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022-06-08 00:06王進元
成長 2022年6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微課應用

王進元

摘 要:隨著新時期初中歷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歷史教學課堂,教師通過借助微課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了深入開展微課在歷史課堂的應用研究,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教學方式,全面通過微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微課教學方法應用的價值,總結了具體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微課 初中歷史 應用

1 引言

微課教學模式是重要的教學方法,歷史課堂運用微課不僅保證了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也更加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知識點講解,從而提高歷史教師教學質量。作為新時期歷史教師,應深入歷史課堂,加強實踐研究,不斷高效運用與設計微課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微課學習興趣,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下面通過實踐分析,從多方面總結運用微課加強歷史教學的途徑。

2 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價值

微課也叫做“微課程”,可基于微型視頻傳播知識點,針對具體歷史難點,應從核心內容入手,重視開展特殊環節的教學引導,要借助任務、合作等方式開展微課教學設計,呈現出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的微課程內容。近年來,微課在各層次的教學活動中出現頻率也較高,多數學校均配置了相應的軟件和硬件設備,教師充分借助微課的教學優勢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從教學價值分析,利于教師運用,也更加符合時代發展,保證了教學的方法創新,也能夠提高教師實踐水平,并能夠靈活運用到歷史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師生的互動頻率,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內化微課內容,體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性,這也可以輔助教師摒棄以往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微課的價值主要可體現為:初中生能夠利用網絡終端來獲得微課視頻資源,隨時觀看視頻內容,不論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環節,微課均能夠有效輔助學生彌補自身的不足,發揮長處,不斷優化歷史學科的學習效果。

3 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設計與制作的要點

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運用微課,主要需基于學科教學的目標,全面整合不同類型的資源,準確定位微課的運用方式,按照科學的程序來設計微課內容,從而保證其能夠在歷史教學活動期間,充分發揮預期的價值。在實施學科教學時,教師可依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著手,明確設置微課的主題,側重關注學生在學習知識期間的反饋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科能力,保證應用的微課資源和形成的視頻內容能夠達到歷史教學的要求。使其作為和歷史活動之間的聯系,這便更能夠提高微課設計和制作的準確性,能夠有效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

3.1 突出微課主題

初中歷史教師在制作微課內容時,需保證主題突出,內容也要與歷史活動具有較為緊密地聯系,從而為后續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提供基礎。如在講解“昌盛的秦漢文化”部分內容時,由于該部分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較多,因此教師便可借助微課形式參與教學活動。在制作視頻期間,教師須突出教學的主題,提高微課內容的針對性,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3.2 注重微課合理性

教師在設計微課內容期間,也需側重提高微課的合理性。教師可提前錄制好微課內容,此后再配置相應的圖片和背景音樂,在課前時間為學生播放,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在分享微課資源后,還需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情況,并針對微課教學中的缺點進行優化。

3.3 注重微課時間

由于微課的時間基本在10分鐘以內,因此難以囊括所有的知識內容。教師需以側重性和針對性為原則來制作微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同時還要科學把握微課的時間,不能過度延長,以免導致學生產生疲勞的狀態,甚至會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4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4.1 在課前,利用微課,指引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由于初中歷史學科的教材囊括的內容較為零散,這便為學生掌握知識設置了一定的障礙。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需充分發揮微課的功能,將微課與教學目標有機融合,合理劃分微課的類型,不斷提高資源的豐富性,使學生能夠在內驅力的促進下高質量完成學科的學習任務,選擇適合的微課內容來掌握學科知識。教師可在制作微課期間,重視課前的引導作用,以微課方式突出具體內容,進而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在開展鴉片戰爭相關知識點講解過程,教師根據學生能力,針對性的結合教學內容,設計與制作學生感興趣的短視頻。在此過程,學生能明確鴉片戰爭相關的知識點,也提高了學生愛國熱情,對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學生能準確的掌握,在視頻結尾處引出具體教學任務與目標,并向學生推薦相應的學習資料。在整個教學期間,通過多媒體來播放微課內容,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逐步掌握新知識內容,這樣便可明顯提高學科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4.2 在課中,利用微課,指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基于信息化的時代背景,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應用微課也徹底改善了以往單調的教學形式。教師可將學生當做真正的核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因此將微課應用于歷史教學活動,便可充分促進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并配合科學的指導,從而輔助學生自主探究學科知識。

4.2.1 利用微課,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感知

由于初中歷史學科教材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囊括的知識點也較多,如各個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過程等。學生在記憶上述之時,便會普遍出現混淆的情況,因此也會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形成一定的抵觸情緒,這也無法與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教師在制作微課期間,便須綜合利用圖片、實物等形式,降低學科知識的抽象性,促使學生能夠以直觀的方式掌握和記憶知識內容。如在講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部分內容時,教師便不能以教材內容的順序作為教學環節的設置依據,也不能針對平定準格爾貴族和設置住藏大臣等知識點作出大致的講解,這樣難以輔助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內容。教師可合理運用微課形式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微課播放布達拉宮等圖片內容,并配以文字的說明,以視頻形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后,教師還可利用微課為學生講解班禪和達賴相關的制度,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制度內容的認識深度。BBD11DA9-D321-468C-AF76-396C8FE1D907

4.2.2 利用微課,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

在初中歷史教材中,也包括較多歷史遺物和古跡方面的知識信息,但學生并無法獲得真正的觀察和體驗的機會,此時教師便可充分發揮微課的應用優勢,將教學內容更加緊密的融入到微課設計中,學生通過教師微課展示的視頻圖片,進行自主點播學習,并總結知識點,提高學生思維意識水平。例如在開展“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學過程,根據學生特點,教師制作關于東晉十六國的形勢以及南北朝并立等歷史知識,讓學生加深印象,從而加強對于孝文帝改革過程當時社會背景以及具體情況的了解,輔助學生加深對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相關知識的認識。最后,教師也可借助微課來向學生展示胡人漢服等圖片,讓學生更為深刻地認識到民族融合的知識,形成多元化的學科思維。

4.2.3 利用微課,督促學生鞏固新知

在實施初中歷史教學活動時,多數學生均通過大量的背誦和練習來完成知識的鞏固。課后作業的模式也相對單調和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產生參與的興趣。此時,教師便可運用微課來提高課后鞏固練習的生動性,主動迎合學生的興趣傾向,不斷提高學科學習的效果。但在此過程,教師更應該提高認識,要提高對于微課輔助教學的認識,微課不是習題。例如在進行“席卷全球的工業文明浪潮”這部分知識講解過程,教師根據兩次工業革命知識,制作微課,其中包括工業革命時間、地點、取得成就等等方面的知識,設計后學生通過共享平臺,對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并掌握所學內容,實現有效的知識記憶,起到鞏固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目的。微課在鞏固新知識過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通過微課加強知識的鞏固能力,需要教師深入開發微課資源,科學進行微課設計,從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與復習興趣,全面加強學生知識的記憶能力與掌握水平。

5 通過微課展現初中歷史教學的魅力

5.1 制作微課,突出教學重難點

在整個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微課是具有一定獨立性的教學資料,而不是作為輔助和點綴。這便需要教師在制作微課內容時,側重提高其系統性和趣味性,充分發揮微課的理想應用價值。在制作微課期間,教師須客觀認識到微課是概要,不但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難點和核心,同時也需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形成鋪墊。如在講解“昭君出塞推動兩族經濟和文化交流”部分內容時,教師可結合通用性的道理來制作微課內容,為學生學習張騫出使西域等知識提供前提。在微課風格的選擇方面,由于初中生普遍對漫畫造型表現出的興趣較高,同時在內容方面也更傾向于接受生動有趣的事物,語言風格要歡快幽默,因此教師便可主動迎合上述需求來選擇微課素材,并合理配置背景音樂,不斷提高微課內容的感染力,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順利完成知識的內化。

在講解歷史知識時,教師通常會講解多個知識信息,但并非所有知識點均要細致講解,尤其在相對復制的知識講解過程,教師要根據主次情況,進行設計微課,并讓學生掌握重難點。例如在開展“中外交往和沖突”講解過程,教師根據內容,列舉鄭和下西洋等歷史事件,讓學生明確明朝國力逐漸衰落的因素,掌握當時的外交變化,結合具體史實,教師需將鄭和下西洋作為重點知識進行講解。教師不能完全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便不突出重點,這樣會對教學效果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教師也需注意,上述史實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無法形成因果關系,因此便難以在共同的主題下進行展示。教師可結合鄭和下西洋的內容制作微課,讓學生重點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科學習的效率。

5.2 分層原則,合理設計微課任務

目前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師主要的設計任務均以講授為主。但此時初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和學習能力,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便須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依據分層原則來科學設置初中歷史的微課任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融合實施,全面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保證完成預期的目標。尤其在探究知識過程,教師因結合學生實際,針對性的開展分層設置,讓學生開展局部探究,并掌握具體的知識點,從而由淺入深的開展學習。例如,在學習“抗戰勝利后的時局與重慶談判”時,可以進行分層設計,微課中設置關于談判背景、時間、人物等等內容,結合具體資料加強對于問題針對性的設計,讓學生高效學習微課內容。具體的問題可以包括:如在抗戰勝利后,人民對國家的期盼;蔣介石已經制定內戰方針,但急切邀請毛澤東談判的原因;如何評價中共談判中蔣介石的表現;蔣介石談判的目的是否實現等等。通過設置上述具有層次性的探究問題,學生便可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理解和掌握重慶談判的相關知識,不斷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充分發揮出微課的應用價值。

5.3 加強拓展,提高微課運用效果

將微課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教師還需側重提高教學活動與微課的結合度,不斷提高微課的完善性,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意識,充分發揮微課在歷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價值,保障學生實現綜合發展。這便需要教師基于微課來構建互動平臺,在師生之間創建平等的資源,提高微課的使用效率。如教師可運用媒體技術和軟件搭建個性化的網站,之后利用QQ、微博等工具發布文字、視頻等信息內容,便于學生在課后自主觀看練習,從而實現對歷史學習內容的拓展。學生也可在留言專區進行交流,利于教師加強對于學生能力的掌握。教師根據具體內容,通過微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優化與調整,建立歷史資源庫,讓學生在微課中獲取更多知識點,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好習慣,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加強教學分組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內部結合遇到的阻礙進行探討,研究得出解決的方法。教師還可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為其設置任務目標,逐步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盡量發揮學生的核心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微課的價值,實現綜合性的進步??傮w來說,教師在制作和使用微課資源時,需側重發揮學生的核心動能,通過有效的方式來讓學生提高運用微課資源的積極性,組織學生以獨立或合作的方式掌握歷史知識,不斷優化微課的使用效果。

5.4 巧妙組織,增強復習的實效性

不同的課堂活動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歷史課堂活動的影響對學生來說可強可弱。若想真正發揮歷史教學活動的影響力,便需加強與微課聯系的緊密度。歷史學科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時,便需主動轉變角色,將課堂的核心地位讓給學生。組織實施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在活動中所需發揮的作用。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點評,不斷提高歷史學科復習環節的實施質量。如在進行“列強的侵略”部分知識的復習時,教師便須轉變以往的復習模式,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形成知識體系,將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事件的原因、結果等信息進行匯總整理,這樣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利于學生提高復習能力。教師結合微課資源,對學生所學知識點進行補充,讓學生通過專題交流的方式,加強對于歷史知識點的學習,促使學生全面提高學習與復習效率。

6 結語

總之,微課在歷史課堂的運用,起到的是助力的作用,作為教師,應深入挖掘高效的微課教學模式,加強對于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與實踐研究能力,這樣才能創新微課教學體系,加強微課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應用效率,從而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希望通過以上闡述,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歷史知識,促使學生歷史素養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夏斌.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37(04):108-109+123.

[2] 高建強,馬培君.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4):65-66+72.

[3] 韓濤.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思路探討[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5):236.

[4] 劉子欣.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2):128+132.BBD11DA9-D321-468C-AF76-396C8FE1D907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微課應用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