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旅游業發展探析

2022-06-15 23:18陳絲露張力丹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

陳絲露 張力丹

摘 要: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以及農村農業現代化的蓬勃發展,農村旅游業正逐步興起并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中國農村經濟振興的重要部分,給予鄉村振興巨大的力量,但鄉村旅游仍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提出鄉村旅游的發展要求和對應的策略,即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培養高質量的旅游服務人才,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加大對旅游服務業的監管力度。

關鍵詞:農村旅游;鄉村振興;鄉村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5-0016-03

農村旅游是我國鄉村振興事業的重要部分。我國在城鄉恢復戰略規劃中對農村旅游業進行了具體的安排,給農村旅游業蓬勃發展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機會,給我國鄉村文化旅游的蓬勃發展指明了前進的道路?!洞迩f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推進休閑農業和村莊度假精品工程,進一步蓬勃發展村莊共享式經濟等新業態,推進現代科技、人文主義等各種重要元素融合農業經濟發展,順應城鄉居民消費延伸提升態勢,根據不同資源稟賦,深度挖掘農業農村的自然環境內涵、游憩景觀、傳統文化感受、康復醫療等多元功用和諸多社會價值,積極蓬勃發展自然資源旅游、生態種養等產品,構建村莊生態產業鏈?!盵1]農民游是文旅產品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促進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新型產業手段,并將在國家農民經濟社會振興戰略中引發新引擎效應。

一、農村旅游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價值體現

(一)鄉村旅游為鄉村振興提供巨大動能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重大的政治決定,有著戰略地位、全域性、長時間的重要特征,而農村旅游業蓬勃發展也應當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需要。農村游客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力量。大力開發農村旅游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抓手。蓬勃發展農村旅游業,有助于促進產業繁榮,也有助于形成生態舒適的人居空間,有利于促進村莊的鄉風文明,有利于形成社會管理的有效格局,也有助于促進農民生活富裕。蓬勃發展鄉村旅游能夠為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的特色資源優勢,做出應有而特殊的貢獻。

(二)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第一,發展鄉村旅游能更有效活躍鄉村文化產業。鄉村文化作為農村復興、工業復興的基石非常重要。旅游觀光是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大產業選擇。鄉村旅游為我國農村產業轉型指明了嶄新的發展方向,首先有利于發掘農村農業產品的附屬經濟價值,推進三產融合,從而進一步激發鄉村文化產業潛能,延長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村現代化。第二,發展鄉村旅游有助于促進中國農村的生態宜居。旅游業對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可以通過實現環境的經濟價值促進生態保護與修復。第三,發展鄉村旅游可以促進鄉風文明。旅游發展可以推動優秀鄉土文化的復興與發展[2]。鄉村旅游地軟環境建設則可以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第四,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優化鄉村治理。由于旅游業的綜合性,農村旅游社區治理可以在較大程度上促進農村社區治理。第五,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幸福感,旅游業帶動的鄉村產業結構升級和鄉村公共服務提升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鄉村振興與農村旅游業發展的現實問題

(一)開發形式千篇一律,缺乏創新

我國的農村旅游業目前存在缺乏新意,照搬照抄情況較為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大主要方面。一是仿照已經較為有名的國內鄉村旅游景區,形式單一。例如鄉村旅游景點多為農家樂、民宿、游樂場所等。二是照抄國外洋式的旅游特色。在中國的田園鄉村搭建歐式建筑,提供歐式餐飲,追求洋化的中國田園式景區,完全喪失了農村的基本特征,即使前往鄉村旅游,也感受不到中國式的鄉村樂趣。三是體現不出獨特的本地鄉土文化。每個地方都要經過時間的沉淀和歷史的變遷才體現出別具一格的人文價值,要善于挖掘自身的文化底蘊[3],將地方特色、文化習俗豐富到農村旅游業中,以真正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懷吸引旅客,留住游客。

(二)項目經營費用高,過度商業化

鄉村旅游經營過程中存在各種項目費用較高,消費者不能完全體驗的問題。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興起,鄉村旅游經營設施也得到不斷發展完善,體驗項目也逐漸增加??傮w來看,大部分游客到達田園后,一般不當天返回,居住在當地的人較多。游客需要支付住宿、餐食、游樂以及各種購物的費用。在住宿方面,游客沒有較多的選擇,既沒有城市中多個酒店的比較,也沒有優惠可以享受。在餐食上,大部分游客為方便會直接選擇在居住的地方吃飯,而食物的價格和規范沒有統一的標準,出現參差不齊的情況。另外,農村旅游中的娛樂項目收費也存在先收門票錢,進入后再收取額外收費的現象,游客在這種情況下,只會選擇幾個項目來避免高消費,給顧客帶來不佳的體驗。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了鄉村帶貨買貨風的興起,游客會選擇性購買當地特產、紀念品,但東西質量不能得到保障,顧客容易被欺騙,對當地鄉村旅游造成不良影響。

(三)缺乏管理,監管不到位

當前農村旅游行業缺乏管理,監督力度明顯不夠。鄉村旅游景點中很多地區都存在著非法經營的現狀,有非法經營的黑店,只為牟利的黑車司機,沒有導游資格證的非法導游等。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鄉村旅游吸引了大批投資人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但旅游監管部門對鄉村旅游秩序管理不夠,存在不按法律規定營業的現象,一些農家樂不僅漫天要價,違背誠信經營的理念,在衛生方面也不能保證合格,對游客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嚴重阻礙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四)服務意識差,村民整體水平低

鄉村旅游業服務人員門檻低,人員素質不高,不論文化程度高低,都能從事與旅游相關的職業,就此造成了鄉村服務人員整體素質偏低的現狀。目前大部分景點只注重鄉村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了對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和服務質量的管理。在服務人員中尤其是講解員的整體水平較低,一些講解員只是通過幾個月的培訓就開始負責接待游客,很多導游對游客提出的問題回答不上,專業知識不夠,或者只是照本宣科,沒有新意。DFF12E90-BAFF-4553-86BE-324E5B902534

(五)存在安全問題

景區只有維持安全穩定的環境才能應對復雜的情況,保證大量人流下的正常運營。一方面,鄉村旅游景區安全問題多種多樣,有交通事故、火災、食品安全、自然災害等一些意外事故。另一方面,鄉村旅游景點設施陳舊,相比于城市景點設施沒有得到及時維修、更換。鄉村旅游中負責安全的工作人員層次低,存在應付上級,檢查工作不自信,存在應付心理,為鄉村旅游環境埋下安全隱患。此外,游客自身缺乏安全意識,不遵守景區規定,有部分人在鄉村旅游景區內抽煙、點火,擅自進入景區未開放區域等,致使一些本應避免的傷害時常發生。

(六)人文生態環境被破壞

在鄉村旅游發展和運營過程中,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遭受損害的現象時有發生。鄉村旅游的開發必然要對鄉村原始地貌進行改造,自在自然變為人為自然。鄉村大興土木的同時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加之游客帶來的車輛尾氣排放,隨手亂扔垃圾使得鄉村地區空氣、地表水等受到了污染,良好的自然環境也受到了損害。農村景點(區)內廢棄物亂棄,河道不潔,植物遭損等臟、亂、劣現象十分明顯。此外,鄉村旅游的開發雖然改變了農村人的生活環境,提高了鄉村人的生活質量但也沖擊了鄉村傳統的人情風貌。由于農村旅游建筑的城市化損害了農村的原本面貌,將質樸的鄉村轉變為商業化的假農村,丟失了原本的鄉村特征,從而使得農村逐漸喪失其本來應有的吸引力?,F在到處可見的鄉村小洋樓,外來植被的引入,農村人商業化謀求利益等使原本鄉村風貌被異化。

三、鄉村振興與農村旅游業發展現存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

首先,要明確“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生態旅游地的規劃和建設,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可持續發展原則,鄉村旅游建設不僅僅是服務于當下這一代人,更要著眼于身后幾代人的需求。要以合理科學的方式來建設新農村,平衡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不僅讓鄉村生態旅游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助力,同時也要維護好我們賴以生存地球家園。在開發鄉村旅游景區之前要進行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地建設出符合當地特色的景點,根據當地的生態特征和文化特色打造別具一格的旅游產品。避免過度開發,建立新的鄉村旅游觀,促進鄉村旅游的更好發展[4]。

(二)培養高質量的旅游服務人才

首先,完善鄉村旅游服務人才培養的教育體制。教育部門系統編制旅游服務質量教育培訓教材,打造成完整體系的鄉村旅游服務課程,培育專業鄉村旅游服務人員的高級教師,增強對旅游職業技術學校的支持,強化中國鄉村旅游教育行業。其次,細化鄉村服務人員的各類資格證書,要求持證上崗,例如安全人員、導游、廚師等。負責某些項目的安全人員必須是專業性人才,或經過培訓取得資格證書的人才才有資格被雇傭。另外,要增加導游考核的難度,目前中國的導游資格證獲得門檻較低,導致旅游行業魚龍混雜,增加難度系數培養優秀高質量的導游人才是當務之急。除此之外,文化旅游相關部門應設置導游定期考核測試。動態的考核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了導游的專業知識,而且也提高了導游對于自身職業素養的重視度,使導游這份職業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最后,政府應積極制定相關政策來吸引大量人才進入旅游業。對于剛進入旅游業的青年人除保證其基本生活水平外還應適當給予一些優待,對旅游業從業人員設立懲罰獎勵機制,通過評選優秀人員、頒發榮譽證書、予以獎勵等方式鼓勵他們繼續為鄉村振興而努力。

(三)挖掘地方特色資源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要注重對本土獨特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我國鄉村田園本身就有獨特的風格,建設鄉村旅游,要深度挖掘本地鄉村特色,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5]。以各地鄉村資源與風俗文化為基礎,在合理的情況下開發旅游景點,打造適合當地且可提供休閑娛樂的世外桃源。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將歷史沉淀的人文文化以現代形式展現出來。利用講故事、器皿等有效的物質載體,將非物質文化轉化為有形的文化資源,從而確立鄉村文化價值的內涵。將各地豐富的鄉村資源與各區域特殊的文化相結合,推出更多具有濃郁地域特色、文化內涵豐富的旅游產品,推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根據每個鄉村的具體特征,以優勢產業為依托,完善相關產業鏈,強化產業優勢,加速產業帶動效應。同時,若區域確有打造旅游吸引力的基礎,也可發展休閑農業產業。

(四)加大對旅游服務業的監管力度

加強領導力。各級旅游監管部門從上到下都要重視鄉村旅游服務的質量監管工作,將其作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地方農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首先監管部門中應設立專門的鄉村旅游服務人員監管小組,進一步完善考核的制度,擴大考核的內容,并且做到有據可循。其次建立動態化的評估機制。相關部門應對于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監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肯定并予以獎勵,對于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商家要予以懲罰,并開展第三方評估,定時向社會公布結果。最后在法律層面上要針對旅游行業做出專門的法律條文,尤其明確鄉村旅游所涉及的內容,讓那些非法經營的商店、旅店、飯店不再心存僥幸。明確的法律制度也可進一步規范鄉村旅游業,從而為鄉村振興提供持久不斷的發展動力。

鄉村旅游隨著不斷地發展完善,不斷將中華文明一次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使那些鮮為人知、淹沒在大山中的文化呈現出來,增加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目前鄉村旅游的開發仍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制度的完善,鄉村旅游必將成為鄉村振興中重要的一環。農村居民在鄉村旅游建設中認識到了歷史文化的價值,也激發了他們保護自身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的自覺性[6]。

總之,鄉村文化復興發展戰略是我國的一個重大政治戰略決定,有著戰略地位、全域性、長時間的特征。鄉村旅游發展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力量,其應當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需要,大力發展農村旅行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抓手[7]。農村旅行是文化旅行產品的主要分支,是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與繁榮的重要新型產業手段,必將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新的引擎效應。

參考文獻:

[1] ?楊樣.鄉村振興戰略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融合發展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1,(35):1-2.

[2] ?樓國三.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化與智慧化農業觀光旅游發展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21,(22):213+219.

[3] ?王太明,王丹.后脫貧時代相對貧困的類型劃分及治理機制[J].求實,2021,(2):51-69.

[4] ?林赟.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政策支持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3):140-141.

[5] ?韋晨.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服務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21,(22):38-40.

[6] ?王太明.中國共產黨減貧的實踐歷程、基本經驗及未來轉向[J].經濟學家,2021,(7):17-26.

[7] ?容江.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研究[J].旅游與攝影,2021,(22):31-32.DFF12E90-BAFF-4553-86BE-324E5B902534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安徽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探析
美麗鄉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素質提升研究
鄉村振興: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戰略選擇
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思維
基層黨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思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