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探究

2022-05-23 13:57孫暢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2期
關鍵詞:抵押小微金融機構

孫暢

摘要: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始終無法獲得與其作用相匹配的金融資源。由于小微企業自身的特點,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阻礙著其健康、穩定發展。文章從探討小微企業融資現狀入手,分別從企業層面以及金融機構層面分析小微企業處于融資困境的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切實舒緩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以助力經濟平穩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一、前言

小微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數量眾多,占市場比重大,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小微企業數量超過8000萬家,約占全國企業總數的70%左右,僅2019年,我國新增小微企業數量便達到近1500萬家;小微企業可吸收大量勞動力,假使對其投入相同的資金,其可吸收的勞動人口可達大型企業數倍,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人口數量超過23300萬人,占我國企業就業人員的79%以上;同時,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以及70%以上的創新成果。然而小微企業一直處于融資困境中,由于受到疫情沖擊,使小微企業融資問題雪上加霜,因此,舒緩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是改善經濟、擴大就業、提升市場經濟活力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一)融資規模與成本

近年來,我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不斷增加。截至2020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42.7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較年初增速30.9%。盡管如此,我國小微企業仍存在較大的融資缺口,而且融資成本也遠高于中大型企業。目前,有關部門還沒有對民間借貸的利率進行統計調查,但于2021年三月末,“溫州-中國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的全國地區性民間借貸綜合利率為14.06%,而這一利率水平為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利率的2~3倍,可見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之高。

(二)融資渠道

目前,我國小微企業明顯呈現出外源融資為輔、內源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其中,內源融資主要為小微企業初始的資金,其既可以來源于企業主自身的資金,也可以來源于留存公司經營收益和折舊。但隨著小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內源融資已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發展需求,此時,小微企業便會尋求外源融資。當前,小微企業主要有如下四種外源融資方式:(1)銀行貸款。小微企業可通過對其房屋、機器設備等有形資產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等無形資產進行抵押,或者通過其他自然人與企業進行擔保,從而獲得銀行貸款。但銀行信貸資格審查嚴格,小微企業較難滿足要求,易導致其融資受阻。(2)民間融資。在創業初期,小微企業由于缺乏抵押物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因此其主要依靠民間借貸。與銀行貸款相比,民間融資可以很好地切合小微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特征,但民間融資利率高于銀行貸款數倍,且風險也更高。(3)股權融資。優質小微企業可以通過進入主板IPO募集資金,也可通過轉讓股份或者擴股增資等方式募集資金,但對大多數小微企業來說,其門檻仍然很高。(4)債券融資。債券投資者只按期收取本息,不參與小微企業的經營管理,債券融資不影響原有股東控制,但發行債券的利息要高于向銀行借款,導致融資成本會更高??梢?,我國小微企業外源融資可得性差,并且易受大環境的影響,加重了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三、小微企業融資難原因

(一)企業層面

1. 企業信用不足。在市場經濟中,信用是企業的一張重要名片,然而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沒有對信用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識,尚未建立良好的企業信用觀念,并且由于小微企業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抵押物不充裕、經營規模不大、財務制度不規范以及抗風險能力弱等原因,導致其信用評級較低或者無法進行信用評級。在實踐中,許多小微企業從避稅等方面進行考慮,容易存在先經營,后注冊等情況,致使其缺少信用積累。小微企業的償債意識較弱,且部分小微企業存在未將貸款用于生產經營,而是用于購車、購房等私人消費或惡意逃避銀行債務的情況,因而被列入失信名單,同時也影響了市場中小微企業整體的信譽,破壞了銀行等金融機構與其他投資者對小微企業的信任。

2. 企業抵押擔保能力差。抵押貸款為獲得貸款的一種重要方式,而小微企業正處于缺少合格抵押品的境地。一是小微企業自身固定資產規模較少,多數小微企業通過租賃廠房、機器、商鋪和寫字樓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根據銀行對抵押貸款的要求,小微企業不能用其作為抵押物獲得貸款。二是小微企業產業層次普遍較低,高新技術含量不高,擁有專利、核心技術等知識產權或商標等高價值的無形資產的數量較少,導致小微企業難以通過對無形資產進行抵押而獲得貸款。三是由于小微企業自身實力有限,很難找到綜合實力較強或者有效的擔保人,開展企業間的互聯互保,從而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

3. 企業內部管理滯后。內部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可幫助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然而小微企業并未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內部管理相對薄弱,主要表現在:(1)小微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相較于大型企業偏弱,導致企業內部經營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足且制度不健全,傳統的粗放經營機制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也會導致融資運作效率的下降。因此,無論當小微企業處于什么發展階段時,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效率對提高融資能力也非常重要。(2)大多數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小微企業財務管理處于缺失狀態,導致金融機構無法獲得準確、真實的企業財務數據,無法對其償債能力做出有效的評價,更無法監控其貸款的使用情況,造成金融機構惜貸。

(二)金融機構層面

1. 銀行放貸流程長、標準高。銀行出于自身較低的風險偏好,會嚴格把控借貸對象的風險,提高放貸標準,表現如下:一是根據銀行業內部放貸管理規范,所有企業放貸流程基本一致,而小微企業對放貸時效性的要求要高于大中型企業,銀行現有貸款流程于小微企業而言稍顯冗長,但銀行并未針對小微企業對貸款流程進行改進,因此不能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二是在“強監管、強問責”的金融環境下,若出現新增的不良貸款,則銀行便要對貸款過程中各個環節涉及的所有人員進行調查,工作人員出現任何疏忽大意,都將被問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導致銀行對小微企業持謹慎態度,產生惜貸現象。

2. 抵押品接受范圍窄。為了防范風險,相較于信用貸款,銀行更青睞于發放抵押貸款,而在抵押貸款中,銀行又更加偏好接受土地、房屋、機器設備等易于轉賣的有形資產進行抵押,不易接受專利、核心技術和商標等無形資產進行抵押貸款。然而,隨著現代商業模式的改變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小微企業較少依賴于“重資產”獲得收益,而更多依賴于“輕資產”進行自我發展,如互聯網和科技型企業??梢?,小微企業缺少銀行青睞的抵押物,其在通過銀行獲得貸款,存在天然“劣勢”。

3. 信貸產品單一。近年來,我國為推動小微企業進一步發展,不斷豐富銀行的信貸產品,但整體而言,面向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仍稍顯單一,且銀行間信貸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目前,銀行的信貸產品更為注重抵押擔保等風控措施,較少關注企業的現金流、利潤等,且在貸款期限、額度以及還款方式上不夠靈活,產品的創新能力不足。

四、對策建議

(一)公司層面

1. 提升小微企業信用意識,加強自身信用建設。隨著國家不斷緊抓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個城市也逐步推出“信易貸”助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所以小微企業應緊抓此機遇,加強自身信用建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小微企業應誠實守信,對銀行貸款和民間融資資金及時返還,避免違約行為,同時要不斷建立和完善其信用體系和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提高自身信用評級。小微企業應在日常經營中提升信用,以信用之力舒緩資金之急。

2. 健全企業管理機制。對小微企業而言,優化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是提高其盈利能力重要的一步,也是提升自身信用的重要保障。企業應制定長遠發展計劃,加強品牌建設、技術創新,夯實發展基礎,提高企業未來盈利能力;企業應規范內部管理制度,尤其規范財務會計制度,完善授權審批流程,強化印章管理,并嚴格區分公司財產與個人財產,使小微企業不斷走向專業化、現代化。

3. 增強小微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小微企業雖然擁有我國多數的創新成果,但擁有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的數目卻略顯不足。小微企業要重視自我賦能、加大力度培養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并重視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保護,同時不斷吸納創新型人才,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形成良性循環,以先進的專利技術吸引銀行等金融機構注意,進而解決企業融資問題。

(二)金融機構層面

1. 簡化銀行放貸流程,降低小微企業貸款標準。銀行等金融機構現行信貸流程復雜繁瑣,對小微企業而言適用度不高。金融機構可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通過下放審批權限、減少對低風險事項的重復審批、縮短貸款審批會開設周期等方式,梳理、合并、優化放貸流程的各個環節,提升小微企業貸款效率。同時,金融機構可采取差異化貸款標準,針對融資需求數目較小的小微企業降低其貸款門檻,同時為小微企業打造更加精細化、專業化融資標準,多接受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和知識產權抵押貸款,切實滿足小微企業對貸款的各種需求,提升小微企業貸款成功率。

2. 創新抵押評選標準和貸款擔保。一是除固定資產抵押外,金融機構還可推廣應收賬款抵押、倉庫票據抵押、知識產權抵押、租賃設備抵押等多種抵押貸款方式,以彌補傳統的固定資產抵押的不足。二是可以適度鼓勵民間資本介入融資市場,通過增加民營擔保機構的注冊資本,提高其整體擔保水平,構建規范的民營擔保體系。三是建立小微企業融資擔?;?,提高小微企業抵押資產的授信能力,政府等部門為小微企業融資過程做保證人,鼓勵信用高的小微企業與大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聯合具有一定規模的擔保公司保證了融資的可靠性。

3. 創新金融產品,提升金融服務。一方面,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助力金融產品創新;將小微企業細分為不同領域,針對不同領域的小微企業的生產周期、資金需求及市場特征特點研發相應金融產品,并通過互聯網金融將其應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銀企溝通平臺,提升金融機構溝通平臺建設積極性,增強平臺宣傳力度,減輕銀企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完善小微企業服務機構戰略規劃,加大普惠金融宣傳力度,建設服務小微企業特色業務部門,對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進行全方面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戴賢榮.關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思考——基于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的視角[J].海南金融,2021(03):70-75.

[2]李偉.構建和完善小微企業支持性機制的對策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03):36-37.

[3]趙習影.提高小微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思考[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1,24(01):18-21.

[4]馬喆.助力小微企業融資的著力點及對策建議[J].北方經貿,2021(03):128-130.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猜你喜歡
抵押小微金融機構
不動產抵押未辦理抵押登記問題研究
小微課大應用
小微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開發與應用
地上存在違法建設時抵押合同的效力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臺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小微企業借款人
關于最高額抵押的幾個問題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郵儲銀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