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小鎮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探究

2022-05-30 07:28張佳瑞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特色小鎮文旅可持續發展

摘 要: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推進古鎮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助力特色小鎮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是保存優秀歷史文化、實現旅游業振興、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的必要舉措和創新實踐。特色小鎮作為近幾年興起的文化旅游新模式,旨在將特色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推動具有特殊旅游開發資源的鄉村小鎮實現創收。浙江省義烏市佛堂古鎮作為具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在發展過程中解決特色小鎮普遍具有的短期性弊病,實現文旅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探究特色小鎮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佛堂古鎮;特色小鎮;文旅;可持續發展

一直以來,文化與旅游相互交融、互為載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共生產業,共同推動了旅游業的產業升級與文化傳播?!疤厣℃偂备拍钭哉憬?014年在杭州云棲小鎮首次提及后,逐漸成為凸顯特色小鎮當地人文底蘊、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創新經濟模式。特色小鎮指相對獨立于城市和鄉鎮建成區中心,具有鮮明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水準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1]。而義烏市的特色小鎮近幾年發展勢頭也十分迅猛,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鎮佛堂古鎮,作為“浙東四大重鎮”之一,立足自身千年古鎮的文化標簽,將旅游業與本土文化相結合,走出了獨具自身特色的旅游創新發展之路,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特色小鎮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都容易出現的弊病,即發展周期短、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為此,本文以義烏市佛堂古鎮為參考進行分析,借以探究助力國內特色小鎮文旅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一、佛堂古鎮文旅產業

(一)文旅沿革

義烏市佛堂鎮作為“浙東四大重鎮”之一,地處浙江省中部,義烏市南部,距義烏國際商貿城十五公里,位于義烏與金華兩個城市主軸的中間,是浙中城市群建設的重要節點,明末清初因良好的水系交通條件成為輻射四方、遠近聞名的商業重鎮,不計其數的船只在江上往來,佛堂的浮橋碼頭成為最重要的??奎c。時至今日,整個佛堂歷史鎮區的水域商業格局保存完好,古鎮風貌景觀較為完整,近兩公里的佛堂老街更是古鎮的靈魂,直街、商會街、鹽埠頭橫街、浮橋頭橫街和東西兩條副街組成了古鎮最核心的部分。乾隆年間的古籍所載的“佛堂市鎮,其地四方輻輳,服賈牽牛,交通鄰邑”,記錄了佛堂四方古鎮、市井交錯的歷史格局,造就了義烏“千年古鎮、清風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譽[2]。

(二)文旅價值

佛堂古鎮作為典型的水道商市有著悠久的歷史,2007年更是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可見佛堂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文化旅游開發價值。在建筑方面,保存和恢復完好的古鎮核心——佛堂老街,清晰地還原了一個歷史文化古鎮的全貌。街道兩旁的建筑獨具明清商戶遺留下的徽派建筑特征,不僅具有觀賞性和文物性,為建筑的探究和攝影開發也提供了有價值的素材。在經濟發展方面,商埠文化是佛堂古鎮發家史的重要體現,從最初的碼頭小鎮到明清時期的客運往來商業大鎮,佛堂古鎮一步步從名不見經傳的水上村變水上城。據記載,清末宣統二年(1910年),義烏最早的工商業聯合會就率先在佛堂古鎮成立,一直到解放前,佛堂古鎮的商業文化都極為發達,更有詩云:“橋浮佛鎮貫長空,兩岸云衢路自通;一帶松舟橫水面,千尋鐵索鎖江中?!痹陲嬍撤矫?,除本地特有的甘蔗與紅糖之外,享譽全國的金華火腿也與隸屬金華市的義烏佛堂人息息相關。在佛堂古鎮田心村的培德堂,仍保存有清道光年間蘇州巡撫林則徐贈佛堂火腿商王恒三的題匾,從此便有了廣為流傳的“金華火腿出義烏,義烏精品在佛堂”之說。來佛堂古鎮旅游,最不可錯過的便是佛堂本地出產的金華火腿。另外,還有稽亭村、雙林寺、萬善橋等獨具人文價值的旅游景點。這些具有深厚價值的文化都助力著佛堂古鎮的旅游產業向前發展。由于當地有關部門對佛堂古鎮文化的保存和開發得當,該地的旅游業發展趨勢良好,使得文化和旅游產業相輔相成,共同夯實著佛堂古鎮的文旅產業基礎。

(三)文旅現狀

佛堂古鎮依托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價值,文旅產業總體呈上升趨勢。據2015年相關報告顯示[3],其商業總收入年總營業額達5700萬元,其中文旅產業創收貢獻極大。但通過現場調研可見,以最具代表性、客流量最多的佛堂老街來說,該區域部分商戶時常因經營收入不達標而更換商家,且因無法提供反季節性的引客文旅模式,導致客流淡季分布較長,不少文旅產業的商家往往被迫關門歇業。這一突出問題同樣體現在國內其他眾多特色小鎮上,即便是像佛堂古鎮這樣有深厚歷史文化背景的名小鎮,在不乏宣傳和推廣的情況下,也難逃經營中斷的弊病,如若不加以妥善修復和管理,也將走上特色小鎮變普通小鎮的老路。如何推動依賴文旅產業發展的特色小鎮走向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助力村鎮發展、提升特色小鎮經濟水平的重要舉措。

二、特色小鎮文旅產業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一)政策層面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而特色小鎮自2014年在杭州首次被提及后,逐漸成為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發展階段的創新探索和成功實踐。依托文化和旅游業發展的特色小鎮開發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不僅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還能長期有效地保護和保存當地的歷史文化,甚至成為該區域文化的宣傳活招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國家對于文化的保護和重視可見一斑。類似于佛堂古鎮這種承載著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價值的小鎮,助力其旅游業的發展對于宣傳、推廣和繼承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幫助此類文化特色小鎮的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符合國家堅定文化自信的發展定位,也有利于推動當地鄉鎮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二)現實層面

特色小鎮不同于單一片區發展模式的旅游景區,只需通過打造景區內部旅游設施便可塑造其旅游價值,特色小鎮則是以當地居民的生存發展,結合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建構起來的循環發展系統,既要保證該地旅游業的發展得當,又要借力提升當地居民的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人與自然共生共進的優化發展模式。反觀特色小鎮,其最大特點便是依賴自身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自然觀賞性發展旅游業,實現文旅融合的雙創收。在國家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下,近年來旅游業的吸引點逐漸轉向了旅游環境更具自然性和舒適性的村鎮。助力特色小鎮的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不僅能夠助力提升村鎮居民生活水平及經濟發展水平,也能夠滿足城市居民對參與特色小鎮旅游的文化性與娛樂性的雙向心理需求,同時也契合了國家倡導構建綠水青山、助力自然環保的發展理念。合理有效地開發和使用自然旅游資源,搭建文化和旅游雙效發展循環空間,對于改善民生、保護自然環境、宣傳綠色理念、提升人民身體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以上成效的完善都離不開作為文旅產業發展依托的特色小鎮這個基礎平臺。

三、特色小鎮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索

(一)構建城鎮二元結構新路徑

小鎮的振興離不開城市的幫扶,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的特色小鎮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托城市。例如特色小鎮旅游業中的客源引流、宣傳推廣、物資中轉、物流運輸等方面,都需要以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更加便利的所屬城市為基底。城鎮發展差距較大,在特色小鎮逐漸興起的過程中,逐步縮小區域城鎮差距、推動城鎮要素融合、更新城鎮發展路徑尤為重要。將城鄉生產要素有效匯集、人員要素自由流動,對于搭建城鎮發展空間、培育城鄉特色文化產業、統一協調旅游業優化發展步調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帶動城鎮及周邊區域文旅產業的共同發展,對城鎮適齡勞動人口的穩定就業也有一定推動作用,且上述對優化城鎮發展一體化核心系統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因為走文旅產業單干道路的特色小鎮難以擺脫如地理位置、交通、文化等傳統因素的桎梏,唯有打破城鎮二元結構的壁壘,優化城鎮發展新路徑,才能更好地助力特色小鎮文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增強小鎮文化挖掘力度,著力于特色文化產業IP打造

對于近年來各地旅游景區興起的文創產品,可以參考設計成展現特色小鎮文化內涵的特色IP產品進行售賣和推廣。這樣既能保證創收,又能通過文創產品的售賣將游客轉化為二次宣傳者。例如,在佛堂古鎮之后的文旅產業開發中,可以加入和商埠歷史文化相關的項目,依托當地地形和文化底蘊優勢開發龍舟體驗、船上趕集等小型文旅產業項目。這樣既符合自身發展的市場定位,又契合了當地的商業發展投資方向。另外,特色小鎮在選擇和培育自身產業IP時,要避免盲目跟風,做到著重打造自己的“核心吸引力”。將傳統文化因子與現代文明相融合,在遴選特色IP時首先要考慮不可逆的客觀因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文環境等,夯實發展基礎,再著眼于村鎮現有優勢和當下文化熱點,將歷史與現下相結合,在傳統文化鏈中挖掘新內涵,統籌結合,創建新模式,打造新包裝,避免新瓶裝舊酒,打造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文旅新賣點。

(三)依托主導產業,優化產業布局

特色小鎮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好做強自身的主導產業,依托主導產業,打通村鎮經濟循環系統,形成完整有序的產業鏈,優化產業核心設置,搭建完整的產業空間布局,疏通產業上下游關系,發揮特色小鎮經濟主副產業協同發展的獨特優勢。例如義烏佛堂古鎮,甘蔗種植和紅糖制造業是其一大支柱性產業,每年實現的工業創收更是為該鎮文旅產業的發展投入了充足資金支持??梢哉f,沒有下層深厚的工業基礎,就沒有上層發達的文旅產業創收,主導產業和文旅產業的結合助力了佛堂古鎮從“單打一”變成“組合拳”,有效解決了村鎮勞動力在旅游淡季流失的問題,避免了特色小鎮一到淡季就由特色小鎮淪為“老人”鎮的舊情況復現,為特色小鎮文旅產業旺季和淡季人流及勞動力的循環穩定提供了穩定的基礎。國內其他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可參考佛堂古鎮上述發展模式,甄選適合本鎮戰略性發展的主導產業,實現特色小鎮文旅產業的長效發展。

(四)找準市場定位,切忌盲目跟風

特色小鎮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一種經濟發展新模式、新理念。這為貧困已久的村鎮發展無疑提供了一種新契機,但同時也出現部分村鎮干部急于提升村鎮經濟、實現村鎮旅游業振興而盲目跟風,既沒有找準市場定位,也沒有明確自身的文化特色,只是一味地仿造亭臺樓閣,夸大歷史故事,更沒有深入挖掘小鎮內部真正的文化特色,而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此類村鎮通過仿古仿歷史,搭建一些做舊的古建筑街道,配一個蘊含歷史文化韻味的名字,便開始收費游覽,使得游客參觀之后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近幾年涌現出一種更新的模式,即打造影視城,將村鎮打造成影視拍攝地,鼓勵游客在影視城中付費換裝拍照,看似新穎,實則和上述仿古小鎮甚為雷同。這些特色小鎮的文旅品牌無法長久地吸引顧客,往往以“一次性”消費為目的,久而久之,大量類似的特色小鎮都走向了衰敗的結果,也破壞了真正歷史古鎮的經營口碑,而在此期間投資的各類商家也不得不搬離小鎮另謀出路,既截斷了小鎮的經濟發展,也破壞了當地的招商風氣,使得特色小鎮往后的二次振興難上加難。因此,要著重強調注意明確小鎮文旅產業發展定位。小鎮對文旅產業特色的明確將會表現在其發展周期和產業定位上。唯有定位準確,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突出小鎮文旅產業特色,打造現代化文化和旅游發展體系空間布局[4]。

四、結語

依托文旅產業發展的特色小鎮實現可持續發展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能靠某人一己之力。特色小鎮的出現雖是為迎合時代潮流的必然產物,但也是旅游業振興、文化經濟發展的人為結果。假使無法推動特色小鎮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任憑其曇花一現式地發展,將使得大量的資金投入得不到應有的反饋,真正的古鎮歷史文化保護努力也將付諸東流。因此,必須立足小鎮真特色,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原則,腳踏實地地助力特色小鎮文化產業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姜艷艷,田珅.特色小鎮發展狀況及建設經驗分析:以義烏光源特色小鎮為例[J].中國商論,2019(23):199-200.

[2]樓森宇.義烏市佛堂古鎮的歷史價值及其開發利用[C]//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特輯.西安: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2014:325-327.

[3]李選.千年古鎮,魅力新城[EB/OL].(2015-03-20)[2022-01-03].https://town.zjol.com.cn/system/2015/03/20/020563637.shtml.

[4]章奕玲,鄧芬.文旅融合背景下金華特色小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21(12):49-51.

作者簡介:

張佳瑞,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規劃。

猜你喜歡
特色小鎮文旅可持續發展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文旅照明的興起
發展“特色小鎮”,核心在哪
與特色小鎮文化共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新途徑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