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效的措施

2022-06-09 19:40高文霞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雙減背景提質增效小學數學

高文霞

摘要:中國的百年之計教育是最為之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到來,雙減政策也應運而生,這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設計教學活動完成教學目標,使數學課堂的質量效果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最終實現:減值不減量的目的。本文根據雙減政策的要求就如何開展高質量的小學數學課堂進行簡要的分析,并給出個人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員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數學;提質增效

引言:雙減政策更加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既要能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時間下消化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又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開展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數學課堂,使課堂變成能夠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是十分重要的。

一、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效的必要性

雙減政策的實施使學生從充滿壓力的課堂下走出來,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發現自我創造更多的可能。小學數學課堂的時間雖然是有限的,但是學生能學到的知識和提升的能力卻是無限的,因此在數學課堂上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都關注在知識本身,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這是當前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要面對的問題。而且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的學習特點是抽象的,小學生很難去理解這些數學知識,尤其是在面對幾何圖形以及一些重點知識的時候,學生的學習難度客觀來講是比較大的,這種現象的出現大大的制約了課堂效果和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在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個性化的成長。正因如此,教師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突破傳統數學教學的局限,充分利用雙減政策的機會,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得到更好的教育。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效的策略

1.以課前預習作為教學前奏

數學課堂的學習時間是十分有限的,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又處在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很難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上保持長時間的注意。但是教師又要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充分地掌握住數學知識,因此開展課前預習是數學課堂提質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了解了下節課要講的主要知識,并且還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難點問題是什么,學習的主動權就掌握在了學生手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為學生梳理數學姿勢,突破重點和難點的內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大大提高了課堂的質效。例如,在開展《認識圖形》的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去認識圖形,并且可以準備硬紙板,用剪裁、拼接等方式制作屬于自己的輔導工具,然后自己動手操作來了解圖形的形狀,并且還可以通過旋轉和平移等方式組合圖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來完成教材上自主預習的內容,如果遇到不會的知識及時的標注下來,讓學生帶著難點問題來聽課,使上課學習時注意力更加集中。不過因為每位學生預習的程度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針對性地講解教學,使學生構建數學的知識框架,將預習的內容和課程知識相銜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質量的教學奠定基礎。

2.創設良好教學情境,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段較小,很難理解當前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想要打造高質量高效果的課堂,就需要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為開展高質量的數學教學奠定基礎。受雙減政策的要求,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不應脫離學生的年齡限制以及興趣愛好,讓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動態,使數學符號在腦海中變得更加具體,讓數學知識和生活的橋梁通過教師的講解構建起來。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購物場景,可以用學生的鉛筆、橡皮等替代商品,并且為學生發放不同面額的游戲紙幣,讓學生模擬生活的場景進行購物。例如,一位學生買了一支筆1元,一個筆記本4元,但是現在商家進行促銷活動,買兩件商品可以打8折,學生在此次購物中該支付多少錢呢?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場景進行計算,了解數學知識,使計算的過程變得更加具體,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對于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重要性,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上個性化的成長。

3.重點突破難點問題,深化數學知識理解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既要順應雙減政策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面面俱到的把重點難點知識教會給學生,而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把握住教學中的重點知識以及學生所遇到的難點知識,合理的應用數學知識。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認知規律作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的實踐中要根據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對教學中的核心問題進行關注,這也是提質增效教學的關鍵。例如,在《圓的認識》這一章節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圓具有何種特征,還有學會畫圓,還要知道圓的半徑以及直徑的作用等方面,如果教師將每一個知識點都分開進行具體地講解,那么勢必會耗時又耗力。這就需要教師把握重點的內容,找到知識點間的共同規律。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不同大小的圓,然后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在不同大小的圓中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而圓的大小在變化的過程中是由什么決定的?”以此讓學生進行研究探索,使學生真正地理解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不僅需要教師更加負責任,也需要真正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真正地減輕壓力,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真正的提質增效。而教學方法不是單一的,需要多重并舉為其打開符合學生特點和要求的學習道路,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創造出無限知識的可能,讓學生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同時也能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拴.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路徑[J].新課程,2021(43):18.

[2]唐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6(11):20.

[3]張愛.巧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效[J].考試周刊,2016(90):66.

[4]余靜.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路徑[J].知識窗(教師版),2015(11):16.

[5]王穎.創設樂學情境,提高教學質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有效策略[J].吉林教育,2015(14):109.57BD6BC6-7007-4AEC-93E3-CF2DA012286A

猜你喜歡
雙減背景提質增效小學數學
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探究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煙葉生產模式的實踐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新形勢下基層國土資源工作提質增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