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階思維的課程思政教學策略研究

2022-03-23 07:14李利平李紅張雪華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關鍵詞: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李利平 李紅 張雪華

摘 要:本研究結合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實踐,探索現階段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保障課程思政理念、課程思政模式和課程思政內容高階性和創新性的具體策略,以期提升大學物理課程的育人成效。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物理;教學策略

課程思政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念的貫徹與落實,為全面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專業素養指明了方向。隨著課程思政工作的深入,課程思政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度越來越高,課程思政建設取得了豐富的階段性成果。教師制作豐富的課程思政案例集、將課程思政寫入教學大綱并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等,從根本上保證了課程思政工作朝著規范化和常態化方向推進。

作為一門重要的通識教育必修課,大學物理課程具有思政元素豐富、建設基礎扎實以及學生受益面廣等優勢,已經成為各高校實施課程思政改革的有效載體,在構建“三全育人”模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幾年的建設,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工作已經從初期探索階段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以中原工學院大學物理課程為例,經過三年多的建設,該課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文字和視頻資料,以項目為推動,已建設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省級課程思政樣板課程。然而,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思政內容與專業知識深度融合問題、學生主動參與課程思政問題以及愛國主義思政元素融入問題等,需要進一步優化思政策略,調整課程思政內容,使課程思政成效達到新的高度。

一、當前課程思政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充分了解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的具體效果及存在的問題,課題組對2020級普本工業工程201—204四個自然班共116名學生進行了無記名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答卷102份,回收率為87.93%。根據此次問卷調查結果,課題組重點討論當前凸顯的兩個問題,即學生被動參與課程思政和主動參與課程思政以及思政內容選取問題。

(一)被動參與課程思政和主動參與課程思政

學生被動參與課程思政,即由教師設計思政方案并實施教學,學生在教師引領下接受思政教育的一種方式。學生主動參與課程思政主要指學生主動發掘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并實現自我教育的一種方式,是思政教育的高階形式。在“你進行課程思政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的調查中,52.94%的學生選擇“通過課堂教學接受思政教育”,35.29%的學生選擇“通過教師發布的在線學習平臺進行學習”,只有5.89%的學生選擇“主動學習”,還有5.88%的學生選擇“其他”。由此可見,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學生被動參與課程思政依然是課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離學生主動參與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尚有較大距離。

(二)課程思政內容選取

在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建設初期,課題組準備了大量的科學家案例和有關家國情懷的視頻,通過線上與線下混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然而,在“你希望大學物理課程側重在哪方面引入課程思政”的調查中,64.71%的學生希望“多引入物理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從中獲得啟發”。因此,學生更希望在課程思政過程中引入與自己生活更貼近的元素,其次才是科學家案例以及前沿科學方面的內容,而愛國主義素材則被排在了最后。這一調查結果讓課題組感受到課程思政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包括課程思政內容的調整,還意味著在今后的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更應注意方式和方法。

二、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各項問卷調查及學生訪談結果均表明,課程思政教育使學生在情感體驗、專業知識學習能力以及獲得感等方面有大幅提升。為使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繼續走向深入,實現思政教育的高階性和創新性,除了進一步提高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度,課題組還在思政理念、思政方式和思政內容上下苦功夫,打造符合“金課”和“一流課程”建設標準的課程思政體系。

(一)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三年多的課程思政改革使課題組對思政育人的認識由片面到全面、由淺顯到深刻。然而,仍有較多學生分不清“課程+思政”“思政課程”等基本概念。因此,課程思政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學生亟待建立關于課程思政的高階思維能力。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貫徹思政理念,課題組的策略還包括這兩種:第一,舉行全校公開課。為了破除部分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誤解,課題組面向全校師生召開課程思政專題講座,使學生認識到課程思政是課程改革的一次創舉,是從人文、歷史、認知以及情感體驗等多個維度打造的有溫度的課堂。第二,舉辦學生座談會。課題組根據學生關注的焦點召開專題座談會,聆聽學生對社會的期待,回應學生的關切與訴求,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知,多渠道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二)打造高階課程思政模式

高階課程思政模式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方式,彰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打造學生深度參與的高階思政課堂,課題組堅決摒棄灌輸和強加的教學方式,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下足功夫。課中以教師為主導,但杜絕以講代學;課前、課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通過即時獎勵、監督反饋和過程考核等多種策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思政中。比如,在講解動量守恒定律時,課前通過播放“嫦娥奔月”“天問赴火”等視頻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索前沿技術的好奇心;課中設置簡易的物理實驗裝置,讓學生親自感受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及如何計算火箭發射問題;課后以小論文的方式總結火箭發射基本原理和關鍵技術,鞏固課中所學。

在“通過學習動量守恒在火箭發射中的應用,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的調查中,48.04%的學生認為“激發了民族自豪感”,43.14%的學生認為“加深了對動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問卷調查結果表明,打造學生深度參與的課堂,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為進一步驗證學生深度參與課堂的思政效果,課題組將該思政策略應用到萬有引力常數的測量以及簡諧振動的合成等知識點的講解中,問卷調查幾乎得到了相同的結果,90.20%以上的學生認為“通過親自參與體會到科學研究的嚴肅性,感受到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受到了直面困難、團結一致、刻苦努力等正向精神的引導”??梢?,通過改變課程思政的模式,課題組更好地實現了課程思政的目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課程思政的模式直接影響學生是否愿意參與進來,是課程思政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也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作用,才能將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實現真正的思政育人。

(三)保持課程思政內容的高階性

課程思政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代發展和學生群體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在課程思政工作全面鋪開階段,教師更應注重思政內容與學科發展的深度融合問題。在課程思政頂層設計時,除了家國情懷、行為品格以及道德規范等方面的內容,課題組還增加了學習方法、環境保護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內容,使課程思政內容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大學物理課程在科學精神、辯證唯物主義精神以及創新精神培養方面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因此,找準學生需求點,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案例集,真正發揮思政內容在學生價值引領和高尚品格養成方面的功效,是課題組當下乃至今后一段時期思政工作的重點。

三、結語

課程思政工作是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全方位重塑,是新時代背景下提升育人水平的突破點。在課程思政視角下重新審視當前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實現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自然融合、思政內容與學生需求有效銜接、思政方式與學生思維深度連接,才能構建不同思政元素之間的有效邏輯,形成系統且層次清晰的育人體系。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堅守教育初心,讓思政育人落到實處,使課程思政在提升教學效果、提升育人品質方面發揮最大效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何小梅.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分層教育方法[J].高教探索,2018(12).

[3]鄭利敏,李利平,葛向紅.融入抗疫精神的線上課程思政探索:以牛頓定律的教學設計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1).

[4]葛向紅,李利平,李紅,等.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與評估[J].電子技術,2021(5).

[5]鄭艷彬,王學勤,梁蘭菊.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研究現狀分析及建議[J].物理通報,2021(8).

責編:洛九天

猜你喜歡
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教育的探討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大學物理教學中需要做到十個“一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