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閾下紅色文化在大學生群體傳播途徑研究

2022-04-13 01:03張奕唐鈺芳
民族文匯 2022年9期
關鍵詞:大學生群體紅色文化

張奕 唐鈺芳

摘 要:習主席在十九大中強調: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體教育。紅色文化,是大學生思想文化教育的載體,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而新媒體為紅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載體、新平臺和新方式,合理利用新媒體,研究新媒體視閾下紅色文化在大學生群體傳播途徑,不僅有利于深入了解大學生群體對紅色文化的傳承現狀,更有利于紅色文化在現代性境遇下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承與創新。

關鍵詞:咸陽地區? 大學生群體? 紅色文化

一、引言

近些年,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紅色文化的傳播方式受到一定的沖擊,如何緊跟時代潮流,運用新媒體技術更好的傳播紅色文化,是現今紅色文化關注者需要重視的難題。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整理發現,目前的研究雖然在紅色文化的傳播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從學生角度考慮利用新媒體傳播紅色文化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缺失。例如聶素麗《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傳播策略研究》認識到目前新媒體紅色文化傳播因管理監督問題,存在惡搞紅色文化和西方霸權意識等現象,解決方式上提出打造“政府—媒介—公眾”相互型傳播主體、多渠道化媒體融合態勢、個性化多元化內容文本。該研究相對全面,但是在基礎數據上存在缺失且主要面對政府和媒體方面的解決措施。

本次調查將重點研究咸陽市大學生群體中新媒體對紅色文化傳播的途徑、現狀、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總結,利用征求大學生的意見與建議,針對某些問題進行討論,以便更好的傳播紅色文化,更好的重視紅色文化平臺的傳播工作,來提高新媒體在紅色文化傳播中的作用。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紅色文化網絡學習平臺確保紅色文化傳播有序的開展,調動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興趣,以多種形式傳播和發展紅色文化。

二、調查過程及其結果

本次調查我們通過教學與圖書館資料、網絡資料、科研論文和老師的幫助等渠道獲得全面的信息,制作容量為20題的問卷,對1000名咸陽市地區大學生群體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從而對咸陽地區大學生群體進行關于紅色文化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由于傳播途徑的變化,對紅色文化的了解不足。沒有高效利用新媒體,導致了解方式單一的問題,以至于說明了紅色文化傳播不到位。傳播方式沒有及時轉變,從而導致了紅色文化知名度低,傳播范圍影響力低。我們針對的是大學生群體,相比于其他群體,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國家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大學生肩負著承前啟后的歷史重任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神圣使命。所以我們要更加注重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咸陽地區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例如馬欄革命舊址、金池革命舊址、崔景岳烈士故居、淳化烈士陵園等等。為之后紅色文化宣傳方案實施提供有利條件。新媒體以其傳播和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內容豐富、檢索便捷、超文本等優勢,且紅色文化網絡傳播具有時效性、開放性、虛擬性、生態性的特點。使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有助于豐富宣傳形式,時刻保持動態新穎。是對于大學生群體旅游的新方式,節省經濟,且還能更好更快的宣傳紅色文化,讓大學生群體更好的接受。其中發現(1)、我們所面對大學生群體,我們的宣傳觀念是以人為本,表現形式和內容要符合大學生的需求。在宣傳過程中,加大對于愛國主義、奉獻精神的宣傳,以適應大學生的需求。(2)、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我們在宣傳的時候要分主次的充分利用這些及互聯網平臺,加大宣傳。對于大學生群體重視程度高的平臺進行進行更高程度的推送,可以更加廣泛和快速的進行宣傳。(3)、說明大學生對文創產品非常感興趣,文創產品不僅有創意性和實用性還具有具有紅色文化內涵,能更好的體現紅色文化的背景傳達紅色歷史價值,能更好的宣傳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

三、措施

(一)、加強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度

1、使用微博、微信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通過在微博空間制造咸陽市紅色文化頭條新聞,在媒體領域和大學生群體的話題討論互動之中灌輸紅色文化信息,另外咸陽市政府等相關部門推出紅色文化主題微電影,潛移默化給大學生傳輸紅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咸陽市地區的學校和政府宣傳部可聯合推出微信公眾號“紅色文化”這一欄目,弘揚咸陽地區紅色文化精神和宣傳及推廣紅色革命歷史。具體操作可表現為,注冊微信號及打開微信時封面推出紅色文化微動畫,在微信的多功能中推出每日瀏覽紅色文化文章及發布紅色文化朋友圈使用率排名,以學校各個學院為單位,進行校內評比,并進行一定的獎勵。用大學生便利的方式將紅色文化信息送到眼前,進而幫助大學生把握了解紅色文化,并且學校通過比賽排名的形式促進紅色文化在學生之間的傳播。

2、鼓勵學生群體創建網絡紅色文化社區。利用網絡作為新媒體的優勢—互動性。提及新媒體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其優勢在于傳統的大眾媒介都是單向式傳播,但新媒體則突破了單向傳播,增強了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互動性。新媒體以其新興技術新興,特別是互聯網,可以連接網上任一用戶,實現網絡信息資源共享,使用戶之間無障礙溝通交流。受眾不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受者極易進行角色轉換,這種雙重身份的角色使受眾可以暢所欲言,及時反饋,使媒體得以與受眾在互動中同聲同氣。在這樣的優勢下,鼓勵學生群體,例如學生紅色社團,學生會等基層組織通過創建學院特色紅色網絡社區,唱咸陽經典紅色歌曲、游咸陽著名紅色勝地、觀咸陽紅色電影、聽感人咸陽紅色故事。

3、建立咸陽特色網上紀念堂。在抗戰勝利紀念日這種重要的節日當中以及國家公祭日等重要歷史紀念日讓人們以網上點擊獻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悼念,激發起學生對先烈為革命獻身精神的敬意,對紅色文化的尊重。咸陽地區也具有特色的紅色文化例如:抗擊鎮嵩軍咸陽戰事、馬欄革命根據地、安吳青訓班等。咸陽市政府大建具有特色的,具有咸陽地區的獨特的紅色文化紀念堂,傳播咸陽紅色精神。以建造咸陽特色網上紀念堂,打造咸陽地區特色的紅色文化,更好的延續咸陽地區優秀紅色文化的傳承。當然,報紙、書刊雜志、紅色旅游、紅色電影等傳統載體也不可忽視。利用網絡這種新媒體與傳統傳播載體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將咸陽紅色文化融人到日常生活,發掘日常生活中與紅色文化的相融點,緊緊圍繞相融點進行教育,利用傳統媒介彌補網絡這種新媒體的不足。

(二)、加大紅色文化宣傳力度

1、努力做好以咸陽市特色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校園網站和特色紅色文化專題網站的建設。校園網站是大學生獲取紅色文化信息、交流思想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時也是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網站,所以我們要建設好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校園網站,讓大學生在訪問校園網站的同時能夠獲取更多的紅色文化信息、知識、拓寬眼界,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以及在校園網站中開辟出一個紅色文化的專欄,分為咸陽紅色文化圖片、咸陽感動人物、咸陽紅色文化歷史遺跡等專欄。讓大學生在登錄校園網站的同時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且讓學生有選擇性專欄,提高學生興趣。從而有效地傳承并弘揚咸陽地區特色紅色文化。紅色文化專題網站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教育性和針對性,是進行紅色文化宣傳、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主陣地,其建設同樣應該得到相應地重視,學院中要重視起來,深入學生群體,將紅色文化更加深刻的宣傳。在咸陽特色紅色文化專題網站的建設過程中,應該注意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他們思想、心理發展等方面的特點,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思想、心理發展的需要,應該注重紅色文化專題網站的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以及服務性等的凸顯,并盡可能地將它們融為一體,以更好地為大學生服務,從而使得它更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大學生的實際、大學生的生活,對大學生更具感染性和吸引力。

2、加強影視媒體的運用,建設具有特色的紅色文化節目。電視綜合運用了人們的視覺和聽覺感受,畫面豐富多彩,增加了人們的觀賞性,讓紅色文化變得通俗而富有內涵,人們易于接受,在影視作品長期耳聽目染的熏陶下能夠增強人們對于紅色文化的認同。隨著電視媒體的不斷發展壯大,《覺醒年代》、《大決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等節目都開展的如火如荼,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而近期央視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更是獲得了全國的廣泛關注,刮起了一陣學習中國詩詞、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熱風,這些節目的興起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借鑒的,咸陽當地政府或學校也可以制作一檔紅色文化節目,去到革命圣地,結合咸陽地區的紅色故事,設置相關的紅色文化影視項目,組織學生觀看,讓人們在觀看節目獲得快樂同時接受到咸陽地區特色紅色文化知識,加強影視媒體的運用,建設咸陽特色電視劇,也可通過網絡這種新媒體的這種方式更好的傳播。

3、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堂教學,融入咸陽特色的紅色文化。思政課程作為大學生必修的課程,在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等手段。多媒體中互聯網有利于圖文并茂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積極性,同時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了解的深度,教師的課堂講解不能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應該運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素材并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結合咸陽紅色史實,聯系歷史和現實熱點,通過專題式、案例式、訪談式、體驗式等多元化的現代教育方式,綜合運用文字講解、PPT 圖像展示、影像播放等新媒體教學手段,將咸陽特色的紅色文化融入到大學課堂中。這樣的教學方法更加直觀生動、靈活,更具有深度和廣泛性,更能讓大學生們接受、理解紅色文化。

(三)鞏固紅色文化價值觀點

咸陽地區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新媒體大學生思政課。思政課是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更應充分利用咸陽地方特色的紅色資源。

1、紅色故事融入思政課授課內容。紅色故事比如有紅色記憶博物館、馬欄革命根據地、咸陽解放等等。思政課教材具有權威性,但也缺乏生動性,而如果能以案例法、將視頻法等多媒體教學方式以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呈現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無疑會增加授課的感染力。此外,還可采取單列專題以多媒體的方式,使授課內容直觀生動,達到,入腦入心、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效果。

2、以咸陽紅色文化資源為主開設公選課。如我校開設了咸陽特色紅色文化校史館,深受學生喜愛,使學生既了解了陜西地域文化,又彰顯了地域文化的價值。對于那些無法直觀感受的紅色景點,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采取虛擬情景的模式,豐富實踐教學活動。實踐出真知,豐厚的地域紅色文化資源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多樣化場所,可讓學生在實踐研學中以更加直觀的方式感受紅色精神,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更好地落地生根。

四、結論

綜上所述,新媒體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打開了新的大門,在咸陽市紅色文化的傳播中,借助新媒體開發更多的傳播渠道,建立紅色文化社區、建立網上紀念堂等。新媒體傳播就是所有媒介相互作用,紅色文化需要借助新媒體帶來變,在傳播方式上需要尊重大學生的文化需求,打造“受眾意識”,進行合理的紅色文化重構。渠道上采取多維度立體化媒介組合方式傳播,充分利用各媒介的特性來表現咸陽特色紅色文化的內涵。本調查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理論與實踐無法很好的融合。對于各種媒介的可控性無法進行精確地考量,在規劃實際操作中也無法確保理論能百分之百的運用。二、是由于人力、物質條件的局限,獲得的數據也無法真正覆蓋所有受眾。所以對于新媒體在咸陽市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需要在實際中慢慢探索,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文中的建議實施起來可能就會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杜敦科,受眾視角下的網絡紅色文化傳播研究[C],傳播與版權,2016,1:17-19

[2]吳佳麗,當代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研究[C],2017,6:10-12

[3]張雅楠,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C],2015,6:18-20

第一作者簡介:張奕(1999、12),女,漢族,本科,籍貫: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人,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書法學? 郵件地址:陜西省咸陽市東段路一號咸陽師范學院? 19973992661

第二作者簡介: 唐鈺芳 (2002、3),女,瑤族,本科,廣西省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人,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研究方向:書法學

咸陽師范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

項目編號:202110722019

猜你喜歡
大學生群體紅色文化
人文關懷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搭建思政教育網絡平臺 提升思政教育實效
基于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大學生微博使用動機實證研究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網絡心理咨詢在大學生群體中的運用探析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消費文化場域中大學生消費行為的道德反思與重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