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保值知識與高折舊率知識

2022-05-27 04:42葉開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保值電腦時代

知識爆炸時代運用知識的能力更重要。高保值知識與高折舊率知識價值不同,預存儲知識與即需即學知識學有側重。

運用知識的能力

互聯網在持續發展與深化中,已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交往模式,改變了人類社會知識分享模式,改變了信息交互模式。一切已知知識、包括各種偏僻知識、秘密知識,都能在互聯網知識庫上找到。所有學科知識與生活知識技能知識與即時發生的信息等構成了互聯網知識的海洋。每一個人能掬到的都只是滄海一粟,沒有人能窮盡所有知識——即便是某個特定領域或專門學科的知識,一個人終其一生不斷地學習都不可能窮盡。

在互聯網時代知識爆炸時代,知識不是貧乏的,而是過剩的。因此,學會迅速找到有效的知識,高效率地學習知識,并進行有效的思考與判斷,是新的核心學習能力。這種核心能力的基礎,如系列前文所論述的:

一是語言能力,二是理解能力,三是邏輯判斷能力,四是寫作表達能力。

語言能力包含母語與外語的讀寫能力,理解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相互相成,最終要形成準確的寫作表達能力。

以上“四種力”都屬于一個人的核心學習能力。一些拓展知識如數學、編程、上網等,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拓展能力。

過去人們以“書于竹帛”來記錄和傳遞知識,那時有書可讀是非常難得的,家里有藏書者非富即貴,絕大部分人都只能借書、抄書來讀。而長者或教師傳遞知識經驗,則通過私塾、講座來進行。

互聯網誕生之前,知識交流幾乎都是單向的,少數具有雙向交互性,比如《論語·先進》里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就算是師生的知識雙向交互性交流了——后面孔子單獨再與曾皙評價其他三人,是進一步的探討。這種師生探討模式,在今天的語文課堂上反而很少見。

在古代,學生能找到一位能“傳道解惑”的名師是非常幸運的,有些人跋涉千里求學,只為解決心中的一個疑問。而在互聯網時代,很多名校名師課程都能快速找到。只要學生有心,幾乎任何問題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合適的答案。而只要眼界足夠開闊,接受能力足夠強,即便在萬里之外,也能找到名師而跟隨他學習。

互聯網不斷進步,實現了人與人互聯之后,會繼續實現人與物互聯,物與物互聯,最終是萬物互聯的網巢狀知識云——萬物互聯下,每時每刻都會產生海量知識,或許只有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詩云》里那些能進入十一維的“神族”以令人難以想象的超級科技“拆卸”了太陽系而制造的龐大量子存儲云,才能存儲這些知識。

經過Web1.0時代、Web2.0時代而到Web3.0時代,互聯網會更徹底地改變現實(以及現實感)——人們能直接明白并感知到“虛擬現實”的存在?!疤摂M現實”并非幻象,而是非有形實體物質方式來存儲并傳遞信息,世界萬事萬物都可以“數碼化”。最終,人類文明的核心價值體系,終會由實體物質而變成虛擬物質,就像實體紙幣迅速地轉為虛擬貨幣一樣。今天人們已經普遍習慣了支付寶、微信支付,信用卡都很少用了。還不到十年時間,人們就完全改變了支付與交換的習慣?;蛘哒缫陨袣v史學家赫拉利在《未來簡史》所說的,未來人類最大的財富是“數據”,人類自己則要進入“數字化生存”。

近來大熱的“元宇宙”概念,是Web3.0的一個部分,但遠不是全部。Web3.0還有待發展,現在只是雛形。

在互聯網日漸深化的時代,知識形態不再像舊時代那樣體現為“知識權力”,而轉換為“知識平等”模式?,F代人享有網絡接入的便利,所有知識都能在互聯網“萬有圖書館”里找到。Google學術、維基百科等互聯網知識庫里知識無窮多,應有盡有。

在這種背景下,運用知識的能力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人炫耀自己讀書多,炫耀自己有最強大腦,都有些不太合適了,這些也不是學習力的充分必要條件。這個時代,需要的是運用知識的能力,即如上所說的“四種力”。

如前文所述,在這個知識爆炸時代,教師要學會轉換角色,從居高臨下的“知識壟斷者”的傳教士角色轉變為“知識交互共享”時代的“帶頭大哥”角色。

學生則不僅可以跟教師知識共享,還能就通常會遇到的各種難題、猜想,以網絡協作方式解決。同時,他們也可以從各個不同的知識領域聚集到一個學習共同體里,一起研究,共享成果。

學習模式的改變

這個世界上還有99%的事物沒有接入互聯網,互聯網知識庫還只是一個雛形。當萬物互聯成為現實時,我們會面對知識超級大爆炸,那時知識真的成了汪洋大海。而每一項細分知識,都大大超越了我們的生命長度,就算終生拼命學習,都不太可能掌握該門類的所有知識。在存儲現成知識的能力上,人類會落后于迅速發展的人工智能,而只能退出強記模式的學習賽道。

知識變得如此浩瀚,以強記憶方式學習,我們已面對龐雜的世界。信息越豐富,人們越會困于獲取真實信息的窘境。信息一旦超量,人們的感知力會變得茫然無措。缺乏足夠邏輯思維能力,會被大數據精準投喂,成為信息時代的“信息蠶蟲”。

在萬物互聯時代,人們無法記住過量知識,無需為學不到某些知識而內疚。今天人們面臨的海量知識是古人所不能想象的。因此,學習模式也應與古人不同,更加側重于運用知識的能力的養成——閱讀、思考、分析、整合而形成自己的獨特表達力。這種獨特表達,可能是創造性知識,發人之所未見;也可能是知識整合之后的提升,突破某個瓶頸。當我們在思考某個問題,碰到需要尋找更多的資料時,都能從互聯網上獲得。只合理的思維訓練,人們就能把整個互聯網知識庫作為自己的記憶庫。當我們需要運用到某種知識時,就可以連接互聯網進行精確查找,如同互聯網之前人們翻找自己的知識卡片或者實驗記錄。

未來會出現鏈接腦神經的超微生物芯片,通過微創手術置放于人腦中,以微晶片微存儲與直接聯網。你一思考某個問題,所有相關知識都會源源不斷地接入。馬斯克所擁有的一個研究腦機互聯的分公司,已成功開發出硬幣大小的芯片植入大腦了。

知識源源不斷地涌來,你需要有分類,推理,歸納地能力,最后形成某種特殊的感知力,從而激發你的創造力。

人類特有的創造力,未來仍然會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今日教育界應反思原有的學習模式,學生不能僅靠死記硬背來學習,也不應以無休止的刷題來學習,而要重新思考學習的本質,從死記硬背轉化為運用知識。未來教育必須創造性地轉型,才能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

新教育培養的應該是富于探索精神、有積極進取心,擁有創造力的新人,而不是死記硬背拼命刷題的“985廢物”。

在未來時代,對學習的認識要改變,學習模式也要改變。

高保值率知識與高折扣率知識

知識從使用價值角度看,可分為“高保值率知識”和“高折舊率知識”。

從運用知識的能力角度來看,學會區分“高保值率知識”與“高折扣率知識”很重要。

上文談到的“四個力”都屬于“高保值率知識”。

“高保值率知識”要提前學習而變成“基礎能力”。

學習者把主要學習精力放在“高保值率知識”上,而形成個人的核心素養。

良好的閱讀習慣,持續學習能力,都屬于“高保值率知識”。擁有“高保值率知識”,運用這些知識來做判斷,并更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這比花大量時間去死記硬背更重要。而閱讀經典作品,運用邏輯思維能力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觀點,并有效地表達出來。

現代社會中面對海量信息及各種誘惑,一個人要及時有效地作出判斷,避免上當受騙,避免遭受人身傷害。這不僅要有判斷能力,還要學會與朋友或家人商討,向老師或專業人士咨詢。能冷靜下來,合理咨詢,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就更有可能發現問題所在。而在國外生活的留學生,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與表達能力,就更加重要了。

舉個例子,我們女兒幾天前收到了學校郵箱發來的一封郵件,說提供互聯網工作機會,每天只需兩小時左右在線彈性工作,報酬優厚云云。她沒有直接回復這份郵件,也沒有透露個人信息,而是先忙完手頭作業,再思考這封郵件的合理性。郵件雖然是通過學校信箱發的,但對方并沒有留下自己的信息,也沒有對工作作詳細描述,缺乏有效的資料和細節,因此不能確定其真實性,難以判斷是不是詐騙郵件。她給學校網絡辦公室的老師打電話,溝通后老師讓她把郵件轉發過去,說可以幫助查一下。

我和太太都贊揚她的處理方式。這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和是非判斷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現實生活中要運用的能力。

后來學校老師回復說郵件確實有問題,孩子避免了一次上當受騙的可能性。

而那些不能拓展、難以升級、沒法跨界的知識,都是“高折扣率知識”。在互聯網知識爆炸時代,知識陳化速度越來越快。因此,我們要有持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提高“高保值率知識”含量,避免擱淺在“高折扣率知識”上。

舉兩個例子說明“高折扣率知識”:

一是電話員。在鐵路電力郵政等大型國有企業,電話員一度是好職業。進入防塵電話間前,電話員都要先換上白大褂和拖鞋,其工作環境也是當時少有的空調間。電話員工作環境好,工資高,也常常進行“技術大練兵”,比如熟記各單位各領導號碼,一接到轉分機要求立即就能找到接口。有些資深電話員能背出幾百個分機號,轉機插線動作熟練,如蝴蝶穿花。程控電話普及后電話員下崗了,卻發現除了插線頭外什么也不會干。把領導電話號碼背得爛熟曾是令人佩服的高級技術,但在程控電話面前毫無用處。而且這種技術能力不能升級換代,也不能平行轉移到其他職業,只能連技術擁有者一起被淘汰。

二是紡織工。在過去的大型紡織廠里,資深紡織工受到單位領導都另眼相待。工廠里生產效率提高全靠紡織工那令人眼花繚亂的超高技能。優秀的技術標兵在廠里是大寶貝,什么三八紅旗手、人大代表等,都是囊中之物。然而自動紡織機出現后,資深女工下崗了,卻發現除了巢絲的技能,其他什么事情都不會做。記得多年前電視臺采訪一個下崗女工,她說下崗了,只能擺攤煎雞蛋餅,但一開始竟然連個雞蛋餅都煎不好。

電話員和紡織工這些特殊勞動技能也屬于一種知識,卻是無法升級換代的、隨人身而固化的“高折扣率知識”。這些知識在成就一個人的同時,也會把人們深深地困住。因為這種技術無法升級換代,也無法平行轉移到其他工作上。

“高保值率知識”則不同,可以持續升級換代,可以平行專業到其他工作上。比如前新東方名師老羅改行造錘子手機失敗,繼續創業變成了網紅,自由地轉換自己的角色和工種。他并沒有制造手機所必備的技術知識和技術能力,但是,他有創造力,有想象力,有整合資源的能力。雖然一次失敗了,下一次還可以卷土重來。

“高保值率知識”可以跨界、重新創業,在人生改變中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家長喜歡早早地“鍛煉孩子”,培養孩子洗衣做飯之類的,但這些能力都屬于拓展能力,而非“高保值率知識”。當一個孩子長大到一定歲數,需要這些能力了,他們完全可以自學。比如番茄炒蛋之類的,多試幾次就會了,無需從小鍛煉。一個孩子所必須的核心能力是持續學習的能力,是良好的中英文閱讀理解與寫作表達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維能力與明辨是非的能力。相比之下,生活技能類反而是次要能力,甚至可以歸為“高折扣率知識”。小時候學會洗衣服、燒菜,到初中高中學習太忙停止了,長大了也不見得撿起來就會。所以,小孩子不必提前學習次要能力,這樣違反成長規律,反而會事倍功半。

在孩子的成長中,核心能力需要早打基礎,拓展能力則宜緩行。

閱讀與寫作能力就需要早早“儲備”,生活技能類則可以緩行。

我們可以把這稱為“預存儲知識”與“即需即學知識”。

預存儲知識與即需即學知識

知識的學習模式,可分為“預存儲知識”與“即需即學知識”。

此前提到的“四種力”,以及識字、算術、閱讀、寫作、編程等基礎知識,都需要預先學習,這就是“預存儲知識”。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養成批判性思維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保持學習興趣與終身學習能力,從而構成了一個人的“基礎能力”。

“基礎能力”不能臨時突擊,而須提前“預存儲”。拓展能力如做飯洗衣服等生活技能,一般來說“即需即學”就可以了。

創造性思維能力、敏銳的判斷力、以及個人修養,高貴品質,與人為善等,都是需要“預存儲”的知識;在中小學習的黃金時期,家長們如果能注意分階段高效率地學習,那么擁有“預存儲知識”的孩子,在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時會更加從容。

“即需即學知識”無需提前投入,不然就是損耗過多精力,得不償失。

比如我是文科生,不必精通編寫電腦程序,也不需要懂得維修各種電器,我只需要懂得在這些電器電腦損壞時找什么人來維修。因為一個人精力有限,時間有限,我最多只能做小說家、編輯家和語文教育家,這已經是有些泛泛,甚至一專多能了,不可能再延伸到理工科去,在各方面都有專長。但我應具有發現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的能力。我可以上網搜索,判斷哪些小毛病可以自己動手修理,哪些大毛病還是要找專業人員。這樣,就能更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而不把精力浪費在學習特殊專業知識上。

我年輕時趕時髦,也親手組裝過一陣電腦。不過,我沒有編程組裝電腦專家,只獲得了一個有益的教訓。

在組裝電腦時代,我也去太平洋電腦城或百腦匯買機箱、主板、芯片、內存、電源等,來自己組裝電腦主機。這些配件其實都是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生產的。稍微拆裝過一點機箱和配件的人都會裝配。我卻把這當成了不起的能力,為能把幾個標準模塊組裝到一起而沾沾自喜,不明白這是“即需即學知識”——當我配好各種配件,在家里搗鼓半天全都裝進機箱里之后插上電源,十分滿意地按了一下電源鍵,看著顯示屏上一個光標在閃爍時,內心充滿了滿足感。等了很久,那光標仍然毫無動靜,顯示屏仍然是一片漆黑。我漸漸就慌亂起來了,不知道電腦發生了什么事,為何正確地組裝了配件擰好了螺絲接通電腦按了電源鍵,卻不能正常地進入windows界面呢?我反復拆卸,反復安裝,反復接通電源,反復按電源開關,這樣搗鼓了很久,終于絕望地放棄了,請求太太幫忙——太太更不會電腦,但一個同事小蔣是計算機系畢業的。那時大家都住集體宿舍,一個電話小蔣就拍馬趕到。他看了看直接坐在電腦前說哦,啟動前要進入bios設置一下。然后按了一個F11或者什么鍵,電腦主機嘰里咕嚕一陣亂響,屏幕顯示出了bios英文界面。他運指如飛,一通噼里啪啦亂敲,然后說退出重啟就可以了,又敲了一個鍵。電腦嘰嘰喳喳一陣后啟動了,進入了久違的windows界面了。

那之后我就放棄了組裝電腦。

術業有專攻,我就別瞎折騰浪費時間了。為只需知道電腦出問題時找小蔣幫忙就可以了?!阌肋h也學不會所有知識,電腦模塊裝配在一起不是真正的技術,打開電腦操作可視化界面,也不是真正的軟件能力。這些都需要專業學習若干年才能掌握。我作為一個外行,只要懂得找到解決問題的人,就可以了。

如果是電腦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小問題,我卻可以通過在網上搜索,按照找到的解決辦法來嘗試,大多數都能自己解決。這些,是典型的“即需即學知識”,無需專門去背誦,去研究。

葉開,原籍廣東,小說家、編輯家、語文教育家,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收獲》雜志編輯部主任。出版《口干舌燥》《我的八叔傳》《三人行》《愛美人》等五部長篇小說,小說集《秘密的蝴蝶》、散文集《野地里來 野地里長》,語文教育專著《對抗語文》《語文是什么》《寫作課》,編寫《這才是我想要的語文書》叢書,主編12冊《葉開的魔法語文》及《12堂少年科幻寫作課》等。

猜你喜歡
保值電腦時代
電腦
電腦節來了
電腦能夠自己思考嗎?
洞鑒東風HONDA,高保值率的內涵是什么?
解碼套期保值會計
保障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年6期)2016-12-01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