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下我國西南沿邊地區開放路徑選擇

2022-04-07 09:24馬子紅常嘉佳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22年4期
關鍵詞:陸海西南貿易

馬子紅,常嘉佳

2019年8月和2021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先后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和《“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指導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筑起一條陸海內外聯動的交通、物流、商貿、產業、經濟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經濟走廊,成為緊密銜接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與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共識通道①侯政,黃永輝.新發展格局下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6):29-47.。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改變我國對外開放的空間結構,為西部地區加快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提供了難得契機②馬子紅.陸海新通道建設與西部開發格局重塑[J].思想戰線,2021(2):84-92.。隨著通道融合開放發展新局面的形成,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落地生效,西南地區沿邊開放將向更高層次更廣闊領域拓展。進入新發展階段,西南沿邊開發開放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促進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筑重要窗口,為創建內陸與沿邊、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商共建共享共贏新格局提供重要抓手,助力興邊富民,構建安全發展新典范。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進程中,應緊緊抓住機遇,適應新發展格局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西南沿邊地區開放,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實現西南沿邊地區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協同并行。

一、新時代我國西南沿邊地區開放面臨的重大機遇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及RCEP 生效給西南沿邊地區開放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對加強西南沿邊地區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維護區域供應鏈安全具有積極作用。

(一)西南沿邊地區正轉變為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的前沿窗口

1992 年,昆明、瑞麗、河口和憑祥等地被列入沿邊開放區域,開啟了西南沿邊開放新征程。2000年,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同時,配套開啟“興邊富民行動”,加強沿邊開放與沿邊開發協調聯動。但沿邊地區總體上仍處于開放“末梢”,屬于“參與式”開放,開放地域受限、開放平臺和政策單一是其最突出的特征①劉讓群,竺彩華,陳曉.沿邊開放戰略實施30 年:政策演進、成效評估與未來展望[J].國際貿易,2021(12):60-67.。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拉開了沿海、內陸、沿邊聯動開放格局序幕,沿邊開放政策力度和深度持續強化,西南沿邊開放進程進一步提升。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以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等,西部地區開啟了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作為“一帶一路”國際經濟合作“銜接帶”和“接合部”的西南沿邊開放地區也悄然由開放的邊緣地區轉變成為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的前沿窗口。第一,貿易對象從周邊國家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截至2022年3月底,中國已經同149個國家、32 個國際組織簽署200 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互聯互通、投資、貿易、金融、科技、社會、人文、民生、海洋等領域②孫昌岳.“一帶一路”建設成就巨大[N].經濟日報,2022-04-27(09).。西南地區成為開放的前沿,貿易的對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向沿線國家延伸,開放空間、開放領域、開放層次均得到不同程度拓展。第二,貿易方向由“引進來”為主轉向“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受制于偏遠的地理位置、落后的經濟環境、薄弱的資金供給、匱乏的生產要素、復雜的周邊環境等因素,西南地區沿邊開放初期主要以“引進來”為主基調。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深入推進,西南沿邊開放更加注重“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鼓勵進口優質產能、先進裝備等,加大特色優勢產品等的出口;鼓勵引進外資,提高外資利用率,擴大對外投資規模;鼓勵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生產基地、產業合作園區,筑牢區域供應鏈、價值鏈。第三,貿易范疇從商品要素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2018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制度型開放”,將對外開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就西南沿邊開放而言,筆者認為,應該發揮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對外開放平臺作為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制度創新試驗田的作用,比照RCEP 貿易規則提出推動貨物貿易自由化、海關程序簡化及貿易便利化措施,持續推進制度型開放,為提高沿邊開放水平和質量提供制度支撐。

(二)RCEP生效后促進了西南沿邊地區開放水平

RCEP不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更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涵蓋了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方方面面,進一步深化了區域經濟互聯互通和貿易投資合作,將為西南沿邊高水平開放提供新動能。第一,RCEP 的生效有利于促進地區包容開放和區域經濟一體化。RCEP以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為目標,對標國際高水平自貿規則,與時俱進地將新的貿易趨勢及貿易領域納入其中,賦予成員國更大程度和更深層次的開放。西南沿邊地區作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前沿,借助RCEP 的制度基礎和合作紅利,能更好地融入中緬、中老泰、中越、孟中印緬等經濟走廊建設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推動西南地區從沿邊開放走向全方位開放,形成貿易創造效應,提升西南沿邊開放水平。此外,RCEP充分考慮了成員國經濟發展階段差距和國內改革水平,通過設立差別待遇條款等增強包容性的內容,使得西南沿邊地區即便是面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且競爭力不夠強、各對外開放平臺仍在建設完善中等情況,也能參與南亞、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并從中受益。第二,RCEP 的生效促進區域內產業鏈和供應鏈更加暢通。RCEP 對各成員國之間貨物、服務、投資等領域市場準入的放松,對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規則的統一,將極大地提升區域內要素的流動效率,有助于構建優勢互補、包容發展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和更加暢通穩定的供應鏈,促進區域產業鏈融合升級和經濟協同發展。RCEP通過設定清晰、透明的規則程序,為西南沿邊地區與周邊國家開展跨境經貿、國際生產合作、口岸合作等新模式探索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西南沿邊地區打造更多規則對接的載體和對外開放平臺,加速商品流動、技術流動、服務流動、資本流動,提高西南沿邊地區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聚集外貿新動能,實現西南沿邊開放高質量發展。第三,RCEP 的生效推動生產成本最小化和貿易效率最優化。RCEP大幅降低關稅,未來十年逐步將90%以上貨物貿易降為零關稅;進一步豐富原產地證書的類型,增強原產地累積規則,使更多參與者可以獲得優惠關稅。RCEP 降低關稅、原產地累積規則的應用,將推動區域內貿易投資往來以及外國直接投資增長,提升西南沿邊地區貿易主體應對外部經濟動蕩和沖擊的能力,助力穩鏈、固鏈、強鏈,降低經營成本。此外,RCEP 的生效和實施,有利于西南沿邊地區更好地參與區域融合發展和一體化大市場建設。西南沿邊地區應加大對適用的國際標準采標力度,推動以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為主的制度型開放,提高區域內資源配置效率和產業基礎能力,加強區域內高端、綠色產業鏈和制造業項目合作,打造促進企業雙向經貿投資、科技創新、產業協作的外向型國際化服務載體,提升西南沿邊地區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能力。

(三)數智融合驅動西南沿邊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數字技術強勢崛起,數字經濟發展之快、輻射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數字中國逐漸成為新時代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戰略,也將為激活沿邊開放潛力提供有力支撐。第一,數智融合賦予服務貿易更大可能性。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服務貿易越來越體現出數字化、智能化的特征,通過強化數字技術與貿易方式各環節的融合滲透,實現服務貿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憑借其自身可復制性、可共享性、無限增長等優勢,擴大了服務貿易產品的范圍,計算機與信息、通信、知識產權等領域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借助這一波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和服務貿易數字應用場景的擴大,推動自貿試驗區探索服務貿易更高水平的開放,可在層次和規模上更好地提升西南沿邊開放水平。第二,數智融合賦能外貿產銷協同并進。在生產環節,西南沿邊開放地區推進數字資源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增加信息與知識要素在制造體系中的運用程度,加深產業鏈各環節融合,促進分工細化與區域間交易效率的提高,助力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實現“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互促。在交易環節,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生產活動和貿易活動能夠以數據、信息、知識的形式抽象出來,使其在不同主體間流動、對接、融合,有效降低信息搜索、中間環節、時空限制等因素產生的貿易成本。西南沿邊開放可以通過推動跨境電商與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市場采購貿易、公共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互動整合,不斷拓展跨境電商形成全鏈條、集成式融合發展的數字化新外貿平臺,提高外貿的產銷銜接效率。

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下我國西南沿邊開放面臨的主要挑戰

在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西部陸海新通道貫穿西北和西南兩大區域,勢必對西南地區的高水平開放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相比于東部沿海地區的開放,我國西南地區擴大對外開放的經濟基礎依然較為薄弱,開放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足,致使高水平沿邊開放挑戰重重。

(一)邊境外貿政策紅利逐漸弱化

第一,邊貿政策紅利逐漸消失。伴隨著對外開放空間、開放領域的拓展,特別是RCEP 各成員國對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均作出承諾,過去制定的諸多邊貿政策不斷被修改和完善,多種商品的進出口優惠被取消,多種商品的出口退稅比例和規模降低,稅收優惠的范圍和幅度也作出新的調整,邊貿政策紅利逐漸消失,且短期內企業的貿易成本不同程度上增加。第二,政策執行中“一刀切”問題仍存在。西南沿邊開放地區有自身的特點,面對的貿易伙伴較多、貿易品種較豐富,且西南沿邊地區與南亞、東南亞的邊貿往來歷史悠久,貿易基礎扎實,在政策執行時就需要找準自己的訴求點,有針對性、有差異地制定細化政策,但在政策執行實際中“一刀切”的問題仍普遍存在。

(二)產業發展能力相對不足

第一,外向型產業基礎相對薄弱。西南沿邊地區大多屬于自然資源稟賦豐富、資本和技術等相對不足的區域,企業產能和科技創新能力有限,資源密集型產業在經濟、貿易中的占比較大,但產品附加值不高。隨著資源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西南地區的產業發展短板日漸凸顯,尤其是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導致西南沿邊開放經濟呈現經濟體量較小、貿易規模不大、產品質量偏低的特征,對西南沿邊地區的高水平開放促發展帶來挑戰。同時,西南沿邊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緩慢,與毗鄰國家產業相似度較高,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有限,對貿易規模的擴量提質支撐不足。第二,經濟通道現象突出。以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以及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構成的貿易交通網絡,將我國西南地區同我國東中部地區及亞非歐連接起來,通道功能持續完善。然而,西南地區除了本身經濟基礎相對雄厚地區(如成渝地區),大多數地區普遍存在通道功能遠大于其增長極功能的問題,經濟要素落不了地、產業轉移抓不牢,邊境對外貿易對當地產業結構的優化有限,未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甚至落地經濟的轉變。

(三)區域開放平衡性亟待改善

自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西南沿邊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整體上提升顯著,但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開放水平差距仍然存在。從區域看,由于東中西部開放資源和平臺分布不均衡,無論是對外貿易規模,還是利用外資規模,西南沿邊開放水平明顯偏弱。就西南地區內部而言,四川、重慶、廣西的貿易規模遠大于云南、貴州,且存在省會城市與周邊城市、樞紐城市與節點城市、內陸城市與邊境城市、不同城市群之間的開放不均衡,核心城市和樞紐城市的虹吸效應同輻射效應產生的經濟影響不匹配,其周邊城鎮的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受限且經濟發展增速緩慢。從領域看,西南沿邊地區支柱產業的對外開放水平普遍較高,但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等貿易形式占比小,對外開放程度明顯弱于制造業,特別是電信、教育、醫療、專業服務等行業的對外開放水平亟待提升,嚴重影響西南沿邊高水平開放。

(四)體制機制創新力有待提高

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正加速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致使中國周邊形勢復雜性劇增,周邊外交面臨的挑戰不斷加大。相較于東中部對外開放,西南沿邊開放更容易受到外貿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加之貿易雙方發展水平、邊貿政策等均存在較大差異,諸如產能合作、跨境合作區、互聯互通設施建設等重要領域、重要項目,在關鍵節點仍需要各級政府乃至國家層面同毗鄰國家加以協商。然而,受制于地方發展目標差異、成本分擔和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口岸布局分散等,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現象亟須改善,口岸之間、城市之間、省域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堵點疏通仍有困難,無形中加大了各地政府同中央部委的溝通協調成本。此外,西南沿邊開放口岸建設資金除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以外,地方支持捉襟見肘,難以滿足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所需的設施裝備和通關服務升級、產業協同與合作機制優化等硬環境和軟環境的要求,尚未形成沿邊口岸與腹地優勢互補、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三、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下我國西南沿邊開放的路徑建議

西南沿邊開放要積極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RCEP 生效落地契機,推動境內外互聯互通,把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結合起來,把國際經濟合作和國內經濟合作結合起來,實現西南沿邊開放提質增效。

(一)加強通道沿線區域合作,塑造區域價值鏈,提高對內開放水平

西南沿邊開放地區亟須充分發揮區域異質性、產業梯度性和資源稟賦優勢,塑造基于國內市場、由本土企業深度融入價值鏈核心環節、密切聯系東中西部的區域價值鏈。

1.加強與通道沿線區域產業互動和產能合作,增強價值鏈協同度。深度嵌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著力推動要素流動、平臺開放,培育壯大成都、重慶、貴陽、昆明、南寧等增長點,增強其輻射帶動作用,并延伸拓展通道沿線經濟軸帶,優化西南沿邊開放區域合作格局,增強區域價值鏈協同度,打造綠色智能汽車、智能電網、未來網絡、生物醫藥、航空產業等新興產業,增強農業、旅游業、文化產業、能源產業、綠色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外向化程度。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建設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百色—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園區、桂黔(河池—黔南)跨省合作區等園區,利用大灣區和成渝地區優勢產業和貴陽大數據產業的外溢效應帶動西南沿邊開放地區對應產業的發展,聚焦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攻關和優質科技成果轉化等維度開展深度合作,圍繞臨空產業、加工貿易、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業等開展園區平臺共建共享和分區域差異化合作,為西南沿邊開放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提升產業鏈、價值鏈現代化水平。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滇中城鎮群、黔中城市群與北部灣城市群聯動戰略發展進程,共建統一的市場規則、互聯互通的市場基礎設施,加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力開啟要素市場一體化和信用一體化建設,加快匯聚物流、商流、信息流、數據流,推進西南沿邊開放地區間產業、貿易、數字、金融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區域價值鏈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助力西南沿邊地區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2.實施通道產業融合發展行動,推動西南地區從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繼而向落地經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探索多式聯運無縫銜接,推進通道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加快實現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戰略目標。以通道促物流,依托干線鐵路和公路、主要口岸和機場,加快西南沿邊開放地區位于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重要物流樞紐節點建設,構筑輻射范圍廣、流通成本低、服務效率高的全域通道物流體系,暢通經濟通道。以物流帶經貿,加快培育主導產業突出、鏈條配套齊備、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區,數智融合提高園區內金融、交易結算、倉儲物流、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程度,加速商品流通、降低商品流通費用、減少流通環節,為產業和對外貿易穩定持續發展提供便利,并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和結構升級,提高區域競爭力水平。以經貿帶產業,統籌口岸、產業和城鎮布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打造集采、運、儲、散、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吸引各類要素匯聚、承接產業轉移、帶動企業投資,激發西南沿邊開放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力,實現從經濟通道邁向通道經濟繼而轉向產業經濟發展。

3.從“有位”到“有為”,增強西南沿邊開放地區與國內其他地區的聯接。西南沿邊開放地區依托現有的沿線國家參與的區域或次區域合作機制、高層互訪合作機制等,緊緊抓住RCEP 和“一帶一路”重構亞洲區域內價值鏈和分工關系的新契機,堅持“通道+樞紐+網絡”一體化建設,著力培育樞紐廊道經濟,重點發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加工及貿易、跨境旅游、跨境電商、跨境產能合作、跨境金融、跨境物流等產業,鼓勵“互聯網+邊境貿易”新業態發展,創新優化邊境貿易金融服務,將通道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提升開放水平,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圍繞中間品關聯、增加值關聯和投入產出關聯等維度,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產品精深加工和附加值提升上做文章,加強同周邊地區的合作,提升區域間的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程度,提升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和現代化水平,增強西南沿邊開放能力。

(二)統籌推進陸海聯動,創新經貿合作模式,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堵點

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統籌成渝—昆明—印度洋、成渝—北部灣—大西洋、成渝—西安—歐洲的陸海通道聯動,以大通道、大物流、大產業、大開放深化同周邊國家經貿合作,提升西南沿邊開放水平。

1.深化與通道沿線國家的跨境合作,構建高效暢通區域市場。充分借鑒中國—馬來西亞的“兩國雙園”等跨境“飛地”園區點對點合作經驗,探索西南沿邊地區與海上絲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要節點國家和港口城市互設“兩國雙園”模式,構建科工貿一體化、金融服務國際化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圍繞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暢通供應鏈來布局開放型產業,擴大貿易范圍、拓展貿易空間。積極參與泰中羅勇工業園區、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老撾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越南龍江工業園、緬甸皎漂經濟特區等境外經濟合作區建設,著力引進東盟資源促進西南沿邊開放地區經濟發展。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做大做強中國東興—越南芒街、中國磨憨—老撾磨丁、中國瑞麗—緬甸木姐等跨境經濟合作區項目的同時,發揮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整合資源和綜合服務能力,繼續培育境外工業園區,推廣進出口基地型、合資共建型、國際貿易市場、國際產品貿易合作社、“互聯網+”、合同進入跨國公司等跨國合作模式,推動區內企業“抱團出?!?、境外企業高品質投資,真正實現“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互促。建立完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區域政府間常態化交流機制,著力提升產業合作層次和水平,鼓勵西南沿邊開放地區企業與東盟國家市場主體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內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

2.提升金融服務和投資領域合作,提高地區經濟競爭力。聚焦政策創新、資金融通、機制完善,高質量參與和實施RCEP,利用專業的國際化金融服務平臺,擴大同周邊RCEP 成員國在金融科技、綠色金融、可持續金融、跨境投融資等方面的交流,鼓勵并引導金融機構利用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拓展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場景,探索供應鏈數字化、鐵海聯運“一單制”融資創新場景應用,提升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鼓勵金融機構探索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平臺,為物流、貿易、制造企業提供便利化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務。加強自貿試驗區、重點開發開放區同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間的金融合作,持續提升對外投資合作水平,支持水電、道路、橋梁、化工、建材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和骨干企業以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等多種方式“走出去”,幫助企業積極穩妥開展跨國經營,不斷提高跨國經營質量水平。

(三)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按照新時代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前沿窗口作用,通過加快制度型開放、提高通關效率、提升貿易運作效率等創新舉措,拓展西南沿邊開放經濟增長新空間。

1.統籌對外開放通道和平臺載體建設,提升通關效能。聚焦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國際經貿通道發展之需,加強同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溝通交流,著力推進沿邊口岸、邊境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等沿邊開放平臺以及邊境旅游試驗區、自貿試驗區等改革開放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持續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努力推動跨關區海關與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在資質互認、綠色通道、質量監督與標準評定等方面加強合作,擴大和提升中國和南亞、東南亞國家在經濟、貿易、投資、旅游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搭建跨區域合作平臺,細化落實各項便利化支持措施,推動數據協同、簡化和標準化,提升通道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促進科技、制度的雙創新。結合西南沿邊開放需求,加快中國—東盟(河口)跨境電商物流產業園及其大數據中心優化升級,探索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機電產品、綠色低碳化工產品、特色農產品等商品和服務在西南沿邊地區和南亞、東南亞國家間流通速度和流通數量的雙重提升。

2.對標國際先進,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根植于西南沿邊地區企業經濟自身發展需求和經濟發展實踐,與RCEP 成員國進行規則對接,并進一步拓展貿易合作范圍,全方位融入多元化、高標準的自由貿易網絡體系。支持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數字貿易、知識產權等領域開展先行先試,探索產業政策、創新政策、競爭政策等各項政策與國際通行規則的協調,形成有利于資本、信息、技術、人才等經濟要素流動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基礎設施、產能合作、服務貿易等領域加強同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溝通與協調,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速泛亞鐵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入實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提高外資利用率。

猜你喜歡
陸海西南貿易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潮”就這么說
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今年開行破1000班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Country Driving
貿易統計
陸海統籌推進海岸帶地質調查
一路向西南——然烏湖、米堆冰川
西南絲綢之路及其對西南經濟的影響
貿易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