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2-05-05 07:08朱蕾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應用策略微課初中數學

【摘 要】文章主要對微課教學的基本模式進行闡述,認為微課教學在直觀視覺形象呈現方面具有優勢,能夠很好地輔助初中數學教學。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可從課程內容和學情分析入手,選擇合適的微課呈現方式進行微課制作,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12-0016-03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教學方式方法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初中數學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經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但是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提高,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開始掉隊。為了幫助學生突破數學學習困境,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微課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教師通過引入趣味性的微課,能夠改變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局面,極大地提升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有助于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1? ?微課教學模式概述

1.1? 微課教學的基本概念

微課是產生于網絡信息時代的一種教學模式。微課創始人胡鐵生老師在進行微課概念闡述時曾提到,微課在本質上是一種微型課程,主要通過視頻渠道將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或知識信息、教學環節進行呈現,在學習方式方面更加符合當下互聯網行為習慣碎片化的特征,是一種在線的且具有情境化特點的視頻課程資源。

隨著微課教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新的技術手段開始應用到微課當中,微課制作也從單向的視頻輸出變為雙向的視頻交互。學生在微課學習中,除了能夠從視聽語言當中獲取關鍵的知識信息,還能夠參與到網絡實時交互之中,結合自己的思考解答教師在微課中預設的問題,從而發揮出微課教學模式在教學引導和思維啟發等方面的優勢。

1.2? 微課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

首先,微課教學中的“微”闡明了這種教學視頻本身相對短小,大部分微課為五分鐘左右的視頻,最長的微課往往也不超過十分鐘。這就要求其通過壓縮的方式將具體的知識點或教學活動完整地呈現出來。微課具有十分鮮明的指向性,學生也可以根據具體的學習方向對微課進行直接的檢索[1]。

其次,微課教學模式所采用的視頻渠道,實現了多種資源的全面整合。視頻是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媒體信息的整合,同時在網絡傳播中,還可以利用剪輯等手段將其他教學資源融入視頻形式。對于教學來說,視頻形式的內容呈現更具親和力和直觀性,學生更容易理解。

最后,微課教學的方式為半結構化,大部分內容相互獨立,可以作為獨立課程開展教學。同時,多個視頻課程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又能夠組建為一個整體。對于學科教學來說,微課教學模式易于進行內容擴充,可以較好地融入系統性教學當中。

1.3? 微課教學模式的價值

微課教學作為一種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教學技術手段,其核心價值體現在可視化和可交互性兩個方面。首先是可視化,這里主要是指內容信息的可視化。對于初中數學當中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微課可以通過直觀的具象化場景來展開教學。無論是函數知識還是空間幾何知識,微課都能將其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不需要完全依靠想象來進行理解,可以通過視覺信息加以掌握。其次是可交互性。網絡信息技術的一大優勢便是任何人都是網絡信息傳播的主體,網絡用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發出者,這種雙向交互優化了用戶的體驗。微課從最初的視頻展示逐漸變為具有可交互功能的網絡工具,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可以直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在教師所設定的時間節點通過屏幕上的交互按鈕實現交互。相比以往的教學環境,微課中的交互更具有及時性和反饋性。如在習題練習中,學生可以直接利用智能終端提交答案,并立刻獲得答案是否正確的反饋,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也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數學解題思路作出調整。

這兩個方面的優勢以及微課本身的靈活性和碎片性,使其能夠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學習并參與微課制作,利用微課來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

1.4? 常見的微課類型

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常見的微課類型可以分為知識講解型、習題練習型、故事講述型以及實驗型等。其中知識講解型微課主要是指教師通過拍攝講解知識點的視頻的方式,將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以精講的方式呈現出來。視頻信息將語言聲音講解與圖像內容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直接獲取知識內容,通常這類微課會配置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起思維框架。習題練習型微課主要是通過設置習題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練習,在微課平臺當中,學生通過解答各類典型例題、易錯題、經典試題進行解題能力的鍛煉,微課的最后再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解題情況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在題目解答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實現總結提升。故事講述型微課是指教師基于某一個教學的核心問題,通過情境構建的方式講述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其在故事情境中掌握知識內容。實驗型微課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實驗演示的方式,將學生難以獨立完成的實驗操作引入微課內容當中,由此讓學生形成對于知識的直觀體驗,從而掌握這部分知識。

2? ?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開發設計流程

2.1? 微課開發制作前分析

教師在設計微課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微課教學的重點和主要內容。根據以往的微課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教師應當從數學課程的內容和學情兩個方面進行制作前的分析[2]。

首先需要對學科內容進行分析,從課程內容中的教學目標、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等角度作出判斷,明確教學核心和教學重點。同時,要對交互方式進行思考,選定最符合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的交互環節,以層層遞進的方式不斷引導學生由淺至深地完成知識的學習。

其次要對學情進行分析,主要分析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特征、學習動機以及學生所處學習階段可能會面臨的學習難點,從而尋找到更易于學生理解的展現方式,最終將這一展現方式融入到微課設計當中。

2.2? 選題設計

微課能否吸引學生,關鍵在于微課的選題是否合理,擁有鮮明特征、具有趣味性的選題往往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一探究竟的興趣。因此在選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將重難點知識與鮮明的主題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直接了解重點內容,同時產生求知欲,希望通過學習微課來得到答案。事實上,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很難通過十分鐘以內的微課完成清晰透徹的講解,因此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應當將重點放在調動學生興趣以及啟發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認知的層面[3]。

2.3? 內容設計

內容設計是微課教學的核心和關鍵,也是體現微課主體內容的重要步驟,教師在微課的內容設計上需要體現直觀、真實、有趣等特點。教師可以將內容設計分為課堂導入、新知講解和課堂小結三個環節。課堂導入環節要盡量精簡,在明確學習方向的同時,盡可能地做到知識性和趣味性兼顧,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教師可以生活現象或者實際問題為情境進行導入,也可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正題。新知講解環節是微課的核心,在時間長度上要占到整個微課的60%到70%,內容和呈現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做到只有一條主線,同時對于主線信息的呈現方式要盡可能地豐富[4]。如可以通過動態圖片或者動畫等方式來展現數學知識,盡可能做到概念清晰、內容透徹,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形成對于知識的感性理解,或者在復習中把握關鍵和重點。課堂小結環節是微課的結尾部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在這一部分可以通過精妙的語言對內容重點進行總結,使學生建立起知識框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2.4? 微課制作方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課制作可以選擇的技術手段越來越豐富,除了利用PPT等演示文稿軟件來進行內容呈現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手機攝像或者PR剪輯軟件等進行內容制作。其中手機攝像相對方便,教師可以利用手機拍攝、真人出鏡的方式錄制微課,增強學生對微課的親切感。PR剪輯軟件主要是對內容視頻進行片段剪輯或內容編輯,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動畫片段來進行微課制作。通過動畫呈現教學內容更具趣味性,并且一些動畫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在微課中的課堂導入環節應用動畫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關注,再通過巧妙設置懸念,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情境,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的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

3? ?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教學策略——以“勾股定理”的教學為例

3.1? 微課視頻制作的前期分析

勾股定理是初中數形結合教學的重要內容,且是平面幾何部分的重要定理。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進行理論知識教學,還需要引導學生對勾股定理形成深刻認知,并能夠靈活應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將圖形幾何思維與代數運算思維巧妙結合,幫助學生強化數學思維能力。

初中生對數學概念性知識和轉換型知識的掌握能力較弱,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通過背誦公式和概念來進行數學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導致其很難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理念。教師在勾股定理的微課教學中,應當嘗試調整教學內容的展現手段,通過從具象到抽象的思維轉換,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維。

3.2? 微課內容的展現

首先,微課當中應呈現勾股定理的來源。教師可給學生展示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觀察地板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地板當中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同時代入到畢達哥拉斯的視角,嘗試對其中的規律進行分析。

其次,要將邏輯推理過程進行呈現。教師應先對上述動畫內容進行解讀,對地板當中的小正方形面積和大正方形面積進行解析,然后展現三個正方形的面積關系,最后推導出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5]。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從認識三個正方形面積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逐步掌握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聯。

最后,教師在微課中要展示多種圖形,引導學生分析其他直角三角形的邊是否同樣存在相同的關系。學生結合微課中給出的圖形,從而完成驗證。

4? ?總結與討論

總的來說,相比傳統課堂教學,微課教學具備顯著的優勢,其對于學生提供的教育服務與“雙減”政策的要求不謀而合。學生通過微課可以更加輕松直觀地了解數學概念和生活場景之間的關聯,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具象理解,最終形成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不過,微課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課教學需要依靠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初中生往往自制力較差,無法合理使用電子設備。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要加強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合理利用電子設備,促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雙全.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微課設計思路——以等腰三角形性質教學為例[J].新課程,2021(45).

[2]劉霞.試論“互聯網+”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

[3]董風華.創設智慧課堂,提高教學素養——淺析初中教學的有效性[J].科幻畫報,2021(8).

[4]曹樹坤.微課先行? 支架推進——談支架式教學理論下的三角形分割的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

[5]趙豆.微課技術在初一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3).

【作者簡介】

朱蕾(1980~),女,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應用策略微課初中數學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