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分析

2022-05-30 19:08王海軍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其思維品質是當下教育領域的共識。為更好地促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提升學習效率,本文運用經驗總結法和案例分析法,指出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并提出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深度探究的過程中不斷發展思維能力,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育的優化。

【關鍵詞】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178-03

小學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重要學習階段。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合理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其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思維能力的提升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探究并理解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思維能力包括創新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參與、支配著學生的一切智力活動,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影響。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1? 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在新時代數學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讓學生走進數學的世界,以引路人的身份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探究并內化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有效培養其思維能力[1]。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地進行探究,通過比較、討論、推理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并內化教材中的知識,歸納數學規律,提升其數學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并掌握針對數學概念、規律和定義等知識的探究方法。同時,很多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存在解題效率不高、過度依賴外界幫助等問題。通過培養其思維能力,可以使其擺脫對外界的依賴,在解題期間認真分析現有信息,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對其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影響??梢?,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其數學學習的效率。

1.2? 幫助學生適應社會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不斷發展,想要成長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學生不能單純地將取得滿意的考試成績作為學習目標,還要注重綜合素養的提升,能夠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通過恰當的方式與他人進行溝通,這對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科教學優勢,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2? ?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期間存在主動思考意愿不足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維能力的發

展[2]。鑒于此,本文結合教學案例,細致闡述幾點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激發學生深度思考的意愿,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

2.1? 設計數學問題鏈,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相比于以人們感覺到或想象到的事物為起點的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重視以概念為起點。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其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將一個問題遞推為一類問題,從而快速建立抽象模型,找到解題思路,提升解題效率。通過對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進行分析,可看出小學生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邏輯運算能力,但邏輯運算活動的開展還需要具體事物提供支持。因此,為提升數學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組織課堂練習的過程中設計多個習題,組成問題鏈,并創設相關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中解決問題,最后將問題匯總,提取各個題干中的主要信息,將不同題目歸類,培養其抽象思維能力。

以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的教學為例,完成“4的乘法口訣”知識講解后,教師需要巧妙地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為培養其抽象思維能力做準備。為此,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①1只大貓有4條腿,3只大貓有幾條腿?②1只小貓有4條腿,5只小貓有幾條腿?③3只大貓和5只小貓共有幾條腿?為幫助學生理解題干信息,逐步提升其抽象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播放“大貓”和“小貓”的圖片。這樣,在圖片的輔助下,學生可以逐步列出算式4×3=12(條),4×5=20(條),12+20=32(條)。

學生順利解決上述三個問題后,會產生愉悅的解題體驗,產生應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答更多問題,進一步幫助其鞏固“4的乘法口訣”的知識,同時有效培養其抽象思維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嘗試鼓勵學生在沒有圖片輔助的情況下獨立解決問題,進而使其能夠意識到不同問題中的本質信息:①8只貓有幾條腿?②8只老虎有幾條腿?③8只兔子有幾條腿?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動態,當發現部分學生無法運用抽象思維能力解決上述問題的情況下,教師還是要借助圖片輔助其解決問題,避免其產生畏難情緒,并通過設計更多相似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培養其抽象思維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先鼓勵學生借助圖片理解問題的題干,進而解決問題,鞏固基礎知識,培養解題信心,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沒有圖片輔助的情況下直接閱讀題干,解決問題。經過長期訓練,學生可以在問題鏈的輔助下逐步擺脫對形象思維的依賴,鍛煉抽象思維能力,在閱讀應用題期間快速排除非必要的信息,借助關鍵數字列出算式并進行計算,提升解題的效率。

2.2?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批判思維能力

具備良好批判思維能力的學生往往善于打破思維定勢,能夠抓住事情的本質,并具備較強的獨立探究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不僅可以使其在完成解題任務后積極檢驗自己的解題成果,還能夠使其在生活中及時發現問題。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如教師可以在講解新知識時適當停頓,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困惑,也可以定期鼓勵學生交換作業本,檢驗其他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期間是否存在計算錯誤、解題思路不當等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其批判思維能力。

以二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減法(二)”的教學為例,在講解“通過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教材講解通過列豎式得出計算結果的方法,并鼓勵學生隨時提出質疑。當教師列出35+2的豎式后,為使學生牢固掌握列豎式的方法,教師需要進行強調,使學生意識到個位上的“5”和“2”要對齊。在此期間,可能會有學生產生困惑,教師要把握這一時機,請其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這樣,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提出自己的困惑,詢問為什么“5”和“2”要對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加深對個位上的數字和十位上的數字所代表的含義的理解,還要對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進行表揚,使其意識到質疑也是得到教師肯定的有效途徑。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普遍存在希望得到教師關注的心理,教師的關注可以使其產生被了解、被重視、被喜愛的感受。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向師性,通過表揚學生質疑的行為培養其敢于質疑的品質。

當學生初步掌握“通過列豎式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借助習題幫助其鞏固所學內容,并進一步培養其批判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以下習題內容。

下面列豎式的方法對嗎?請把不對的改正過來,并完成計算。

這樣,學生在鞏固列豎式方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強化“個位數和個位數對齊”的意識,并養成認真閱讀和分析的習慣,進行批判性思考,找出豎式中錯誤的地方。長此以往,學生在不斷質疑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

2.3? 鼓勵學生設計習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新時代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3]。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習題設計活動,這不僅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創造性地挖掘數學知識之間的規律,結合已知條件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完成習題的設計。

以四年級下冊“運算定律”的教學為例,完成基礎知識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習題。為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在習題設計中鞏固運算定律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為其提供習題模板:29+37+171=(□+□)+□;42×5×8=□×(□×□);74×53+74×47=□×(□+□)。這樣,在習題模板的啟發下,學生可以及時鞏固所學運算定律,并完成習題的設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創設情境:“某小學四年級共有3個班級,四年級(1)班有26名學生,四年級(2)班有24名學生,四年級(3)班有25名學生。春游期間,李老師需要為四年級學生購買食物?!苯又?,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標價不同的商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圖片信息,以出題人的身份設計問題,并指定學生回答。通過這一活動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級討論氛圍,學生通過提出多樣化問題,能夠體會到應用創新思維提出趣味問題的愉悅感。

2.4? 鼓勵學生講解習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講題能力也是發展其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講解習題、分享解題思路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有效組織語言,條理清晰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計算過程,這對其思維邏輯性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鑒于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講題能力,為其提供展示平臺。

以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的教學為例,講解完“圓柱的表面積”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練習活動,并鼓勵學生講解習題。鑒于部分學生對圓柱的表面積相關知識掌握不牢固,教師可以先鼓勵基礎較好、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講解教材中的例題:“一頂圓柱形廚師帽高30厘米,帽頂直徑20厘米,做這樣一頂帽子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例題講解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先朗讀題干,明確“求什么”。這樣,學生便可以指出要求圓柱體一個底的面積和側面積之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其分析本題的易錯點,即求圓柱體表面積期間,要注意廚師帽只有兩個面。最后,學生需要列式并解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就會有序完成“讀題→找出問題→分析易錯點→寫出公式→列出算式”的過程,并組織語言,口述解題過程。

完成例題講解后,很多學生都能夠掌握“求圓柱體表面積”相關的應用題的解題過程?;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完成練習卷,并以小組為單位核對答案,講解練習卷中的習題。在此期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內參與講題活動,并在思考、表達的過程中系統梳理解題思路,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有限,為更好地發揮合作討論活動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積極影響,教師要密切關注各組的講題情況,鼓勵性格內向或基礎較差的學生參與講題活動。

總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在組織教學活動期間,教師要合理利用數學學科的魅力,立足學生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其數學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教師可以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環節滲透于日常教學活動中,在知識講解、習題設計、習題講解等多個教學環節中強化學生思考的意愿和動機,使其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提升批判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

【參考文獻】

[1]陳文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

[2]劉海萍.挖掘教材價值 培育數學思維之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J].華夏教師,2020(19).

[3]徐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觀察,2019(42).

【作者簡介】

王海軍(1979~),男,漢族,甘肅永昌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培養思維能力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培養思維能力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