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育人價值 培養“三有”新人

2022-05-31 18:01蔣京麗
關鍵詞:課程育人三有課程內容

蔣京麗

摘? ?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預示著我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改革全面邁入核心素養時代。英語課程需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作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礎,英語課程內容服務于英語課程目標的達成。本文通過分析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的定位和特點與初中階段課程內容的發展、變化和突破,提出初中階段實現英語課程育人應從明確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功能和特點,圍繞主題意義組織探究式學習,開展基于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依托語境在語篇層面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技能,在使用語言成事和做人的過程中主動扎實地提升核心素養,在對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分析和反饋中改進課堂評價六個方面展開,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課程標準;核心素養;課程內容;課程育人

一、背景

近期,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新課標》”),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在新時代的育人使命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關于課程性質,《義教新課標》重申《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標》”)中的闡述,即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1],并強調兩者的統一,這有助于學生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读x教新課標》不僅在課程理念的首條“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3],而且在課程目標中進一步提出,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英語課程需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4],回答了英語課程“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預示著我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改革全面邁入核心素養時代?!读x教新課標》的頒布,有利于教師跳出學科看學科,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通過英語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國家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廣大初中英語教師要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為己任,充分發揮英語課程培養“三有”新人的功能和作用。

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的定位和特點

課程內容是課程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反映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結構觀[5]。英語課程內容服務于英語課程目標的達成,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課程內容除了包括學科特定的事實、觀點、法則和問題外,還包括學科知識的處理方式,即這些事實、原理和問題等是如何組織并實現學習的[6]。

《義教課標》沒有單獨設置課程內容部分,也沒有明確使用課程內容這一名稱,而是在課程目標、分級目標和分級標準中隱含體現了由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部分組成的課程內容及相關學習要求。相較而言,《義教新課標》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單獨設置了課程內容部分。

一方面,《義教新課標》明確提出結構化的課程內容。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要素構成。這六個要素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核心素養發展的內容基礎[7]。英語課程內容結構化的選擇與組織樣態是一個新的突破,有利于一線教師整合性地開展課堂教學。

另一方面,《義教新課標》還確定活動為英語課程內容的主要組織形式,并提出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8],旨在引導學生圍繞六個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持續發展[9]。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科化地體現了課程方案中“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10]的學習方式要求,是英語課程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實施路徑。

課程內容部分既體現課程內容的結構化,也體現學生活動內容的結構化,兩者形成了緊密的組織,為學生清晰地呈現了一幅從小學到初中如何實現課程目標、發展核心素養的路線圖。

此外,《義教新課標》的課程內容分三級呈現,三個級別并不與年級的遞進完全對應,而是按照學生實際的語言能力水平進階規定其在相應級別應完成的學習內容。其中,三級的相關內容對接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要求,并按照核心素養的7~9年級學段目標加以分解和細化,體現了三個年級語言能力發展的持續性和漸進性。

三、初中階段課程內容的發展、變化和突破

(一)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與三級課程內容的六個要素有機關聯

課程內容的六個要素是對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細化和具體化體現。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要素。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同發展[11]。語言能力三級學段目標分為感知與積累、習得與建構、表達與交流 [12]三個表現維度,具體要求主要包含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并兼顧語篇。文化意識三級學段目標分為比較與判斷、調試與溝通、感悟與內化[13]三個表現維度,具體要求主要指向主題和文化知識的選取、學習和內化。思維品質三級學段目標分為觀察與辨析、歸納與推理、批判與創新[14]三個表現維度,具體要求主要指向語言技能的發展和語篇知識的運用。學習能力三級學段目標分為樂學與善學、選擇與調整、合作與探究[15]三個表現維度,具體要求主要是統籌學習策略的確定和培養。

(二)三級課程內容六個要素的新維度和新要求

《義教新課標》在三級課程內容方面實現了繼承性發展和創新,即其不僅延續了《義教課標》中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三級至五級的分級目標和分級標準,還根據核心素養7~9年級(三級)學段目標要求,從六個要素方面進行了必要和有益的補充。

1.主題

主題與《義教課標》語言知識中的話題不同,其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16],是新增加的內容要素?!读x教新課標》以“我”“社會”“自然”為視角,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和時代發展的三大范疇,即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落實課程育人提供重要保障。主題內容要求(三級)不是對知識點的簡單羅列,而是強調相關主題的認知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在范圍大小不同的文化環境中認識自我、與他人和外部世界相處。語篇和單元都可以有主題,它們相互形成大小或者主次的關系。

2.語篇

相較于《義教課標》,語篇也是新增加的課程內容,它承載表達主題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文體素材[17]。語篇類型內容要求(三級)覆蓋生活中常見的英語語篇形式。接觸和學習不同類型的語篇,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語篇形式,把握不同語篇的特定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有助于他們使用不同類型的語篇進行有效的表達與交流[18]。

3.語言知識

在《義教課標》所規定的語音知識、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等內容基礎上,《義教新課標》的語言知識增加了語篇知識和語用知識兩個項目。語言知識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19]。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目的是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即在特定語境中基于語篇特點準確理解他人話語中語音、詞匯和語法所傳遞的意義以及得體地表達自己的意義。

4.文化知識

《義教課標》中的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在《義教新課標》中合并轉化為文化知識。育人是在文化中實現的。學習文化知識的目的不僅在于建立個人對文化知識的認知,還在于形成個人對文化價值的判斷,從而影響和調控自己的情感態度和行為選擇,感知文化差異,比較文化異同,拓展文化視野,樹立文化自信。

5.語言技能

一方面,為了適應理解多模態語篇的需求,《義教新課標》在《義教課標》所規定的聽、說、讀、寫四個語言技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看”的技能。另一方面,與《義教課標》中四項語言技能單一分列的呈現方式不同,《義教新課標》采取分類整合的方式,從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兩個維度提出需要掌握的技能,以此來說明這五項技能是需要綜合在一起運用和發展的。此外,語言技能的描述也反映了不同思維層次的目標[20]。

6.學習策略

《義教新課標》關注和沿用了《義教課標》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好用管用的學習策略和體現學生樂學英語的情感態度相關描述的同時,根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需要作了必要的條目補充,旨在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此外,《義教新課標》對策略種類劃分的維度作了如下調整:一是將《義教課標》的調控策略和資源策略合并為元認知策略[21],列為四種策略之首,引領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終身學習的意識;二是增加了情感管理策略[22],引領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和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四、初中階段實現課程育人的途徑和方法

在義務教育積極落實“雙減”政策的當下,面對更新更高的課程內容和教學要求,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負擔不是由量造成的,而是由教決定的。教師對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教學材料的理解,學情的把握,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手段的選擇,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新課程的實際體驗和學習成效。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不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生就會缺乏學習的興趣、動力和自信,他們的學習就會變得低效甚至無效。

《義教新課標》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兩部分中都有所側重地關注了初中英語教學的幾個關鍵問題,并圍繞這些問題提供了教與學的具體建議。因此,教師要基于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的相關內容,密切關注和積極探索有利于落實課程內容、實現課程育人的課堂教學途徑和方法。

(一)明確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功能和特點是開展教學的必要前提

初中階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習既要與小學階段的學習平穩對接,又要為高中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

由于小學英語課開設的起點和水平不同,學生在小學畢業時語言水平可能存在較大差異,這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一定壓力。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在內容、方法、要求、密度和難度等方面都有更新更高的要求。與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突出感性體驗不同,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在內涵上變化較大,開始以理性學習為主。同時,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比小學階段更快,課時增多、進度加速,語言輸入有所增長,這些都對學生英語學習在質和量兩方面的整體進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此種情形,學生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自然過程;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實際水平,系統思考、設計并落實好小初銜接的工作。

此外,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為出發點,確定初中三年不同階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接觸和體驗語篇內容,探究主題意義,學習語言知識,形成策略方法,增強語言能力,豐富認知結構,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核心素養,逐步完成初中學業并奠定順利進入高一年級進行下一階段學習的堅實基礎。

(二)圍繞主題意義的探究式學習是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核心任務

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形成概念性理解和觀念性認識。主題的呈現離不開語篇。語篇傳遞的主題意義指作者或者說話人的意圖、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23],讀者可以在與語篇互動的過程中通過探究對其加以理解和認識。探究式學習本質上是一種發現學習,其基本過程是學生自己從各種特殊事例中歸納出結論,并用之來解決問題[24]。主題意義探究是學生與主題所承載的內容深度對話后建構出來的關于主題的新的拓展性理解,其結果即可理解為學生完成學習后建構和生成的基于該語篇主題的小觀念[25]。

教師要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路徑,圍繞主題,將語言、文化、思維三者緊密結合,組織邏輯關聯、循環遞進的系列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表達主題意義。教師要提出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不同思維層次的問題[26],以指向文本事實性信息的中觀問題驅動學生獲取多個信息要點并梳理其中的邏輯關系,自主建構結構化新知。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不斷優化新知識的建構過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要特別重視內化環節的作用,利用自述(self-talk)、同伴互述(pair-work)、小組討論(group-discussion)等活動形式鞏固學生的結構化新知。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反復與文本進行互動,從多種視角分析和審視語篇,自主、合作挖掘語篇的深層內涵,促進學生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有機會與教師對話,也有機會與文本對話,與伙伴對話,與自己對話,通過對話深化學習[27]。當然,教師也要處理好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的關系。對于發現難度太大的學習內容,教師需要通過呈現和傳授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開展基于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是落實課程育人的一種有效途徑

英語課程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同發展,構成一個整體。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知識的灌輸與堆砌,也不是牽強地貼標簽或喊口號,而是不斷啟迪與對話,由淺入深實現綜合認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割裂處理,需要以單元為單位,整合單元的育人資源,挖掘單元的育人價值,開展基于學科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推動逐個單元主題范疇內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教師要在教材單元所提供的學習資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編排和整合教學內容,建立起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聯,形成教學單元的內容結構框架,建構單元育人藍圖[28],使教學圍繞一個完整的主題設定單元教學目標,并按照學生的學習邏輯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實現問題的解決。單元教學目標是大觀念形成過程中的階段性表現,反映學生素養發展后在主題下具體能做什么事情,分析和解決什么問題。因此,單元教學目標的制訂要具體、清晰,可操作、可觀察、可檢測。

在單元內的語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為基礎,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意義,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路徑,探究各個語篇的主題意義并生成各個語篇的小觀念,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各小觀念之間的聯系,最終建構并生成關于這一主題的大觀念[29]。單元大觀念的建構幫助學生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的達成[30]?;诖笥^念的單元整體教學為育人提供了重要抓手,可以真正看到學生探究主題意義的結果和價值,使學生終身受益。

(四)依托語境在語篇層面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和發展語言技能

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英語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階段,學生不僅開始系統學習音標、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而且也開始專項訓練聽、說、讀、看、寫等語言技能。因此,教師要注重分析語篇和利用語境,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知識在語篇語境中的表意功能,以及語言技能在理解和表達語篇語境意義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和語用能力。

語言知識不僅包括概念規則,還包括其恰當的使用[31]。在開展語言知識教學前,教師要按照《義教新課標》倡導的What、Why和How三個維度加強語篇研讀。教師要嘗試梳理和繪制語篇的內容知識結構圖,也即語篇的語言知識結構圖。教師還要注意分析作者或者說話人為了恰當表達主題意義選擇的文體形式、語篇結構和修辭手段[32],探討其與主題意義的關聯[33]。

在開展語言知識教學時,教師要在語境中,基于主題意義探究,將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等語言知識組織起來,引導學生在語篇層面整合性地進行學習。教師要以意義的理解和表達為目的,將語言的形式、意義和特定情境下的語用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提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得體性。

在開展語言技能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34],是綜合在一起發展的。教師要通過組織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為學生指點方法、提供示范、強化訓練,幫助學生運用技能和策略在語篇層面思考問題、理解和表達意義、及時反思總結,形成語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

(五)在使用語言成事和做人的過程中主動扎實地提升核心素養

語言學習的實踐性特征決定了學生要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教師要借助實踐性活動來促進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內容學習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加強“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整體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通過教學設計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習具有成長性。教師要分析和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將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未來水平設定為教學目標并將其轉化為學生通過努力可以完成的活動和任務,激發學生參與活動、承擔任務、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建構結構化知識,提高技能、策略和思維,從而促進學習真實發生,逐步達成目標。

在模擬社會情境中運用所學解決真實問題是一種有效使用語言的實踐性活動。因此,教師要注重設計和組織關聯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任務,以情境的介入和任務的驅動激發學生從活生生的現實出發進行學習[35],提升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內驅力和持久力。教師還要增加語言輸出任務的交際性、互動性和開放性,以不需要正確答案而注重學生遷移運用所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學習,不斷更新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六)在對學習過程的觀察、記錄、分析和反饋中改進課堂評價

評價乃是系統收集證據用以確定學生實際上是否發生了某些變化,確定學生個體變化的數量或程度[36]??梢?,課堂評價是一種基于證據的評價,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不僅包括各種課堂練習、課堂測驗和課后作業,也包括教學情境中的師生問答和引導,還包括教師對學生表情、動作、學習狀態和個性特征等情況隨時隨地的觀察和判斷[37]。秉持學習化評價(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理念,教師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實踐、反思和互動來逐漸歷練和培養核心素養。

相較于知識講授,教師放手讓學生探究并應對學生的生成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在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和評價中,教師不斷感受到學生學習表現帶來的沖擊,同時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開展持續評價。在對學生的課堂發言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生成并直擊問題本質,及時和學生開展意義協商;在對學生參與對子和小組活動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和反應大致洞察學生的投入程度、已有收獲和存在困難;在對帶有內隱特點的學生思考過程進行評價時,教師要設計學習活動或學習任務(如建構信息結構圖、解釋和討論核心問題、制作單元學習項目或作品),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并以預期的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的內涵為指標開展評價。在開展課堂評價時,教師還要注意證據的廣度和典型性,判斷學習是否在各層次學生中或多或少都發生了。

五、展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并為每個學生終身學習、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課程。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都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專業的精神和態度、科學的方式和方法,在課程理念指導下,依托課程內容,把握少而重要和大道至簡的原則,通過整體而有邏輯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減負提質增效,把課程的育人目標合理融入日常的課內外英語教學中,切實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19][3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18,12.

[2][3][4][7][8][9][11][12][13][14][15][16][17][21][22][23][2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2,4,12,3,12,4,6-7,8-9,9-10,10-11,12,12,31,31,48,48,48.

[5]王薔.全面和準確把握英語課程內容是落實課程目標的前提[J].英語學習,2022(4):18-33.

[6]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8.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5.

[18] [26] [32] [3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7,63,59,63.

[20]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4]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97.

[25][29]王薔,孫萬磊,趙連杰,等.大觀念對英語學科落實育人導向課程目標的意義與價值[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4):3-14.

[27][35]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10,99-101.

[31]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18:57.

[36]布盧姆,等.教育評價[M].邱淵,王鋼,夏孝川,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7.

[37]楊向東,崔允漷.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46.

猜你喜歡
課程育人三有課程內容
日本中學家政課中的勞動教育——基于“技術·家庭”課程內容分析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新生態學校如何詮釋課程內容
五項教育,推進中職?!队嬎銠C基礎》課程育人
生態育人之初探
從“三有”課堂到幸福學校
“三有”模式:服務汽修專業的中職數學教學實踐
打造“三有”宣傳特色營造濃厚科技氛圍研究
教師·上(2016年3期)2016-04-14
幼兒園藝術課程內容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