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教師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2022-06-11 14:08王汝芹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7期
關鍵詞:農村教師關愛留守兒童

王汝芹

摘要:由于特殊的原因,農村外出務工的數量每年都在增長,而留守兒童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在農村教師的工作中,照顧留守兒童是教學工作之外的主要工作。由于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常常會覺得孤單和無助,這些不良狀況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協調發展。因此,農村教師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懷與關愛,以彌補其心理上的空缺,培養其健全的人格,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農村教師;關愛;留守兒童

前言:

在新課改和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不斷增多的背景下,農村教師要重視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并加強學科教學。留守兒童缺少家長的關懷與照料,當留守兒童遭遇人生困境、心理問題時,若得不到及時的協助與忠告,就會產生不良的思想和心理問題。因此,農村教師要對留守兒童給予積極的關懷,以提高留守兒童的身心素質,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一、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成績不好

因為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文化水平很低,所以留守兒童沒有能力去輔導孩子的作業,所以留守兒童把重點放在了養育上。尤其是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大的,都比較寵溺孩子,對于孩子的要求都會盡力去做。還有一些家長將孩子交于自己的親戚照顧,有些親戚會認為這不是在自己的孩子,所以不好管。這些理由使得那些留守兒童都是放任自流的,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控能力差,不積極主動,把學和不學看成一樣的。留守兒童很容易形成壞的社交習慣,甚至曠課,逃學等。因此,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

(二)沒有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缺少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辨別是非,易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左右,最終引發群體性事件。一小部分留守兒童對網游上癮,甚至吸煙、酗酒,最終被惡人所利用。

(三)心理發育不良

由于這些留守兒童缺乏家長的關懷,監護人的文化水平低,監管力度不夠,造成了孩子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出現厭學、逃學等情況,對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是由于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不完整,家長也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使得孩子出現種種問題。

二、農村教師關愛留守兒童的方法

(一)建立一個融洽、有愛的教學環境,積極交流與溝通

積極的交流是教師和留守兒童的紐帶,也是教師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家長常年在外工作,使得留守兒童找不到人傾訴,久而久之,留守兒童就會養成沉默寡言的個性,很多人的情感會長期受到壓制,從而對留守兒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當這些問題繼續下去時,留守兒童會逐漸失去對情緒的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和人格也會有缺陷。要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必須加強與留守兒童的交流,讓留守兒童體會到不同的關懷方式,留守兒童則有機會與空間來宣泄自己的情感,營造一種和諧的關系與氛圍。教育環境的改變可以增強留守兒童對自己感受和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另外,正面的交流與溝通,也能讓教師更好地了解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進而對教學活動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優化,這既體現了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又能讓留守兒童的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教師可在教室里與留守兒童進行交流,并根據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喜好來挑選留守兒童感興趣的主題。比如,教師可以問:“教師下班后都喜歡看書,那么你們在課余時間里干嘛呀?”有些留守兒童和教師有著相同的興趣,所以就很積極的加入到談話中。教師能適時地把《生活》《追風箏的人》等正面書籍介紹給孩子,將教育和關愛滲透到留守兒童的課余活動中。有些性格較強的留守兒童,在融洽的溝通環境中,也會對教師坦率地說,留守兒童常常在業余時間打游戲。當教師了解了這一點后,就不能直接地進行指責,而是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這些留守兒童認識到沉迷游戲的危害,同時向留守兒童推薦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動,逐步引導留守兒童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通過與留守兒童的交流與溝通,不但能讓留守兒童體會到教師的關懷與關愛,同時也能使留守兒童對教師產生尊敬的感情,更樂于與教師交流自己的內心情感,這樣不但有助于增進古巴的友誼,也有助于訓練對象對子女的認識。

(二)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疏導,以填補其心靈缺失

由于缺少家長的陪伴與照顧,農村留守兒童往往會有一定的心理問題。教師若有意忽略其心理問題,不但對其發展不利,而且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因此,農村教師在關愛留守兒童的同時,要注意其心理狀態,對其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以彌補其精神上的不足,盡量減少其心理上的問題。比如,部分留守兒童因缺少家長的關愛而經常表現出對父母的不滿和排斥,從而造成了家庭關系的脆弱。這一不良現象不但會損害留守兒童的樂觀本性,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心理問題。所以,農村教師應該與留守兒童的父母共同努力,引導家長積極主動地與留守兒童聯系,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使留守兒童感到家長的關懷。同時,教師還應從留守兒童父母的工作入手,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體會到父母的困境,并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讓留守兒童認識到父母是因為在外工作,給自己創造豐富、寬裕的居住環境,從而消除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憎惡和一系列的不良的心理問題。讓學生在心靈上和感情上的真實境界得以完美與完善,讓留守兒童在充滿愛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三)為被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提供切實的幫助

農村留守兒童具有特殊的年齡特征,其生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弱。在面臨人生困境時,留守兒童常常會感到無助、焦慮。當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時,留守兒童不僅無法專心學習,而且很容易在思想上產生錯誤的認識,嚴重的還會給社會帶來傷害。所以,農村教師在照顧留守兒童時,應主動為其提供幫助,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受傷害。如果留守兒童得到了幫助和照顧,那么留守兒童就會產生一種樂于助人的高尚情操,這對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舉例來說,很多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同住。農村老人受教育程度低,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無法輔導留守兒童完成家庭作業。因此,教師可以常常走訪留守兒童的家中,了解留守兒童的真實困境,并設法幫助留守兒童克服困境。同時,也要鼓勵留守兒童,如果爺爺奶奶生病了,可以打電話給教師。這樣,留守兒童在突如其來的困境中不會驚慌失措,而教師的支援則能增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安全感,并能促使留守兒童更加努力的學習,在艱難環境中健康、幸福地成長。

三、結論

總之,留守兒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也是農村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所以,農村教師要主動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困難,通過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來緩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從而使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得到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昔.農村教師應如何關愛留守兒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217.

[2]劉麗萍.談農村留守兒童的管、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38.

[3]王潔靜.農村幼兒教師要對留守兒童多一些關愛[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50.

猜你喜歡
農村教師關愛留守兒童
寧波旦可韻服飾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
讓關愛成為留守兒童心底的陽光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試論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農村教師的課改觀
報告顯示:超六成農村教師希望流動到城市任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