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區方言變項[?]韻母的社會語言學調查

2022-05-12 03:24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
關鍵詞:音變普通話發音

茆 茆

上海大學

一、研究背景

上海自1843年開埠以來,城市迅速擴展,人口急劇增長,上海方言發展很快。隨著社會的發展,上海方言的語音演變也經歷了多次高潮。對此,有若干位學者進行了詳盡的調查。錢乃榮(1998)依照“是否區分尖團音”、“連調性”、“單字調個數”、“咸山攝字音”以及“入聲韻個數“五個維度對上海方言從19世紀中葉以來的語音演變分為四期;許寶華(2005)則根據文獻記載中的上海方言演變分為了三個時期。

音變的歷史層次不僅可以通過歷史文獻記錄考證,亦能在現實的日常言語生活中實際感知并觀察到。沈同(1981)有這樣一段記述:青少年有時感到中年人說話有的帶蘇州腔,中年人會感到老年人說話有的帶浦東腔,而老年人、中年人和壯年人有的認為青少年的上海話已經不地道了。這恰恰直觀地描述了在共時平面上,上海地區的不同年齡階層所反映的上海話在三代人之間的歷史演變層次。

上海方言的演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音調、輔音、元音。筆者作為上海市區方言的使用者,留意到人們在元音的發音,比如[?]韻的發音就時常會出現一些音變,音變根據詞語略有不同,通常會變為[ε]或雙元音[??]。對于[?]韻的音變情況,之前已有學者進行了考察:普通話中拼音為an的字,在目前的上海方言實踐中更容易被讀作[?];另一些在上海方言中的[?]元音則會發音音變,變為[u?](顧欽, 2007)。為了具體考察上海市區方言中的[?]韻的音變現象,因此本文將采用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就此進行進一步分析,并試探究:上海市區方言變項[?]韻出現了什么樣的變化趨勢?[?]韻的變化趨勢與哪些社會因素有關?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參照《方言調查字表》,對上海市區方言中的[?]韻進行了篩選,結合考量開口呼與合口呼的比例以及被選字的常用性,最后獲得了161個[?]韻單字,考慮到被調查者的文化水平不平均,最后挑選了共100字,對其中的50字組詞,剩余50個不便組詞字的進行單字考察。其中單字部分50字包含了25字開口呼字以及25字合口呼字。在詞語部分,筆者設計了50個詞語,見附表。再者,字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也有可能對字音演變造成影響。筆者依據錢乃榮所著《實用上海話詞語手冊》中對上海話詞匯常用性的劃分標準,將本研究涉及的調查字分為“最常用”和“次常用”兩類。其中,“最常用”的字詞多為和人體、數量、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人類活動有關,而“次常用”的字詞則屬于非最基本但也和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事物、情感、活動等范疇。本研究中最常用詞語占總詞語數量的40%。調查字表如下:

社會語言學在研究方法上的獨到之處在于,它并不停留在對語言內部結構形式體系本身進行靜態觀察的層面,而是將構成語言活動的各種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真田信治(2002: 27)認為:社會語言學主要從構成語言活動的狹義的非語言要素出發去考察語言活動,諸如從該語言活動發生的語境,說話人與聽話人的社會屬性等角度去解釋語碼轉換現象等。把非語言的成分納入語言研究中,就形成了以語言的社會背景為核心的社會語言學派的語言活動研究。參與本研究的有效發音人共計100名,筆者主要從他們的年齡、性別、0-12歲語言環境、教育程度這四個維度考量上海方言演變的社會因素。

三、研究發現

1.[?]韻母演變的語言因素分析。

在考察語言演變時,首先需要對調查對象的語言屬性進行把握,其中語言屬性可包括調查對象的音韻特征、常用性等。本研究將以音韻特征和常用性入手,考察韻母演變的“語言因素”。

普通話對上海市區方言有著巨大的影響,[?]韻在普通話中分別對應了開口呼和合口呼的兩類字,前人已對這兩類字在最新派上海方言中的演變規律進行了描述,在本研究中,發音人對50個合口呼韻以及開口呼[?]韻的發音與之前學者的描述較為一致,其具體表現為:開口呼字在本次研究中多被念做[?]。如“男”字根據錢乃榮所著《上海話大字典》在上海市區方言中應該讀作[n?],而在本次錄音收集中有19位發音人將該字念作[n?];又如“宛”字根據字典,應讀作[u?],而本次錄音收集中有24位發音人將該字念作[u?]。在合口呼方面,本研究中所體現出的演變傾向性也與之前保持了一致,發音人容易把[?]韻讀作[u?]。如“冠”字根據字典應讀作[k?],而41名發音人都將這一單字讀作[ku?];又如合口呼字“算”根據字典應讀作[sh?],而在實際的錄音中,發音人更傾向于將這個字讀作[shu?]??偟膩碚f,開/合口音韻特征與[?]韻母演變的相關性差異并不大。

根據錢乃榮所著《實用上海話詞語手冊》,筆者將本研究中的詞劃分為了兩類,其中30個詞語為最常用詞,另有20個次常用詞。通常來說,常用性越高的詞匯,受普通話影響也就越大,其上海方言的語音就越有可能發生演變。本次發音人匯總的結果與常用性相關性如下圖所示。最常用的詞語演變指數為0.637,略高于次常用詞語的演變指數,這說明最常用詞語的[?]韻保留地更完整。

2.[?]韻母演變的社會因素分析。

正確地把握各年齡層的語言差異,就能更有效地了解語言演變的速度、發展狀況、與社會意識之間的關聯度等信息。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大致來看,年齡與演變指數成正相關,即年齡越大,[?]韻演變指數越高,[?]韻的保留程度更好。

性別差異在當今社會語言學中已經成為一個最有活力的社會變項(徐大明, 2006: 150)。在本次研究中,男性發音人的[?]韻演變指數為0.63,略高于女性的0.618,即男性的[?]韻保留程度更好,而女性更易向新的語音形式發生變化。這與長期以來,學界對于性別差異對語音演變帶來的影響趨勢大致相同。

0-6歲的語言環境對發音者方言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兒時方言使用頻率越高、方言掌握程度越高,方言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根據100位發音人的情況,筆者將0-6歲語言環境分為了四類:在上海長大并由上海方言使用者撫養、在上海長大但由非上海方言使用者撫養、不在上海長大但由上海方言使用者撫養、不在上海長大且由非上海方言使用者撫養。根據錄音結果,在上海長大并由上海方言使用者撫養的發音人上海市區方言能力更強,[?]韻保留更好;不在上海長大且由非上海方言使用者撫養的發音人由于開始學習上海方言的時間較晚,其方言能力相對較弱,[?]韻保留較差。

普通話的推廣首先就落實于全國各大城市的學校課堂教學,因此“教育”層面的語言很有可能是受普通話滲透最早期、也是最深入的語言??梢哉f,對發音人教育程度因素的考察是衡量上海話受普通話滲透而發生演變程度的重要指標。在本研究中,本科及大專、高中、初中這三個學歷層次的演變指數與學歷的相關性較為明顯。本科及大專學歷的發音人的平均演變指數是0.501,高中學歷的發音人的平均演變指數是0.668,初中學歷的發音人的演變指數是0.712;總體上在這三個層次中,學歷越高,演變指數越低,其上海市區方言的保留程度就越低。很明顯,這是因為在學習年限增加的同時,普通話對方言的影響不斷加大。

但我們在結果中發現了一個例外的數值:碩士及以上的[?]韻演變指數雖低于平均分,但卻在整體趨勢之外,筆者對碩士及以上學歷層次的發音人進行了簡單的調查,發現這些人除了在上文探究年齡及演變指數相關性的部分中提到的專業與語音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對吳語研究的興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這一教育層次的發音人大多在上海完成了從小學到研究生的全部學業,始終未脫離上海話的方言語境,這對上海方言的掌握和保留有著極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總結

本研究選取了一項上海市區方言中正在發生的演變——[?]韻字音演變,運用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收集了一定量的語料,通過[?]韻在語言因素層面以及社會因素層面的兩個視角,對上海市區方言中的[?]韻的演變情況和演變機制進行了考察??偟膩碚f,[?]韻演變情況與包括音韻特征和常用性在內的語言因素有著緊密的聯系,本文也同時指出了四項社會因素對該方言變項的影響。這對上海方言的研究有著一定的啟發。

但是在選取發音人時,發音人并未涵蓋各行各業、各年齡層,樣本量也不夠大,這對研究的參考價值帶來了一定的限制;另外,針對本研究中的一些特殊數據,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訪談研究,這將為我們呈現更加完整、真實的方言變項[?]韻母的社會語言學演變機制。

猜你喜歡
音變普通話發音
I’m a Little Teapot
對外漢語教材中語流音變的注音與編排研究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分”的音變構詞及其句法語義特征
如果古人也說普通話
Playing with h
漢語單數人稱代詞音變式的功能演變及性質
Playing with /eI/
17
Playing with u_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