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思想,新觀念,新教法

2022-04-21 21:24崔裕平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新思想新教材初中英語

崔裕平

摘要:新教材改革了傳統教學思想,把“基礎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傳統的教材著眼點是培育“英才”,是一種“應試”教育。大批的學生在外語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但除了進考場之外,派不上其它用場。這樣就使得大多數中等水平的學校和廣大農村初中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意義,甚至影響到初中其它學業的完成。鑒于這種狀況,新教材不但適當減少了教學的內容,而且對一些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一改以往一個標準要求的做法,規定了“掌握”、“初步掌握”、“理解”、“認讀”等不同層次的要求,同時對言語能力方面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英語;新教材;新思想;課堂教學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和交流越來越向縱深發展。這就對外語,特別是英語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對外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的以語法為中心編寫的教材,課堂教學由教師輸出、注人,學生輸入、吸收的方式,教學目的只滿足于考試得高分與能力不掛鉤的現狀與現代化建設所需的高素質和開創精神的人才要求是極為不符的。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九年義務教育提出了“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一教育總目標。根據這一目標要求,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育大綱則規定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以英語基礎知識為交際,初步應用英語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以“語言使用”作為教學目標,要求在以交際為目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語言教學,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并能多層次地運用,達到交際語言的目的。在這一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教材應運而生。它沖破了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廣泛地吸取了心理學、語言學等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并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傳統的教材進行重大改革。

一、新思想,新觀念

新教材改革了傳統教學思想,把“基礎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傳統的教材著眼點是培育“英才”,是一種“應試”教育教材。大批的學生在外語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但除了進考場之外,派不上其它用場。這樣就使得大多數中等水平的學校和廣大農村初中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要求,甚至影響到初中其它學業的完成。鑒于這種狀況,新教材不但適當減少了教學的內容,而且對一些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一改以往一個標準要求的做法,規定了“掌握”、“初步掌握”、“理解”、“認讀”等不同層次的要求,同時對言語能力方面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作為英語教師要明確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從文科的角度來看,英語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具有文學性、工具性和很強的思想性。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闭n堂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形式,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則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而,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生命意識,是當代教學的當務之急。激活課堂的四項要求是:1.導入激活式——帶著興趣,帶著思索。2.形式求活潑——方式多樣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饋暢通。3.探索有活力——思維有深廣度,見解有創新度。4.結尾有活意——留有激情,留有懸念。

二、新教法

(一)從“滿堂灌”到精講多練

傳統的教法認為,英語課是傳授知識的。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師上課滿堂灌,學生被動,課堂沉悶,效果欠佳。這是當前中小學外語教學最大的弊端之一,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英語課是一門很強的實踐課。因此,既要重視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教學時,對重點、難點或疑點,應力求精講,從而使學生能有較多的時間進行語言實踐。而且,精講多練有時不能截然分開,應講中有練,練中有講,靈活運用。

(二)從“塊塊式”教學到整體教學

中小學外語教學多年來已形成了這樣一種模式:詞匯教學——語法分析——課文翻譯;或是按課文段落分成若干部分,一堂課教幾個單詞,再教幾段課文,一塊兒一塊兒進行。這樣越分越細,越講越多,結果把一篇活生生的語言材料搞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嚴格地說,這種“塊塊式”教學與現行教學大綱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而整體教學法,即“從篇人手”,把課文教學放到突出的地位,使語言、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基礎知識融為一體,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每次都是一個整體,又各有側重,層層深入。整體教學的顯著特點是它的綜合性、整體性、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也保持了課文內容和管章結構的完整性。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格林在談到整體教學時曾這樣說過:凡慣于理解整體的兒童將比全神貫注于細節部分的兒童讀得更多,這種趨勢是明顯的,并且是一貫的。

(三)從知識型過渡到能力型

“激發興趣,開發智能”是當前教育界流行的口號??v觀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試題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從考查知識逐步過渡到考查能力。1984年以前,高考試題主要是考語法,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測試,就是讓回國的美籍華人中學生答我們的高考題,結果平均只得了60分。這說明在講英語國家中的學生,不是不學語法,是考查語法的單項選擇題;也不是單純考查知識,而是把知識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體現。高考直接指揮著中學課堂教學,要求我們必須由傳授知識轉變到培養學生的能力,即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運用的能力。

(四)“四會”并舉側重閱讀

《中學英語教學大鋼》明確指出:要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其中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好切實的基礎。初中階段應是“四會”并舉,突出閱讀,各個年級,有所側重,特別在閱讀能力上應有一個質的飛躍。在當今信息時代,光靠課堂上學的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光靠課堂上老師的灌輸也是遠遠不行的。學生應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當代高科技賦予的各種快捷的信息服務,自我充實,把課本知識及外界的現實世界相聯系??傊?,通過多種手段,激活課堂教學,是提高每次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途徑。每一個教師必須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識,又教給學生去解決知識癥結的要領,輕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識。

參考文獻:

[1]付娜娜.如何將英語文化滲透到初中英語語言教學中[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30):1.

[2]龔英明.以學生為本打造高效初中英語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0(12):69-69.

猜你喜歡
新思想新教材初中英語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地理新教材封面圖像解讀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魯迅《拿來主義》讀后感
習近平“治國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景—問題”教學模式研究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