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特殊教育個例送教上門的實施策略

2022-06-12 22:50李敏
江蘇廣播電視報·新教育 2022年9期
關鍵詞:送教上門智障特殊教育

李敏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系列政策法規的相繼出臺,為不能到校的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服務。我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法規。本著一顆愛心、耐心、責任心來給特殊兒童及家庭送理念、送教學、送溫暖,讓孩子切身的體會到特殊教育的價值魅力,這才是特殊教育部門、特殊教育工作者行之有效的共同目的,由于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特點,對老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主要運用語言來組織教學、傳授知識。通過形象、生動、豐富、夸張的課堂語言來組織教學,能夠更好的吸引殘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特殊教育;送教上門;特殊教育工作者;智障;堂課語言;教學效果

特殊教育學校課堂語言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專業口語、態勢語和書面語。是教師進行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載體。在課堂師生交互活動中,教師的課堂語言是否有效,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

由于特殊兒童的學習能力相比于普通兒童差,對教師課堂語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課堂語言是一種能協助教師更好地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的直接用具。由此,教師要注重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課堂語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流利的普通話、注重課堂語言的趣味性、課堂教學應善于運用無聲語言和體態語言、課堂語言要注重激性以及要注意課堂語言的使用技巧。

一、教師課堂語言的基本作用

首先,課堂語言是主要的教學手段之一,盡管在信息時代,給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由于培智學校學生的特點,他們接收外界知識的能力相比同齡普通兒童差,大部分學生有學習困難,因此更需要有效、簡單的教育教學內容及方法,才能提高特殊教育教學質量。其中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語言的精煉、準確是決定課堂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師課堂語言活動主要有講解、啟發、引導、提問等。此外,還有一些為吸引或保持注意、調控教學進程、表現彼此關系的表達,它們都是課堂語言的組成部分,課堂語言是構成師生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師課堂語言對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學生學習的快慢同教師堂課語言的清晰度、條理性密切相關。教師課堂語言表達清晰且精煉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課堂語言不精煉、敘述不正確、條理不清晰、不生動形象,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課堂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

二、送理念

就是讓家長了解國家政策,根據自家孩子的殘疾現狀,堅定信心,要讓家長知道,通過教育訓練,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其次,對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進行心理疏導,掃除他們的心理自卑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同時要讓家長知道,學習單靠教師單方面是不行的,也需要家長配合施教,在教師教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共同參與,并且學會所學內容,在沒有老師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替老師完成教育訓練任務。

三、送教學

恰胡花同學是下肢殘疾,語言、智力方面沒有障礙,因此語文方面我采取跟在讀學生一樣的教學內容。首先,我計劃從拼音開始教學,讓她學會拼音,然后在送她一些有拼音標注的圖書,讓她借助、圖畫進行識字,增強她的識字能力。其次,教會她查字典,借助工具書來識字,慢慢的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后,送給她一些課外讀物,這樣她可以借助工具書來進行課外閱讀。這樣一來,她的識字量慢慢增多,課外閱讀量也逐漸增大,也可以離開老師借助工具書來進行識字閱讀。在此同時,老師要隨時跟她保持電話聯系,對她的疑問要耐心地給予回答,做她最好的朋友,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她進行多交流、多溝通、多鼓勵,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樹立她的自信心。讓她愛上學習。

四、送溫暖

對特殊孩子及孩子家庭在學習上、生活上碰到的困難要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能力范圍以外的要及時向學校匯報,尋求學校及有關部門的幫助,給予貼心的溫暖,讓她相信老師、相信學校、相信國家。

特殊教育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為了殘疾孩子的明天,我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應“有耐心、有愛心、有責任心,”讓特殊孩子從心底里感受到特殊教育的價值所在,這才無愧于“特殊教育工作者”這個稱號。

五、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課堂語言存在的問題

1.教師課堂書面語及專業口語的缺乏科學性,語言表述不夠準確。

一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不時一些概念的解釋不準確,缺乏條理性。表達隨意,缺乏規范性,語句重復;語言表述中常伴有嗯、啊等現象。其次,課堂中教師始終應用的口語語言是普通話,學生口語不準確應及時糾正。最后,一些教師經常在教學中使用當地方言,導致教師課堂語言的不規范,要使用規范的普通話。

2.課堂語言僵化、刻板,以“說教”為主。

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大部分老師課堂語言比較單一,都是以“說教為主”缺乏課堂語言的靈活性及生動性,學生被動接受的語句較多。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語言生硬、淡漠,缺乏熱情和真摯的情感。

課堂是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情感互動與交流的重要場所,是應該充滿期待、快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展現出快樂、輕松的氛圍。而且大部分老師的語調單一,在一堂課中從頭至尾使用一種語調,語氣平淡,缺乏變化。

4.課堂上教師對學生鼓勵性課堂語言缺乏創意。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及要鼓勵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更要鼓勵沒有機會或不敢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讓學生體驗平等的待遇。

六、提高教師課堂語言有效性的方法

1.認真備課,熟練教材。

認真了解教材,對概念、規律的表達,要做到精準、貼切,不可模棱兩可,以免讓學生產生誤解和疑義;不同課程,了解語言有其專業特點,要使用學科專業術語,以體現學科教學的科學、嚴謹。

2.認真學習骨干教師的經驗,提高自己教師職業素養。

骨干教學有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他們能夠很好的把握教學。運用精煉的語言及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課堂語言要簡明扼要,避免言不及義和不必要的重復;教師的課堂語言不得隨意,避免口頭禪。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課堂用語,如課堂導入語、提問語、過渡語、課堂結語等。

3.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

傾聽教師課堂語言的對象是我們特殊兒童,了解他們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如學生喜歡通過聽覺接受外界信息,但不喜歡高音調的聽覺刺激,那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應注意自己的語調。有效合理的運用自己課堂語言,提高教學效率。

4.認識教師課堂語言的特點,時刻總結教學經驗。

課堂語言要具有啟發性,課堂語言的啟發性是對教師語言更高層次的要求,啟發性的語言是積極的、能動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情境化教學是現在特殊教育教學中最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啟迪學生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4]。

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知什么、聯想什么、表達什么必須用課堂語言進行引導,發出一定的指令,讓學生明確自己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正確的指令讓學生明白學習任務,更好更有效的學習。

由于我們學生的特殊性,他們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弱。語速過快,學生沒有反應和思考的時間,影響學生對信息的獲取;語速過慢,不僅浪費教學時間,還將導致學生精力不集中,降低堂課學習的興致,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課堂語言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工具,特殊教育教師課堂語言的有效性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明確有效課堂語言的基本要求,不斷豐富教師課堂語言類型,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積累,提升課堂語言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特殊教育教師的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

猜你喜歡
送教上門智障特殊教育
讓智障兒童喜愛上美術課
具身體驗:培智體育教學的實踐
為智障孩子撐起一把青春傘
智障兒童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試論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的實踐與探索
融合教育架構下“送教上門”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新時期我國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重度殘障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工作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