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語言符號象似性比較隱喻和明喻

2022-05-12 03:24王運婷
散文百家 2022年1期
關鍵詞:明喻喻體相似性

王運婷

蘇州大學

傳統修辭觀將隱喻和明喻視為兩種并列的辭格,隨著認識語言學的興起,現代隱喻學將隱喻和明喻的討論轉向了認知層面,認為明喻是隱喻的一種,但二者享有完全相同的在認知功能。目前關于隱喻和明喻之間的關系,大致有以下四種觀點:(1)隱喻是隱含的明喻;(2)明喻是隱含的隱喻;(3)明喻和隱喻明顯不同;(4)隱喻明喻結合使用(王寅,2003)。人們對隱喻與明喻之間的區別的爭論由來已久,傳統的修辭觀念更加注重隱喻的形式及修辭效果,對其話語本質興趣不大(束定芳,2000)。明喻通過比喻詞直接指出觀察到的相似性,但隱喻因缺少比喻詞,其中隱含的相似關系不被明確道出,而是通過營造意境激發想象進而捕捉其中的相似性,顯得更為隱秘、富有表現力。傳統修辭觀僅將比喻詞是否出現作為區分隱喻和明喻的標志,這種觀點稍顯簡單和表面化,而語言符號象似性從認知角度出發,闡明了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之間的關系,對于揭示二者在語義層面的本質區別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隱喻和明喻

隱喻和明喻的區別性特征首先體現為不同的命題結構。從語法結構的角度,亞里士多德明確指出隱喻和明喻的區別主要表現為to be和to be like這兩種述謂形式的不同。明喻通過典型的X is like Y這一命題結構指出本體和喻體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而隱喻X is Y這一命題結構通過喻體來推斷本體所具有的屬性特征;其次,隱喻和明喻的區別還體現在明喻是喻體概念對本體的單一映射,而隱喻中喻體有多個概念共同映射到本體;最后,隱喻表達通常將本體和喻體混合,而明喻表達通常將本體和喻體分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呈現。

明喻和隱喻均可對語義進行開放式和封閉式解讀。明喻的典型like命題結構和新創隱喻對語義的解讀具有模糊性和不可窮盡性,在二者的語義解讀過程中,喻體會有多個概念共同映射到本體上,因此表達的內涵也更加開放和多樣化。而含有as結構的明喻表達和約定俗成隱喻對語義的解讀是相對封閉的,究其原因,明喻中的as結構增加了對喻底的擴展式說明,本體、喻體和喻底的同時出現限制其語義的模糊性,而在約定俗成的隱喻中,在語義解讀的過程之中,喻體局部的顯著的概念意義已經逐漸被語言群體所接受,幾乎不再具有顯性隱喻的特點。

從這一點上,明喻和隱喻似乎存在著共通之處,但這種共享的對語義的開放式和封閉式解讀的特征,并不意味著明喻和隱喻在開放語義的解讀過程中會傳遞等量的跨域相似性,即等量的語義解讀范圍。有學者指出明喻表達,相較于隱喻,能夠更多地反映出兩個不同概念域之間的相似性(Francisco & Mendoza, 2020),這也使得明喻相較于隱喻有更多語義解讀的可能性,從而傳遞更多的語義信息,但是這種區別何以存在的原因始終沒有得到說明。

二、象似性

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不存在任何的邏輯證明,即索緒爾提出的語言任意性原則已經成為語言學界普遍接受的真理。然而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和發展,在從認知的角度重新審視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時發現,語言形式與這種形式所表達的意義之間存在種種對應相似的理據現象(王寅,2003)。索緒爾的語言任意性原則也因此受到了挑戰,這種語言形式和意義之間的關系正是語言的象似性,是指語言結構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經驗結構或者是概念結構。語言的象似性研究以皮爾斯的符號三分法為基礎且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種是映象象似,另一種是擬象象似(杜文禮,1996)。映像象似是指詞的意義同語音和形狀存在理據性;擬象象似性指的是語言結構和其所指概念之間是可論證的,包括距離象似性、數量象似性、順序象似性等。隱喻是人類語言和思維的基礎,和象似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象似性對意象圖式的激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隱喻正是在意象圖式的基礎上建立和解釋的。象似性和隱喻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是相輔相成、互為表里的關系:前者為后者鋪路,后者將深層的象似單位轉化為表層的概念單位(韓國春,2007)。語言的象似性在隱喻理解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揭示明喻和隱喻的區別性特征提供了理論指引。

三、基于象似性的英語隱喻和明喻的對比認知闡釋

關于隱喻和明喻之間關系的討論大多集中在非典型明喻的例子上,比較少見的是X is like Y的典型明喻(Croft & Cruse, 2004)。因此本文以語言符號的象似性為理論基礎,并以隱喻和典型明喻為例,比較二者在語義解讀范圍上的不同側重之處;并且從認知視角出發,探討隱喻和明喻是如何在相互轉換中體現二者的區別性特征。

1.語義層面的差異。

本文以擬象象似的三條主要原則,即距離象似、數量象似以及順序象似為出發點,對明喻和隱喻在語義層面的差異進行認知闡釋。距離象似性指語符距離象似于概念距離,即認知或概念上的相近,在語言表達時所使用的符號間的距離也相近。命題結構X is Y與X is like Y相比,隱喻表達中本體和喻體由系動詞直接聯系在一起,兩者之間的語符距離明顯小于增加了顯性標記like的明喻表達。本體和喻體之間的語符距離越小,說明二者所表達的概念距離越相近,即較于明喻而言,隱喻中本體和喻體的概念域之間存在更大的相似性,從而限制其語義解讀可選擇的范圍,起到了明確語義的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義的模糊性。反之,明喻中使用的顯性標記like分離了本體和喻體,語符距離的增大,兩者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減,從而使其獲得更大的語義解讀空間。

數量象似性指語言單位的數量與所表示的概念的量成正比象似,即語言單位的數量越多,所表達的概念意義越大越復雜。通過這兩個明喻和隱喻表達 “He clambered after her sheepishly.”和“He clambered after her like a sheep.”為例進行闡釋,前者主要使用副詞來表達其隱喻內涵,以暗示主謂之間存在的某種的關系可能與副詞的表達方式具有某種相似性。但同后者相比,該句表達其隱喻意義的語言單位數量較小,因此語義解讀范圍相對有限。反之,后者的明喻表達中語言單位數量較多,相應地它所表達的概念的量也較多,內容也更豐富,有著更大的語義解讀可能性。

順序象似性指思維的順序與語言單位的排列順序象似,即語言單位排列順序的先后象征著思維的不同側重之處。以這兩個隱喻和明喻表達“Icicles bared long teeth from the eaves.” 和“Icicles were like long teeth being bared from the eaves.”為例,隱喻表達中喻體“long teeth”排列在“(being)bared”之后,而在明喻表達中喻體“long teeth” 位于“(being)bared”之前,由此可見,雖然兩句話表達的語義內涵基本一致,但明喻更加側重本體和喻體之間最直接的相似性,以實現二者之間的最佳關聯,這種關系是表面的相似;而隱喻則側重于本體和喻體之間狀態及結構上具有的屬性特征,進而強化二者之間的相似性和關聯性,這種關系是相對抽象概念上的相似。

2.相互轉換中的區別性特征。

根據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認知理論,明喻和隱喻一樣都是人類重要的思維手段,甚至明喻背后存在的 “As認知方式” 比隱喻機制更為始源和明了(王寅、王天翼,2009),隱喻機制工作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通過比較事物之間的異同關系來延伸概念體系的“As認知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隱喻表達,人們通常將隱喻轉換成相應的明喻表達,進而尋找隱喻使用者使用隱喻時可能的依據。隱喻和明喻可以相互轉換,但這并不意味著是隱喻和明喻在其本質上就是完全對等的辭格,語言象似性也為進一步探討二者如何在相互轉換中體現各自的區別性特征提供了嶄新視角。

以“The elevator has a mind of its own.”和“The elevator behaves like a being with a mind of its own.”這兩個隱喻和明喻表達為例,隱喻的表述形式更加側重于通過“mind”這一概念系統直接推測“the elevator”的屬性特征,然而在轉換為明喻表達時,原喻體“mind”之前出現新成分“being”,從順序象似性來看,明喻的表述形式更加側重于本體“the elevator”和“being”之間的兩兩比較關系,強調“the elevator”的概念意義的建立是基于這兩者之間的相似性,而非“mind”的屬性特征。

其次,隱喻表達中喻體“mind”可以有多個概念共同映射到本體“the elevator”,如大腦的靈活性,系統性等。但在轉換成明喻表達時,從距離象似性來看,該句中本體和“being”之間的語符距離要小于其與“mind”之間的語符距離,本體和“being”的概念距離更相近,所以在這里喻體發生了變化,而“mind”成為“the elevator”和“being”的一個明確的喻底,喻體概念只對本體進行單一映射。

最后,隱喻通常將本體和喻體混合,然而當其轉換為相應的明喻表達時,本體和喻體之間被分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呈現,從數量象似性的角度來看,本體和喻體的獨立呈現使語言單位的數量增多,其表達的概念量和語義豐富程度也相應提升,進一步明確了“the elevator”,“being”及“mind”之間,使本體、喻體及喻底的關系更加清晰,從而起到明確語義的作用,為更好的理解隱喻表達奠定了基礎。

四、結論

語言符號象似性從認知的角度重新審視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對于闡釋明喻和隱喻的本質區別發揮著重要作用。隱喻和明喻在語義層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明喻的語義解讀范圍要大于隱喻,并且二者在語義解讀的過程中側重點各異。隱喻和明喻是明顯不同的,雖然明喻背后存在的 “As認知方式” 比隱喻機制更為始源和明了(王寅、王天翼,2009),人們也會將隱喻轉換成相應的明喻表達,進而尋找隱喻使用者使用隱喻時可能的依據,但在隱喻和明喻相互轉換的過程之中,二者之間的區別性特征依然顯著。

猜你喜歡
明喻喻體相似性
一類上三角算子矩陣的相似性與酉相似性
中國文學“譯出翻譯”的修辭研究
——以《三體》明喻翻譯為例
淺析當代中西方繪畫的相似性
隱/明喻的恰當性-規約度-熟悉度多維擇選實證研究
明喻翻譯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譯為例
《紅樓夢》比喻的喻體類型研究
低滲透黏土中氯離子彌散作用離心模擬相似性
從喻體選擇對比哈薩克語和漢語比喻的民族差異
喜馬拉雅
V4國家經濟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