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策略探究

2022-06-14 04:20唐曉燕
民族文匯 2022年29期
關鍵詞:教學優化高年級小學數學

唐曉燕

摘 要: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尚未得到全面發展,做好小學生的啟蒙教育是小學教師光榮而又艱巨的一項重任。其中,小學數學涉及各類數的認識、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不同圖形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單位換算等一系列內容,為中學階段的學習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奠定了重要基礎。因此,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師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通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調動學習積極性、拓展數學思維、靈活運用相關技能、促進智力發展變得極其重要?;诖?,文章針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優化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

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大多是直接傳授的方法,形式單一,過于老套,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學生注意力下降,聽課質量下降以及接受知識的水平下降。數學學科的知識結構本來就是非常嚴謹的,所以學生只要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對于邏輯思維的鍛煉就沒有很好的效果。

(二)教學中缺少與實踐的結合

在課堂上,小學數學老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絕大部分為間接知識,就是所謂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但是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沒有把握好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切斷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聯系。學生學到知識不能合理的應用,是課堂教學最致命的后果。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明白,他們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是什么,能夠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為什么要這樣用等等。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一)科學運用多媒體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多媒體技術已應用到各學科教學中。多媒體集聲、文、圖、視頻于一體,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領悟數學知識,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如,教學“圓柱圓錐側面積”時,教師分別制作了圓柱、圓錐圖形展開的動畫課件,通過動態的展示,學生直觀地看到了圓柱、圓錐由立體結構轉變為平面圖形的變化過程,對圓柱、圓錐的側面一目了然。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實現了樂學而又易懂。

(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要求將各個學科和人們日常生活有效地結合,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在改革背景下,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對倍數與因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全面提高學生對數學想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性教學方式對知識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把倍數當成一組數字中的領隊,然后把因數當成數列中的小兵,這樣能把原本比較抽象的知識轉變為主觀、直觀的具象,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難度,促進整體課堂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羅列出一組數字,39,5,10,18,27,13,讓學生判斷哪些社會組為領隊,哪些數字屬于小兵,這種教學方式,能促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

(三)動手操作,促進數學理解

蒙臺梭利說過:“我聽到了,但隨后我就忘記了。我親眼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了,也就理解了?!睂τ趯W生不理解的知識,教師不要急于把現成的結論灌給學生,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感悟,形成數學認識。如“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積是31.4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沙去鋪路,路寬7.5米,路面厚2厘米,能鋪多少米?”課中,教師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學具,親自把圓錐形沙堆鋪成一條長方體的路。在操作活動并思考: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學生自主發現并匯報:沙子體積沒有變化,鋪路的沙的體積就是沙堆的體積,只是由原來的圓錐體變成了長方體,能鋪幾米就是用長方體的體積(即圓錐的體積)除以路寬再除以路高。教師化靜為動,引導學生去動手實踐,在實踐中學生就會有所發現,有所理解。動手實踐對于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感悟數學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關鍵的就是培養學生采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要求學生具有強烈的數學意識。所謂數學意識主要指的就是人能夠自主地應用數學知識和思想對問題進行考慮。對于中高年級小學生來說,讓學生用一些簡單的數字和圖表表達生活中的現象。同時,做好搜集和整理。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一是在看到問題時,要主動對問題進行觀察,積極分析與思考,這樣才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定式。二是在看到事物時,可以快速地發現事物本質,自主解決。三是對曾經學習到的知識要聯想新知識,推斷出兩者之間的聯系。這些意識都能直接反映數學具有的嚴密性邏輯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重視對嚴謹性數學思想的滲透,對學生的多向思維和數學意識積極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使用自身儲備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加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對學生開展小數運算教學期間,某優秀模范教師,就問學生,如何將小數運算轉換為我們上一次學習的正式運算?因為該教師經常把“轉換”一詞掛在嘴邊,在對學生長時間的教學中,就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收到了數學思想的滲透,這在后期學習圖形面積計算,異分母加減運算期間,學生都會運用這種數學思想,將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即不自覺地運用轉化思想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由此可見,數學思想的滲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數學思想

綜上所述,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能提升小學生專業知識與綜合素養。教師要在強化自身能力的基礎上,按照猜想、探究、論證、反思的邏輯,充分利用學生平時接觸的生活素材,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交流、學生間討論等不同教學形式,展開合作式、對話式學習,注重教學課堂中的練習與探究性問題,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丹藝,于澤元.不同成熟度小學數學教師的師生對話比較研究:基于課堂實錄的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7(12):72-77.

[2]鄭姝,陳玲,陳美玲.基于1:1課堂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資源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3(3):89-95.

猜你喜歡
教學優化高年級小學數學
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電子商務與物流課程的教學優化與項目教學的實施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