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2022-06-12 04:26賈惠萍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賈惠萍

摘要: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強調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這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生,還要從落實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進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轉變教師思想、營造良好氛圍、調整教學方法、重視習慣養成的角度實施教學策略,培養并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探索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積極主動的、生動活潑的過程。學生本身也是有豐富個性的、具體的、不斷發展的主體。讓學生充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并與同伴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筆者覺得應該把握好教師的引導 與學生的自主探索之間的“度”,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一、創設自主探索氛圍,調度學生主動意識

(一)布設探索任務

在數學課堂導學環節,教師對教學內容做深入分析,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推出一些學習任務,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索學習,都能夠為學生自主探索習慣培養創造良好條件。學生有一定數學知識積累,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舊知展開自主探索,學生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進而培養自主探索能力,教師要對學習任務設計做優化處理,以提升教學匹配性。

(二)應用媒介啟動

教師借助多種媒體進行學習情境設計,也能夠對學生多種感官形成一定沖擊。多媒體展示圖片、視頻、動畫等信息,教師推出實物觀察和測量活動,學生列舉生活案例展開思考和學習,都能夠制造出特定的學習氛圍。學生對媒介輔學比較敏感,教師要做科學設計和組織,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特別是實物助學設計,學生耳聞目睹,能夠順利啟動學生學習思維。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公式推導是學習重點內容,教師對此比較重視,組織學生利用剪紙等手段做具體推導和展示,給學生提供直觀學習機會。為進一步調度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借助多媒體做動畫演示,對公式推導過程進行形象呈現。學生觀看動畫時,對相關操作步

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要求學生借助網絡搜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一些典型案例,將這些案例做篩選處理,及時投放到學科交互平臺,給其他同學提供訓練素材,看誰搜集到的訓練題目更為典型。學生對網絡搜集信息學習活動有更高認同感,這說明教師教學設計是比較適合的,學生都能夠主動行動起來,將一些典型案例搜集

出來。在這個學習操作過程中,學生自主操作、自主展示、自主交流,其學習呈現高效性。

二、傳授自主探索方法,提升學生操作效率

(一)組織質疑釋疑

數學學科啟動質疑學習機制,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思考,教師要對教材做深度發掘,找到問題設計取點,鼓勵學生自然進入到質疑學習環節,在深入思考和互動交流中建立數學思維。學生自主探索中也會遇到一些疑惑,教師鼓勵學生做質疑性設計,推出一些典型問題,也能夠為課堂教學增加教學素材,為互動交流學習活動設計提供信息支持。

(二)設計探索計劃

教師對學生做學法傳授時,要針對學生學法積累現實進行組織。自主探索需要有統籌規劃意識,先學什么后學什么,都應該有清晰的安排和設計,學生在這方面沒有意識,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做學習活動計劃,對自主探索任務進行分析和設計,無疑能夠有效提升其學習效果。

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先組織學生做公式推導,然后給出一些梯形,讓學生展開計算操作,熟悉梯形面積計算程序。為強化學生學習認知,教師設計生活中梯形尋找和面積計算探索任務,并要求學生做出學習規劃,設計完整的操作方案 :在我們生活之中有許多梯形的存在,展開具體的尋找,然后借助學習工具展開測量,計算其面積。為確保實踐活動順利展開,要先做好行動計劃,包括操作時間安排、工具準備、操作過程設計等內容。學生接受任務后,開始了具體規劃和思考,教師深入到課堂,現場調查學生計劃設計情況,學生都能夠仔細介紹其主要規劃內容。教師要求學生做行動規劃,未必要將計劃寫出來,但一定要做好思考,確?;顒禹樌归_。

三、優化自主探索活動,培養學生探索習慣

(一)組織先學行動

自主探索內容豐富,自主探索活動形式多樣,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需要作出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布設預習活動任務,能夠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機會。學生學力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師預習任務設計要體現差異性,為不同群體學生做針對性設計,能夠提升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性。

在教學《公頃的認識》相關內容時,教師推出預習任務 :學校操作面積有多大呢?如果用公頃來做單位,你估猜有多少公頃呢?課余時間用步測的方式做測量計算,看誰的估測更為貼近。面對這樣的預習任務,學生都能主動接受,紛紛來到操場做步測計算,因為步測存在一些誤差,學生之間發生更多討論和辯論。課堂教學程序打開后,教師帶領學生做實地測量,讓學生計算出操作的精確面積,讓學生有驗證估猜的機會。一個最為簡單的預習任務,成功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從學生具體表現可以看出,教師任務設計帶有激發性。雖然步測存在一些誤差,學生還是樂此不疲地展開實地操作,自主探索意識得到強化。

(二)延伸課堂訓練

課堂訓練設計時,教師要做延伸處理,推出更多課外學習和探索任務,無疑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學生學科訓練不能局限在課內,需要對接生活認知,進入生活環境之中做數學實驗、數學制作、數學觀察、數學計算等活動,學生接受度高,自主探索效果顯著,教師要做好組織和調度,讓學生順利進入到課外訓練環節,在主動學習中形成學科核心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機會讓學生獨立嘗試,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學習技能的形成便能在潛移默化的自我建構中得到實現。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靈活多樣地創設學習情境,適時地提供與生活相關的情境,在健康、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思維的火花進行碰撞,個性得到發展,積極主動地探索,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

[1]李秀林.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1(18).

[2]胡文輝.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J]. 廣東教育 ( 綜合版 ),2021(03).

猜你喜歡
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