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問題與反思

2022-06-05 01:37武夢瑋
速讀·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職業認同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為提高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成效,打開高質量教育新局面,應加強高校師范生師德教育,將其作為助推師德師風建設的源頭活水和動力源?;诖?,為實現師范生師德培養目標,推動教育事業改革,本文探討高校師范生師德教育實踐價值意蘊,重點探究目前出現的師德實踐問題和反思途徑,以此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職業情感;職業認同

一、引言

在我國教育院校體系中,師范院校作為培養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基地與搖籃,其辦學立校之根本就是對師德教育的堅守與追求。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師范生師德實踐教育面臨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因此,研究現存實踐問題并做好針對性反思是必要的。

二、高校開展師范生師德實踐的價值意蘊

(一)夯實教育事業的育人根基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師作為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教育工作者所展現出來的師德師風直接關系到教育質量,而師范生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后備軍,負擔著培養新時代人才的育人使命。因此,通過開展高質量的師范生師德實踐工作,能夠使這些后備軍在學習階段就逐漸養成堅守育人的初心,促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同時,師范生在接受師德教育實踐時,在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下,使之成為自覺行動,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讓價值觀主旋律扎根于心。

(二)為教師隊伍改革奠定動力基礎

自2018年相關改革意見政策文件落實以后,教育隊伍迎來全新發展階段,在該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將職業道德和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擺在首要位置,由此可見,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新時代高質量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而通過將師德實踐前移至師范生教育階段,能夠在學生尚未步入教育隊伍前激發其師德情感與意識,喚醒其教育涵養自覺性,從而開創教師隊伍建設新局面,為教師隊伍改革奠定堅實的動力基礎。

(三)滿足師范生成長的內在需求

雖然師范生仍處于學生階段,但其已經具有“準教師”的職業角色,在當前較為開放的社會環境下,一些不良文化、思想可能會影響師范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比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在該情況下,師范生容易陷入師德迷茫狀況。通過開展師德教育實踐工作,能夠及時糾正師范生存在的職業認知偏差和情感缺失,同時培養師范生突破成長困境的內生動力,滿足該專業學生的成長發展內在訴求。而且,隨著系統化教育實踐工作的展開,師范生即便遇到挫折也能較快重拾育人信心,進而堅守育人使命,正確看待教師職業,從而逐漸形成良好師德基礎,實現長遠發展。

三、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問題

(一)職業認知不正確,缺乏價值引領

在新時代教育環境下,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大規模普及應用,一些不良思維難免會影響高校師范生的思想價值觀念,雖然即將步入社會,但在該階段學生的價值理念仍處于形成階段。在現實教育與學習中,一些非理性的選擇容易導致高校師范生對教師職業形成相對片面的認知,且抗拒承擔教師職業的一些責任與義務。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校師范生將逐漸出現職業認知偏差的問題,目前,該問題已成為新時代下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中的常見問題之一。比如,學生認為教師職業輕松、假期多等,當現實情況與自身預期存在差距時其從教信念可能會受到影響,即在高校師德實踐教育中若是缺乏價值引領,教師職業的奉獻與熱愛被逐利和利己所取代,不利于師德師風的建設與培養。

(二)職業理想不夠堅定,難以喚起師范生師德自覺

與大多職業不同,教師職業需要具有堅定的職業理想,只有這樣教育工作者才會追求與向往職業成就,可以說,職業理想對職業行為具有極強的調節與調動作用。但是從當前高校師德實踐效果來看,整個實踐過程更為注重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培養,缺乏理想澆灌,導致難以真正激發師范生的理想信念,師范生師德自覺性相對較低。

此外,現階段我國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教育內容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實踐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區分度不高等方面。第一,實踐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師德實踐教育內容應當充分結合高校師范生師德養成的一般規律以及高校師范生的心理特點,使實踐內容充分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教育沒有將思想實際與身份層次進行區分。第二,實踐教育內容區分度不高。大部分師范類院校的師德實踐教育課程無法受到學校管理層及教師的重視,在課程設置上更注重于公共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性課程的設置,一些學校單純將師德教育結合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而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學校注重形式,將師德實踐課程作為學校裝點門面的“牌匾”,將師德實踐課程擺在無足輕重的位置,導致師范類院校的學生及教師從本質上對師德實踐教育的認知存在欠缺,對師德實踐難以產生積極主動性。

(三)職業情感稀薄

對于教師這一職業而言,師德師風也體現在職業情感方面,但是目前的高校師范生師德教育大多停留在師德認知層面,沒有結合社會實際開展最新的教育實踐,導致理論教育和情感教育不平衡,教育氛圍不濃厚,師范生師德意識不強。教師職業情感最為持久的動力源是職業認同,教師作為一項具有極強社會意義的職業,其職業認同以興趣愛好為基礎。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師德實踐更為注重技巧、理論等方面,忽略了學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性,在該情況下,職業情感缺失不僅會浪費高校師德實踐中投入的資源資金,也會加劇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矛盾,不利于長遠發展。

四、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反思途徑

(一)強化價值引領,將師德實踐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為促進學生對教師職業形成正確認知,正確看待教師職業的社會意義,高校在反思師德教育實踐工作時,要注重師范生道德內化,加強價值引領,依托于師德教育實踐的全面滲透和全過程貫穿,切實優化師德養成教育實效性,以此強化學生師德意識。首先,師范院校要正確認識到自身辦學立校的宗旨,正視自身教育人才培養陣地的身份地位,在師德教育實踐中以德引路、以德樹人,根據《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新要求制定師德教育“實施和管理辦法”,同時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加強規章制度的建設,以此優化師德教育實踐開展方式。其次,強化價值引領,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師德教育實踐工作,將該價值觀滲透于實踐教育的各個環節與方面,比如課程設計、線上教育等,以此促進師范生得以正確認識到教師這一職業,增強學生對師德師風學習的重視程度,進而在內在理念和自覺行動兩方面推動師范生發生轉變。在此過程中,高校還可以結合師德宣教進一步強化師范生的職業認知,及時糾正存在偏差的認知觀念,比如利用“職業道德故事”、“師德典型”等,以持續化的方式使學生得以正確認識到教師職業的價值立場,不斷強化其社會責任感。最后,立足于教師職業價值和意義,將當前專業化教師培養要求融入至師德教育實踐工作中,以此打破傳統實踐教育的片面性,使其較早接觸行業實際,從而強化師范生師德意識。

(二)創新師德實踐方式,提高職業理想養成質量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為有效改善師范生師德自覺較低的問題,高校應積極拓展師德教育實踐途徑與渠道,鞏固師范生師德認知的同時幫助學生堅定職業理想,從而提高高校師德實踐教育質量。第一,根據師范生學情合理增加校內教育實踐活動,增加師范生切身體會教育工作的機會。堅持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豐富校內活動,比如增加助教崗位等,為師范生提供實踐參與機會,增加師生溝通與交流,增強師范生有關師德師風的認知。亦或是圍繞教師技能開辦競賽,為師范生提供技能展示平臺,增長師范生才干的同時培養自信,開拓其眼界。第二,增加校外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教學經驗。與當地貧困山區辦學機構形成合作關系,利用寒暑假開展支教活動;或是聯動當地社區,定期開展“愛心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此類校外活動的增加,可以讓師范生身體力行的感受到社會責任,從而提高其職業道德境界,最終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并付諸行動,真切感受到師德師風作用,主動加強學習與實踐積累。

此外,為進一步強化師范生師德自覺,高校還應強化師德教育考核,依托于具體的考核成績激發師范生師德自律。具體而言,高校應針對當前實踐情況完善師德教育考核機制,在正確把握“德”與“才”的關系后具體化考核標準,利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標準評價師范生,從而充分發揮教育考核的反饋作用。其中,高校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除了院校和考試評價,還要結合他人評價、過程考評和自我評價,從而增強最終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除此之外,加強師德監督,完善相關監督機制。比如,高??梢越ㄔO監督小組,組內成員包括輔導員、教師、班干部和學生代表,通過民主監督作用的發揮,及時糾正師范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有違師德的不良行為,幫助其改正。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加強教育激勵,及時進行激勵獎勵,從而使學生自覺涵養師德。

(三)創設良好育人環境,依托于師德教育途徑轉變增強職業情感

在培養師范生職業情感時,高校要意識到良好師德教育氛圍對師范生耳濡目染的重要性,依托于良好教育實踐環境創設培養師范生師德意識。在創設育人環境時,高校要認識到社會氛圍的重要性,實踐教育中多引用正面典型案例,以此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在此過程中仍要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尤其在網絡平臺,要牢牢把握網絡輿論導向話語權。除此之外,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比如在院校官網、校園內的宣傳欄等處均可以作為弘揚師德師風文化的主要陣地,同時結合豐富校園內外實踐活動讓師范生在良好環境中接受師風師德文化熏陶。為進一步激發師范生師德情感,增強其職業情感,高校應積極創新師德教育途徑,尊重教育實踐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學情優化教學內容。具體而言,高校教師應以身作則,轉變自身教學態度,以平等、和諧的方式與師范生進行交流,進而在言行舉止的正面影響下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讓學生切實體悟師德情感。此外,充分發揮高校黨支部作用,定期開展主題活動,依托于思想引領為優秀師范生提供示范作用的發揮空間,進而帶頭實踐高尚師德,在良性競爭機制下增強師范生師德情感體驗。通過上述反思措施,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推動師范生成長,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提高其職業情感,促進其師德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強.從缺失到超越:新時代師范生師德養成的實踐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07):20-23.

[2]朱超超,陳瑞坤,劉植浩,等.新時代高校師范生師德培養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2):115-118.

[3]陳孟增.新時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師范生師德養成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28(06):84-86.

[4]王婧馨,康秀云.新時代師范生師德教育:價值意蘊、目標指向及實踐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21(10):71-76.

作者簡介

武夢瑋(1995.06—),女,漢族,河北省人,碩士研究生,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1年天津師范大學師德建設專項課題“高校師范生師德實踐的重要性及有效路徑研究”(項目編號52WZ2103)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職業認同
我國教師職業認同研究綜述
實習教師自我效能與職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
90后醫學生職業認同淺析
90后醫學生職業認同淺析
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黑龍江省農村訂單定向全科醫學生職業認知現狀調查
欠發達地區農村初中英語教師職業認同的現狀與對策
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科定向醫學生職業認同中的作用
基于心理社會模型的農業院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