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策略

2022-04-21 05:04王燕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禮貌行為習慣習慣

王燕

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度,是由一再重復的思想行為形成的。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發展都至關重要,好的習慣將會使人受用一生。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初期,可塑性強,自控能力差。幼兒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我們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最佳時期。壞毛病難改,習慣成自然。

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養成,在幼兒期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能使一個人終生受益。蘇聯教育家馬卡柯曾經說過:"如果在兒童期的早年,不能給予合理的教育,使兒童養成不良的意識和行為習慣,那就會給以后的再教育帶來幾倍、幾十倍的困難"。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認為:"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在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但是習慣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壞;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累。"所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通過對幼兒的觀察與接觸,發現現在幼兒的體魄很健壯,頭腦聰明,令人擔憂的不良行為習慣也存在不少。在衛生習慣上,有亂扔紙屑、不愛惜東西的,有飯前、便后不洗手的;在生活習慣上,有獨立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的,有愛睡懶覺不按時到園的;在進餐禮儀上,有偏食、挑食、不愛惜糧食的;在閱讀習慣上,不喜歡閱讀,不按時打卡,不喜歡講故事。

這些不良行為習慣的形成原因有三:一是家長的意識問題。獨生子女已成為我國普遍的社會現象,尤其現在都是第二代獨生子女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但在幼兒時期怎樣去培養教育孩子呢?很多家長卻違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觀點。一提到培養和教育,家長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能認多少漢字,能背多少唐詩,會幾十以內的加減法;如何培養孩子繪畫、舞蹈、樂器等愛好的興趣;至于幼兒有沒有良好的品質、生活、衛生、行為習慣就很少去注意。更沒有花時間去培養和訓練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認為這些是小事,大了自然會慢慢改變;二是祖輩的過于嬌寵、縱容、遷就、有求必應,致使孩子形成過多的依賴、任性、霸道、等不良行為習慣,反而使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受挫折、不敢嘗試、生活自理能力差;三是幼兒園教師忽視了一些細節問題上的培養與教育,認為有專職保育員的管理,不必去多費口舌。教師和這些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幼兒往往在交往初始階段就建立起不良的師幼關系,這種關系會對幼兒發展造成消極影響,會進一步對師幼關系惡化。教師作為教育者,應主動引導幼兒發展,而不應為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所牽制。因此,教師應增強發展性反應意思,對于具有不良行為特征的幼兒要有耐心、有恒心,并且要經常對自己與班級的幼兒關系進行反思。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是每個家長的共同愿望。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會使你受益終生。我們都知道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自身是很有好處的,但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人并不是單純地受理性支配,還要受自己思維和行為慣性的制約,良好的習慣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認為習慣決定了孩子的命運。為了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現總結了以下的方法:

教師方面:

1、每位幼兒都是班級公約制定的一員,在良好衛生習慣的方面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由于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較低,當我們天天對著孩子們說出“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懂禮貌,講衛生”這些要求時,孩子們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就運用孩子們喜歡的兒歌形式來引導孩子。孩子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通過兒歌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也逐步樹立了良好的理念。

2、幼兒良好生活自理方面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自幼養成獨立和不依賴于成人的性格。比如,開展“誰的小手最靈巧”、“行動大比拼”等競賽,訓練幼兒疊衣物、穿脫衣褲、鞋子、整理床鋪的技能,讓幼兒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養,同時,增強了幼兒的競爭意識,使能力強的孩子增強了自信心,也激勵了能力弱的孩子繼續努力。

3、幼兒文明禮貌習慣方面禮貌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通過禮儀教育讓幼兒從小就懂得見到老師、同伴應該熱情有禮貌的打招呼說:“你好!”,離園時向老師和同伴說“再見”,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在班里,我經常組織幼兒觀看《來客人了》等錄像,讓幼兒觀察人們是怎樣接待客人的,應該說哪些話、做哪些事,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通過一段時間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孩子們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驕人的進步。

家長方面:

1、在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嚴厲苛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和無理要求百依百順,過分溺愛放縱,這都會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和習慣。愛不能代替教育,嚴格要求是愛的體現。所以家長對于孩子要嚴愛有度、嚴愛結合,要有原則性,而不是放縱無度。

2、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勿只重知識,輕個性行為發展幼兒園階段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有部分家長對于孩子所學知識的多少非常關注,卻很少過問孩子的行為表現。其實幼兒園的教育就是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是教育的重點。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幼兒教師是年輕一代最初的啟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幼兒園不同于中小學,幼兒教育形式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寓教于之中,是幼兒共同的活動形式。我雖然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是孩子的朋友使孩子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讓他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放松的氣氛中,在這氣氛中充分活動,最終培養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猜你喜歡
禮貌行為習慣習慣
習慣
上課好習慣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好習慣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禮貌舉止大家學 !
禮貌舉止大家學!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增進健康的8個好習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