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與運用策略

2022-06-09 03:59韋銀貞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童話故事幼兒教育教學策略

韋銀貞

摘要:在學前教育中結合童話故事展開課堂教學課滿足幼兒天性,深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學前兒童的認知水平提高與健康人格形成也具有正向促進作用。為此本文就重點探討了學前教育中運用童話故事感染、激發學前兒童的有效作用,并舉例說明一些有效教法,希望能為豐富學前教育給出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童話故事;教學策略

童話故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而且其內容往往蘊含一些教育意義,教師利用童話故事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進行教育,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成長,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促進他們不斷成長。

一、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高幼兒的想象力

童話故事是民間幻想的產物,對幼兒的想象力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童話故事本身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塑造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反映,這就需要依靠想象的力量。如童話故事里的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和植物,這和現實生活是不一樣的,他們可以通過對話來進行情感的交流。幼兒在閱讀童話故事的同時也是在提高他們的想象力。

(二)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在學前教育期間,幼兒的理解能力還處于最初的階段,稍加難度的文章則可能造成幼兒讀不懂文章、理解不了故事的中心思想的現象發生。而童話故事大多是由色彩艷麗的圖片構成,其故事內容相對而言也較為的簡單易懂,使幼兒很容易就讀懂,如此就能有效的增強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涯也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三)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調查發現,相比于自己看童話故事書,幼兒會更加的喜歡聽童話故事,或是聽老師講、或是聽爸爸媽媽講,在聽的過程中,幼兒會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自己正處于童話故事中,處于第三者的角度觀看一件故事的發生。當它們記住一篇童話故事時,幼兒就會主動的選擇自己講童話故事給別人聽,向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悅,這對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言是一種鍛煉。

(四)培養兒童正確道德觀念

童話故事往往可以借助奇異的故事折射現實生活,教會兒童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培養兒童正確的道德觀念,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如《漁夫和魚》的故事,一條神奇的金魚可以幫助漁夫實現三個愿望,但是因為漁夫老婆的貪念,使得他們失去了實現三個愿望的機會,而最終漁夫什么也沒有得到。兒童通過這個故事便能夠懂得人要學會知足的道理,不可貪得無厭,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二、童話故事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幼兒階段童話故事教學中對幼兒兒童的知識接受能力、文本閱讀能力培養應該強調對教學意義的明確、強調幼兒兒童閱讀興趣的深度激發、同時強調文本教育的現實意義優化,下文將圍繞這3點內容展開逐一分析,為幼兒兒童提供正確的童話故事教學方法。

(一)明確教學現實意義

童話是幼兒兒童所最喜愛的文學形式之一,它對培養幼兒兒童的閱讀能力與學習習慣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此教師需要從思想內涵上強化對他們的教育過程,以達到明確教學現實意義的目標??陀^講,幼兒階段童話故事教學并不能形成完整文本,它的結構簡單,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教學延展,通過延展來豐富幼兒兒童對于童話故事的認識,進而優化童話故事教學體系,確保教學內容的全面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向學生展示一些童話故事內容中的有趣部分。例如在經典的《烏鴉喝水》童話故事講解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形式來為幼兒兒童實際展示烏鴉的整個喝水過程,在生動直觀的多媒體動畫展示過程中來輔導他們理解《烏鴉喝水》故事相關內容,并潛移默化的提升他們對該童話故事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

(二)構建教學主題情境

童話故事教學文本中所創設的情境本身就是虛擬的,而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繼續延伸這種虛擬情境,構建童話文本所展開的主題情境,更進一步的激發幼兒兒童的童話故事認知與閱讀學習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兒童在識字能力與傾聽、閱讀耐心方面表現偏弱,注意力無法做到長時間集中,實際上這對于童話故事的教學展開與推進是不利的。為此教師必須針對幼兒兒童的基本特征來設計閱讀教學內容,就比如說構建閱讀教學主題情境來輔助教學過程,提高他們的課堂教學參與度。還以《烏鴉喝水》為例,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平臺首先進行教學內容的情境再現配合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兒童首先理解文本情節內容。具體來講就是對文本中情境的還原,教師可以讓幼兒兒童參與到對烏鴉喝水過程的模擬過程當中,準備一些石子與半瓶水的瓶子來效仿烏鴉的做法進行試驗,最終發現半瓶水的水位真的升到了瓶口位置。在該情境模擬教學過程中,教師幫助大家真正了解了烏鴉喝水的全過程,提高了幼兒兒童在童話故事講述與試驗教學中的參與程度,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于《烏鴉喝水》這一課的文本閱讀及學習興趣,更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強調文本教育意義

基于童話故事教學來強調文本教育意義對于鼓勵幼兒兒童拓展想象,深入童話故事閱讀教學也很有幫助,它能夠幫助幼兒兒童感受到隱含于童話文本中的真實情感。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童話故事中,教師就將文本中的各個角色分配給不同兒童,讓他們分別來扮演蝌蚪、烏龜、青蛙和鯉魚,然后教師負責旁白,與表演者們共同演繹這一童話閱讀內容,幫助他們滲透文本情感的同時也幫助他們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在常規教學完成后,教師還會提出在創作要求來鞏固幼兒兒童的童話故事文本閱讀學習成果,提高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能力,這樣就真正做到了一舉兩得,一方面鍛煉了幼兒兒童的肢體及語言表達能力,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的閱讀思考能力與行為動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中童話故事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為幼兒兒童在受教育早期就營造了良好的虛擬化夢想空間,在教師講解童話故事中就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實現了基于童話故事的情感滲透,多方面體現了幼兒教育中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精髓內涵。

參考文獻:

[1]梁珊.幼兒園童話教學個案研究——以山西省A幼兒園為例[D].西南大學,2010.

[2]王愛萍.童話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朱曉梅.幼兒園大班童話故事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研究[J].中國教師.2012,(14).16-19.

猜你喜歡
童話故事幼兒教育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童話閱讀
童話故事引入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
讓童話浸潤童心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