就業、個人未來等問題的解答,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學習競爭和社會競爭,幫助學生走上相對正確且合適的職業發展道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肩負指導學生思想行為與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職責。輔導員的工作責任重點在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方面,他們需要了解所有個學生的大致情況,其中包括學生個人的家庭、學習、生活等情況,以便于“因材施教”——面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引導者,緩解學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

三、輔導員-班主任協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輔導員、班主任職責不清晰

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密切關聯并且存在多處交叉的情況。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條件下,雙方工作一旦存在交集,就必然會涉及共同工作中的責、權、利的問題;凡是觸碰到責、權、利的問題,雙方矛盾就難以避免。目前,一些高校沒有輔導員與班主任明確的相關職責界定政策,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現雙向進行或工作錯位的情況,從而導致工作進行緩慢甚至工作遺漏或者推諉的問題。輔導員與班主任職責界定不清晰,導致學生也分不清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區別,遇見問題不知道向誰尋求幫助,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指導。

(二)兩支隊伍結構不恰當

在研究中發現,班主任和輔導員專業常常出現“不對口”的問題。例如,上海理工大學大一的大部分學生處于暫未細分專業的大類階段,而各班的班主任只精通于某一類型的專業,僅能為學生解答相應專業的問題,能為學生提供的有效、專業信息相對有限,間接導致了學生選擇專業時的盲目跟風現象。并且,由于輔導員、班主任平時工作環境相隔甚遠雙方沒有相互了解,從而使兩支隊伍出現零溝通、零了解的問題,使協同育人機制難以有效實施。

(三)大學班級性不強

與小學、初高中相比,大學班級性相對較弱,因此,班主任難以清晰地明確自己的職責,輔導員也容易混淆雙方職責的界定,從而導致輔導員與班主任分不清雙方的協作關系,同時導致學生、班主任、輔導員三方互不了解、各自獨立。長此以往,這樣的惡性循環會使班主任和輔導員對自己工作職責產生懷疑,從而有所懈怠,使“輔導員+班主任”的模式逐漸淡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難以長期堅持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在不成熟的心智下,其思想、心理和行為都極易受到網絡世界的影響,從而導致部分高校學生網絡犯罪、沉迷網絡虛擬世界等問題,還使大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頻率大幅度提高。而輔導員和班主任想要跟上學生思想的迅速變化,就必須不斷更新和擴展知識,避免出現力不從心、無計可施的無奈之感。況且,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更加獨立、更加新奇,再加上當代大學生較為嚴重的逆反心理,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使輔導員與班主任工作中出現“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沒有用”的狀況。

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輔導員+新型班主任”協同育人對策研究

(一)提高輔導員、班主任自身素質

一是要建立高校輔導員、班主任的培訓制度,進一步提升二者的工作水平,夯實其學生工作基礎,并落實“先培訓后上崗,邊工作邊學習”的模式。培訓內容可圍繞新時期班主任輔導員協同育人等形式展開,讓輔導員與班主任深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內容,并明確各自自身的角色定位,清晰各自的職責所在。二是成立班主任與輔導員工作情況交流會。目前,許多高校創建了班主任工作交流大會、輔導員工作交流大會,但很少有高校創建并開展班主任與輔導員工作交流會。班主任、輔導員工作實踐性強,不僅需要理論基礎的支撐更需要工作經驗的幫助,所以應該定期開展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情況交流大會,分享一段時間來的工作經驗與感受,從中找出不足及時改正,發現其中的優點繼續保持并不斷提高。

(二)完善“輔導員+班主任”機制

學校應該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習近平教育思想貫穿到育人工作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把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與班主任、輔導員育人工作的要求融合推進,并通過實踐學習與理論借鑒不斷完善“輔導員+班主任”機制,提高該模式的實效性,使兩支隊伍向專業化、專家化發展。其中,完善“輔導員+班主任”機制包括完善二者的選拔招聘與人員比例等工作。按規定,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應按1:200的比例配備,學校各院系均應配有相應數目的輔導員,并且一個班級配備一個班主任老師。同時,可以按照各班級學生相應的專業情況合理配備所學專業與學生專業相關聯的輔導員與班主任,保證師生之間共同話題的交流,用這樣潛移默化的方式達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合理、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網絡這把“雙刃劍”是班主任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不可避免的阻礙,但也是輔導員與班主任值得好好利用的教育工具,其利弊不是絕對的,而在于我們如何去使用它。(1)利用網絡了解時事熱點、緊跟時代步伐,多接觸網絡媒體,以更新自己“網絡知識庫”,從而更好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與心理活動,縮小師生間的代溝。(2)打造“指尖上的微課堂”——推送時政新聞、傳播主流思想、刊登學習心得、開展學習研討等,用當代學生中流行的方式開創新型課堂,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大宣傳”及全媒體理念,把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大勢,打造新媒體育人矩陣,創建輔導員與班主任線上交流平臺,實現信息交流、工作互動、政策公布的高效性、及時性與共享性;并建立線上班級群,實現師生之間在零時間、零地點的零距離交流。(4)建立班主任、輔導員優秀工作者評選平臺,增加輔導員與班主任的工作動力,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使其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并通過學習借鑒別人的工作模式與教育方式來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新華社,2016-12-08.

[3]? ?郭倩倩.高校輔導員與班主任合力育人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4]? ?庫穎,田紅芳.高校班主任和輔導員隊伍的關系及協作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6):95-98.

[5]? ?曹靜,方璐,吳曉培.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以同濟大學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7,9(1):23-26.

[6]? ?陳曉玲.高校輔導員和班主任關系的實證研究——以杭州4所高校為例[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33(1):53-59.

[7]? ?崔惠民,陳朝陽.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包頭醫學院學報,1995,(2):61-62,65.

[責任編輯? ?妤? ?文]

3063501908289

猜你喜歡
協同育人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