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促進農村小學生音樂課堂有效學習的途徑

2022-06-09 03:41廖思祝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有效途徑音樂教學農村小學

廖思祝

摘要:為了全面落實課程改革方案,驅動學生多元化、個性化、全面化發展,讓農村孩子也能獲得公平、公正的教育,農村音樂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根本原則,充分了解農村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征,立足農村本土實情,全面改進與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快樂地唱歌、認真地識譜、用心地欣賞,豐富音樂審美體驗,強化音樂知識涵養,以良好的音樂基礎訓練,助力農村小學生音樂素養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有效途徑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藝術類學科的教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音樂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創新意識,也可以帶給學生美的感受,能夠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點學科。不過,在以往的農村音樂課程中,教師應用的教學模式較為落后,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欣賞歌曲或者是學習歌曲,沒有讓學生體會到音樂中蘊含的深層情感。針對這種情況,在現代化的農村小學音樂課程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各種元素帶給學生新的學習體驗,以此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音樂,從而促進學生發展。

一、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1音樂教學形式單一化

在日益開放性的大環境下,農村孩子也有更多途徑接觸音樂,但是整體來說對音樂知識掌握不足,學習活動仍停留于淺顯層面;對于音樂教師來說,也沒有真正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還是采用單一化的教學形式,教學過程照本宣科,只有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而沒有真正考慮學生實際需求與認知水平,再加上音樂實踐活動匱乏,音樂課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1.2音樂教學情感不到位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更多要求,在強化知識教育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審美素養、情感態度、道德品質等全面發展。那么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從基礎訓練環節著手,既要明確教師教什么,也要明確學生學什么、怎樣學。但是從教學實踐情況來看,音樂教育沒能體現獨有的內在美,學生主要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缺乏真實的情感交流,這顯然有悖于音樂教育培養綜合素養的初衷。

二、促進農村小學生音樂課堂有效學習的途徑

2.1立足現實生活,感悟音樂魅力

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音樂知識比較抽象,理解難度大。想要強化學生音樂綜合素養,亟須從重視音樂基礎訓練著手,采用直觀教學方法。農村孩子自然熟悉本土生活,要從現實生活情境出發,在熟悉的環境中去發現音樂、鑒賞音樂、感知音樂,深化音樂理解,奠定音樂基礎。例如,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在音樂背景襯托下將學生帶入“黃昏”的場景:“同學們,快樂的一天馬上要結束了,太陽公公落山,美麗的黃昏時光到來了”,從生活視角領悟音樂美,獲得音樂情感熏陶,大家對音樂作品有了更獨特的認知;再如學唱歌曲《新年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各地過年的快樂場景,學生跟著音樂節奏演唱,產生共鳴。

2.2嘗試自制樂器伴奏,激發學生創作意識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樂器的短缺,對此教師就要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帶領學生們結合本地特色去嘗試自制樂器,這樣一來也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創作意識。與此同時,學生們也可以按照自己制作的樂器來創作和鑒賞本地的民歌,進而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也有效促進了學生們音樂素養的全方位提高。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去了解一下西方的圣誕節,然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時候進行肢體律動,并配合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當學生熟悉了這首歌曲的旋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鉛筆盒、易拉罐、鈴鐺、瓶子等工具來制作一些簡易的“自制樂器”,并引導學生試著根據歌曲的旋律進行敲打自制樂器,進而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進行音樂的熏陶,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還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創作意識,一舉兩得。

2.3講述故事綻放音樂魅力

音樂教學中的素材不只是物體或者是現代化技術,還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故事。音樂發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剛誕生時,可以說自從人類出現,音樂就一直伴隨著人類成長。在長久的發展中,人類與音樂也產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小學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而通過給學生講述精彩的故事,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理解音樂內涵。因此,在現代化的農村音樂課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故事,以此綻放音樂的魅力。例如,在教學《過新年》時,教師要給學生講述故事,幫助學生欣賞音樂的魅力,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情感。在音樂課程中,教師對學生說:“過新年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那么大家知道過新年背后的故事嗎?”隨后給學生講述故事:年是一種怪獸,傳說年會在每年的三十,出來鬧事。民眾看到年就急忙躲藏,突然有一個高處的臉盆掉了下來。年受到了驚嚇,就奪路而逃。人們得知年害怕這個聲音以后,就在每年的三十敲鑼打鼓、敲臉盆的驅趕年。后來,人們為了表達對新一年的祝愿,逐漸形成了歌曲。精彩的音樂故事使學生變得更加專注,他們在了解故事內容時,也知曉了音樂背后寄托的情感。這樣,通過在課程中講述音樂故事,使他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明白音樂是人們情感的寄托。

2.4開展音樂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綜合素質

音樂是美妙的聲音的集合體,通過聆聽這些音樂也會使得學生們的心情更加舒暢,也因此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帶領學生們走到課外,去聆聽來自大自然的聲音,進而通過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來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教師們也還可以引導學生們組建舞蹈隊、合唱隊等等,這樣一來也就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競賽,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并且這種偏“實戰性”的教學活動也往往能夠促進學生們對音樂技能的充分掌握。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我們大家跳起來》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便可以首先幫助學生去首先學會這首歌曲,然后教師可以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舞步,進而促使學生可以根據音樂做一些基本的指導動作。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這首歌曲以及相關的舞蹈,并引導各小組之間互相進行比拼,最終獲得第一名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進而有效地加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結: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科學且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始終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為盡可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認知水平,有必要深入全面地推動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及變革,最大限度地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切實全面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程馨永.讓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活”起來[J].北方音樂,2020(23):148-150.

[2]柳倩穎.如何在新課改下提高農村小學生音樂課堂學習效率[J].中華辭賦,2019(07):216.

猜你喜歡
有效途徑音樂教學農村小學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與時俱進推動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探究
國際法務會計應用現狀研究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