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2022-06-12 03:25李漢勝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李漢勝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越來越彰顯其比較高的價值。初中道德與法治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學生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的重任。生活化教學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以期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增強中學生的愛國情感,塑造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學生認識和提高法律意識的重要基礎,更是推動黨和國家意識形態社會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初中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開展進程中也出現了問題。鑒于此,文章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是人的感知力、想象力高度活躍的階段,其道德觀念也逐漸由他律向自律轉變,但受年齡階段的限制,他們對道德行為的認識和判斷能力還比較弱,法治觀念和法律知識也相對欠缺,因此對道德與法治知識很難有深入透徹的理解,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借助具體的生活化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

其次,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加側重知識的傳授和道德的說教,習慣于將知識死板、單一的灌輸給學生,學生則只能被動接受,以至于課堂教學脫離學生實際生活,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僅停留在書本的理論知識層面,而無法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所以,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甚至也阻礙了教師授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所以,教師必須對教學理念進行革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拉近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才能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提升教師業務能力和自身素養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通常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素養直接影響到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自身教學素養較低,無法滿足正常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要求,那么也就無法在教學中將生活化知識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不能給學生最適宜的專業指導,進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造成一定影響,同時也阻礙了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生活化教育與理論知識的有效結合。所以教師的自身素養是推進生活化教育與道德與法治教育充分結合的主要途徑之一,學校就需要對道德與法治教師開展定期的培訓,讓教師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教材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是不一樣的老師會把它變成不同的厚度和廣度。但道德與法治的知識本身就側重情感引領和道德塑造,這就更加呼喚老師們拉近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有效地誘發和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更加多元化和立體化。由于中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對匱乏,學生也不會有意識地對其加以提煉和概括,因此,在教學時就需要教師扮演橋梁的角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進行銜接,將課堂的范圍擴展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在生活的大課堂中汲取學習的資源。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從日常的實際生活出發設置問題、分析素材、尋找答案,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法律在我們身邊》時,往往受制于法律知識枯燥乏味學生不感興趣,或者法律“高大上”初中生不理解的困境,解決這些困境就可以把教材內容編排成小型的生活情景劇,讓學生來演一演身邊與法律相關的案例,或者帶領學生回顧學校開展過的法治教育宣傳活動,讓學生談一談在參加這些活動中的收獲和感悟,引導學生發現法律就在身邊,這樣可以把課堂直接變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充分感受法律與我們緊密關系,從而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結合生活進行課后練習

在雙減政策的合理開展下,有效的課后練習必不可少,既要減少學生的課下作業壓力,又要提高學生學習水平,鞏固課上的學習知識。因此,教師就要發揮其重要引導作用,以及改變自身教學思維方式,創新教學方式,打破教學僵局,積極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每天的道德與法治練習不宜布置過多。那么,如何將練習合理布置呢?我們可以將課后作業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后的復習鞏固和拓展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道德與法治習題和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更加善于注重、了解和體驗生活,加上多元化和多樣化的設計形式,將課后作業作為鞏固知識的好工具。

例如,在學習《青春有夢》這一課時,學生們在課上學習了夢想的重要性和實現夢想的途徑,那么課后練習部分,我們就可以設計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搜集一些先進的榜樣人物確立夢想和實現夢想的真實故事,作業結果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呈現,也可以制作成手抄報與大家分享。在這一過程中,既鍛煉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既可以對教材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也可以使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感悟夢想的偉大意義和“只有努力奮斗才能實現夢想”的道理,這樣既能保證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鞏固,又可以讓學生去發現道德與法治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進而提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最大的問題便是無法將課堂理論知識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對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理論知識不能深刻理解。因此,為了提高當下我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保證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可以有效地在中學生中普及開來,需要積極將生活化教育模式融入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易洪彬.再談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讀天下(綜合),2019(13):210-210.

[2]任曉風.淺談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速度(下旬),2019,000(012):200.

猜你喜歡
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策略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