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色游戲對學前兒童認知發展的作用及運用研究

2022-05-29 01:53錢肖燕
民族文匯 2022年20期
關鍵詞:學前兒童角色游戲

錢肖燕

摘 要:通過開展角色游戲,培養學前兒童的認知發展,鍛煉學前兒童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自主能力。本文通過對學前兒童游戲教育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開展角色游戲教育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角色游戲;學前兒童;兒童認知

引言

角色游戲可以讓學前兒童通過游戲的方式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對學前兒童的成長以及認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游戲中,幼兒通過模仿和想象,將角色表演出來,提升幼兒的感受力和表達力。

一、學前兒童游戲教育與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材料不合理

學前兒童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因此,教師在開展角色游戲時,及時更換游戲材料十分重要。但部分幼兒園長時間不更換游戲材料或材料更新速度慢,導致學生逐漸對角色游戲失去新鮮感,缺乏游戲熱情。產生這類現象的主要原因為幼兒園和教師在角色游戲方面經驗不足,專業素養較低,課堂上只注重課堂紀律以及講授知識,忽略了角色游戲在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對于游戲材料更新不及時。

游戲材料在質量和樣式上不達標,部分幼兒園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上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導致游戲材料在使用時易被損壞,教師在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材料數量不斷減少,幼兒園更新不及時,角色游戲無法順利開展。樣式繁瑣,材料過于逼真,會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二)材料的使用沒有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游戲材料的投入的目的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因此,在角色游戲過程中,需要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但教師在游戲中缺乏讓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游戲中所需要的材料由教師決定后,統一發放,忽略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理念[1]。角色游戲中幼兒為游戲主體,應當給予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

材料的使用過程中,教師的安排會限制幼兒思維能力的創新,學前階段的幼兒,思維較發散,教師需要抓住這方面的特點,不斷引導和培養,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三)教師把握不準干預時機,干預方法不當

教師介入過程中,把握不好時機,出現過早干預或過晚干預的現象,缺乏在游戲中對幼兒的觀察,或是教師完全憑借自身的主觀意愿,按照自己的節奏開展角色游戲,會干擾幼兒游戲過程,幼兒在不需要干預的時候,教師進行指導,會影響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2]。另外,部分教師在幼兒出現打鬧現象時才進行干預處理,雖然可以解決問題,繼續游戲,但會影響游戲效果。

教師的干預方法不當,在游戲中,教師缺乏對幼兒的鼓勵和建議,當發現問題時,教師采用批評和教育的方法解決問題,不考慮幼兒的想法和感受;在游戲中,教師總是以不能如何如何的話,去告誡幼兒,但對于應該做什么和怎么做沒有明確的指導和說明。

二、開展角色游戲教育的策略方法

(一)科學合理地投放游戲材料,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為參與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游戲材料分發的過程中,教師應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意愿、想法和興趣,再根據游戲目的選取材料種類,最后讓幼兒進行自主挑選。

首先,創新游戲材料,提升材料質量。幼兒園在選擇游戲材料過程中,根據游戲的不同,選擇不同類型的材料,選擇可以激發幼兒興趣的材料,豐富游戲情節,激發幼兒的課堂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游戲材料,例如,在教室中放一棵圣誕樹,讓學生自己動手裝飾圣誕樹,裝飾好后再進行“圣誕老人派送禮物”的游戲,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其次,尊重幼兒選擇,讓幼兒自主挑選角色。例如在“小小修車廠”的游戲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制作自己喜歡的動畫角色卡片,并將照片貼在卡片上,游戲角色分別為船長、修車師傅以及顧客。在角色挑選過程中,幼兒可以將帶有自己照片的卡片插在相應角色的位置,以此來控制角色人數。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前兒童的自主地選擇力和判斷力,幼兒在選擇角色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公平性,讓幼兒感受公平的同時便于教師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二)選擇恰當時機進行干預

開展有效溝通,了解幼兒心中所想。在角色游戲中,只有幼兒喜歡這個角色,對角色感興趣,才會全身心投入。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可采用交流的方式了解幼兒心中的想法。例如,在開展角色游戲的前一天,教師可向幼兒詢問“你們最喜歡的動畫人物是誰呢?”“為什么喜歡這個人物呢?”,向幼兒拋出問題,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展開討論,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要打斷幼兒的思路,可以適當引導幼兒說出“我想怎么玩角色游戲”、“我想要當什么角色”。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角色,變成游戲的參與者和討論者,并引導和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豐富課程內容。

及時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狀態,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干預。游戲過程中會存在部分不安全因素,而這些往往是突發狀況導致的,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低,當出現危險行為和動作時,教師需及時干預,解決問題,做好預防工作。例如,在開展角色游戲過程中,部分幼兒想要扮演他人的角色,部分幼兒的自主意識較強,就會出現爭吵甚至是打鬧的現象,教師需要及時進行干預,通過引導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在遇到問題時,要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前兒童即將步入校園,良好的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今后的校園學習和校園發展。

(三)選擇恰當的干預方法

適當的干預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盡量采用間接干預的方法,當幼兒在游戲中注意力不集中或喪失興趣時,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可通過參與和建議的方式與幼兒進行協商。例如,在開展用沙子堆城堡游戲過程中,由于沙子干燥難以堆積成形,教師可隨時觀察,及時為學生提供水,在幼兒想要放棄的時候,用語言鼓勵幼兒,給予幼兒信心。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科學合理投放游戲材料、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選擇恰當時機進行干預,運用恰當的干預方法,借助這些策略,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角色游戲教育水平。通過實際游戲,也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整體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晶.中班角色游戲開展現狀及優化策略[J].天津教育,2022(12):62-64.

[2]周蕾.試述教師在幼兒角色游戲中的指導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07):94-95.

猜你喜歡
學前兒童角色游戲
開展球類游戲的防范措施
農民工家庭兒童入學前的教育研究
幼兒園角色游戲組織優化的實踐研究
游戲精神引領下的角色游戲改革研究
角色游戲中發揮幼兒自主性研究
角色游戲在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家庭如何促進學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初探
淺談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與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