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語文教學 培養核心素養

2022-05-19 07:07朱陽陽
教育界·A 2022年5期
關鍵詞:教學發展核心素養小學語文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人才培養出現了全新的指向和目標,核心素養教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小學語文教育是所有基礎學科的基礎,夯實文化基礎、實現自主成長、踐行社會使命是小學語文在學生教育方面的核心任務。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形成關鍵時期優化語文教學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語文教學發展的方向。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等顯著特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及思想文化修養。筆者采用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探究核心素養培養需求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發展

作者簡介:朱陽陽(1991.07—),女,江蘇省南京市軟件谷小學,初級教師。

教育部在關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同時將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具體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方面,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條件和主要途徑。義務教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涵蓋了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內容,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在逐步推進的教學活動之中穩步前行[1]??萍嫉陌l展使得學生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樣、方式更加豐富、速度更加高效,但“以快為美”的信息傳遞特征又使得學生們獲取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且缺少深度的,海量信息的無序輸入影響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分辨能力與記憶能力。小學語文教學發展要堅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立足文本、關注生活、解放天性,全面提升學生們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逐步引導學生形成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能力。

一、密切聯系生活,發展語言能力

小學階段語文教材的選編和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成長環境與生活現實,語文教學設計同樣要從生活出發,絕大多數文本的人物、內容和插圖以兒童或是兒童非常熟悉的事物為主,“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在語文教學內容中得到了很好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學生生活與語文教學之間搭建互動橋梁,激活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感與親切感。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們經常會出現用詞不準、表達無序、錯字頻出等問題,基本技能的不扎實影響了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有效突出語文教材與生活實際的關聯,依托生活案例滲透語文知識,充分發揮語文教育的價值與作用。源自生活的語文教學內容為教師提供了寶貴的教學素材,教師應該構建起適宜學生想象和聯想的空間,有效激活學生們的思維靈感[2]。例如在《搭船的鳥》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們回想自己生活中看到的鳥并將自己想象成船上的乘客,體會自己在乘船途中的種種經歷,教師用輕柔的語調和優美的音樂作為背景音,同時將圖片和視頻呈現在幕布上。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進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他們仿佛看到了彩色的小鳥、朦朧的湖面、劃船的船夫、淅瀝的小雨,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看到的畫面。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思考空間和表達空間,同時在教學層層遞進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思路,通過追問的方式啟發學生思維。學生們不僅能夠感受到作者文字的優美,更能感受到作者刻畫情境的真實,于是學生們的語言提煉能力與重組能力在表達和交流過程中得到快速提升,語言的層次性、邏輯性和整體性逐漸提高。教師在堅持語文教材導向的基礎上要不斷拓展生活紐帶的作用,在課文主旨主線的引導下給予學生們更多自主表達和思考的空間,穩步推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探究教學切入,培養文化感知

小學階段學生普遍處于7至12歲的快速成長期,學生們的身心發育、認知水平、人格性格等均會在自身成長與外部教育的雙重影響下持續發生轉變,不同年級學生對漢語文化的認知、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適宜學生心智發育程度的教育才能夠獲得最佳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尋找適合學生特征的教學切入點,拓展和豐富語文教學方式,借助語言實踐契機引導學生思考,感受文字蘊含的文化魅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最終實現學生文化認同感的全面提升。例如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語文課本中的兒童人物、童謠、插圖等內容充滿了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表達機會,借助課文插圖及幾個關鍵詞說故事,嘗試將插圖描繪的畫面轉化為生動而真實的語言“寫生”。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用自己熟悉的旋律唱童謠,感受童謠的韻律之美;鼓勵學生們嘗試自己改寫或創編童謠,將自己創作的童謠讀給大家聽等,這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童謠的情感并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準確契合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3]。中年段學生已經逐漸形成直觀的認知能力與判斷能力,他們對事物的顏色、形狀、結構等等特征更感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帶領學生們嘗試語言實踐,通過互動的方式強化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感知,在學生們深度把握的基礎上拓展延伸,借助其他素材培養學生的遷移思考能力,進一步感受語言文字的文化內涵。高年級學生對委婉而含蓄的表達方式具有了一定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關注文本內容本身,還應該圍繞文本的創作背景、時代特征、思想情感等進一步闡述和介紹,使得學生們形成深層次認知,突出文化的文化特征,持續強化學生們的語言文化感知能力。

三、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文字美感

學生們從生活中發現美、感知美、表達美,感受美的同時贊揚美,這種情感和體驗將最終作用于生活,善于觀察生活之美對學生們的成長而言尤為重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細致觀察生活并體驗情感,持續積累來自生活的多樣化素材,借助生動而形象的語言完成某些生活細節的刻畫描寫,這對于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的有效訓練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4]。例如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培養觀察力的最佳時期,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們更多的觀察指導,同時采取有效方式描述自己觀察的事物。筆者在一節作文課上向學生們展示了一顆多肉植物,引導學生們認真觀察,向學生們提出了“你們看到了什么樣的植物”的問題,學生們既給出了“多肉植物”這樣簡單的回答,也給出了“綠寶石般多肉葉子”這樣靈動的回答。筆者給予能夠使用比喻、擬人等表達手法的學生鼓勵和肯定,引導學生們繼續深入觀察多肉植物的葉子上都有什么,學生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答案,語言逐漸變得豐富多彩。在筆者持續指導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們形成了立體而全面的認知,逐漸完成從整體到局部的認知觀察,觀察過程細致而全面,學生們對多肉之美的感悟也更加深刻。隨后筆者為學生們布置了課后觀察生活中常見植物并展開小練筆的任務,學生們欣然接受并進行了非常有效的練習。觀察是提升學生審美的基礎,教師通過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們感受生活之美,這對于學生審美思維的發展具有顯著作用。

四、培養聯想想象,提升文學審美

聯想和想象是學生文學審美感知力有效提升的必需助力,當學生們充滿了聯想力和想象力后,他們的精神才能夠融入文學之中,核心素養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將生根發芽。小學語文教材涵蓋了詩歌、童話、語言、散文等文學形式,學生們在體會作品畫面的同時更要揣摩其中的文學韻味,借助聯想和想象完成文學形象的塑造,這也是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心靈溝通。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聯想力與想象力的培養,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例如在《楊氏之子》的教學中,筆者與學生分別扮演楊氏子和孔君平,共同朗誦雙方的對話,在多次嘗試后教師引導學生們聯想孔君平上門拜訪的畫面,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發言,逐漸形成了豐富立體的情景再現。筆者鼓勵學生們將自己的分析討論總結記錄下來,嘗試用小情景劇的方式將內容“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有效還原了人物形象,學生們深切感受到語言藝術和聰明智慧的重要性,同時也形成了非常強烈的情感共鳴,這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把握了人物的內心,學生們的文學審美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設計游戲教學,培養聽說素養

聽、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學生只有學會聽、說,方可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配合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容。若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聽力不佳、表達能力薄弱,則會對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展開形成阻礙,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形成限制。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將學生聽說素養的培養作為出發點,借助游戲教學活動的設計實施語文教學活動[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此種趣味、生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對語文知識形成深層次理解。

教師在教學《哪吒鬧?!反瞬糠謨热輹r,在課堂中可設計“聽一聽”課堂游戲,要求學生合上教材。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課文朗讀音頻,結束課文音頻聆聽后,教師選擇幾名學生,復述所聽到的內容。教師還可在課堂中設計投票活動,讓班級其余學生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復述效果最佳的學生。此游戲過程中,學生需先聆聽多媒體,隨后復述,在此過程中設計兩次聽力練習,可有助于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教師還應以此為基礎,設計“接龍朗讀”的課堂小游戲,要求學生打開教材,按照一組一句,或是一人一句的方式接龍朗讀課文。教師在學生結束接龍朗讀后,再引導學生結合故事內容,講述自己的看法及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一系列游戲的設計,可實現對學生表達能力、聽力的充分鍛煉,提升學生聽說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課堂教學游戲設計的方式,創新語文教學形式,除可增添課堂教學趣味性、新穎性外,還可與學生認知特點相契合,推動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不斷提升,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六、利用課堂特點,深化情感體驗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具備較強的人文性、實用性,為一門工具性學科,教師為達成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需以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依據,遵循創新性原則調整語文課堂教學活動[6]。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充分利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點,為學生展開語文學習活動營造帶有一定趣味性、生動性的課堂環境,對課堂內容情感展開深層次挖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課堂教學活動的創新,可實現學生情感體驗的調動,增進師生間及學生與課本間的情感交流、情感溝通,重視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不斷強化[7]。除此之外,分析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可知,此為一項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文本情感挖掘過程中,還應對學生實際理解能力予以足夠關注,加強學習方法與情感二者的有機融合,并在此過程中,推動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古詩占有較多篇幅,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古詩中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思想情感,其對于學生文學底蘊及核心素養的培養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古詩作為切入點,深化學生情感體驗,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時,在正式授課前需對這首詩的主旨加以明確,即表達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展開具體教學活動后,便可設計如下四個步驟:其一,欣賞詩歌,了解詩人;其二,解詩題,提取關鍵字詞語句;其三,明詩意,體會古詩中所營造的深遠意境;其四,悟詩情,感悟作者在古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學生帶入詩歌情境中并讓他們展開思考,如詩人此時將會站在哪里?詩人看到的景物有哪些?此時,詩人耳邊聽到了哪些聲音?詩人心中的所感、所想是怎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逐步帶入,引導學生真切感受詩人自身對于故鄉的思念、向往,學生還可在此種情感體驗驅使下,針對文本內容形成深層次理解及感悟。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溝通,只有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方可為學生充分釋放情感創造良好條件,以此除可幫助學生針對詩歌形成深層次理解外,還可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這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發展而言發揮著重要作用。

七、整體設計教學,發展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教材根據主題及體裁劃分為多個單元,各個單元主體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核心素養教育重點強調“學生的整體性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之中應該有意識地將教學目標、內容與方式整合起來,突出教學的整體性并在教學實踐中持續完善,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教師首先在各個環節的設計過程中均要圍繞主題展開,注重學生語言技能的循序培養;其次要注重不同教學板塊之間的聯系,通過邏輯性與層次性的調整突出教學的整體,引導學生從“求通”到“求精”,從“融會貫通”到“拓展延伸”,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最后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多樣化,為學生們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學習選擇。

【參考文獻】

[1]張育桂.后疫情時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在線學習活動設計[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0(04):66-73.

[2]李安琪,黃芳,董文.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古典詩文編制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8-11.

[3]徐光華.緊緊抓住教學關鍵 著力培育核心素養: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5):43-47.

[4]劉楠楠.聚焦核心素養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在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呈現分析[J].語文知識,2016(24):20-21.

[5]潘穎.優化語文教學,培養核心素養:淺析核心素養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7(11):2.

[6]黃建民.優化語文教學培養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9(44):48.

[7]呂薇.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9(2):2.

猜你喜歡
教學發展核心素養小學語文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探究青少年籃球運動教學的發展
探究青少年籃球運動教學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