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市古雷鎮濱海景觀綠化中耐鹽堿植物的選擇與應用

2022-05-30 03:36鄭梅梅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9期
關鍵詞:品種選擇

摘 要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濱海地區土壤鹽堿化、鹽霧、風蝕等問題對園林綠化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通過對古雷石化產業園區運維基地管理用房裝修工程——室外景觀綠化提升項目實例的闡述,指出選擇耐鹽堿植物時要遵循因地選樹原則和生態多樣性原則,并結合種植要點分析了耐鹽堿植物在濱海景觀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前期土壤改良、滿足園林植物正常生長需求,滿足生態功能需求,滿足觀賞功能需求,強調主題性和層次性級及注重后期養護等。

關鍵詞 濱海地區;耐鹽堿植物;品種選擇;種植應用;福建省漳浦縣古雷鎮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63

濱海地區的植物生存環境較為惡劣,溫差大,土質鹽堿化,土壤肥力差,加上鹽霧、熱帶風暴、臺風、風蝕、水體污染等因素的隱形,導致植物長勢不良、存活率低,對濱海地區的園林綠化功能及效果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發展生態園林景觀,應在尊重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多方面、多角度地選擇植物品種,綜合考慮植物的耐鹽性、抗風性及觀賞性,合理進行植物設計及應用,從而改善修復濱海地區的生態平衡,為生態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 鹽堿地形成原因及對植物的影響

濱海地區鹽堿地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地形和水質的影響。在地形方面,濱海地區的總體地勢較低,長期受到海水的沖擊,不斷影響土壤的鹽分含量,逐漸形成一定濃度的鹽堿土壤。在水質方面,濱海地區地下水位偏低,海邊礦物質不斷滲透到淡水中,土壤鹽漬面積不斷增加,淡水資源逐漸減少。

鹽堿土壤團粒結構分散,易板結,透水性差,透氣性不好,有機質含量低,土壤肥力差,對植物生存有很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在細胞質中,金屬離子(主要是Na+)大量積累,破壞細胞離子平衡并抑制細胞內的生理生化代謝過程,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直至缺失;鹽堿土壤是一個高滲環境,阻止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導致植物干旱而死[1]。所以,在不同的地區,選擇適合的耐鹽堿植物品種十分關鍵。

2? 耐鹽堿植物的選擇與應用

以古雷石化產業園區運維基地管理用房裝修工程——室外景觀綠化提升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為例,論述耐鹽堿植物的具體選擇及應用。古雷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地處漳浦縣最南端,三面臨海,是非常典型的濱海地區。古雷半島南北走向,呈條帶狀向大海延伸,因泥沙淤積而成陸連島。該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7—10月多臺風。項目位于古雷鎮東側,北側為沿海大通道,距離海洋約400 m。項目主要目的是辦公樓周邊景觀改造,涉及面積9.7萬m2。項目工程主要包含主入口兩側綠化、辦公樓前中心廣場綠化、道路周邊綠地改造、主樓前后綠地改造、停車場及湖周邊新增綠化等,其余地塊在保留長勢較好植被的基礎上,進行部分節點的綠化改造。

2.1? 耐鹽堿植物的分類

耐鹽堿植物在形態和生理上與鹽堿環境相適應,受到的環境干擾會比較小。又因品種、樹齡、含水率等因素,耐鹽堿植物對鹽分耐受能力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1)聚鹽植物。該種植物內部的滲透壓較高,在高鹽分的土壤中仍然可旺盛生長。2)泌鹽植物。當植株體內鹽分濃度過高時,可通過根莖、葉片上的分泌腺將鹽分排出體外,并利用風吹或者雨露淋水洗掉。3)不透鹽植物。該種植物主要存在鹽分較少的土壤中,根部細胞具備不透性,能夠較好地控制對鹽分的吸收[2]。

2.2? 耐鹽堿植物的選擇原則

2.2.1? 因地選樹原則

在項目基地中,應保證植物的耐鹽堿能力與土壤的鹽漬化程度相匹配,根據土壤、氣候、溫度、環境條件等進行栽植和配置,確保植物的成活率和健壯生長。

1)鄉土樹種。經過多年的馴化和優勝劣汰,鄉土樹種是對該地區環境條件適應性較強的品種,但品種類型較少,無法滿足整個項目綠化的造景要求。2)外來園林苗木。選擇經過多年種植依然表現良好的品種,且外來園林苗木一般觀賞價值較高,色彩及季相豐富。只有科學組合鄉土樹種與外來植物的結構比例,才能發揮出各自的優勢,突出園林綠化景觀的視覺效果美。3)抗風性樹種??癸L性也是濱海地區植物栽植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蛇x用常綠、根系發達、材質堅韌的樹種,這些植物更能抵抗風害的侵蝕,同時可采用防風林形式,增強園林植物整體抗風性?;蜻x用抗風性稍弱的樹種栽植在背風區,以減小強風對植物的影響。

2.2.2? 生態多樣性原則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濱海地區原有濕地生態系統被嚴重破壞,植被覆蓋率減少,植物資料更加匱乏,生態系統穩定性變差。生物多樣性理論提出,群落越復雜穩定性越高,因此選用合適的植物構造出優質的群落,在空間、資源上進行互相補充,更有利于生態系統的穩定。通過對現場已有群落的勘察,選擇長勢較好的樹種,保證這些植物都有較強的耐鹽堿、耐濕性、抗風性和觀賞性。群落上層以常綠喬木為主、開花喬木為輔,下層搭配小喬木、灌木、地被、草皮,形成多層次的植物景觀,提高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

2.3? 耐鹽堿植物的選擇

隨著園林綠化水平的發展,古雷鎮對濱海景觀現存問題愈加重視,多年來進行了多個地塊的改造。通過現場調研及資料收集,可根據植物生長情況選擇品種。一些植物無法適應古雷鎮的環境,長勢不良、葉子枯黃或已枯死;一些植物經過惡劣環境的長期考驗,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生長茂盛、冠幅完整、開花效果良好且有一定的抗風能力。適宜種植的品種如下。1)喬木類。黃金榕、濕地松、黃槿等。2)灌木類。葉子花、夾竹桃、木麻黃等。3)地被類。翠蘆莉、扶桑、黃蟬、月見草等。

在抗風性方面,古雷半島常年受到較大風力的影響,對植物造成非常大的傷害。通過觀察,黃金榕、木麻黃、南洋杉、夾竹桃、灰莉、翠蘆莉等可在風口位置種植,抗風性強,長勢較好,可通過密植喬木、灌木的形式增加抗風力。高山榕、美人樹、秋楓等雖可以在存活,但風力影響太大,苗木生長效果較差,樹枝易被吹斷且樹冠長勢較差,迎風面無法正常生長,建議將其種植在背風位置。地被品種(如葉子花、紅花檵木等)在靠近風口位置易長勢不良,建議可前期通過風障措施保護,待植物生長穩定后撤離,以免影響整個景觀效果。

2.4? 耐鹽堿植物的種植應用

2.4.1? 前期土壤改良,滿足園林植物正常生長需求

鹽堿地塊必須進行土壤的改良,才能保證土壤環境適宜植物生長。土壤的改良主要有3種方法。1)物理改良。通過平整場地、土壤換填、松土、微區改善、大穴整地等措施,控制土壤鹽分上升速度,減少環境對植物的傷害,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2)水利改良。通過在水下設置隔離層、灌水稀釋鹽分含量、設置排鹽管排鹽等方法,降低土壤鹽分,減少對植物的損害。3)化學改良。通過化學酸性肥料與土壤的鹽堿成分反應,降低土壤的pH值,不僅改良了土壤,還為植物提供一些生長所需的元素,提高抗性[3]。

項目基地內現有土壤大多理化性質不良,沙旱嚴重,養分缺乏,保肥水平較低,對植物影響非常大。區域內進行土壤改良具體分成以下3個步驟。1)鹽堿土改良。按設計要求種植土壤pH值應為6.0~7.5,可采用鈣質改良劑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2)客土改良。采用質地及肥力較好的種植土進行回填,置換砂質土壤,喬灌木按樹穴體積相應回填,小灌木、地被按土層深度回填。3)回填種植后,對人造地額外增施肥料,在混合種植土中加入有機質土壤改善土壤養分。對保濕性差、養分少的土壤,適當增加珍珠巖、固體復合肥等,有效改善土壤性能。

2.4.2? 滿足生態功能需求

耐鹽堿植物有凈化空氣、調節空氣濕度、吸收噪聲和抵抗大氣污染等生態功能。在化工污染嚴重地區,耐鹽堿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鹽霧等有害物質及煙塵,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在高含鹽量地塊,可設計專性鹽生植物吸收土壤鹽分,降低鹽堿量,調節土壤酸堿平衡。項目園區內保留了周邊原生的木麻黃片林和濕地松片林,為整個園區形成一個外圍的天然防風林,同時對土壤的鹽分起到了阻隔、吸收的作用。停車場位置種植成排秋楓、主園路一側種植行道樹黃金榕,滿足遮陰需求。同時,園區內新增了較多的開花植物,如鳳凰木、紫荊、紫花風鈴木等,豐富了植物類型,提高了生態效益。

2.4.3? 滿足觀賞功能需求

植物是美化環境的主體,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觀賞功能就是美化價值,可從視覺上、精神上給人以美的感受。不同種類的植物和不同的配置方法有其獨特的美,具體可通過大小、高低、形態、質感、色彩等方面來體現。

喬木、灌木、地被等不同類型植物的大小、高低,對整個配置的空間布局有著重要的影響。植物應與建筑、小品、廣場、園路等進行融合配置,引入幾何、透視等關系,賦予更好的美感。本項目主樓周邊的綠地范圍較小,主要采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的組合形式,既不影響消防功能,又能美化建筑邊角。主樓前方中心廣場兩側綠地范圍比較大,以草皮為主,展現寬闊、通透的綠地空間。主路外側綠地則以行道樹和片林的形式進行圍合,形成一個較為密實的綠化空間。

不同形態的植物設計,需要先熟悉其外形輪廓,再進行靈活的組合配置。在前期方案設計思路的指導下,保證植物形態的協調統一又富有變化。如主樓門口前兩側花池綠地,采用修剪型的小葉榕樁景,中心廣場設計枯山水結合造型的羅漢松樁景,通過植物整潔的外形營造辦公樓的莊嚴氛圍感。

色彩在植物配置上具有非常好的表現力,通過植物的花、葉、果不同的顏色搭配,考慮植物季節顏色變化,展現豐富、多樣的植物色彩效果,點亮整個空間氛圍。如主園路一側設計成排黃金榕行道樹,繁茂的枝葉呈現金黃色,同木麻黃綠色背景形成明顯的對比;主樓周邊綠地點綴雞蛋花、小葉紫薇、葉子花等開花植物,色彩艷麗突出,達到了景觀植物色彩效果的最佳化。

2.4.4? 強調主題性和層次性

鹽堿地園林植物設計應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的主題特性,以某種植物為突出亮點,搭配其他喬木、灌木、地被進行烘托[4]。如大門入口兩側,打造葉子花組團、葉子花樁景,結合翠蘆莉、灰莉、夾竹桃等地被品種,形成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的植物景觀。在園區內主園路外側的大片綠地,東側分別組團設計大喬木香樟、黃花風鈴木,西側組團設計喬木鳳凰木、紫荊等,強調了不同的開花植物主題。植物種植時,要疏密有致、聚散合理,常綠與落葉合理搭配,下層以草皮為主,局部增加地被,整體凸顯強烈的層次感。

2.4.5? 注重后期養護,保證園林植物長期生長需求

鹽堿地區的園林植物養護比普通地區的要求更高,養護的周期更長,需要投入的資金和技術也更多。只有施工過程和養護工作相互結合,落實每個細節,才能保障鹽堿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長勢。

施工過程可適當淺栽,栽植后要使用符合設計規范的支撐物,滿足抗風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苗木抗風性和成活率。已種植完的苗木要及時進行檢查,歪斜的苗木應及時扶正,歪斜嚴重的應重新栽種。在養護前期,鹽堿地植物需要用淡水澆灌,等植物適應環境后,將當地的地表水逐漸添加到澆灌水中,讓植物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樣才有利于植物生長。在養護過程中,要及時施肥補給營養,可采用氯酚素噴灑樹葉,增加植株養分[5]。栽種之后要及時灑水,之后逐漸減少灌溉量,并按照一般的養護灑水次數進行澆灌。在夏季溫度較高的時候,則要增加澆水次數,對葉片和根部定期噴水。只有保證完善的后期養護工作,才能保證整個園林綠化效果的最優化。

3? 結語

濱海景觀中耐鹽堿植物的選擇與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濱海鹽堿地的綠化難度比較大,建議通過了解當地氣候、實地調研,結合項目情況,篩選應用合適的植物品種。同時,通過土壤改良、靈活應用配置手法、加強養護等技術措施,打造植物多品類搭配、多層次群落,建設出兼具實用性、美觀性和生態性的濱海綠化景觀。

參考文獻:

[1] 付莉,孫玉峰,褚繼芳,等.耐鹽堿植物研究概述[J].林業科技,2001(4):16-17.

[2] 李振中.濱海鹽堿地園林植物的選擇和工程應用[D].杭州:浙江大學,2009.

[3] 孫金江.濰坊濱海地區鹽堿地改良與綠化分析[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9.

[4] 李子峰,黑英杰,張旭.鹽堿地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與配置[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8):7875-7876.

[5] 王欣,李延亮.園林景觀中耐鹽堿植物的研究與應用策略[J].裝飾裝修天地,2017(1):490.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2-07-02

作者簡介:鄭梅梅(1988—),女,福建龍巖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設計。

猜你喜歡
品種選擇
對杏樹種植技術及病害蟲的探討
青貯玉米品種選擇和混播的思考
高海拔地區反季節冷涼蔬菜栽培技術
百香果的營養保健價值及無公害栽培技術
華亭縣油用芍藥栽植技術
早實核桃豐產栽培技術
選擇水稻優良品種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威海地區適栽香菇品種的選擇、液體制種及高效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