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漢學術語篇主位推進模式比較研究

2022-05-30 14:26郭驊
關鍵詞:英漢對比社會學

郭驊

關鍵詞: 社會學;主位推進;研究論文;英漢對比

中圖分類號: H05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895X(2022)02 ? 0116 ? 08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2.02.002

漢語作者要將科研成果推向國際學術界,就應按照國際論文寫作慣例和讀者預期來組織語篇和信息結構。一般認為, 主述結構( Theme-RhemeStructure)體現了作者即信息發出者如何抓住讀者即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并傳遞新信息的過程,是分析語篇的展開模式和信息的傳播模式的有效方法[1 ? 3]。正如Halliday & Matthiessen[4] 指出,在語篇層面,小句充當語流中信息的載體,如果一個小句包含兩個信息單位,則這兩個信息單位很可能分別對應主位和述位。其中,主位是“信息的出發點,是為小句在語境中定位、定向的成分”[4]89,述位推動信息流向前發展,主述結構之間構成一定的推動模式,從而承上啟下,構成連貫的語篇結構。

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關注英語學術語篇特別是英語摘要的主位特點和主位推進模式[5 ? 7],還有一些研究開展初學作者與經驗作者、非母語與母語作者之間英語學術語篇的比較分析[8 ? 9],但極少探討這方面漢語學術語篇的特點[10],而且幾乎沒有英漢學術語篇的主位和主位推進模式比較研究。因此,本文從 2016?2017 年社會學英語和漢語4 種頂級期刊中隨機抽取了量化研究論文各 10 篇,使用量化分析與文本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比較研究了同一個學科、同一種研究類型英語和漢語論文主位推進模式的特點,揭示英漢語篇信息加工的差異,從而為漢語作者撰寫出更利于信息加工的論文提供一定的參考。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1)英語和漢語研究論文中主位推進模式有什么差異?這種差異由什么原因造成?

(2)兩種主位推進模式在快速汲取信息和減少認知負擔方面各有什么特點?哪種推進模式更多依靠上下語境或讀者的知識結構?

一、語料和研究方法

考慮到學科和研究類型的差異可能影響語篇和信息結構,本研究聚焦社會學的量化研究論文。采用自建語料庫,包括英語期刊論文和漢語期刊論文兩個子語料庫。參考 SSCI( ISI Web of Science2017)和 CSSCI(2017?2018) ,選取社會學國際和國內排名前五的專業學術期刊論文,其中國際期刊為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和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國內期刊為《社會學研究》和《社會》。這4 種期刊分別代表了國際和國內社會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學界擁有高水平的作者與廣泛的讀者群。鑒于論文討論部分集中體現了作者的分析和綜合論述能力[11],本研究抽取 2016?2017 年的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論文討論部分各10 篇。其中,創建英語論文子庫時,主要根據作者姓氏和教育背景僅選取第一作者為英語本族語者的論文。

本研究中英語論文的主述結構以T-unit 為分析單位。T-unit 指一個小句復合體,包括一個主句和若干個從句 [12]。以T-unit 而不是以小句為單位來分析,是因為從句的主述結構往往受到主句的約束 [13]。漢語論文的分析參照T-unit 進行,即以一個謂語結構為單位,為方便指稱,也記做T-unit。語料的基本情況如表1 所示。先標注主位和主位推進模式,再進行相應的量化統計和文本分析。

首先,確定標注主位的標準。按照Halliday [14]和Halliday & Matthiessen [4] 的定義,主位為小句最左側包括第一個概念成分的部分,即主位可能是時間、地點等環境成分,也可能是語氣成分,不一定包括主語。還有不少學者主張把主語納入主位 [2, 15],原因是這種做法既考慮了提供時間、地點等背景信息的標記性主位成分,又考慮了指稱參與者的非標記性主位,兼顧了話題的間斷性和延續性[16],更有利于呈現語篇的展開方式(method of development)和比較分析不同語言的語篇[17]。本研究采用后一種方法,即主位必然包括主語。比如例1 和例2,在英語語篇中用斜體標注主位,其中斜體加下劃線部分為標記性主位,斜體部分為非標記性主位,漢語語篇中楷體加點部分為標記性主位,楷體部分為非標記性主位。小句復合體同樣可以用主述位的結構來分析(如例3)。

例1 在過去幾十年間,許多發達國家同樣出現了收入不平等程度上升的現象。

例2 Given the widening gulf between childrensneighborhoods that I document, future neighborhoodeffects research should adopt a temporal perspective.

例3 Although the data we use to measure sonicfeatures ar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sophisticated,they represent a substantial distillation of a songs musical complexity.

其次,確定標注主位推進模式的方法。每一個小句都有相應的主述結構,但如果只討論一個主述結構則是孤立的,要更好地體現語篇的發展模式和信息的流動方式,往往需要在具體語境中考察小句之間的主述結構。事實上,前后兩個小句的主述位之間存在多種聯系和互動,這些聯系和互動就稱為推進。隨著小句的主位持續向前推進,語篇不斷展開,由此形成一個意義完整的有機體。目前研究對主位推進模式進行了諸多分類,主要有主位同一型(又稱平行型,即相鄰兩個小句的主位相同,述位不同),述位同一型(又稱集中型,即相鄰兩個小句的述位一致,主位不同),延續型(前一個小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在后一個小句中充當主位),交叉型(前一個小句的主位在后一個小句中充當述位), 分裂主位型和分裂述位型等6 種常規情況[18 ? 22]。這6 種推進模式具體如圖1 所示,其中T表示主位(Theme),R 表示述位(Rheme)。

同時,不是所有的主位都與上文構成常規的推進模式。比如,McCabe[19] 將主位分為4 種類型:語用型主位,即語篇中一些被反復提及的關鍵概念;語法主位,即形式主語it 和there;超語言主位,如we 等指稱作者或讀者的表述;元文本主位,如section,table。Herriman[23]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3類不與直接上文銜接的情況:新主位、語境主位和回顧性主位。其中,新主位指語境中沒有出現過的信息,或是指讀者背景知識的一部分,但需要在語境中激活;語境主位指完全由語境激活的信息,大致相當于McCabe[19] 的語法主位、超語言主位和元文本主位;回顧性主位則指上文但不是上一句提及的信息??紤]到本研究中形式主語it,there 和指稱讀者的表述出現頻率極低,指稱研究、研究者和研究過程的表述及其涉及的投射(projection)結構仍可能構成推進模式,因此本研究的語境主位主要指不構成推進模式的指稱研究、研究者和研究過程的表述。

具體做法是,以段落為界限,標注相鄰兩個Tunit之間的主位推進模式。其中,英語語篇中斜體加下劃線部分為標記性主位,斜體部分為非標記性主位,漢語語篇中楷體加點部分為標記性主位,楷體部分為非標記性主位,缺省的主位都用方括號標示。常規推進模式考察延續型、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交叉型、分裂主位型和分裂述位型等6 類,偏離常規推進模式的情況考察新主位、語境主位和回顧性主位等3 類。由于一個段落一般構成一個意群,一個段落的第一個T-unit 往往介紹一個新觀點或是承接上個段落進一步論述,一個段落的第一個T-unit 和上一個段落的最后一個T-unit的推進模式不納入分析。如前后兩個T-unit 之間存在兩種推進模式,則優先統計前3 類。盡管偏離常規推進模式的主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語篇的發展,但它們沒有與上文構成推進模式,很可能阻礙信息的流動,影響語篇的連貫性[8, 24]。同時,從讀者的認知角度出發,在閱讀和理解語篇的過程中,需要依賴上下文語境和自身知識結構,補充當前語境缺省的信息,構建語篇的連貫性,缺省的信息越多,耗費的認知努力也越多。因此,本研究中,衡量一個語篇是否利于讀者進行信息加工,主要考察該語篇中構成常規主位推進模式的T-unit 對和偏離常規主位推進模式的T-unit對的情況,以及主位缺省的情況。

二、英漢社會學論文主位推進模式比較研究結果

考察英語和漢語論文中T-unit 的整體分布可以發現,相較英語論文,漢語論文每句的T-unit 數相對較多,每段的T-unit 數也較多(如表1 所示)。Martin[25] 提出,語篇主位(Macro-Theme)預示著相應的段落主位(Hyper-Theme),段落主位又預示著一系列小句主位,這種相互預示的組織模式有利于形成連貫的語篇,有效傳遞信息。漢語論文中,T-unit 在段落和句子中的較高頻分布意味著,一個段落或一個句子中涉及到的主述結構之間的互動關系可能更為復雜,傳達的信息更為密集,讀者承擔的認知負荷可能也更大。

具體來看,英語和漢語論文中常規主位推進模式的頻率如表2 所示。

統計結果顯示,英語論文中81.06% 的T-unit對都采用延續型、主位同一型和述位同一型等常規的主位推進模式,而漢語論文采用常規推進模式的T-unit 對較低,為63.06%。與此同時,英語論文中,偏離常規推進模式的T-unit 對占18.94%,而漢語論文中偏離常規模式的T-unit 對比例較高,達到36.94%。其中,新主位占比最高,為15.92%。這意味著,在閱讀漢語論文時,讀者每3 個T-unit 就可能遇到一個障礙,每6 個T-unit 就可能遇到一個新話題??梢?,相較英語論文,漢語論文上下文的連貫性稍弱,因此,信息傳達不夠順暢,可能對讀者閱讀和理解語篇造成一定困難。

比如例4 中 “市場化改革”是上文沒有出現過的新話題,“中國社會結構”則是重提上文但不是上一句提及的信息,都需要讀者依靠自身知識結構和非直接的語境在信息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系。其中,方括號中的楷體表示根據上下文補充的主語。

例4 通過中國社會的男孩偏好傳統宗法制度結構和女性依附地位三個維度,?[ 本文] 綜合解釋了子女性別對性別意識形態影響中母親身份的作用機制,[ 本文]將性別的建構屬性融入到理論解釋中,[ 本文] 突出了“活在當下的傳統”對社會價值觀念的作用。誠然,市場化改革增加了女性接受更好的教育并獲得更高收入的可能性,她們的性別意識形態會逐漸偏向平等主義, 但是從歷史的解讀來看,中國社會結構具有“超穩定”特征。

具體到推進模式的選擇,英語論文和漢語論文中大多數的T-unit都采用延續型或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其中英語論文中二者占比分別為43.06% 和28.57%,漢語論文中二者占比分別為29.08% 和30%。這個發現和Dubois [26] 觀點一致,即這是兩種“典型”的推進模式。不同的是,英語論文中更多使用延續型推進模式,這也是論述性語篇中常見的推進模式[1, 22, 27]。同時,英語論文中還出現了一定數量的述位同一型推進模式(如例5,主位推進模式如圖2 所示),而漢語論文中極少采用這種模式。

例5 For instance, initially veiling the relativedistribution of opinions should reduce pressures towardcompliance and encourage a more open discussionabout the correctness of different opinions. Similarly,disassociating opinions from the status of thoseholding the opinions should also reduce pressures towardconformity.

結果還顯示,英語和漢語論文中都存在主位缺省的情況,缺省的主位主要可分為指稱研究者和研究的名詞(如本文、我們、研究結果)、普通名詞(和專有名詞)、名詞化結構和指示詞等幾類。

漢語論文中主位缺省的情況更為普遍,將近15% 的T-unit 需要根據上下文補充缺省的主位(見表3),而英語論文中缺省主位的T-unit 僅占約1%。同時,英語論文中主位缺省情況只出現在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中,漢語論文中缺省情況則出現在主位同一型、延續型以及偏離常規推進模式等多種情況中。漢語論文中缺省的主位類型也更多樣化。其中缺省“本文”“本研究”等主位表述可能和漢語使用習慣有關,是相對較能接受的情況[10]。同時,漢語論文中還缺省一定數量的普通名詞主位和名詞化結構主位(如例6)。漢語論文中缺省主語/主位成分的一個原因是,漢語不像英語那樣需要依靠主語和限定動詞的有無和排序來表達語氣(比如陳述和疑問)。也就是說,漢語表述中有無主語,往往不影響語氣。但鑒于名詞化結構蘊含的信息相較代詞和普通名詞更為密集,可能對讀者閱讀和處理語篇的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6 這一現象提示政府, 僅僅依靠在戶籍登記上改變農民工戶籍屬性并不會提高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僅僅依靠在戶籍登記上改變農民工戶籍屬性] 反而可能在城鎮社會形成一個以農民工為主體的社會底層。

三、討論

統計結果表明,英語論文和漢語論文都傾向于采用主位同一型模式,即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個話題進行闡發。但值得注意的是,漢語論文和英語論文實現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的具體表現形式有所區別。英語作者往往采用同一個研究主題相關的一系列話題主位。比如,例7 中使用名詞短語“one ofthe women residents she interviewed in a traditionallymale hospital setting”“ this same resident”“ Thistoken woman”來描述受訪對象,從而構建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鏈(見圖3)。除了代詞之外,作者還采用名詞短語形式不斷重復同一個概念,既有助于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又有助于展示這個概念的豐富內涵,從而加深讀者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例7 One of the women residents she interviewedin a traditionally male hospital setting (T1)“becomes visibly upset, [and] begins crying” whenshe recounted a time when she was subjected to sexualharassment (R1). However, this same resident (T2)“repeatedl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playing alongwith ‘ the boys and not letting sexism bother you”(p. 115) (R2). This token woman (T3) became accustomedto being treated badly and even resolved to reduceher sensitivity to bad treatment (R3), but she (T4)still became visibly upset when recounting the incident(R4).

相較與研究主題相關的主位,在構建同一型主位推進模式時,漢語作者似乎更多選擇“我們”和“本文”等指稱研究者和研究行為的代詞或名詞短語充當話題主位,比如例8 中的“我們”。事實上,這些指稱之間固然建立了連貫性,但它們可能會妨礙讀者快速獲取與主題相關的信息[24]。

例8 我們預期子女性別對父母性別意識形態的影響會受到母親身份的調節,即有兒子會讓母親性別意識形態更為傳統,通過考察是否有兒子及其與女性的交互項,我們驗證了這一假設,并且我們發現有女兒對父母的性別意識形態沒有顯著影響。

同時,漢語論文的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中,往往只出現第一個主位,其余主位均做缺省處理,比如例9,這意味著讀者需要不時追溯到第一個主位來獲取信息的出發點,要求讀者有較強的記憶能力,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讀者的認知負擔。

例9 高社會經濟地位者位于社會結構的中上階層,[ 高社會經濟地位者] 掌握更多的社會資源,[ 高社會經濟地位者] 在個體層面與結構層面比低社會經濟地位者更有優勢,因而[ 高社會經濟地位者] 在特定的生活機會中會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選擇。

統計結果還表明,英語和漢語論文都較多采用延續型主位推進模式,即對上文引入的新話題做進一步的論述。但英語作者同樣傾向于采用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名詞短語來充當話題主位,一般形成兩個以上的主位鏈(如例10,主位推進模式見圖4)。

例10 First, my findings (T1) have implicationsfor studies of neighborhood effects, [...] (R1). Giventhe widening gulf between childrens neighborhoodsthat I document (T2-1), future neighborhood effects research(T2-2) should adopt a temporal perspective andtest whether neighborhood effects have increased overthe past few decades as these disparities havegrown(R2). This line of inquiry(T3) would enrich ourunderstanding of whether absolute or relative neighborhooddeprivation matters(R3).

盡管漢語論文也采用延續型主位推進模式,但基本上都是使用指示代詞“這”及其引起的名詞短語,如“這些問題”“這一轉變”,甚至僅使用一個指示代詞,即“這”。漢語論文中延續型模式的表現形式比較單一,可能客觀上造成了延續型模式的較低頻使用。而且,由于“這”和“這”引起的名詞短語所在的小句通常對上文做出總結,并不引出下文,因此往往只形成一個主位鏈,如例11 和例12。

例11 研究結果不僅為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提供了重要的實證支持,而且[ 研究結果] 還清楚地展示了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多重性和復雜性,這對于我們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相應理論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例12 當我們進一步考察女性與孩子數量的交互作用時,[ 我們] 發現交互項更具解釋力,孩子數越多的父母(尤其是母親) 的性別意識形態越顯著偏向傳統主義。這一結果驗證了假設1。

關于主位的缺省,英語和漢語論文主要存在于主位同一型推進模式中,一般只需要追溯到上一句的主位即可補充出本句的主位。但漢語論文中缺省的主位還出現在延續型模式中,且主要是指示代詞“這”,這就意味著讀者要獲取當前句的信息出發點,需要通過對上文的內容加以概括得出(如例13)。

例13 最近10 年勞動力供給出現拐點, 農民工教育結構得到改善,[ 這] 卻沒有提高他們的相對收入水平。

值得注意是,英語論文在主位同一型模式中偶爾缺省指稱研究者、研究的名詞和普通名詞(如例14),而漢語論文很多情況中缺省指示性代詞(如例15)。這意味著英語論文雖然缺省主位,但至少給讀者提供一定線索,漢語論文則可能需要讀者付出更多認知努力來推測和總結指示代詞所指的具體內容,從而獲得本句的信息出發點。

例14 Individuals with high-risk genotypes onGABA receptor gen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strongcraving for nicotine in the presence of smoking cues,including stress, and [individuals with high-risk genotypeson GABA receptor genes/they]find it more difficultto resist the urge to use nicotine products underduress.

例15 我們認為這是中國社會價值觀念的穩定性在母親性別意識形態中的呈現,[ 這] 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奧格本文化滯后理論的合理性。

此外,缺省普通名詞或專有名詞的情況,英語論文還偶爾在引證他人觀點時使用(如例16),即缺省人名,而漢語論文中這種情況則涉及各種普通名詞和名詞短語(如例17)。顯而易見,相較人名,讀者在處理名詞短語時,可能需要更多地考慮研究話題的上下文語境,需要耗費更多努力。

例16 In another influential review, Levitt(2004) assesses evidence on a wide range of potentialexplanations and [Levitt/he]concludes that fourfactors?growth in the police, rise of incarceration,end of the crack epidemic, and legalization of abortion?fully account for the decline of violent crime.

例17 這使得住房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剛性需求;而住房本身具有的耐久性、高價值和可增值性又使得許多人將其作為一種投資的利器而趨之若鶩,[ 住房本身具有的耐久性、高價值和可增值性] 進一步推高了房地產市場本來就居高不下的價格。

有時由于漢語作者的寫作習慣,漢語論文的話題主位,即信息的出發點并不明確,如例18 包括5 個小句,但只有第一個小句有明確的主位,即“中國民眾的社會經濟地位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其余4 個主位都需要根據上下文推測得出,其中第2、3 句補充“我們”這一默認的主位難度不大,但4、5句主位的補充則需要讀者在把握句群主題和漢語的句法組織形式的基礎上完成。

例18 總體來說, 中國民眾的社會經濟地位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①其中[ 我們] 既能夠觀察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特征, ||②[ 我們] 也能夠觀察到發展中國家的特征, ||③[ 中國民眾的社會經濟地位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 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 ||④或[ 中國民眾的社會經濟地位與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 僅僅通過單一健康行為就能呈現。⑤

綜合來看,英語論文的段落往往更擅長使用多種主位推進模式來構建流暢的信息結構。比如例19,整個段落的論述圍繞兩個核心概念展開,即incomesegregation和household composition(包括familieswith children和childless families)。分析發現,這個段落可以切分成6 個T-unit,即5 個T-unit 對。

可以看到每兩個T-unit 之間都至少存在一種主位推進模式,具體涉及到3 個主位同一型、1 個延續型、1 個述位同一型和3 個交叉型主位推進模式,其中主位同一型是對上文已提到的話題進一步論述,延續型是對上文引入的新話題展開討論,述位同一型和交叉型則往往是換一個角度分別再次討論上文引入的新話題和已提到的話題,從而環環相扣,形成一個縝密的論述結構(見圖5)。

例19 First, past research(T1) documentsrising income segregation between neighborhoods(R1), but my analyses by household composition(T2)modify this conclusion (R2). The increase in residentialincome segregation(T3) occurred entirely amongfamilies with children(R3-1), for whom income segregationrose by about 20 percent(R3-2). Among childlesshouseholds?two-thirds of the population(T4-1)?incomesegregation(T4-2) did not change, onaverage(R4). By 2010(T5-1), income segregationbetween neighborhoods among families withchildren(T5-2) was twice as high as segregation amongchildless households(R5). My findings(T6) reveal thatthe current narrative of an increasingly unequal metropolisin terms of income segregation (R6-t1) is trueonly fo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R6-r1).

由此看來,英語論文和漢語論文在語篇組織和信息傳遞方面有諸多不同,如果漢語作者要撰寫國際讀者能高效理解的英語論文,有必要在論文主位推進模式的選擇和信息結構的安排上做出一定調整。首先,在篇章組織上,漢語作者應盡可能將一個段落聚焦到一個話題的論述上,對同一個話題多方面多層次展開論述,而不是過于頻繁地引入新話題,即盡可能采用主位同一型、延續型、述位同一型等常規的主位推進模式,減少新主位等偏離常規的主位推進模式,從而加強段落的連貫性,促進信息的順暢流動。在聚焦一個話題的論述中,在符合段落主位(Hyper-Theme)到段落新信息(Hyper-New)[2]的結構的基礎上,應合理劃分段落,拆分句子,即適當控制一個段落或一個句子內主述結構的數量,有效控制信息密度,減輕讀者的認知負荷。其次,在句法詞匯方面,漢語作者應盡可能熟悉各種常規的主位推進模式,可多選擇主位同一型、延續型這兩種經典模式,特別是延續型這一論述語篇常見的推進模式,并且綜合運用其他主位推進模式,從而有序地組織論文語篇中話題的信息,使得話題的發展和信息的流動更符合讀者的認知規律。在選擇主位和構建主位鏈時,可多采用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名詞短語,而不是“我們”“本研究”等元話語手段或是指示詞“這”,還可適當多重復研究主題相關的話題,以便讀者迅速抓取核心話題,把握研究主題。同時,作者為行文簡練而缺省主位時,也應考慮讀者是否容易通過上下文語境和知識結構推測出缺省的主位,從而準確理解傳達的信息。此外,寫作者可以多從語篇和信息結構的角度比較本領域漢英論文的區別,揣摩國際讀者的閱讀習慣,從而撰寫出更能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的論文。

四、結束語

研究論文是學術信息傳播和交流的載體,作者必須根據特定學術共同體的寫作慣例和讀者預期來組織語篇和信息結構。本研究對比分析了社會學領域英語和漢語論文討論部分的主位推進模式,探討了兩種語言篇章展開模式和信息流動過程的異同。

研究發現,以段落為意群單位,漢語論文的主述結構數量更多,傳達的信息更為密集,讀者承擔的認知負荷可能也較大。在主位推進模式方面,相較英語論文,漢語論文采用常規推進模式的比例較低,整體連貫性可能不夠強。相較而言,英語論文的主位推進模式更多樣化,更利于構建論述語篇。無論在延續型還是主位同一型模式中,英語作者都更擅長用研究話題相關的概念和表述來構建主位鏈。但漢語作者一方面更多通過指示性代詞或名詞來構建延續型模式,可能需要讀者花費更多努力來追溯信息出發點,另一方面更依賴“本文”“我們”等元話語主位來建立同一型主位之間的聯系,可能會影響讀者快速處理研究主題相關的信息。此外,相較英語論文,漢語論文更多出現主位缺省情況,而且缺省情況相對復雜,需要讀者根據上下文語境和自身知識結構自行補充主位,可能增加了讀者的閱讀壓力和解讀信息的難度。英語和漢語論文在主位推進模式和信息結構上存在差異,和漢語本身的信息組織系統和漢語作者的信息組織習慣均有一定關系。因此,漢語寫作者在撰寫英語論文時,可以多從語篇和信息結構的角度比較本領域英漢論文的區別,盡可能擺脫母語的干擾,揣摩國際讀者的閱讀習慣,以便讀者更好地對論文進行信息加工處理,從而改善讀者的閱讀體驗并贏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猜你喜歡
英漢對比社會學
中國社會學會農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成立
邊疆研究的社會學理路——兼論邊疆社會學學科建構之必要性
第八屆全全科學社會學學術會議通知
法律論證:一種社會學進路的闡釋
英漢名詞動用分類方法探究
從《論讀書》原著和王佐良的漢譯本淺析英漢在詞法、句法方面的不同
英漢“左/右”空間方位詞認知對比
試論英漢詞匯對比分析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影響
“火”之隱喻英漢對比的語料庫研究的目標、方法及途徑
孤獨、無奈與彷徨:“空巢青年”與“獨居青年”的社會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