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空間想象力培養探微

2022-05-30 19:08雒迎春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空間想象力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被視為一項重要任務,探索培養小學生空間想象力的方法對于數學教學意義重大。但由于小學生受到身心發展的限制,難以通過想象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結合空間想象力培養的具體要求,組織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使之能夠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力,能夠獨立分析和探討客觀事物的空間形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空間想象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157-0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就是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教具、趣味活動驅動學生進行思考和想象,不斷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面對現階段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發展特點以及學習規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通過啟發引導,促進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想象,同時不斷改善教學現狀,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培養其空間想象力。

1? ?空間想象力相關概述

1.1? 基本概念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是當代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難點之一??臻g想象力是根據直觀圖形,在腦海中清晰呈現幾何形體以及組成部分,并分析形狀、位置、數量關系,同時對腦海中已有的幾何體進行解構,產生全新的空間結合體,從而分析相關圖形關系的能力。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變化之中存在內在規律??臻g想象力的培養亦是如此,因為空間想象力是逐級向上、層次性明顯的一種思維能力,在把握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將空間想象力培養滲透至教學環節中,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1]。

1.2? 培養目的

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空間想象力是一種傳輸結構良好的視覺圖像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對客觀事物的空間結合模式進行全方位分析??臻g想象力的培養不僅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也是為了避免學生的思維固化,使之能夠通過觀察形體,分析和研究其中的關系,再將其轉化為數學語言,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繼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簡而言之,空間想象力的培養是為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幫助其夯實幾何學習基礎,為日后的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的根基。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策略

2.1? 巧用道具,激發空間想象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其思考的主要形式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至以抽象思維為主的思考形式,這種抽象思維具有較強的具體形象

性[2]。教師在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過程中巧用新穎道具,能夠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學實效,促使學生由感性認識過渡至抽象認識,逐步認知數學知識的魅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日常興趣愛好,在授課過程中展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用具,巧用道具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興趣,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如教學“圖形的運動(一)”時,首先,教師可以呈現不同的風箏圖片,讓學生觀察色彩艷麗的圖案以及風箏的構造,使之能夠描述構造風箏的有關圖形。然后,教師引申出對稱圖形的概念,利用紙風箏道具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興趣,指導其運用色彩艷麗的紙來制作紙風箏,并滲透對稱軸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在道具的指引下深度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學會結合實際情況找出圖形的對稱軸,并能夠辨認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最后,教師要利用方格圖指導學生繪制自己喜歡的軸對稱圖形,介紹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鼓勵學生在方格圖上繪制經過平移和旋轉的軸對稱圖形。學生在繪圖過程中能夠將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逐步轉化為抽象認識,學會正確標出平移軌跡和旋轉中心點,在空間想象興趣的驅動下感受數學的魅力。

2.2? 直觀教學,增強學生直觀體驗

直觀的教學材料可以降低抽象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在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過程中,教師可直接呈現圖文資料,明確解析數量、圖形關系,利用直觀教學法增強學

生的直觀學習體驗,使之能夠形成良好的空間想象力[3]。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從辨認最簡單的圖形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直觀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在直觀教具的驅使下形成實體觀念與空間感,為學習抽象數學知識和空間想象力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如教學“觀察物體(二)”時,首先,教師可以呈現生活中常見的粉筆盒,并將不同數量的粉筆盒擺成組合體形狀,引導學生從正面、上面、左面進行觀察,利用直觀教學材料給予學生空間想象體驗,使之能夠通過觀察在腦海中建立不同視角下的組合體形狀,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積累空間想象直觀體驗。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具直觀呈現組合體的三視圖,讓學生通過連線和辨認初步建立空間觀念,能夠形成對組合體的實體觀念與空間感。最后,為了進一步增加學生的直觀體驗,促進其空間想象力提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正方形積木,鼓勵其將積木擺放成不同的組合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使之能夠掌握從不同位置觀察并認識物體的方法,并在腦海中建立空間觀念,切實提高空間想象力。

2.3? 趣畫圖形,增強空間想象意識

空間想象力的培養離不開繪圖,通過趣畫圖形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平面圖形,可以讓學生在分析圖中事物位置關系與度量關系的基礎上,增強其空間想象意識,在掌握畫圖要領的同時養成正確的作圖習慣,提高空間想象力[4]。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運用有趣的方式畫圖,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為學習抽象數學知識做

鋪墊。

如教學“位置”時,首先,教師可以呈現座位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自己的行列位置,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意識,使之能夠將班級視為“空間”,用數對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也能夠列舉生活中確定位置的案例,簡單敘述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繪制電影院座位圖、動物園游覽圖,通過標注不同的位置,使座位圖和游覽圖具備指引功能。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對表示電影院最佳觀影座位,分別介紹動物園內的不同場館的位置,利用趣畫圖形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以增強其空間想象意識。最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利用方格圖繪制美觀的平面圖形,或先行繪圖,再用數對來表示圖形端點的位置。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掌握通過畫圖分析事物位置關系與度量關系的方法,化抽象數學知識為具體內容,提高空間想象意識,促進抽象思維發展。

2.4? 立足生活,引導學生觀察變化

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立足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可以讓學生在觀察事物變化的過程中把握圖形與數量的關系,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和基礎認知分辨事物所在位置,運用方位詞描述物體方向,掌握識別和運用指示圖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促進空間想象力提升[5]。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運用生活教學法,呈現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觀察事物變化,使之從中發現規律,對照實物模型看清和看懂直觀圖,提高洞察力和空間想象力。

如教學“位置與方向(二)”時,首先,教師可以校園為中心點繪制方位圖,引導學生說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建筑物,讓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初步建立空間形象,懂得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能夠運用正確的數學語言描述位置與方向。然后,在原有方位圖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憶自己的上學路線,以校園為參照物,在確定方向的基礎上,用不同的計量單位表示距離,從而明確路程與時間之間的變化規律。最后,教師可列舉臺風相關的新聞,讓學生先在腦海中構建方位圖框架,然后根據新聞中的信息確定臺風位置,畫出方位圖并估算抵達時間,使之能夠以模擬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空間想象力。

2.5? 親身體驗,助力空間思維發展

引導學生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分析幾何與空間圖形,能夠讓其認識到空間想象的重要性,助力空間思維發展[6]。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開展不同形式的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不同主題進行思考、分析、判斷、操作,使之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利用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與豐富的學習收獲,不斷發展自己的空間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空間想象力。

如教學“圓柱與圓錐”時,首先,教師可以介紹由正方形和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展示燈籠、蠟燭、比薩斜塔的圖片,讓學生分析物體形狀的共同特點,由此引申出圓柱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對圓柱有深刻的認識。然后,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白紙制作圓柱,分析立體圖形的特征,并引申出底面、側面、高的概念,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制作立體圖形,能夠正確闡述圓柱體的展開圖的形狀,了解圓柱體是由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構成的。最后,教師可以呈現漏斗圖片,引導學生分析物體特點,引申出圓錐的概念,鼓勵學生剪裁出一個扇形,并用扇形制作圓錐,使之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了解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扇形曲面。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解制作好的立體圖形,思考圓柱與圓錐的表面積應該如何計算,助力學生的空間思維發展,使之能夠通過細致的分析和操作,運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進一步提高空間想象力。

2.6? 課外實踐,強化空間想象力

課外實踐是培養小學生空間想象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設計中融入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能夠突破傳統數學課程設計的局限,強化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7]。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堅持以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開拓數學教學新思路,立足學生的思維發展,尋找培養空間想象力的切入點,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中得到鍛煉,不斷強化其空間想象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圍繞空間想象力開展多元化實踐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激發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教師應當構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結合空間場景辨認不同的位置關系,回答有關圖形相交、位置變化的問題,驅動學生基于所學數學知識展開想象,在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強化其空間想象力。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外實踐中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將學生的想象和動手操作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細致觀察客觀事物所具備的空間形式,加深對數學定理、性質的理解,明確幾何圖形與實物空間形式的區別與聯系,不斷強化其空間想象力[8]。

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限的。小學數學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的重任,應將相關培養活動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挖掘能夠活躍學生思維的因素,多途徑、全方位指導學生展開想象,由此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之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力,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

【參考文獻】

[1]莊海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性沉默的特征及實施[J].教學與管理,2020(35).

[2]趙麗茹.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2)

[3]南君,張義朋,李翔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

[4]張秀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少教多學”教學模式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

[5]陶旭娟.基于主題圖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

[6]馮軍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空間想象力培養策略探究[J].才智,2020(19).

[7]張沖.培養小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9(21).

[8]戴清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9(2).

【作者簡介】

雒迎春(1980~),男,漢族,甘肅金塔人,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空間想象力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立體幾何教學中空間想象力的培養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