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

2022-05-30 19:56劉家東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2年9期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實踐核心素養

摘 要:隨著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凸顯出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樂理知識的講解等問題,更是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也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鑒于此,文章提出了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以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為研究內容,以期為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供一種可行的思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音樂;生態化教學模式;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27-0085-03

引 ?言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把“核心素養”作為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教學理念,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藝術實踐,理解多元文化”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1]。對寄宿制學校的高中生來說,他們的學習與生活幾乎都在學校,接觸和參與校外音樂活動的機會較少,所以學校的音樂課堂教學關系到他們對音樂文化的認知,同時也關系到他們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而提高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就是建構生態課堂。

一、概念界定

(一)生態課堂

“生態”原本是自然環境系統中的概念,主要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生存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建立的動態平衡關系。生態課堂強調的也是一種動態平衡關系,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師生與環境之間。生態課堂是一個微生態系統,需要在教師、學生及環境三者之間做到相互依存、良性互動,促進教師與學生在生態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活力。

(二)核心素養

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與文化理解,能夠將音樂素養方面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等囊括在內,使音樂教育對學生發展的價值凸顯出來。

審美感知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不同國家與民族由于歷史與文化的差異,有著不同的音樂文化表現,而音樂審美便是建立在此基礎上。音樂審美要求在深入理解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墩n程標準》對此的表述為“對音樂藝術的聽覺特征、音樂表現形式、要素及方法和獨特音樂美感的體驗、感知、領悟與運用”。

藝術表現不僅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更能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在音樂課堂上,學生要感知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自我,激發創造力?!墩n程標準》對此的表述為“通過歌唱、演奏、綜合藝術表演與音樂編創等活動,表達音樂藝術美感與情感內涵的實踐能力”。

文化理解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實際上,文化理解是高中生在傳統音樂課堂上獲取最少的。音樂藝術與社會生活二者不可分割,且由于時代進步,民族文化與歷史的發展,音樂風格逐漸多元化,故音樂個體的文化理解也存有差異[2]?!墩n程標準》對文化理解的表述為“學生要感悟不同文化語境中的不同音樂蘊含的藝術涵養,感悟的形式可以通過樂器表演、藝術表現、音樂的感知等”。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核心素養要求通過音樂實踐等多種音樂活動,以藝術表現為手段,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文化理解與審美感知。從生態課堂的描述可知,學生的生態位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有充分展示的機會。

(二)轉換教師角色

在生態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二者共同協作[3]。而音樂的創造性又使生態課堂散發出藝術的魅力,就像表演者必須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表現作品內涵一樣。在高中音樂課堂上,學生的想象力是創作和表演的關鍵,這也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藝術表現和創造性的要求。

(三)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流程

1.導,即導課

目的是導出學習動機、興趣與學習目標,落實問題,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由“要我學”轉變為“我

要學”。

(1)激發興趣,尋求問題。從教材出發,學生通過閱讀與思考進行自我提問,自己去發現問題;創設某一情境,如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等。(2)提取關鍵詞并板書。在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隨即提煉出關鍵詞并板書,作為本課的副板書。(3)歸納整理,呈現目標。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再次梳理、補充,進一步明確學習任務,確定下一步的自學提示。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實施教學,讓目標更有價值。

2.學,即互助探究性學習

以學生學為主,以教師教為輔;以學生主動實踐為主,以教師講解為輔,把傳統的教師課堂轉變為學生課堂。

(1)明確自學提示。教師將學生梳理、歸納并補充的自學提示呈現在黑板或電子屏上;學生思考如何通過自學來解決此問題。(2)自主探究。教師要留有適當的課堂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我探究,理清問題,做好筆記。(3)組內交流。要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展示小組的交流意見。需要注意的是,自學提示中的問題要表述清晰,不可煩瑣、復雜。教師不僅要留給學生學習時間,更要教給他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與見解。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

3.展,即展示交流

在學生學習后,教師要讓學生交流學習收獲、講解學習方法、總結學習原則。學生的想法、創意都要展示出來,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這也與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藝術表現內容相契合,對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有很大幫助。

(1)自學提示中的某一個問題,交流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可單獨報告也可分工報告。(2)其他小組認真聽匯報,積極地質疑、評價與補充。(3)對于學生在交流中產生的質疑與爭辯,教師要及時進行梳理與總結,發揮其主導作用和激勵作用。

4.練,即拓展練習

學生通過多形式的練習,當堂完成學習目標。

(1)隨機練習。針對本課的某一知識點,教師隨機設計練習,并在學生的展示過程中進行隨機穿插。

(2)拓展延伸。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能力,使學生保持學習積極性。

5.結,即總結與反思

(1)總結方法,尋找規律,提高學生素養。學習方法與學習內容都可以讓學生來總結。(2)引導學生歸納學習的知識與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在總結后,學生要形成知識網絡。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課例

(一)教學內容

《彌渡山歌》是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音樂鑒賞》(必修)第二單元第一節“漢族民歌”中的教學內容。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音樂欣賞課,對學生掌握及感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并進一步探討這種民族、地方風格特點形成的原因,有引領作用。

(三)教學目標

(1)聽《彌渡山歌》,了解南方民歌及民歌的細膩抒情的風格特征。(2)分析南方民歌的音樂特征,了解南方民歌特有的地方風格,并對其形成原因進行探究。

(3)會唱民歌《彌渡山歌》,并了解其他民歌。(4)感

受我國多彩的民歌文化,培養民族情懷,形成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會唱民歌《彌渡山歌》。

教學難點:分析南方民歌的音樂特征,感受民歌特有的地方與民族風格。

教學設計思路:通過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五步驟“導—學—展—練—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歌曲,理解音樂文化,體會音樂形象,學會自我藝術展現,提升素養。

(四)教學過程

步驟一——導

(1)教師出示云南省著名景點圖片,請學生說一說是哪個省,有哪些民歌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活習慣等。(2)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3)教師點評:被稱為“彩云之南”的云南,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歌資源,民歌有強烈的地方色彩。

步驟二——學

(1)問題:播放《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請學生仔細聆聽并判斷是南方還是北方的民歌。(呈現自學提示)

經過小組討論后,學生回答。教師追問:如何判斷的?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伴奏樂器、歌詞、演唱風格等。

總結:課件展示民歌的民族風格、地方風格體現在節奏、旋律、歌詞、調式、曲式結構、演唱形式、伴奏樂器等方面。

(2)出示課題:《飄逸的南國風》之《彌渡山歌》。

過渡:課件視頻展示云南小縣彌渡,一個地處滇西高原的邊疆小縣,但風景引人入勝,讓人心曠神怡。北部有云嶺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無量山,加上相距不遠的大理石林和洱海,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有豐富的民歌資源,被譽為“民歌之鄉”。

①聽《彌渡山歌》。

問題:a.屬于民歌的哪種體裁(小調、勞動號子、山歌)?b.與其他地區的民歌比有什么特色?(出示自學提示)

②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

總結:彌渡民歌具有委婉、流暢、細膩、飄逸等特點,有別于西北民歌的粗獷、豪放、高亢、狂野的特點。歌詞描述出彌渡縣有山有水、有樹有花,青山綠水、風光秀麗的宜人環境;歌詞內容含蓄,充滿情感,運用比興的手法,雖是寫景,實則詠物抒情、借景抒情,表達出大膽追求純潔愛情的情感訴求?!稄浂缮礁琛纷⒅氐氖巧瞽h境對音樂風格的影響。

(3)分析旋律的構成。

學生討論匯報。

總結:引腔,兩個小節的長音;中部,四個簡潔而勻稱的短句;尾部,再次出現引腔,強化主題。

步驟三——展

(1)學唱引腔。教師范唱,學生學唱,注意指導學生感受并了解山歌中常見的風格特點——自由。

(2)學唱主體部分。教師范唱主體部分,學生學唱,注意指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并探究山歌的旋律特點——旋律起伏較大。

(3)引導學生唱整個歌曲,感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展示完成后,請其他小組同學對其進行評價。

步驟四——練

(1)組織學生匯報在課前收集的有關南方民歌的資料,了解南方的生活環境、生活習俗等,歸納總結南方民歌的民族特點與地方特點。

總結:地理位置、生活習俗、語言特色、文化傳統及審美觀念等造成的南方民歌特有的地方風格,致使彌渡民歌旋律一般由“起—平—落”三部分組成,總體給人的感受是唱腔優美流暢、動聽抒情。

(2)學生討論交流還有哪些著名的南方民歌,進一步探究并感受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及節奏、旋律、曲式、曲調等特點。

(3)教師展示其他地方民歌譜例、歌曲,如浙江民歌、湖北民歌等,拓寬學生的視野。

步驟五——結

(1)學習《彌渡山歌》明晰其旋律特點,探討人們的生活環境會對歌曲產生怎樣的影響,并舉例其他地方的民歌來說明這一結論。

(2)思考歌詞內容與時代發展、社會變革的聯系。

結 ?語

高中音樂課堂只有依靠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碰撞、相互啟發,共同構建知識,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得到培養,才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而這種具有生命力的課堂可在生態課堂上得以實現,可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得以實施。生態課堂是一個靈動的、有生命力的動態課堂。筆者在分析生態課堂與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前提下,通過“導—學—展—練—結”五個環節構建高中音樂生態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式,使學生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吳鼎福,諸文蔚.教育生態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簡介:劉家東(1987.8-),男,山東昌邑人,

任教于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第一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高中音樂教學實踐核心素養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