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宦官與經濟研究綜述及總結

2022-04-03 03:02楊杰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宦官明代綜述

楊杰

摘? 要:明代宦官與經濟問題歷來是學界研究熱點問題之一,相關研究取得了諸多成果。本文主要對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等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梳理,以進一步豐富、完善關于明朝經濟、政治史學方面的研究。

關鍵詞:明代;宦官;經濟;綜述

中圖分類號:K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4-00-03

回顧明朝歷史,宦官的影響是極為深廣的。其影響涉及政治、經濟、外交、文化、軍事、民族等諸多方面?;鹿僮鳛槊魍殷w制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在明王朝的發展、衰亡歷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宦官問題一直是明史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諸如宦官與明王朝二者之間的政治、軍事、文化、宗教等方面,前輩學者論著不知凡幾,囿于篇幅,在此不予贅述。本文筆者將前人有關明代宦官與云南經濟的相關論著成果做一簡單整理。同時,在梳理、歸納相關論著時,對前人之功作簡單總結,并對過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作出分析。本文為日后進一步研究、剖析封建專制主義集權時代中央政府所推行之經濟政策,為探究這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內容、作用做了前期準備。

一、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

(一)專著

在專著成果方面可將其進一步細分:一是史料性專著,二是論述性專著。史料性專著方面:史料性專著可分為綜合性專著與專門性專著。綜合性專著即對明代宦官與明王朝有關之經濟史料做一完整性梳理,譬如胡丹所著《明代宦官史料長編》一書,作者以《明實錄》中的宦官史料為基,廣泛收錄明清正史、奏疏、文集、野史、筆記及方志、碑刻中的相關史料[1],博采群籍,同時加以必要考辨,匯編為一部規模宏大、體例精嚴、史料豐富、考證詳贍的史料性專著,為日后進行相關研究提供了極大助力。專門性專著,顧名思義,其研究只取其一點,不斷深究,即只重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一點,將有關史料做一專業性梳理,如王春瑜、杜婉言合著《明朝宦官與經濟史料初探》一書,書中作者通過對有明一代,宦官與土地、財政、手工業以及宦官這一特殊群體因其特殊地位展開的一系列強取豪奪出發點,分門別類,于明代文集、奏疏、紀聞、筆記、野乘等史料中,將與宦官有關之史料,進行了一細致歸納、整理、編排。論述性專著方面:據筆者粗略統計,除前文以述之史料性專著外,目前學界有關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之論述性專著根據其研究切入點不同,可將其分類。

其一,總體考究明代宦官與明王朝之關系,并在其著中列部分章節,考究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關系,即前文所述之宏觀考究。如蔡石山所著《明代宦官》一書,全面而詳盡地介紹了宦官在有明一代所扮演的角色,并詳細論述了有明一代宦官如何影響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與司法等多個領域。該書第七章為宦官與明朝海上活動,第八章為宦官在明朝經濟上的角色,這兩個章節皆對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之關聯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論述,其對明代宦官之描述、評價頗具新意。稱宦官為明代經濟的職業經理人,此種稱呼、評價詼諧之余亦可引發深思,即當今學術研究處于一各種學科快速發展、不斷交融之時代,引一二新興學科之概念、方法是否對史學研究有一較大幫助。而以土地關系為媒介,進而引出宦官對經濟之影響的著作則有王毓銓所著《明代軍屯》一書,其書下編明代軍屯上的生產關系之第六小節為屯地的占奪。通過羅列官豪勢要、鎮守中官等侵占屯田事例,并與明朝開國初年屯田數量進行簡單對比,直觀體現出以鎮守中官為代表的宦官集團對明朝經濟生產關系的影響。而在王毓銓、張顯清、劉重日等編纂的《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一書中,亦有涉及明代宦官對與明代經濟,即宦官或以鎮守中官,或以采辦,或以礦監稅使等身份,對經濟生產關系付諸影響。其他還有部分探究明代宦官的專著也都有部分章節對明代宦官對經濟的影響進行了論述,如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丁易《明代特務政治》,[美]牟復禮《劍橋中國明代史》[2],杜婉言《佞幸:中國宦官與中國政治》,等等。其二,個體考究明代特定宦官群體、個體,在特定時期、特定地區所產生之影響,其影響中亦多有涉及社會經濟領域,即前文所述之微觀考究。如齊暢所著《宮內、朝廷與邊疆:社會史視野下的明代宦官研究》一書,對具有典型性的宦官進行了個案分析,利用明代宦官碑刻、墓志等民間田野史料與官私文本的比對,將研究思路從以往的單一性、群體性研究轉為綜合性研究,塑造了較之以往更為全面、立體的宦官研究形象。并通過宦官個案,考察了明代少數民族宦官的行跡及其在明朝國家邊略中的角色、關聯及產生之影響。書中第二、三章節亦對特定宦官在特定時期對特定地區所產生之經濟影響做了論述。

(二)論文

在論文成果方面,根據論文性質,將其簡單劃分為:一是刊行論文,二是學位論文??姓撐姆矫妫簩W界關于明代宦官與經濟之論文成果極為豐富,在此簡其要者,作簡單整理。杜婉言《明代宦官與江南經濟》、《明代宦官與浙江經濟述論》、《明代宦官與廣東經濟》,上述三篇論文以宦官采辦、織造、礦監、稅務等角度為出發點[2],細述了宦官對江南、浙江、廣東等地區的三省的經濟影響,深度揭示了明一代宦官對經濟的破壞和摧殘。陳建勤《論明代的宦官莊田》就明代宦官莊田的設立、發展、運作、管理等情況進行研究,進而揭示宦官與社會經濟之關聯。[韓]李敏鎬《明末宦官對商稅業務的干預及其影響》講述了明代宦官對商稅征收業務的干預及產生的問題,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對明代國家財政和明皇室收入的影響[2]。除以上研究角度外,部分學者還聚焦于市舶、采辦、珠池、礦稅等領域。如黎宏韜《明代廣東的市舶太監》等。除此之外,亦有趙連隱《礦稅監高準亂遼事略》[3],張桂林《稅珰高寀亂閩述略》等優秀論文成果。上述論文其特點大致如下:研究多以縱向研究為主,即從某一特定角度出發,經過詳細論證后得出明代宦官與這一特定角度、領域之關聯。并立足于該角度,以點帶面,進而引出明代宦官對經濟之影響。并未對同期相近問題進行橫向研究,但其研究已較為全面,亦頗為不易。學位論文方面:近年來,隨著學界對明代宦官研究不斷深入,相關學位論文之數量也日趨增長?,F略舉其要:牛雁峰在其碩士論文《明代宦官干政對國家經濟的破壞之研究》一文中,論述了明朝宦官對財政、土地、手工業等經濟領域之影響,并加以延伸之政治、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并得出明代宦官對經濟之影響動搖了國家統治基礎,亦為日后明王朝滅亡埋下了種子之結論。除上述學位論文之外,還有呂曉斌《嘉靖朝宦官研究》、李自鵬《明代宦官墓志銘研究》、冷明《明代中后期宦官與兩淮鹽政研究》等學術論文中都有部分章節論述了明代宦官與經濟之關聯。等學術論文中都有部分章節論述了明代宦官與經濟之關聯。

二、關于明代宦官與經濟研究的總結與反思

近年來,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研究取得了較多成果,這些研成果將究有助于人們正確認識宦官這一群體[1],但對研究成果細究,亦可發現其“繁而窄”的特點。具體來說,是研究數量上的繁與研究內容上的窄,即明代宦官與經濟之研究,其研究方向多圍繞于某些熱點問題或熱點地區展開,研究所用之史料多集中于傳統史料,研究思路多呈定性思維,陷于桎梏,難以掙脫,研究過程中亦不太注重相關學科之引入、融合,因此其研究結果雖豐,但其研究往往不甚理想。究其原因,大致可從對上述眾多研究成果的反思中尋得答案。

(一)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史料闕略、零散,研究深度有待進一步發掘

第一,有關明代宦官的史料相對闕略且零散。有關史料闕略之由,以筆者愚見,不外乎有如下數端:首先,究史料撰寫之源,自孔子著春秋至辛亥革命止,史書之編纂多由士大夫階層執筆,宦官史料亦不例外。對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熏陶的士大夫階層而言,出于儒家教義,自抱持一種對宦官群體敵視之態度,讓其為宦官群體著書立傳,進而傳頌后世是其所不能接受的。這一現象之根由或多與儒家思想中的封建綱常倫理及士大夫階層的政治理想有關。故而,在士大夫階層編纂史書之時對有關宦官群體之記載能省則省,能略則略,實在無法刪減之處,亦多以筆伐之。其次,歷代修史多有規可依,有例可循,不會輕易逾越。即縱觀歷代史書,除實錄之外,其余官修、民撰史書中對宦官記載之篇幅便極少,久而久之,史書中針對宦官之記載便成一定例。以《明史》為例,有明一代,對政治、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之宦官不勝枚舉,但在《明史》中宦官傳卻僅有兩卷。究其之由,除士大夫階層之排斥這一主因外,史書編撰體例抑或有些許影響。再次,宦官群體雖能權傾一時,但其權力保質期缺較短,且因自身無法生育之特性,宦官群體縱使在其當權之時留下相關史料記載,但隨著權力的消失、宦官的逝去,相關史料亦無法得到妥善保存。最后,宦官群體本身作為天子之家奴,皇權之附庸,其獨立事跡少,且活動范圍受限,故而相關史料記載較少。除此之外,宦官群體自身文化水平低,亦是一影響因素。

第二,對宦官經濟史料的挖掘不夠。目前學界相關研究對新興史料挖掘使用不足,除政書、正史、文集等傳統史料之外對地方志、碑刻、筆記等史料鮮有人涉足。但正是這些鮮有人涉足或縱有涉足亦多以淺嘗輒止為主的新史料中卻記載了很多歷史信息。以地方志為例,其中有關鎮守內官的史料較多,且很多是實錄等正史缺載或不予記載的,如宦官的字號、籍貫、鎮守地方所奉的敕書以及宦官在地方的活動等;不少地方志還列出了歷任鎮守中官的名錄,雖然大多不夠詳盡亦足以提供參證。再如,研究明代宦官與經濟[4],地方志中存有大量可供利用的材料。比如《明實錄》中有關云南鎮守中官的記載極為缺略。但正德《云南志》、天啟《滇志》及清人所作《滇考》《滇系》《滇云歷年傳》等地方志中卻保存了大量的史料[4],研究明朝宦官與經濟之關聯,必不能棄之不查。

以前文所述之史料性專著《明朝宦官與經濟史料初探》之探析,又可為一例,該書雖為目前學界頗具代表性之史料性專著,但考證之下亦可發現該書中對實錄等正史、地方志、碑刻、檔冊等相關史料鮮有收錄。見微知著,亦能發現明代宦官經濟史料探究已出現了“瓶頸效應”。

欲突破這一“瓶頸效應”,可在史料的收集、整理、考究上多下功夫。若不對相關史料傾注心血,便可能一直不得其門而入,亦不會知其所以然。因此,明代宦官與經濟之研究最亟待解決的便是史料問題,必須以發掘、整理史料為第一要務,才能有所創新、突破[1]。

(二)研究內容趨于“同質化”

明代宦官與經濟之研究成果頗豐,但在一些相關研究中,其內容大多淺嘗輒止,流于表面。如針對明代宦官與云南經濟之關聯的研究,因史料零散,研究者大多對其中某一個例進行探討,未能真正深入、全面地研究。再如,在對明代宦官與經濟之關聯的研究中,多數是將其置于傳統政治史范式下進行論述,這樣雖然研究內容更為廣泛,但也很容易刻板化,缺乏新意[1]。且目前學界圍繞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之研究,多圍繞部分熱點地區、熱點問題展開,而針對西南等邊地民族省份卻少有涉及,其研究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寬。

(三)研究結論應趨于理性

在研究結論方面,學界有關明代宦官研究一直受政治史范式之影響,即相關研究多取一明代宦官為研究對象,進而展開圍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個領域展開探討,因此其所得之結論也多以一般性定性描述為主。受體例所限,其研究深度自然有待提高。除此之外,在相關評判方面。學界之評判多以批判為主,誠然宦官群體對歷代政治之影響多為消極一面,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在評判之時應更注重理性而非感性,不應過分情緒化、片面化。

三、結語

如前所述,有關明代宦官與明代經濟的研究,近年來在明代經濟史研究中漸漸興起,眾多史學工作者在專著、論文方面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這些成果在幫助我們探究史實、開闊研究視野、拓展研究思路、培養問題意識的同時也對我們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涉及明代宦官問題時[3],囿于史實、社會背景、學術傳統等因素,長期以來學術界多持批評、批判之態度。誠然,有明一代,宦官這一政治群體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大多以負面、消極的角色出現,結合其對明代政治生活帶來的眾多影響來看,持批評、批判乃至否定性意見無可厚非,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更應當以全面、綜合、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這一政治群體[3],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將有關宦官這一政治群體的研究更立體的呈現,不應過分情緒化、片面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我們避免陷入“同質化”“片面化”研究,更有機會在前人基礎上塑造出更加鮮活、生動、優秀的歷史形象,以更接近歷史的真實面目去思考歷史帶給我們的啟迪。

參考文獻:

[1]尚永凱.21世紀以來明代宦官研究的進展與問題[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0,41(5):75-80.

[2]牛雁鋒.明代宦官干政對國家經濟的破壞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3]郇蕾.明代宦官問題研究綜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62-66.

[4]胡丹.志書中的明代宦官史料[J].中國地方志,2009(9):30-32.

(責任編輯:董維)

猜你喜歡
宦官明代綜述
麥香遍地糧滿倉——山西省“三夏”生產綜述
SAPHO綜合征1例報道并文獻綜述
駕駛員安全帶識別方法綜述
知識追蹤綜述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準則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下)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