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有效組織數學學具操作例談

2022-05-30 10:18尤曉靜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形象思維思維能力

尤曉靜

【摘 要】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我約束能力差,習慣于形象思維。利用學具操作,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思維能力,這是低年級教師常常運用的教學方法。如何改進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合理使用學具,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序化程度和操作效果,成為低年級數學教學組織學具操作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形象思維 學具操作 思維能力

學具操作活動是指在數學教學中供給學生足夠的實物材料、創設一定的環境,引導他們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過自身的實踐進行學習的活動。

低年級學生在學具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和“手腦脫節”等現象,課堂上容易顯得亂哄哄的,教學效果常常不是很理想。下面筆者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角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探討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組織學具操作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讀懂教材,設計合理操作的步驟

讀懂教材是教學設計的基礎,更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教師要明確每一次學具操作活動的設計意圖,以及想要達到的目標,設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操作活動;要注意杜絕目的不明、活動步驟不清、不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規律,只是為了教學時髦而胡亂安排的操作活動。例如,“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的學習目標如下:

(1)學生能夠聯系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

(2)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有小的,初步通過觀察和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3)學生能夠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會畫角;

(4)培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直觀想象等方面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筆者在教學中設計了四個操作活動:“找角和指角”“摸角和畫角”“做角”“創造角”。四次動手操作,目的各有側重。找角和指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從生活的器物觀察中認識具體的角,過渡到數學抽象的角,為學生形成角的表象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初步感受角的基本特征?!懊恰钡哪康?,則在于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角具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本質特征,通過操作活動了解角的概念;而“畫角”,能夠讓學生將觀察所得的角,通過內化,經歷表象的抽象再外化出來,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角的本質特征,同時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做角”則是為了:(1)加強學生對角的特征的理解和體驗;(2)讓學生在做角中通過運用多種材料和方式,展示解決問題過程中策略的個性化、多樣化。最后,“創造角”游戲的目的是讓學生借以理解、掌握角是有大有小的,同時在比較中綜合地鞏固本課前面所學習的知識點,發展學生抽象概括和歸納的能力。

二、關注學生,把握學具使用的流程

通過長期執教低年級數學,筆者注意到,低年級學生操作前一般不善于選擇和準備學具,也不善于傾聽操作要求。針對低年級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的種種問題,為使學具操作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數學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幫助他們克服盲目操作和不著邊際的思考引發的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對操作過程進行全面規劃,實行有效的調控,使學生操作有方向、思維有目標、展示有順序,向著準確、全面地認識和掌握所學新知的方向前進。

教師在學生操作學具前,有必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操作目的和要求:操作什么、怎樣進行操作、操作的具體活動的次數等。例如,“做角”活動,學生操作前教師要明確地說明做角的要求:(1)每人做一個角;(2)主要選用老師提供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自己的材料;(3)做出一個角以后,先自己指一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再在小組里互相指一指、說一說,擴展交流。安排學具操作活動,教師對活動過程應當思考到位,仔細地提出要求,切忌大而化之,要求籠統,以便預做調控。在學生的學具操作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巡視,發現學生操作中表現好的地方及時表揚,發現學生操作中的不規范之處要及時加以制止。有了良好的課堂秩序、嚴格的操作要求,學生的動手操作自然會開展有序、過程清晰,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示范,規范操作活動的引領

低年級學生雖有活動的獨立愿望與要求,但依賴性較強。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學具操作活動過程既不能由教師包辦,也不能一味放任學生自由活動和交流,應視操作的目的和難易程度,選取合適的操作活動內容和展示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安排操作示范,給學生建立一個準確、科學的模型。這種示范操作既可以是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是生生合作完成,還可以是師生共同完成。視操作活動的難易程度,必要時教師也可以親自進行操作演示和講解。需要強調的是,操作示范活動應該安排在學生獨立自主嘗試之后,可以借由學生展示環節規范活動步驟和過程,學生對照自己的操作過程進行比較、反思、修正,這樣學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養和提升。

示范操作常常是學生借以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示范要準確,步驟要分明、清楚,要讓全班學生都能看明白,使大家獲得操作過程的清晰表象;(2)教具的顏色要鮮明、醒目,示范的教具要足夠大,有利于學生清楚地觀察,也可借助多媒體課件的電教手段來實現示范操作;(3)示范操作一定要慢些,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思考,有時甚至可以請不同的學生重復示范;(4)要盡量避免示范操作中的不準確或多余的動作,以防給學生帶來不良的操作影響,妨礙他們知識技能的形成。對于示范的過程,教師在上課前應有完備的腹稿,不論使用哪種形式,都應盡量引導操作展示者刪繁就簡,避免煩瑣、無謂的步驟,為學生建立良好的模型。當然,也可以讓不同學生進行操作展示,通過對比感受“哪種方式好?好在哪里?”,或者在學生展示后提問:“你對他的操作有什么建議和疑問?”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多種形式逐步明確規范、科學的操作流程和最終的結論。

本節課中,教師在學生指角活動匯報時安排一個學生指三角板上的角,學生指角時只指出了頂點和兩條邊,指得無序也不完整,可以讓他嘗試提出更完整的指角方法,逐步總結:由角的頂點分別滑動指向角的兩條邊,用一個小弧線表示角。如果該學生無法規范指角,教師也可以指一遍,然后問其他學生:“老師指角的方法和剛剛的同學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覺得哪種指角方法更好一些?為什么?”通過比較,學生可以發現教師的指角方法指出的角更完整、更準確。指角模型建立后,可以讓學生采取多種方式重復指角,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角的本質特征,形成角的表象。

低年級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差,模仿能力則相對強些,對于難度大的操作,通過示范給學生的活動提供模型至關重要。不做示范操作,學生一般都不會正確地指角,通常只是指著角的頂點,以一點代替對角的全部認知,所以學生示范后要及時讓其他學生體驗正確的指角方法,也可以引導其他學生觀察示范學生的指角過程,找出不規范行為,并指出問題,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角的頂點和兩條邊的理解和體驗。

四、注重小結,點明操作活動的主旨

學具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操作的工具,操作它是為了引發學生的學習思考,但不能以此代替思考。學具操作是把腦內的思維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過程,其目的是通過這一外化的活動形式激發和勾連學生內在的智力操作,從而幫助他們準確、迅速地抽象出理性學習認知,避免抽象概括中的思維卡殼和斷裂情況。因此,操作后需要及時提醒學生對操作過程和結果認真回顧、總結,準確歸納,及時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

教師在引導操作后的歸納總結中,一般可以安排這樣的過程:首先,選定一種最佳方案或是得到大家一致認同的認識;其次,讓學生自己的語言加以表達、描述;接著,通過閱讀教材進行校正,或者教師在學生語言基礎上提升、抽象、歸納眾多學生的認識;最后,還得結合實例,或者安排在標準情況下進行嘗試運用。

本節課中,每一次的操作活動后都應該有小結。例如,“找角和指角”操作活動進行后,要小結指角的方法,同時也引入下一個環節;“摸角和畫角”“做角”操作活動后都要通過小結強調角的特征;“創造角”游戲活動后還要小結角是有大有小的,以及角變大或變小的方法。學生經過幾次的操作,積累了豐富的活動體驗,再反復小結強調,突出教學的內容要素,認識角的教學重難點也就能夠被一一攻破了。

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差,如果課堂紀律不過關,教師在學生操作時缺乏必要的掌控,對學具操作的方法不加以指導,很可能就會把操作活動變成一堂隨便擺弄學具的消遣活動。所以,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正確、有效地組織學生操作學具,有利于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形象思維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毛澤東詩詞中形象思維的特征及其現代詮釋
形象思維中疏與密的處理
高中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培養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創意也愛“形象”——形象思維法
形象思維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