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2-05-23 22:13李伶艷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初中數學

李伶艷

摘要: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布置相關探究問題與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進行觀察、閱讀、思考、探討等,充分發揮小組的力量,在合作中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可以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凸顯學生主體,讓學生自覺、主動探究知識,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與步驟,研究數學算理和數學思想,發現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總結規律與形成概念,建立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與認知模型?;诖?,本文主要對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希望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探究;知識生成;解決問題

引言:根據最新版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其中課程基本理念提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為基礎,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與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相適應,可以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領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經歷數學知識探究與生成過程,更好理解數學算理,掌握數學算法,有效提高數學課程教學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教師要遵循目的性、主體性、實踐性、科學性、創新性等原則,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引領學生合作探究,以此提高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生動問題情景,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課程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緊密,運用數學知識能夠解決不少實際問題,同樣基于生活經驗也可以輔助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先要聯系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提前準備生活化的資源,設計電子課件等,在課堂上創設生動的情景,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以此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當學生發現無法解答問題時,就會產生合作探究的需求[1]。

例如,北師大版八下“不等關系”,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基于生活中的不等關系,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化為不等式,認識其重要意義,能根據條件列不等式等?;诖?,教師可展示天平稱量商品、孩子玩蹺蹺板等生活情境,并提問:“如何用符號表示這種‘不等關系呢?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限速80km、限高3米等交通標志,思考它們的含義是什么?如何用數學符號表示?”通過創設以上類似生活問題情景,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初步探究不等關系的概念,基于生活情景認識不等關系,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參與合作探究。

二、提供必要探究指導,初步進行合作探究

初中生的數學基礎大都一般,尚未形成數學思維、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實施合作探究教學中,教師還要根據課程主題與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探究指導,以此引發學生初步進行合作探究[2]。通過指導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得出一般數學概念,認識數學概念的意義。通過讓學生經歷探究數學基礎知識的過程,可以為探究更抽象的概念、解決疑難問題打好基礎。

例如,北師大版七下《生活中的軸對稱》章節,通過“軸對稱現象”的學習,學生已經明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認識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并能夠畫出對稱軸。對此,在第二節的“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資源,創設生動問題情景,讓學生經歷探索的活動,發展學生空間意識。教師首先展示生活中的蜻蜓、蝴蝶、楓樹葉等圖片,讓學生思考它們的對稱軸有何共同點?之后讓學生對折一張方形紙后扎孔,展開平鋪后得到A和A兩個孔,將兩者連接得到AA,與折痕l這條線交于點O,那么AA與l有何位置關系?存在哪些等量關系?最后再要求學生按照教材操作,聯系起來思考,小組合作探究軸對稱的性質。

三、深入進行合作探究,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在講解一些基礎例題后,引出一些綜合性的題目,以此引發學生深入進行合作探究,運用已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探究,共同解決疑難問題。在此過后,教師要點評各組學生的解題情況,并引出標準的解題步驟,總結一般解題步驟,幫助學生更好解答此類問題[3]。

例如,北師大版八下“解不等式”的主題教學中,教師先基于“2-5x>8x-2x”進行講解,然后再出示具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這道題需要通過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1,即移項得出-5x+2x>8-2,合并得出-3x>6,最后系數化為1得x<-2。接著出示題目: ,要求學生依照已學算法進行解答。三五分鐘后,教師根據各組學生合作探究情況,說明本題要先去分母,然后去括號,接著進行移項等步驟解答,即:去分母2(1-x)-6<3(1-2x),去括號2-2x-6<3-6x,移項-2x+6x<3-2+6,合并4x<7,系數化為1后得 ,教師再根據這個解題流程總結一般步驟。

四、課后設計綜合作業,鞏固合作探究成果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合作探究法,不僅是讓學生經歷知識生成過程,探究數學概念、公式與定理,解決數學疑難問題,還在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綜合探究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后,為了鞏固學生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還要設計綜合作業,以此鞏固合作探究成果。

例如,北師大版八下,基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等的內容,為鞏固本章合作探究成果,教師要求學生完成后面綜合實踐部分的“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根據現實情境提出問題,運用這些知識嘗試解決問題,撰寫研究報告,然后交流各個組的研究報告,分享研究經驗,提出可以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通過讓各組完成此類合作探究內容,可以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為更好實施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師要運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根據數學課程內容,引入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創設生動問題情景,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經歷數學基礎知識生成過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各類問題,以此提高數學課程教學成效。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反饋優化合作探究教學,更好發揮合作探究教學法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春鳳.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38.

[2]鄧艷霞.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1):44.

[3]黃梅美.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25):127.

猜你喜歡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初中數學
淺談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實錄與反思
兩只想打架的熊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