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視角下中國大運河經濟的新發展

2022-06-13 23:06趙靚田德新
中國水運 2022年5期
關鍵詞:共生理論

趙靚 田德新

摘要:中國大運河是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樞紐,連接了沿線各城市的交流和運輸,以水運航道推動我國現代經濟建設和對外文化輸出?;谶\河資源發展起來的航運產業、文旅產業等都是運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隨著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的變幻起伏,中國大運河的發展變得舉步維艱。今年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堵塞引發熱議,人們轉而對焦于我國大運河發展的困境,規劃中國大運河未來發展的新格局。本文通過共生理論,以蘇伊士運河堵塞問題為切入點,闡釋運河與經濟發展共生的新條件,提出我國大運河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優化大運河資源的開發,防范航運危機,以便更好地推動我國的社會經濟和人文經濟的建設。

關鍵詞:大運河經濟;共生理論;航運管理

中圖分類號:[U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5-0018-03

1引言

我國航運經濟的歷史由來已久,公元前400年的京杭大運河算是我國航運的開端[1]。航運有其獨有的優勢,譬如低廉的運費、龐大的貨運數量和四通八達的航道。因此,便宜快捷的商品航運方式,在人們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止在古代,如今航運仍是現代化運輸綜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連接內陸、沿海城市和海外地區的運輸責任。航運相比于其他運輸方式,有較為突出的成本優勢,更利于區域經濟的高效發展。

據報道,2021年3月23日,“天賜號”巨型貨輪堵塞蘇伊士運河造成了不可估計的經濟損失。同年4月6日意大利郵輪因引擎故障使其再次停航,歐洲航線持續受損,造成運輸壓力,這引發了大家的熱切關注和討論[2]。眾所周知,蘇伊士運河是亞非之間的黃金水道。數據顯示在全球海運物流中,約15%的貨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據不完全估算,蘇伊士運河堵塞令全球貿易每周至少損失6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3]。僅僅一艘貨船的堵塞就引發了巨大的經濟變動,可見航道與經濟是共存相依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更傾向于利用火車、汽車、航空等運輸方式,航運經濟已從龍頭跌落,我們需要加快步伐尋找運河經濟的新出路,而蘇伊士運河堵塞問題正是給我國大運河發展提供新視角的好契機。鑒于此,本文在共生理論指導下,探討運河資源的開發利用,為解決當代航運發展的困境,并推動中國大運河經濟新發展提供參考。

2共生視角下的大運河經濟

2.1共生理論下大運河資源的開發和發展

共生是指通過某種機制的運作,不同屬性的各單元或連接或抑制,最終達成連續性共存發展的狀態。袁純清[4]指出共生理論中包含共生單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環境三大基本要素,共生單元是其中生產與交換能量的基本單位,其能量傳輸和轉換的媒介稱為共生界面。共生模式是共生單元相互融合的方式,共生環境是除去共生單元,給予共生模式發揮作用的外在條件。共生理論雖源于生物學,但早已應用到社會學、建筑學等多個領域。在此理論框架下,航運經濟、大運河經濟和文旅產業是三個獨立的共生單元,同時大運河資源不僅是產生能量的共生單元,也是信息傳輸、文化交流等種種功能的媒介。

2.2航運經濟的發展

航運產業是航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包括內河航運和海洋航運。作為最古老的運輸方式之一,內河航運連接了國內的內陸腹地與沿海地區。內河航運的建設是依靠河流進行修建,因而在其運輸的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可以降到最低,所以航運發展有利于建設節約型經濟,促進社會環境的友好發展[5]。海洋航運則是“建設海洋強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

在新形勢的影響下,尤其在新冠病毒仍然肆虐全球的時候,世界各國對航運發展的要求更加重視。積極通過航運擴大國家間合作,促進航運及自身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據統計,航運經濟的規模效率近幾年呈現下降趨勢,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地位不斷下降,需要對其產業進行結構優化,以適應我國蓬勃發展的現代化經濟建設。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最大的運河,也是中國南北水運的大動脈和航運經濟運營的樞紐。它擔負著長三角地區大宗物資的轉運重任及北煤南運的戰略任務,對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重大。沿線穿過多個城市,以京杭運河江蘇段來看,有8個城市。據此紐帶,地域間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了特有的運河經濟帶。水運以低廉的運價適應于大批量的物資運輸,即使在總體經濟中占比下降,但在立體化的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中仍占有一席之位。以揚州為例,政府為運河經濟的發展利用構建了強大的共生環境。據《中國水運報》資料表明:未來五年,揚州將實現水運方面的重大突破,重金投資23億元,與前五年相比增長328%,旨在構建“江河聯動、優勢互補”的區域港口群,完善“一港三區”的功能布局[6]。同時,大運河強大的抗洪排澇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業在自然災害中所受的影響。充分利用運河資源,發揮水運優勢,對運河沿岸城市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2.3文旅產業的發展

王云[7]指出運河沿岸的城市推動了大運河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邗溝文化、水利文化、漕運文化等諸多物質文化遺產由其孕育而生,與水密切相關的寺廟遺跡、水工遺存及運河故道廣泛分布。大運河作為文化交流的傳輸者,也帶來了異域文化,傳播了天主教思想。發達的商業貿易讓集聚的商人建立了商業活動會館,這給予了流動性文化傳播的空間[8]。如今,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建立,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的召開等一系列運河相關活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既刺激了大運河的文旅產業,也完善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強了各國運河文化間跨越空間和時間的交流。

運河資源也帶動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大運河沿線城市旅游產業的規模和質量都居于全國前列,產業雄厚的基礎更有利于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以江蘇省為例,2019年,沿線旅游人數超過40億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5萬億元。游客滿意度綜合指數也穩定保持在“滿意水平”。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隨著情勢的緩和,游客消費金額和消費筆數都呈現增長趨勢[9]。潘寶明[10]指出運河旅游資源需要整合性開發,從發展基礎、優勢及政策各方面入手,打造特色化的潤揚旅游區,從而在眾多旅游區中脫穎而出。鄒新梅[11]通過分析航運產業的發展趨勢,標明擴大國家間合作可以促進航運及其旅游產業的發展??梢?,未來大運河文化和旅游市場潛力無窮。9F1AF3B5-8C75-4DAF-812F-2DE88D7B8FCF

綜上,可得到共生理論下的中國大運河經濟發展關系,如圖1所示。

3對揚州運河治理的啟示

3.1共生單元——優化產業結構,完善運河經濟

航運經濟可以促進城市運河經濟帶的打造,但當前其潛力內涵挖掘不足。揚州一向以旅游經濟聞名,但此次疫情期間,旅游業受到重創,這表明我們必須加快優化其他產業鏈,強化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一,建立系統化的信息檢測系統,實時計算運河航道和來往船只的數據。蘇伊士運河連續的堵塞問題說明了通航條件的重要性,與來往船只共享數據能增強通航能力。第二,對航道堵塞做好預警防備工作,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降低損耗。第三,借助運河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促進區域間合作,形成跨地區的經濟區域和重點產業帶,加大技術型產業的生產,聯通國際市場?!段穆孟M白皮書》指出,2019-2020年“夜經濟”這一關鍵詞成為位居第二位的江蘇省報道詞匯。巧用資源優勢,將夜游大運河打造成旅游新亮點[9]。

3.2共生界面——利用新興傳媒,建立文創品牌

如今新媒體的信息傳播具有廣泛性和大眾化,傳播速度快捷迅速,文旅產業可充分借助新媒體擴大宣傳。揚州“世界運河之都”的稱號相較于其它名片來說,并沒有其突出的知名度。通過網絡社交平臺,諸如微博、小紅書、抖音等等,擴大宣傳力度。不再著力于傳統自然景觀,而更應該同人文知識相結合,配以現代科技,打造文創項目,發展衍生產品,將運河旅游品牌化,增強游客身臨其境的參與感。以揚州新建成的大運河博物館來看,網絡媒體及社交達人對全息互動投影,數字化技術及裸眼5D等場景進行重點介紹,打通大運河和文旅產業的共生界面,使運河這張城市名片有了新的熱度,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成為新晉網紅旅游景點。

3.3共生環境——主導政府政策,營造活躍氛圍

政府要發揮市場配置中的領導作用,大力支持水運產業,發布新型航運船只型號的文件,尤其對大型船只的貨物載量、油耗量、吃水深度等進行嚴格要求。同時加大資金的投入,積極引入新型科學技術實現航運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止匕外,省政府辦公廳已經印發了《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若干措施》,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為牽引,提升了人們的文化消費水平。因此,需要出臺更多文旅產業方面的法律法規,規范旅游市場,培養跨學科專業性人才,營造正向積極的共生環境。

4總結

大運河在各國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但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跨產業融合式發展是中國大運河新發展的必經之路。如今的疫情減緩了各國人際往來,文化軟實力的輸出在此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國家形象的名片,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而大運河正是一個可貴的交流載體。本文在共生理論的框架下,摸索性地找出運河發展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挖掘各共生單元的內在潛力,通過共生界面和共生環境,逐步構建出互利共贏的發展模式,加快交流和產出輸出,構建經濟文化一體化格局。

參考文獻:

[1]何維萍.我國內河航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現代企業,2021(09):78-79.

[2]周立婕,黃文澤,趙淑穎.我國航運產業危機應對與發展研究——基于蘇伊士運河堵塞問題[J].中國水運(下半月),2021,21(08):20-21.

[3]宿亮.蘇伊士運河堵塞會讓世界經濟有多痛?[J].初中生世界,2021(Z5):24.

[4]袁純清.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5-8.

[5]吳澎.中國內河航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水運工程,2010,(02):11-15.

[6]揚州將投180億建綜合運輸體系[J].水運工程,2008(04):121.

[7]王云.近十年來京杭運河史研究綜述[J].中國史研究動態,2003(06):12-21.

[8]董克偉.邗溝文化遺產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9.

[9]2019江蘇大運河文旅消費白皮書及2020趨勢報告.新華日報[EB/OL].(2020-09-06).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0/9/6/art_60096_9486537.

[10]潘寶明.揚州運河旅游資源整合開發芻議[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4):21-26.

[11]鄒新梅.馬來西亞海洋經濟發展:國家策略與制度建構[J].東南亞研究,2020,(3):79-98+155.9F1AF3B5-8C75-4DAF-812F-2DE88D7B8FCF

猜你喜歡
共生理論
共生理論下高職語文好課標準研究
共生理論視閾下職業教育治理模式創新研究
產業結構與用地效益互動機理探究
邊疆民族地區農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視角的財務戰略拓展及實踐路徑研究
共生理論視角下民族地區區域旅游競合模式探討
大別山區跨省際邊界區域間經濟協同發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論的武漢城市圈產業一體化研究
共生理論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的啟示
電子商務與快遞行業共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