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高考下高中歷史教學創新

2022-06-14 21:20胡錦友
民族文匯 2022年29期
關鍵詞:教學創新高中歷史

胡錦友

摘 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在新課標新高考下高中歷史教學中,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需要教師提升素養,革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興趣,從實處落實教學的創新,把學生培養成國家真正需要的人才,落實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創新;提質減負;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2017版),歷史課堂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課堂,是學生的成長發展為目標的課堂,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課堂。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適應新高考的要求,教學策略的創新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一、高中歷史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睘槁鋵嵙暯娇倳涥P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良好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1.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當今的國際環境中,科技的發展就是國家的發展,培養新一代的創新型人才是現在社會的必然需求。我國目前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期,因此,對于科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青少年作為我國的新生的人才力量,必須在學習階段打好基礎,高中學習是一個過渡性學習的階段,它為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專業課作了鋪墊,因此要培養真正的創新型人才,必須從高中開始。高中歷史在高中階段性是一門基礎課程,很多學生認為歷史雖然是基礎課程,但是實際用途不大,因此學習時相當馬虎。事實上,學習歷史時可以從歷史事件上,來獲得經驗教訓,認真學習我國的歷史,中共共產黨黨史,能讓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歷史學科這門基礎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因此原先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應現在的需要。

2.落實減負增效,轉變教育觀念的需要。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皽p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笔切乱惠喺n程改革的方向。高中歷史新教材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內容龐雜、中外關聯、古今貫通,需要老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需要學生轉變傳統學習模式。近年來,隨著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入了解,以及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嘗試解決“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這一矛盾問題,深刻感受到,在素質教育下,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減負、提質、增效”如同一條生命線,貫穿著課堂教與學的始終。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必須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

3.構建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需要。

人格是平等的,受到尊重、保持人格尊嚴,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無數的實踐證明,作為教育工作者,尊重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位真正優秀的教師,不僅只是學識淵博,還得讓學生感覺到沒有這位老師的課堂就像丟了魂一樣,而不是學生看到這位老師就唉聲嘆氣,希望趕快下課,甚至不想看到這位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老教師受傳統觀念影響,喜歡搞一言堂,整個課堂只有自己的聲音,學生回答問題太活躍還要被批評,從而導致師生關系不融洽,教學效果不理想,這樣的教學模式值得反思。

二、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創新

對于創新的必要性,在歷史課堂上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提升歷史課堂的活躍性,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學生從新的教學方式轉變對歷史課的態度,提升學習興趣,達到所需要的效果。以下是個人對于教學創新的幾點建議。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歷史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教師再發揮自己的主導職能,利用質疑、啟發、討論等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作為教師,心里時刻要裝著學生,大愛同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正如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做什么事,開展什么工作,都要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做到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學生之所難,處處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況,時刻把學生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學生的貼心人。

2.革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模式。

要改變教學方法,教師要從思想上有真正的突破,只有敢于接收新觀念,才能尋找到進步的階梯,才能逐步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教師應該把學生當做朋友來對待,應擯棄原來的等級分明的師生關系,以一種平等、民主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的思想革新以后,才能在教學中有所實踐。實踐中還要多多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只有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才能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不僅可以借助于現在十分普及的多媒體教學,而且可以借助于其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轉變學生一味從教師那里獲得知識的傳統模式。

3.明確“減負增效”政策下的自身新定位。

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煹某跣氖姑褪墙虝?,要明確自己承擔著為黨育才、為國造才的神圣使命。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聚焦課堂,教師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樂。要結合校情、班情、生情和課堂實際,著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歷史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歷史教學的創新也是需要不斷探索的過程,只有以一種不斷摸索的、求知的創新精神去不斷實踐,才能不斷地進步。教師要以滴水穿石的恒心、鐵杵磨針的韌勁,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做最拼的趕路人、最實的奮斗者,用實實在在的業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曉萱.探究式學習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5.

[2]劉界英.高中歷史創新教學的設想與實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8):222.

[3]蔡春恩.“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創新”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2):89-90.

[4]張云潔.讓創新教育成為歷史教學亮點.百度文庫,2014.

[5]韓靖宇.淺談高中歷史課堂中學生的地位[J].學園.2011(4).

[6]中文.期刊《高中歷史創新教學分析》(2015-07-02).

[7]2018年9月3日 第17期《民生周刊》.

猜你喜歡
教學創新高中歷史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