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物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策略探析

2022-05-01 21:02阿來五千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環境教育中學物理策略

阿來五千

摘 要:環境問題實質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因為人不正確的自然觀而引起的生態環境污染與破壞。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人們的環保意識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與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因此,教師要加強對青少年的環境教育,引導其正確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白自然環境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幫助他們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提升保護自然的能力?;A教育階段各科教科書中也都不同程度地植入了環境教育專題?;诖?,對中學物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物理;環境教育;策略

引言

物理一直以來都是初中基礎課程的重要內容,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始終是教師所關注的。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提出之后,高效課堂、高效教學等理念逐漸形成。創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成為勢在必行的一項教育任務。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新課程改革對基礎教育帶來了影響,同時網絡環境的不斷更新促使初中階段的基礎教育工作發生了新的變化。因此,在創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時,教師應深入思考其與網絡環境之間的關系,科學運用網絡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合理設定環境教育模式

教師要合理設定環境教育模式,在提高物理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同時,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要結合物理教學內容,合理穿插環境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提高自己的環境保護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圍繞難重點物理知識來滲透環境保護理念,實現物理教學形式的多元化與趣味化,讓學生把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素材融合在一起,強化自身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意識。同時,教師可以用物理實驗的方式來滲透環境保護理念,進一步展現出物理教學活動的實踐性與生活化。教師要讓學生對物理實驗可能產生的污染進行了解、研究,思考如何減少物理實驗教學中產生的廢棄物、環境污染物,對物理實驗進行優化、改善、調整,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更為全面、深刻掌握物理知識,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他們探究物理實驗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另外,在結束物理實驗活動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撰寫一些實驗報告、小論文,從中分析、總結如何節能減排、減少環境污染,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培養自身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二、進行現代化教學,提高物理課堂教學品質

在新課改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投入運用各種現代化教學輔助設備,比如多媒體技術,以此促使初中物理課堂更加高效。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比較傾向于板書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很多學習時間,所以物理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幫助初中生直觀理解并掌握抽象化的物理知識,從而有效提升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講授宇宙深處這一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幫助學生更直觀地對宇宙結構加以了解。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人類生存的太陽系中的家庭成員,比如距離太陽很近的金星與水星,被叫作類地行星的地球與火星、天王與海王星等,然后物理教師可以在給學生展示銀河系圖片的同時講授銀河系是涵蓋太陽系在內的星系以及其他相關知識。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初中物理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非常有利,確保物理課堂的教學品質。

三、合理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

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教師要優化物理教學流程,構建多元化的物理教學模式,進一步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與實驗性。教師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有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這樣不但能夠節省更多的物質資源,還能夠強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促使學生認識到廢舊物品循環利用的必要性與價值。教師可以在講解物理知識的時候,展現出生活中廢舊物品的教育價值與利用優勢,使身邊的廢舊玻璃瓶或者廢紙盒都能夠成為學生探究光學、熱學、聲學原理的重要學具。教師要做到不僅能夠讓學生擁有廢舊物品利用的意識與習慣,還能夠讓學生在物理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做到更為生動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理解與掌握,進一步消除學生參與物理知識探究的畏懼心理,能夠專注地投入物理學科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探究習慣。同時,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來替代物理實驗用品,這樣能夠節省更多的物理實驗器材資源,還能夠讓物理實驗現象更為簡明、清晰。

四、適當創設實驗情境,促進學生實踐思考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創建離不開情境創設以及高質量實驗教學和實踐參與的支持,因此教師在網絡環境下創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還可以選擇創設實驗情境的方法,結合網絡材料,通過電子白板、多媒體創設真實實驗情境,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學習。在該模式下,通過觀察實驗中的物理現象和發生過程、感受知識是如何生成的,學生對與之相關理論概念的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明顯提升。此外,受情境中的實驗操作啟發,學生也可以模仿相關操作進行物理實踐,進而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實現對相關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把握,這都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一定促進作用。而分析過往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活動,我們也可以發現教學效率與效果之所以會呈現出低下的特征,正是因為有一部分教師忽略了對實驗情境的構建以及對學生實踐思考的積極引導。在該狀態下,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探究浮于表面,他們難以在課堂上通過實踐探究、情境思考對物理理論概念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課堂自然只能以低效定義。因此,為更好地在網絡環境下實現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創建目標,教師一定要注意在課上運用網絡資源創設真實實驗情境,并引導學生模仿情境內容進行實踐和思考。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要講解物理知識、傳授給學生物理學科技能外,還要重視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帶領學生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蘊含的環境保護素材與教育思想,設定環境保護主題的物理實踐活動、實驗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思考與動手操作中掌握更多的環境保護方法與理念,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科綜合素質,展現出物理學科的德育功能,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郭桂周,易璇子,黃曉慶.我國中學物理教科書中環境教育內容的文本分析——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書為例[J].環境教育,2018(08):43-46.

[2]劉向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J].科普童話,2018(31):11.

[3]李文龍.初中物理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6):47-48.

猜你喜歡
環境教育中學物理策略
文化自信視野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思考
仿真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中學物理“智慧課堂”構建探究
文化自信視野下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思考
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環境教育
高校環境教育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