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傳承的中國革命傳統作品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

2022-06-14 21:20季斌
民族文匯 2022年29期
關鍵詞:革命課外閱讀傳統

季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1]

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學生所要面對的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文化多元化,是日益猖獗的各色極端主義,是民族割裂,是娛樂至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身為教師,我們需要通過對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的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了解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程,助力學生落實“文化傳承與理解”核心素養。

一、依托部編教材選文,精選閱讀書目

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新高中語文教材融入了大量中華優秀革命文化,入選教材的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其中有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等五篇文章,有魯迅的《拿來主義》《阿Q正傳(節選)》等五篇文章,有楊成武將軍的《長征勝利萬歲》等紀實文學,以及《百合花》這些反映戰爭題材的小說……在引導學生擬定課外閱讀書目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相關課文內容,展開延伸。

在“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討”學習任務群中,要求學生精讀一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文專集,那么在學習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革命先輩名篇詩作:《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時,我們可以延伸《毛澤東詩詞選》《沫若詩詞選》《紅燭》的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同時要求學生精讀一部反映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偉大歷程的長篇文學作品,那么在學習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革命先輩紀實文學:《大戰中的插曲》《長征勝利萬歲》時,我們可以延伸《長征》《紅星照耀中國》的整本書閱讀。

利用課外閱讀對課本教材進行延伸與拓展,如此開展的課外閱讀教學,將會更具關聯性也更有系統性。

二、整合地方文化資源 ,激發閱讀興趣

中華優秀革命文化是對近代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輝煌成就的精神總結,總是通過如烈士紀念設施、革命戰爭遺址、紅色根據地、文獻資料等地方文化資源呈現出來。近年來,地方文化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其憑借著多元的形態,豐富的內容,天然的親近等諸多優勢,獲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同,有效提升了語文學科的教學效果。我們要多利用這些革命先輩的寶貴遺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通過這些身邊的,可見可聞可感的革命文化載體,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從而在整體上提升中國革命傳統作品閱讀教學在文化傳承上的實效性。

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資源,能在閱讀教學中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讓閱讀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挖掘、利用那些學生熟悉且能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地方文化資源,拉近革命文化和學生日常的距離。通過在閱讀教學中整合地方文化資源,既能夠為學生的閱讀提供很好的現實依托,同時也會加深學生對于所閱讀內容的印象,能夠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內驅力,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充分了解當地優秀革命文化,在閱讀中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高尚情感,讓閱讀更深入人心。

三、創設有效閱讀情境,營造閱讀氛圍

作為閱讀書目的中國革命傳統作品,依托于黨的奮斗史,以文本的形式呈現。單純的文字往往會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覺得枯燥、乏味,發生在過去的革命歷程和當代學生也有著天然的隔閡,學生往往對閱讀中國革命傳統作品提不起興趣,只因為日常的學習生活,難以為他們閱讀革命傳統作品提供一個適宜的閱讀氛圍。

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建構有效閱讀情境,來營造閱讀氛圍。比起單純的文字,學生會更喜歡各類影視作品,其所展示的革命歷程更直觀且趣味性更強。借助影視作品開展閱讀教學就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生動的閱讀情境,比如作為對《沁園春·長沙》一課的延伸,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毛澤東詩詞集》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從毛澤東詩詞中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可以在學生正式展開閱讀前,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覺醒年代》的相關內容。在觀影過程中,學生仿若置身于那個風雨飄搖的舊時代,親眼見證毛澤東等一大批青年人,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中,走上革命道路。為接下來閱讀《毛澤東詩詞集》,探索毛澤東是如何從一介書生轉變為一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熱血青年,奠定濃厚的閱讀氛圍。

四、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拓展閱讀深度

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對于拓展閱讀的深度,提高閱讀的實效性至關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能給對學生而言略顯單一的課外閱讀帶來新鮮的血液,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閱讀之后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既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又能助力學生落實“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

比如,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毛澤東詩詞集》時,我們可以在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后,組織一場微型的朗誦比賽,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詩作在課堂上進行誦讀展示,其余學生則在臺下進行點評,讓學生在朗誦展示的活動中,品味詩人胸懷天下的革命豪情。

我們可以利用閱讀課時間組織學生舉辦讀書會、專題研討會、專題報告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撰寫專題研究報告,讓學生分組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交流彼此的閱讀感悟,推薦各自的革命文化書目,鞏固落實閱讀成果。

此外,除了在校內的閱讀教學中開展系列活動來完善教學過程外,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向校外延伸。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革命文化資源,鼓勵學生在閑暇時間為烈士掃墓、參觀革命博物館、訪問紅色根據地,積極參加地方組織的革命文化實踐活動,在綜合實踐活動所營造的濃厚的革命氛圍中,建立起對中華優秀革命文化的真情實感,厚植家國情懷。

習總書記指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盵2]我們需要通過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拓寬視野,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落實“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蔡利民.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J].人民周刊,2018,(12):68-69.

[2]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研討會上的講話[J].師資建設,2014,(12):1-3.

猜你喜歡
革命課外閱讀傳統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中國的出行革命
少年力斗傳統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顏色革命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