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高質量發展視角下吉林省農業實現糧食安全保障研究

2022-04-02 01:59韓雪寧王建斌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糧食安全吉林省

韓雪寧 王建斌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在更高層次上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是吉林省農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農業高質量發展是實施質量興農戰略的總目標,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诖?,結合當前我國糧食安全指標,以吉林省為例,分析其以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糧食供需動態平衡的必要性,對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進行總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高質量發展;糧食安全;保障對策;吉林省

中圖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4-0029-03

引言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糧食安全更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生計的全局性戰略問題。吉林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和主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對保障國家糧食總體平衡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作為全國五大糧食調出省之一,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和諸多因素,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對糧食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這都給吉林省農業保障糧食安全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1]。因此,本文以吉林省為例進行研究,研究其以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對在更高層次實現糧食供需動態平衡提供參考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糧食安全面臨新挑戰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水平近40年來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6 000億斤增加到2019年的13 277億斤,年均增長1.94%。糧食供給從1978年前的“糧食短缺、供給明顯小于需求”,到1997年的“糧食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再到目前的“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結構性矛盾突出”,糧食供求關系發生歷史性、根本性轉變[2]。但是,在一切欣欣向榮之外,我國糧食安全還面臨著一些新挑戰。

(一)糧食消費總量進一步增長,糧食需求壓力較大

2019年,我國人均GDP達1.03萬美元,城鎮化率達60.6%,從先行國家特別是東亞國家發展規律來看,進入這一發展階段,居民消費結構將加快升級,對動物蛋白食物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從而導致飼料糧消費需求持續增長[3],飼料糧消費占比從2012年的30.7%上漲到2018年36.6%。同時,我國糧食消費總量持續上升,據Wind數據庫整理,我國城鎮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從2012年的78.8千克/人上升至2017年的109.7千克/人,這將帶來較大的糧食需求壓力,以上種種都對保障糧食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

(二)國內資源要素約束,糧食供給受到影響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不斷推進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我國可使用耕地面積逐漸減少。為緩解土地稀缺性,不得不加大化肥、農藥等生產要素的使用,由于投入量過度、施用強度過大,導致出現耕地退化的現象,同時為加強生態建設而將部分農業用水轉為生態用水,將一些耕地用于生態建設,這都使得耕地面積減少,對糧食增產形成約束,進而影響糧食的供給數量。

(三)國際糧食市場緊張,無法滿足國內巨大進口需求

目前國際年糧食貿易總量僅有中國年消費量的一半,這也就說明國際市場無法滿足我國要想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而大量進口糧食的需求。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都面臨著糧食危機,這也就導致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人數會有所增加,同時使得依靠進口來保障糧食安全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國進口糧食面臨巨大風險。

二、新時期吉林省糧食安全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全國五大糧食凈調出?。?、安徽、內蒙古、黑龍江、河南)之一,既是維持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時又對實現糧食供需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問題的出現,也給新時期的吉林省農業帶來一系列的挑戰,受外來因素影響再加上自身原因,吉林省糧食安全存在一系列問題,保障能力還需進一步地提升。

(一)耕地資源不足,水資源壓力持續增大

從農業生產資源情況來看,吉林省存在耕地面積縮小、耕地質量下降、水資源中度缺乏等一系列嚴峻問題。目前,吉林省的耕地資源約有700萬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37%,其中僅有26萬公頃可以作為耕地后備資源。而隨著鄉村城鎮化進程加快,人均耕地面積逐漸下降為今日的0.26公頃。同時,全省耕地資源還面臨著地力下降的問題,曾經作為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帶之一,如今面臨黑土層下降為原來的1/3左右,土壤有機質也降為原來的1/4。吉林屬于中度缺水區,2019年水資源總量為506.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1 876.18立方米僅為全國的2/5。水土資源已成為制約吉林省糧食生產的最重要因素,慢慢難以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

(二)資源過度集約化,綠色發展水平較低

綠色發展水平作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評價之一,對于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吉林省由于資源過度集約化,導致全省綠色發展水平低于全國綠色發展的平均水平,其得分僅為2.769,低于黑龍江、河南、遼寧、安徽等省。2018年吉林省化肥強度為0.38噸/公頃,超過國際標準上限68.89%,比全國平均高0.03噸/公頃,高于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安徽等省,化肥施用減量化速度1.1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農藥施用強度9.25噸/公頃,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高于黑龍江、內蒙古和河南等省[4]。2018年全省農業的萬元 GDP能耗為0.167噸標準煤/萬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11倍。

(三)經營者素質偏低,農業合作社發展水平較低

經營者素質的高低會影響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嚴格意義上講,經營者素質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而間接影響農產品的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質量,也就是說,經營者素質偏低會嚴重影響糧食供需平衡,導致無法保障糧食安全。吉林省作為農業大省,自然農民在全省人口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吉林省的經營者素質在東北地區(黑龍江、遼寧、吉林)中最低,主要體現在其地區農業合作社發展水平較低。一般認為,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參與數越多,農戶參與程度越高,那么合作社發展越穩定,對于農業的專業化發展越有利[5]。同時,全省農民整體受教育程度較低,這也就使得他們對于一些高新技術無法理解,更難以達到熟悉運用的水平,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和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要求。

三、保障吉林省糧食安全的對策建議

雖然近年來吉林省農業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如發展滯后、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農業高質量水平還需提高等。據國家發布的2018年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評估結果,吉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名第七,而在我國各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標評價中,吉林省綜合排名第十一,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在新的發展階段,吉林省需要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農業轉型,大力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良好實現糧食的供需動態平衡,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國家糧食安全。

(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糧食耕地面積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保障全省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是促進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之一。經過多年努力,到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田3 230萬畝,有效推進了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其中,近年來新建高標準農田800多萬畝,大力提升了農業的規模效益以及農業機械化水平。在工作推進上,著力落實“兩個優先、一個行動”。重點建設“兩區”、黃金玉米帶和優勢水稻區高標準農田,統一入庫。建立1—2高標準農田100 000畝規模的區域在每一個鄉鎮,以形成一個現代糧食生產核心基地1 000萬畝良田,穩定產量在干旱和洪水,綠色生態,適合機械化操作,建成完善的管理監督和考核機制。到2025年,建設糧食播種面積5 000萬畝,占糧食播種面積的60%,這樣就可以做到旱澆、澇排、澇防,真正實現了地上儲糧。

(二)持續抓好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轉型升級

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6]。長期來看,借助現代科技和農業機械把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是大勢所趨[7]。應繼續推進以農業現代化為主導的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加強農業機械化水平,避免不必要的勞動力虧損,從農業生產中釋放更多的勞動力。同時跟緊時代形勢,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強化推進綠色高效的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和輕簡化的農業廢棄物資源處理再利用技術。大力推廣合適的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精準施肥施藥。全力增強節水節能效力和化肥農藥減施增效能力,以求提高資源利用率。鼓勵研發秸稈綜合利用新技術,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創新。完善各指標的標準體系,研究建立其標準體系框架,加快相關技術標準研制。

(三)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2017年,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提出,要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加強合作與聯合,加快培育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打造現代化的農業經營體系。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發展是黨中央推動農業轉型、提高農業經營效率的重要舉措,在原有的小農戶基礎上,發展以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對于實現規?;洜I,提高我國農業總體質量水平起到關鍵作用[8~9]。農民合作社應根據自身土地優勢和農業機械化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從而提升自身農業科技水平和農業生產效率。同時,還應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對經營者實行農民學歷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修杰,蔡勛,儲霞玲,馬力,左喆瑜.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評估[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24-133.

[2]? 尹成杰.后疫情時代糧食發展與糧食安全[J].農業經濟問題,2021,(1):4-13.

[3]? 王一鳴.在更高層次上實現糧食供需動態平衡[J].新經濟導刊,2019,(4):7-9.

[4]? 徐北春,張曉峰,楊寧,徐曉紅,舒坤良.以農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吉林省糧食安全保障能力[J].玉米科學,2020,(6):187-190.

[5]? 李瀟,蔣昌宇,朱凝,孫愷,賈衛國.農民參與茶葉合作社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安徽黃山地區的調查[J].經濟研究導刊,2016,(31):19-21+197.

[6]? 張暉,吳霜,張燕媛,虞祎.加入合作社對種糧大戶農機投資及服務供給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20,(2):68-80.

[7]? 劉同山,孔祥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意愿、實踐與建議[J].農村經濟,2019,(2):1-8.

[8]? 劉同山,孔祥智.加入合作社能夠提升家庭農場績效嗎?——基于全國1505個種植業家庭農場的計量分析[J].學習與探索,2019,(12):98-106.

[9]? 王惜凡,周春應.農業規?;洜I相關利益主體的行為決策研究——基于農產品產銷收益分配視角[J].資源開發與市場,2020,(9):988-995.

Research on Food Security of Agriculture in Jili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AN Xue-ning,WANG Jian-b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food security at a higher level is the primary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the general goal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agriculture by quality,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On this basis,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hina’s food security indicators,taking Jilin Province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realizing the dynamic balance of food supply and demand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existing in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food security;safeguard countermeasures;Jili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21-01-26

作者簡介:韓雪寧(2001-),女(朝鮮族),吉林延吉人,學生,從事經濟管理研究;通訊作者:王建斌(1977-),男,江蘇南通人,講師,博士,從事宏觀經濟研究。

猜你喜歡
糧食安全吉林省
吉林省各地馳援長春工作隊
——蘭臺人名錄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稈離田工作方案
《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施行
反腐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護
廣義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評價指數的
城鎮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糧食儲備形式轉變分析
強化農田水利改革 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農地流轉“非糧化”及對糧食安全影響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