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OA”理論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2022-04-21 12:54張翼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教學活動設計產出導向法混合式學習

張翼

摘要:順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混合式學習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應用已較為普遍。本文以產出導向法為指導,構建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嘗試以寫作教學為例,設計了混合式教學活動案例,以期為外語教學工作者有效開展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學實施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大學英語;混合式學習;教學活動設計

一、引言

混合式學習自2010年起,逐漸成為二語習得的重要研究領域。Adas、Alias等學者開展了二語習得過程中混合式學習效果相關研究,發現混合式學習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能夠較好地平衡在線學習和面對面學習的優點。Sharma、Grgurovic, Shih等學者則主要圍繞加強學習語言技能學習效果、改進學習環境、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取得較有引導意義的研究成果。在我國,何曉萍、曾曉芳、馬武林等學者,已經在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具體課程或教學環節的應用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然而,從整體上看,較成體系地向外語教學工作者提供混合式學習模式下經典教學環節設計及相關案例庫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研究真空,如能在相關領域取得研究成果,將為外語教學工作者有效開展混合式模式下的教學實施提供有益參考。

二、產出導向(POA)理論

“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是近幾年國內新興的中國特色外語教學理論,是文秋芳教授為解決我國外語教學中的“重學輕用”,缺乏“產出技能培養”等本土問題,在認真分析我國外語教學現狀的前提下,參照國外理論,結合國內外語教育及中國學生特點,經本土化實踐后而產生的。其特點是以促學為驅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產出和應用能力為目的,能夠較好地緩解國內外語教學弊端。近幾年基于“POA”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較多,但主要集中于大學英語線下課堂教學實踐研究,“POA”視角下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環節的設計研究相對較少,這為外語教學工作者創造了較大的教學和研究空間。本文以產出導向法為指導,構建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以寫作教學為例,設計了混合式教學活動案例。

三、基于POA理論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圍繞每個單元的預期學習產出目標,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我們按照POA“驅動-促成-評價”三個流程,結合混合式學習理念,按照課前、課中、課后進行了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設計。

課前(線上):主要作為驅動環節,通過線上自主學習,幫助學生了解單元學習目標,主題相關知識點及技能點等視頻和文本材料,并完成自主學習自測題,跟讀、情景對話、寫作(一稿)任務等,以此來發現自身在主題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積極性。

課中(線下):教師通過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支持,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線上學習檢測練習、情景對話任務展示與完善、主題相關內容討論、聽力、詞匯、閱讀、翻譯等相關技能操練以及一稿作文點評與講解等多個檢驗和產出任務,幫助學生完成對單元主題相關重難點知識和技能的吸收和內化,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交際能力的提升,此為促成環節。

課后(線上、線下):主要通過完成各項語言知識、技能練習,單元項目、學習拓展內容以及學習并了解教師共享的優秀學習成果幫助學生鞏固并應用語言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自主學習自測、線上作業檢查、隨堂驗收、自主命題和課程組統一命題的階段性測試以及期末考試等多種評價方式開展評估及反饋,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深層次學習提供幫助。同時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自評和同伴互評等形式,幫助學生反思學習成果,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學習,引導學生重視學習過程,不斷改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基于POA理論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活動案例設計

接下來將以《新一代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第3單元Culture Link中的寫作教學(Making Comparison)為例,具體說明基于POA理論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

1.面向對象:本課程主要面向的對象是大一年級工科及管理、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A層次學生,其英語水平介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3級與4級之間。

2.本活動的目標與評價方式如下:

·了解并掌握Making Comparison的基本寫作范式和語篇結構? ·掌握Making Comparison的基本句式結構和語言表達

·能夠通過教師指導獨立完成單元寫作任務

3.具體活動設計:

課前(驅動):自主學習任務

·線上自主學習寫作技巧視頻(Making Comparison)

·根據前一次線下面授課程中Critical Thinking環節的討論內容以及Essay Design 環節的參考結構,構思并完成100-150字的寫作任務Dining Difference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s。

·將完成的寫作任務上傳至批改網www.pigai.org。(此為作文第一稿)

課中(促成)

·檢測自主學習任務

1)通過練習檢驗U校園主課文篇章學習任務完成情況

2)通過練習的講解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篇章結構(導入-問題-解決方法)

·新知識講授(檢測中的問題總結以及內容補充)

1)依據主課文篇章內容,總結對比、對照類的句式和表達。

2)回顧課前自主學習的寫作技巧(Making Comparison)。

3)以學生課前線上提交的有代表性的1-2篇一稿范文為例,圍繞本單元寫作技巧和相關寫作用語表達,對本單元的寫作輸出任務進行講解,點明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供所有學生借鑒。

課后(評價)

·根據課上寫作范例和教師點評內容,使用本單元寫作技巧和相關寫作用語表達,修改、完善自己的一稿作文,形成二稿作文,再次上傳至www.pigai.org

·按照教師提供的評價標準,開展自評和同伴互評,并將結果提交給老師

·教師對學生的二稿進行再次評價,并推送優秀作品。

五、結語

基于“POA”理論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以任務產出為目標,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驅動-促成-評價”三個流程開展課前-課中-課后的一體化教學活動設計,能夠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優勢,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學習過程地關注度,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猜你喜歡
教學活動設計產出導向法混合式學習
產出導向法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基于設計的學習” 在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嘗試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設計與研究
基于Moodle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開放大學:過去充滿傳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淺論“產出導向法”研究及其應用
混合式教學法在《現代通信技術》課程中的探索與應用
基于童話載體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學生語文素養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