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鄉村的建設模式、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

2022-05-30 10:48劉怡倩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城鄉關系數字鄉村鄉村振興

劉怡倩

摘 要:數字鄉村建設是以數字化轉型驅動農業生產模式、農民生活方式與農村治理體系的重大變革,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國外典型的數字鄉村建設模式包括政策支持與前沿技術聯動模式、專業化與一體化的復合模式、農業信息化與集約化運營模式等,國內近期涌現出河南鶴壁數字化改造提升模式、浙江德清數字綜合賦能模式等。應當看到,作為一個地區差異較大的國家,我國數字鄉村建設面臨城鄉數字鴻溝較大、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與專業人才缺乏等困境。為此,應當因地制宜,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數字化人才,從而推動數字鄉村建設。

關鍵詞:數字鄉村;鄉村振興;城鄉關系

近年來,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逐步發展和完善,數字鄉村建設的信息“主架構”已初步建成。根據《2020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截至2020年年底,農村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1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45%;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覆蓋了2389個縣市,惠及農村居民人數達1.6億。由于地區差異與資源稟賦的不同,各地數字鄉村建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分析數字鄉村的內涵與建設內容,明確已有的數字鄉村建設模式和我國數字鄉村建設面臨的困境,有助于深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一、數字鄉村的內涵與建設維度

(一)數字鄉村的內涵

針對數字鄉村內涵的研討,一些文獻基于結合論視角,認為數字鄉村是數字化技術手段和鄉村建設的結合,這一理解未能考慮兩者內部的聯系與作用(韓瑞波,2021);也有文獻基于改造論視角,認為數字鄉村建設在本質上是對原有村落進行改造的過程,其重點在于在改造過程中保持鄉村的“鄉村性”(沈費偉,2021);還有研究基于應用論視角,認為數字鄉村是一個現代化綜合體,建設數字鄉村即可處理好鄉村與各方面、各要素的關系問題(彭超,2019)。根據政策文本導向、實踐與已有文獻,本文認為數字鄉村建設的基本內涵是以數字化轉型驅動農業生產方式、農民生活方式和農村治理方式的變革,屬于數字技術與鄉村建設深層次和系統性的融合協調。

(二)數字鄉村建設維度

結合《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 (2019—2025 年)》《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等文本,本文認為數字鄉村建設主要包括鄉村治理數字化、鄉村產業數字化、鄉村技術數字化與鄉村基建數字化等維度。

鄉村治理數字化即構建和完善現代數字化鄉村治理體系?!盎ヂ摼W+政務服務”“互聯網+社會服務”“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等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深化數字化服務,為群眾辦實事,推進鄉村治理進入新時代。

鄉村產業數字化即農村電子商務和農業新業態的發展。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云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衍生了一些農業發展新業態。數字技術對農村地區一、二、三產業的滲透、改造、重塑與提升,促進了鄉村產業的數字化發展,集中表現為數字化時代下農村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和高端化。

鄉村技術數字化即利用數字技術為鄉村建設注入新動力。以數字信息為基礎,以線上線下經營活動融合為載體,依托平臺為資源引流端和信息分發端,推進鄉村生產要素利用和經營方式的數字化改造與提升,改變農業供給與需求結構不匹配帶來的資源閑置、低效與浪費狀態,拓展農產品消費市場,拓寬農民增收途徑,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鄉村基建數字化即鄉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鄉村地區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聯網、云數據等新技術新設備,實現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有機融合。與此同時,要加快對鄉村傳統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提升其信息化與數字化水平,夯實鄉村建設的基礎。

二、國內外數字鄉村建設模式梳理

(一)國外數字鄉村建設模式

1.政策支持與前沿技術聯動模式。美國數字鄉村建設就是典型的政策支持與前沿技術聯動模式(陳瀟,2019),具體如圖1所示。

一方面,政府政策支持是農業數字化發展的必要因素。政府在農業開發利用、農業金融信貸等方面的立法,促使大量勞動力集中流向農業領域,提高了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前沿技術聯動是農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數據搜集站的建立和農業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為農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數據保障。政策支持為前沿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前沿技術為政策支持提供了技術保障,政策支持與前沿技術相聯動,助力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2.專業化與一體化的復合模式。法國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和第一大農產品加工出口國,其通過農業生產專業化和一體化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具體如圖2所示。

法國的農業專業化包括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區域專業化是指整合自然資源和設備設施,對農作物和畜禽的生產養殖進行合理布局。農場專業化是指一個農場專門生產一種或一類農產品。作業專業化是指農產品的商品化生產模式。農業一體化包括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是指“農場主—供應商—消費者”的鏈式經營模式,形成產、供、銷為一體的綜合企業;橫向一體化是各種類型的農業合作社,形成“產前—產中—產后”的橫向網絡結構。專業化是一體化的不同分類,一體化是專業化的具體體現,兩者形成法國農業專業化與一體化的復合模式。

3.農業信息化與集約化的運營模式。加拿大依靠其農業信息化與集約化的運營模式,成為重要農業強國,具體如圖3所示。

一方面,加拿大政府關注涉農信息整合,成立了相關政府部門和農業信息服務中心,收集來自各個部門的涉農信息,并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媒介向需求者無償提供。另一方面,加拿大針對不同類型的農產品成立相應的協會,行業協會有專業人員對信息進行采集、整理、傳播,極大方便了農民獲取專業農產品信息和相關技術信息(劉淑華等,2010)。

(二)國內數字鄉村建設模式

1.河南鶴壁數字化改造提升模式。河南省鶴壁市農業農村信息化總體水平達63.3%,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成為創建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全國試點,具體如圖4所示。

鶴壁模式具有鮮明的河南特色。一是生產數字化,一批數字網絡工程的建立,助力實現農業生產的遠程智能化;二是經營網絡化,“三農”網紅培訓基地的設立,提供了農產品有效銷售途徑;三是管理數據化,“藍天衛士”“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等數字系統的開發,為鄉村振興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四是服務在線化,益農信息服務社的創設,使得農業信息進村入戶。

2.浙江德清數字綜合賦能模式。2022年公布的《縣域數字鄉村指數報告》顯示,浙江省德清縣的縣域數字鄉村指數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其數字鄉村建設模式受到廣泛關注,具體如圖5所示。

首先,建立一批數字農業工廠,利用數字技術加快農業數字化改造;其次,“數據歸集池”“孿生鏡像圖”的創立,促進鄉村治理高效協同;最后,建立數字生活智能服務站,使公共服務水平優化升級,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三、我國數字鄉村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城鄉二元數字鴻溝較大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6月,我國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78.3%,農村地區比城鎮地區低19.1個百分比,數字鴻溝在城鄉間的表現較為突出。若城鄉發展過程中的數字鴻溝問題得不到破解,將加劇城鄉發展差距,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實現。由于資源稟賦、政策導向等的限制,縮小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的數字技能和數字素養差距面臨挑戰。

(二)數字鄉村建設缺乏專業人才

隨著傳統農業逐漸向數字農業升級轉型,數字信息類專業人才較為稀缺。一方面,農村的青年人口流失嚴重,2019年的《農村綠皮書》顯示,城鎮就業農民工占農村總人數的50%。另一方面,專業化數字技術人才占比較低,農業類高校專業多以農學、園藝、動物科技等專業為主,導致數字鄉村建設缺乏數字技術復合型人才?;诖?,如何將人才引進鄉村、如何將人才留在鄉村是數字鄉村建設必須考慮的問題。

(三)數字鄉村法律建設有待加強

雖然各級政府發布了數字鄉村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支持政策,但是關于數字鄉村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比較欠缺,難以應對數字鄉村建設涉及的多維度、復合型問題。數字鄉村建設目前缺乏實施細則的指導,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多方面協調與系統性整合。

四、加快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路徑

(一)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是推進城鄉共同富裕的要求和重要途徑。一方面,要在農村地區大力普及互聯網知識,提高農村網民對于農業信息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基礎設施覆蓋率,逐步縮小城鄉數字差距,以城帶鄉,促進數字鄉村建設。

(二)培養數字技術復合型人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全面建設數字鄉村,關鍵在于人才的引進與培育。首先,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要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干部隊伍,吸引一些退伍軍人、返鄉創業的大學生、鄉村致富帶頭人等加入鄉村建設的隊伍當中;其次,高校要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科技的高精尖人才,為數學鄉村建設輸送專業化人才;最后,建立人才引進獎勵機制,鼓勵優秀人才為數字鄉村建設發光發熱。

(三)提高數字素養,助力數字鄉村建設

數字素養關系到數字技術的滲透和應用。一方面,要加強對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培訓,提升其數字意識,讓數字技術更好地助力鄉村發展,讓廣大農民用最優的數字化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基層干部的數據意識和數字技能,培養具有數字化能力的基層政務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瀟.美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經驗及啟示[J].經濟體制改革,2019(06):157-162.

[2]韓瑞波.技術治理驅動的數字鄉村建設及其有效性分析[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1(03):16-23.

[3]劉淑華,姚玉秀,尚丹,等.論國外農村信息化發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0(02):30-31.

[4]彭超.數字鄉村戰略推進的邏輯[J].人民論壇,2019(33):72-73.

[5]沈費偉.數字鄉村的內生發展模式:實踐邏輯、運作機理與優化策略[J].電子政務,2021(10):57-67.

[6]習近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J].求是,2022(7):4-17.

本文系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態監測與動力結構優化研究”(編號:2021CJJ14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研究方向:鄉村振興等)

[責任編輯:朱松琳]

猜你喜歡
城鄉關系數字鄉村鄉村振興
數字鄉村戰略推進的邏輯
數字普惠金融與數字鄉村協同發展探究
以“數字鄉村”戰略統籌推進新時代農業農村信息化的思考與建議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國內在探討城鄉社會經濟統籌發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