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潤如玉精彩如斯

2022-05-27 12:59杭州高級中學
中學生天地(C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范增玉璧項王

杭州高級中學 高 利

●課文引述: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

……

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表椡踉唬骸芭婀苍??”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表椡鮿t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摘自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第3 課《鴻門宴》

圖/視覺中國

●課文里的“寶藏”

在《鴻門宴》的刀光劍影與觥籌交錯里,有三件玉器出現在這個改變中國歷史的角力斗智大事件中,分別是范增的玉玦,劉邦作為禮物送給項羽、范增的玉璧和玉斗。

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的祖先制作使用玉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以各類玉器為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地影響了古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時期、各類形制的玉器大量流傳至今,成為見證中國文化發展的精神符號和直接證據,成為各大博物館中被景仰的國寶。

這些玉器有大有小、有精有粗,有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溝通的禮器,如璧、琮、圭、璋等;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如斧、鉞、杯、盞等;有具有精神、品質、信仰或審美意義的裝飾物,如珠、管、佩、環等;也有陪葬逝去親人的喪葬用品,如玉衣、玉握、玉蟬等。

今天,我們就從《鴻門宴》的這三件玉器說起,給大家介紹幾件形制類似或相關的國寶,讓大家在了解和親近國寶的同時,也可思考這三件玉器在鴻門宴里的“道具”之用。

●國寶請“舉手”

國寶檔案一:玉玦

玦是一種有缺口的環形玉器,可隨身佩戴。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延續到商、周、春秋、戰國時期??脊艑W家發現,隨葬墓中的玦常常出現在死者的耳部位置,由此推斷,玦可能是耳飾品。玦還有其他強大的禮儀功能,古人認為可以通過玦來聽從上天或神的指示。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人們還賦予玦以“決斷、決絕”的意思?!盾髯印ご舐云分v述玉器的社會生活功能時就提到了玦。

聘人以圭,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玉 琮

玉 蟬

玉 玦

興隆洼玉玦

紅山文化玉獸形玦

所謂“絕人以玦,反絕以環”,就是犯了錯的臣子被放逐在外,在沒得到君主命令之前要一直老老實實地待在那里。如果君主派人給他送去玉環,則意味著把罪臣召回,允許他“還”;如果送去玉玦,則表示斷絕君臣關系,與之決絕。在此為大家介紹故宮博物院的兩件玉玦藏品。

其一為新石器時代的興隆洼玉玦。興隆洼文化因首次發現于內蒙古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這塊玉玦外徑為4.1 厘米,孔徑為1.5 厘米,厚度為0.7 厘米。玉玦本是黃綠色的玉質,受沁為雞骨白。兩側的邊緣呈刃狀,無紋飾。

為大家介紹的第二塊玉玦也是上古美玉: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玉獸形玦。

早期的玉玦一般無紋飾,形體較小,但也有獸形玦形體較粗大,有的缺口處仍相連。這塊玉獸形玦就是如此:高為15.4 厘米,寬為10.5 厘米,厚度為4.5 厘米。

這塊玉玦是青黃色玉質,一側開口未斷開。開口上端為獸首,下端為獸尾,獸身屈而成環,頸部有二小孔。這種C 形玉器被認為是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獸首昂揚,吻部微凸,眼睛圓大,憨態可掬,被很多人呼為“玉豬龍”——既有代表財富的豬的憨態,又有反映圖騰崇拜的龍的神奇,這件玉器原本就藏于清代宮廷。多處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這種獸形玉玦,一般為單孔,像這樣雙孔的似不多見。

國寶檔案二:玉璧

《周禮·春官宗伯·大宗伯》載: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可見璧是祭天的禮器。璧是六器中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不僅作為禮器,還可用于佩飾,同時可作為饋贈親友的貴重上品。贈送璧表達對人的敬意和問候,甚至有向長上表示生死效忠、向朋友表達知心之交的意思。在古人墓葬中也常見玉璧作為殮葬品,這也可能是玉璧“意能通天”的禮之用。

先秦典籍常常區分玉的名稱及其用途,特別是圓玉。但對圓玉形制的區分卻很少說明。直到《爾雅·釋器》才對璧、環、瑗這三種圓玉作了這樣的解釋:

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指的是玉質;好,指的是中間的孔。但根據實際出土情況來看,玉璧的“好”與“肉”的比例很少符合這一標準。從實際操作來看,可只論大小不論比例,即“好”小于“肉”為璧,“肉”小于“好”為瑗,“好”與“肉”大致相當為環。簡單來說,主要比較好(孔徑)的大?。河耔担加癍h<玉瑗。

玉璧

玉瑗

玉環

在此為大家介紹山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魯國大玉璧。

根據山東博物館的介紹,魯國大玉璧外徑為32.8 厘米,孔徑為11.6 厘米,厚度為0.6 厘米,1977年出土于山東曲阜魯國故城乙組52 號墓。玉料呈青碧色,玉質晶瑩溫潤,半透明,油脂光澤。玉璧肉部內、外緣各有一周廓,肉兩面紋飾相同,以兩組微凸起的绹索紋分隔成內、中、外三層紋飾。蒲紋、谷紋、龍紋、绹索紋相間相組,布局緊密勻稱,繁縟精美,它是戰國玉璧中的精品,也是目前所見的戰國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魯國大玉璧

●寶藏里的“課文”

玉玦:項羽的決斷力

在鴻門宴這個歷史事件中,三件玉器之一范增所佩的玉玦率先出場。范增拿出玉玦多次暗示項羽要下決心,“玦者,決也”??梢哉f,這個細節是整個鴻門宴事件的轉折點,也是楚漢爭霸的重要轉折點——正是性格決定命運,決斷力決定生死成敗。

當上天給了項羽機會,當范增反復提醒他要趁此機會殺掉劉邦時,項羽卻因為曾和劉邦約為兄弟、項伯說情,或者為維持自己堂正英雄的人設不屑為之,或者覺得自己實力遠超劉邦可隨時擊敗劉邦等原因,“因小義而失大行”,將前一天剛剛燃起的雄心與殺心熄滅了,變得優柔寡斷起來,至少是喪失了殺劉邦這件事的主動性,將似乎本是主角的自己置于事外,放任范增團隊與劉邦團隊角智斗力,自己儼然成了看客。

范增的玦讓我們看到了項羽的臨大事而不能決?!疤煊璨蝗?,反受其咎?!彪m然項羽的實力在楚漢爭霸的大多數時間里都比劉邦強,但最終的失敗也是可以預見的。鴻門宴事件是楚漢爭霸的序幕,鴻門宴的結果走向也正是楚漢爭霸最終結果的預演。

相比項羽,劉邦的決斷能力極為卓越。鴻門宴事件中寥寥數語即有顯現。當他知道讓項羽對他產生嫌隙的是自己的左司馬曹無傷,回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誅殺曹無傷”,殺伐果決,絕不似項羽的“為人不忍”。

玉璧與玉斗:劉邦的洞察力和動員力

劉邦引發項羽之怒也是有原因的,《史記》中二人的本紀里都有言及。當有人勸劉邦“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毋內諸侯”割據關中時,他也非常贊同,“沛公然其計,從之”??梢姴軣o傷所言非虛。

但當發現事態超出自己的控制,而張良愿意幫助自己時,他表現出作為賢君的極高天賦:勇于認錯,從善如流,且適當示弱、因勢利導激發下屬的做事能力和擔當作為的積極主動性,讓團隊齊心協力,并全方位爭取幫助,扭轉局勢。

很顯然,鴻門宴是劉邦迫不得已而為之的生還概率百中無一的致命之行,此行細節在來得及的時間里肯定都會做得盡可能周到,包括之前對重感情的項伯的感情攻勢,對項羽、范增等人的性格研究,對事態發展的預設,包括應該讓誰跟著去護衛,讓誰在最危急的時候闖宴才最有可能改變局勢,等等。

于是我們看到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宴會前項伯從中斡旋而爭取的一線生機,看到了宴會上劉邦委曲求全的辯解、項伯的竭力維護、張良的及時評估形勢并做出內外聯動反應等。項莊舞劍極為驚險,而樊噲闖宴則極為驚異:那和劉邦幾乎一字不差的極具感染力的說辭,讓項羽一見即愛的英雄豪氣與舉動,無不讓項羽時時感到“理屈”、感到英雄所見略同,在殺劉邦這件事上表現得從優柔寡斷走向更優柔寡斷,以至懷疑自己做的是錯的。這文武雙全的感情戲加武打戲,恐怕不是樊噲這個屠狗之輩自己能寫出的劇本,極有可能是劉邦導演團隊專門為感動項羽而排演的一出沉浸式大劇。

劇的最后,兩件玉器出場了,這兩件玉器中至少有一件是劉邦精心準備的,有學者認為很有可能是劉邦從咸陽王庫中精心選出來的。這兩件玉器有沒有起到作用?讓我們看原文: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項羽接受了這塊白玉璧。如前所言,璧作為饋贈佳品,它所包含的敬意、忠誠度和知己期許,以及它本身的貴重讓項羽悅納,不再想追殺劉邦的事情。

不僅如此,筆者還認為,劉邦可能知道項羽非常喜歡玉璧,除了物質和精神雙重層面的貴重外,對項羽來說還有一種割舍不斷的鄉情。因為楚地也產良玉,還記得那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嗎?它即是楚產。

劉邦早就一眼看穿項羽是個重情的人,是個出了名的愛家鄉的人。所以他就利用這個特點反復拿捏項羽。鴻門宴上的這塊璧是一次,后面還有很多次。最著名的是兩人對壘時的“烹翁分羹”,垓下之圍時的“四面楚歌”……

可見,這塊白玉璧不是鴻門宴上的路人甲,它承載了劉邦的動員力和對項羽的全部洞察力。

至于送給亞父范增的玉斗,有人認為是酒器,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象征社稷的寶物或天文測量器具等。但可能劉邦也會認為給范增的禮物只要貴重些,送什么不重要。因為這個禮物可能對范增起不到什么作用,范增是什么人、對自己有怎樣的殺心,劉邦也應該清楚。所以這雙玉斗的悲催結局應該也是劉邦能預見的。

玉與人:華夏的精神活力

所以,只要認真探究一下,就能發現附著在這些玉器上的傳奇精神和精彩故事。正是玉的廣泛用途,以及玉本身晶瑩溫潤的質地,中華民族將其視為“石之美者”。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與玉相識、相助、相契,把它和信仰、精神、品德、言行、審美結合起來,把它作為我們努力追求和比附的高標。品行無虧是守身如玉,弟子賢良是芝蘭玉樹,殷殷勸誡是金玉良言,出身高貴是金枝玉葉,姿態優美是亭亭玉立;好吃的是珍饈玉饌,好喝的是玉露瓊漿,好聽的是金聲玉振,好看的是如花似玉、瓊樓玉宇、仙姿玉質……玉在漢語的引申義中幾乎都是褒義的,滿足著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各種美好追求,不得不說,我們對玉的鐘愛程度實在深厚。

圍繞著玉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耳熟能詳的和氏璧、《紅樓夢》中的通靈寶玉等或真實或虛構的關于玉的傳奇,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蘊與價值追求。

除了博物館和民間藏家手中的海量的美玉珍寶,用玉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廣泛存續在我們的生活中,提升我們日常生活的品質,延續著華夏玉文化的傳統。

大家有沒有發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獎牌的設計,其實都有玉文化的因素。2008年的金鑲玉直接用了玉的材質,2022年的獎牌設計則借鑒了古代同心圓玉璧的靈感。在萬眾矚目的高端平臺上,兩塊獎牌向全世界展示著華夏玉文化的精神活力。這精神活力中,有著玉與中國人所獨有的特點:溫潤而純粹,精致而不失剛勁,愿意與這世界美美與共。

2022年北京冬奧會獎牌

猜你喜歡
范增玉璧項王
差點成為“羊二代”
六器之首 蒼璧禮天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魯故城大玉璧
格物天圓
——中國歷代玉璧紋飾的演變
《史記·項羽本紀》(節選)
四面楚歌
中華文明的第一塊基石
軍師范增的短板
謀士范增不及格
亞父之死
烏江自刎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