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研究

2022-03-21 01:08劉相林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教學風格教學方式教學內容

劉相林

摘要: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方式,讓語文教學活起來。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活起來,課堂的教學方式活起來,教學內容活起來,布置作業活起來。

關鍵詞:教學風格;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布置作業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方式比較呆板,被學生評價為"乏味的催眠曲",提不起半點興趣,為了適應新課程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也進行了不少的改革,在新課標的理念下,我們倡導積極科學的方式,讓語文教學的課堂更加有活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語文素養,更好地適應社會。

近年來,經過不斷的實踐摸索,對于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我也有了自己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的教學風格“活”起來

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我們應該摒棄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我們要和學生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比如說我們可以從改變教師個人的儀表開始,如教師可以穿得,端莊得體漂亮一些,這樣也會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在平時與學生交流時,教師也要多微笑,這樣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親近你,信任你。還有我覺得要學會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就是作為教師,平時要多學習,見多識廣,學識淵博,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如語言可以盡量幽默風趣一些,這樣學生會更愿意上你的課,學習效果會更好。所以我認為如果教師,能夠讓自己的教學風格活起來,那么他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二、課堂教學方式“活”起來

1.借助多媒體,激活課堂

語文課堂中如果只有單純的文字,那會顯得太枯燥。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激活課堂。如初中語文課本中很多都是描寫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但單憑課本的文字介紹,學生并不能完全了解傳統文化,更談不上傳承。借助多媒體教學視頻動畫,學生能感受到,每種民俗文化的壯觀場景,從而促進他們對各種民俗文化形成自己的認識,從而獲得新的情感體驗。 特別是學習文言文時,朗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若是給這些朗讀配上音樂,學生讀起來興趣也高些,真是美的體驗。 如上學期我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時,一開始,我覺得文章寫得好,又有氣勢,但太抽象了,學生能感受得到嗎?于是,我在網上搜到了一個陜北百姓打腰鼓的視頻,上課時,我讓學生先讀文字,再欣賞、回味、領略,再播放視頻,這種驚心動魄,震天動地的打鼓場景,讓學生將文字和情感融為一體,學生和作者產生了共鳴,效果出奇的好。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是非常靈活的教學方式。

2.調動各種"感官",讓學生動起來。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規規矩矩的坐著聽,這樣課堂看似很好,但實際上教學效果卻不太好,因為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經過不斷的摸索,我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主動學習。 如在學習《記承天寺夜游》時,翻譯文章內容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先讓學生根據課下注釋自己翻譯,不懂的與旁邊的同學交流,再分組提問考察,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讓字詞句的翻譯得到有效的解決。最后老師強調不到位的句子和重點的句式,這樣整個課堂學生都在動,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學到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3、通過表演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

語文課堂單純的從文字中獲取知識,方式確實太單調了。如果教師可以根據課文風格的不同,穿插一個游戲或者一個表演(包括朗讀的表演),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課文的了解,又能讓學生更深的感悟各種道理。

《蚊子和獅子》是一篇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他的語言能體現人物個性。在學習這篇的文章時,我采用的是分角色朗讀這種方式,同學們讀起來,頓時課堂氣氛高漲,同學們在歡笑聲中進學到的知識。在教《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我就選擇了讓學生表演的方式,激活課堂。因為文章有很強的故事情節,有人物形象。一臺精彩的表演,離不開對劇本主題的準確把握,需要學生吃透每個人物的形象和心理特點。確定人物形象,選定演員的過程都讓學生們自己完成,以便更好的引導他們創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特別上心,認真研讀課本,盡量模仿,盡情表演。表演的形式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思維模式,每個人都迸發出了自己的思想,課堂氣氛也非?;钴S。

三、讓課堂教學內容"活"起來。

語文教學內容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的這些知識,我們還要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到生活中去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生活是學習語文的第一源泉",假期要鼓勵學生主動接觸各種事物,多觀察,積累生活素材,為寫作課內容添磚加瓦。同時,假日社會實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做家務,與父母一起參加田間勞動,或是到社區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良好的品質,又豐富了生命的閱歷。這些閱歷都可以走進課堂,與同學分享,活躍課堂。

四、讓作業"活”起來。

1.布置作業分層次。

通常情況下,語文老師布置作業,全班采用一個模式,要求一樣,內容一樣,這樣導致語文基礎差的學生不能完成相應的任務,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又覺得不能發揮自己的空間能力,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語文作業的設計,我會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而有層次的布置,將作業分為基礎題、提高題、拓展思維題。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作業,當然也鼓勵學生盡量向高一級任務挑戰,實現自我提高。這樣分層次布置作業,只要學生能能較高質量的完成任務,那人人都能受到表揚,學習自然也會有信心了。

2.布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注意到了興趣性,這對鞏固知識是十分有利的。如在學習《春》一文前,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賞析文中的"美",學生自己制作PPT,自己當老師,上臺為同學們講解,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同學們對這個作業很感興趣,上課熱情高,效果不錯。

在學習了蘇軾的《明月幾時有》之后,我布置學生學唱這一首歌,

第二天展示。結果大家積極性非常高,課余就聽到他們在哼唱。這

樣的作業既愉悅了學生的身心,又記住了這一首詞,效率是非常的。

總之,我認為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勢在必行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積累經驗,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課后作業等方面讓語文教學"活"起來!

3264500589216

猜你喜歡
教學風格教學方式教學內容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淺談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名師的教學風格與課堂文化
談談教學風格和學習風格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