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拆遷居民的社會適應問題研究

2022-06-15 00:26張洪福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社會適應

張洪福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大范圍的農村拆遷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由此產生了大量的農村拆遷戶。然而,農村拆遷戶在安置上仍然存在大量的問題。由于突然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環境,拆遷戶們在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方面表現得很難適應。經過相關的理論研究,分析農村拆遷戶在適應城鎮生活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政府、社區和個人三個角度提出一系列解決措施,以期幫助安置居民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生活。

關鍵詞:農村拆遷;社會適應;安置居民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5-0034-03

由于城鎮化的加速推進,農村居民拆遷安置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使得大量農村居民需要改變原有熟悉的生活環境,轉變原有習慣的生活方式來適應新的城鎮生活環境的變化。農村居民的失地數量在不斷增加,2000—2030年,國家計劃征用農業用地約366.67萬公頃,近8 000萬的農民要完成從農村到城鎮的空間轉移。農村和城鎮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差異,農村居民在進入城鎮以后,從開放式的生活居住環境轉為封閉式的生活居住環境,從前的鄰里關系在城鎮變得奢侈,部分農民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由于在心理和行為上并未完全適應新的生活居住環境,再加上沒有經過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和消化,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震驚,使得農村拆遷居民在適應方面困難重重。所謂社會適應,指的是個體逐漸接受現有社會的道德規劃和行為準則,對于環境中的社會刺激能夠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做出反應的過程。農村拆遷居民進入城鎮生活后的社會適應問題對于推動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能否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的城鎮生活,對于拆遷居民個人來說也是實現美好幸福生活的關鍵。通過梳理文獻發現,關于農業用地拆遷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涉及征地補償、拆遷評估以及利益糾紛等拆遷前或拆遷中的問題,鮮少有涉及拆遷后問題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鄉村振興”大背景,對農村居民搬移城鎮后由于各種不適應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問題從多個角度提出相應的建議與措施,以期促進農村拆遷居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鎮生活。

一、農村居民拆遷后的社會適應問題

為了提高城鎮化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轉移了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而轉移的方式之一就是進行農村征地拆遷。近些年來,由于大量的農村征地拆遷,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糾紛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近年來共發生了大約7 000多萬件有關城鎮問題的糾紛,其中大量涉及征地拆遷,由此引發的諸多沖突與矛盾逐漸演變成令人頭疼的社會問題。農業用地拆遷關系著農民的切身利益,而當自身利益無法得到有效滿足或保障的時候,拆遷問題也顯得十分棘手,因此在拆遷問題上也引發了許多流血事件,著實令人震驚。通過研究分析發現,由于拆遷前的各種矛盾凸顯,為居民在被拆遷后搬到安置區的社會適應問題埋下了一定的伏筆。

(一)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負擔加重

在農村,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來源于井水、山泉水等免費水源,而在進入城鎮生活以后,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是需要購買的;此外由于家里電器的增加,用電量也在激增;從前還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以種植自己日常所需的蔬菜瓜果,如今搬入城鎮只有通過購買才能獲得所需,由此產生的生活成本遠遠高于拆遷前的水平,生活負擔在無形之中也隨之加重。其實很多居民在土地未被征收之前,依靠種植一定的經濟作物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所需,家庭的收支是基本平衡的,而進入城鎮以后就業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家庭收入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對于許多沒有固定收入的家庭來說,拆遷款只能解決燃眉之急,長此以往基本的生活都很有可能難以維持。

(二)居民情感聯系薄弱,風俗文化銷匿

從人際交往方面來看,在農村,茶余飯后的串門、聊家長里短是村民們進行感情聯絡的主要方式之一。鄰里之間的互相麻煩,加深了村民之間的情感交融,而進入了城鎮以后,鄰里也只是鄰里了,大家互不串門,互不打擾,大家的交流減少甚至零交流,已經習慣了農村情感交流方式的居民容易因此產生焦慮感,居住的幸福指數明顯下降。在農村,聊家常、打麻將是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但搬到安置區后,陌生的鄰居,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一些簡單的事也變成了一種奢望。從前,小朋友們可以在田埂上、河水邊、山林上自由地穿梭游玩,而如今搬入城鎮以后,陪伴小朋友們的只有電視、電腦與手機。而在風俗人情方面,本是展示農村生活面貌的體現,但進入城鎮以后由于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沖突,使得一些風俗人情也逐漸消失,由于環境的限制,一些傳統習俗也不能像在農村一樣濃重,傳統習俗的傳承也面臨著危機。

(三)居民社區認同度總體不高

農村居民進入城鎮后,對于社區認同總體來說是處于消極狀態的。由于進入了一個新環境,原有的村委會組織被現在的社區組織所取代,社區組織的工作方式與村委會組織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差別,在一段時間內居民很難適應這種新的社會組織,而社區組織也在一段時間很難適應新的群體。由此導致一些社區工作難以展開,同時社區治理者對于社區的宣傳和建設又不夠有力,這更加深了居民對于新社區的認同感低下的程度。

(四)居民就業質量不高,社會保障缺失

從農民轉變為小區居民,原有的耕地不復存在,生計轉換成為居民面對的首要問題,將會長期困擾著小區居民。因為在勞動力市場上,農民群體一直處于弱勢,競爭力較小,才有了“要了你的地,卻不要你的人”的尷尬局面,再加上城鄉勞動力就業背景、文化水平等的差異,大多數居民并沒有進行過技能培訓,就業崗位層次低、流動性頻繁、收入水平低,尤其是四五十歲年齡的群體,難度更大。許多居民比較散漫,常常無所事事,以為依靠拆遷款來度日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也許在進入小區的前幾年可以依靠拆遷款度日,但終究有花完的時候,一旦這些錢款用完,再加上大部分居民沒有固定工作、缺乏必要的勞動技能和知識水平,又沒有購買社保,或許會導致后續的生存存在困難,并最終演化成群體性事件,引發社會危機。

(五)失地農民社會公德缺位,道德沖突嚴重

由于在農村大多數都是獨家獨戶的生活方式,公共利益在他們的意識之中還沒有完全形成,同時也很少有公共利益需要他們去維護。簡單的生活環境決定了單純的利益關系,也很少有需要大家維護的公共利益,市民公德在他們的意識之中還有些模糊。但進入了城鎮,大家需要集中居住,難免會產生利益交互關系,擁有著共同的活動場所,共同的社區組織以及共同的生活服務設施,而且各住戶之間的利益休戚相關,上樓廁所漏水會影響下樓居民的生活,公共管網破壞會影響全社區居民,垃圾隨處亂扔。再加上外來人口不斷增多的趨勢,封閉觀念在農村村民的思想中普遍存在。集中居住要求更高水平的社會公德,這對缺乏此種生存環境的安置社區居民來說無疑是個嚴峻挑戰。加上失地農民的文化素養普遍不高,雖然住在高樓里,但他們的“市民意識”還沒有覺醒,“共同體”觀念不強,無法從思想上轉變角色,適應自己“新市民”的身份。從鄉村到城市的轉變,社會身份上,從農民到市民的轉變都是巨大的,這需要很長的適應期,絕不是一天兩天或一年兩年可以促成的。

二、提升失地農民社會適應能力的措施建議

(一)轉變發展模式,完善拆遷安置相應政策

改變政府主導模式,實行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模式,如果單純地采用政府主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雖然能夠更好地促進城鎮化的建設,但是長此以往會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與資金壓力,并且導致政府與農民之間產生矛盾,無法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引發社會危機,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實行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模式,有利于使土地從資源向資本的轉變,可以使農民能夠獲得資金收入,并且有機會從事非農行業,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滿足日常的生活開支。

(二)適當地增加征地補償

農民賴以生存的資源就是土地,而現在唯一的生存資源不復存在,但他們的謀生技能還是從事農業行業,但進入了城鎮,由于沒有了土地資源,只得從事非農行業,但相對城市就業群體來說,農民在城市從事非農行業其競爭力是大打折扣且薪酬較低,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勞動,生活收入來源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基層政府應適當增加征地補償,一是彌補他們由于土地被征用而帶來的經濟損失;二是很多農產品都需要購買獲得,增加了他們的經濟負擔;三是這樣也能使農村拆遷居民更好地適應城鎮新生活。同時,政府也可以探索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土地補償措施,例如改變貨幣補償的單一形式,改為貨幣補償與技術補償相結合,即在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后,給予拆遷戶們生活技能的培訓。同時,政府應發揮主體性作用,與當地村委會協商,留出一定數量的土地,作為大家的集體資產,農民以部分土地補償款進行入股,以此獲得經營向收入。

(三)發揮主體作用,解決就業問題

就業問題更多針對青壯年,政府應該發揮主體性作用,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搬遷居民的再就業。建立完善的就業培訓體系,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居民們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獲得一技之長,滿足自身以及家庭的生產生活所需。同時,政府要積極幫助居民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與擇業觀,提供各種便利性措施鼓勵居民們自主創業,同時也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拓寬居民們的就業渠道。

(四)增強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

拆遷居民要認同自身對社區的價值,居民要在社區公共事務中行使自身的參與權與決策權,發揮主體優勢,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要提高自身對社區的適應能力。居民要調整心態,積極面對,認識到居民間還有鄉土生活的共同記憶根基,交流溝通更容易,彼此因互助而建立的友誼還在。此外,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從傳統社區文化中汲取營養,將其代入安置社區的建設中,以開放的心態在社區中生活交往,讓自己更快地適應新的環境。

(五)完善拆遷安置社區基礎設施,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到社區的長遠發展,是社區得以存在的重要物質基礎?;A設施越完善,社區越能更好地開展各項社區工作和社區服務,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區環境,滿足居民的衣食住行的物質需求,這也是其他需求得以滿足的基礎。拆遷安置社區要不斷完善社區基礎設施,主要包括社區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宣傳欄等基礎設施,為社區服務提供必備場所。社區服務不僅包括社區的公益性服務和福利性服務以及一些商業性的便民生活服務。另外,還包括社區內各種企事業組織所提供的后勤保障服務。社區服務在協調和配置社區資源的過程中,將組織與個人以及組織之間聯系起來,通過滿足居民的各種需要發揮其整合作用。

(六)與傳統習俗相融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在祭祀方面,引導居民進行文明祭祀,指定固定場所,集中居民進行燒紙錢活動,一方面既保留了傳統,另一方面又保護了環境,避免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對于婚喪嫁娶,過去在農村實行大操大辦,但顯然在城市沒有足夠的空間去進行,因此社區要提倡盡量節儉或在家宴請,沒必要大肆鋪張,增加多余的經濟負擔。要定期舉辦文娛活動,加深鄰居們的情感交流,使得社區居民對于城市有更多的歸屬感、認同感與參與感。

三、總結與建議

拆遷居民由于長期生活在農村,面對突然的拆遷安置,顯然是沒有做好準備的。無論是生活方式、就業方式還是價值觀念都還沒有完全轉變,況且轉變難度也較大。而我們要做的不是要求他們快速轉變,而是給予他們一定的社會支持,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適應城鎮的生產生活。在農村拆遷安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在物質層面,生活成本增加,生活負擔加重;居民就業質量不高,社會保障缺失。在精神層面,居民情感聯系薄弱,風俗文化銷匿;失地農民社會公德缺位,道德沖突嚴重;居民社區認同度總體不高。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的建議有:從政府角度來說,轉變發展模式,完善拆遷安置相應政策;適當增加征地補償。從社區角度來說,完善拆遷安置社區基礎設施,提升社區服務水平;開展多重形式的文化活動,與傳統習俗相融合。從個人角度來說,增強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提升自身的社會參與度。

參考文獻:

[1] ?風笑天.落地生根:三峽農村移民的社會適應[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2] ?鄭杭生.農民市民化:當代中國社會學的重要研究主題[J].甘肅社會科學,2005,(4).

[3] ?王曉露.農村拆遷——安置居民的生活適應問題研究[J].黑河學刊,2017,(12).

[4] ?張雨山,張思源,夏龍.農村拆遷安置社區文化重塑困境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11).

[5] ?李佳佳.拆遷安置社區農村居民的社會認同研究——以豫南C社區為例[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6.

[6] ?趙蕓,閔麗,張振珍,賀金花.農村拆遷安置居民生活適應問題的實證研究[J].吉林農業,2012,(9).

[7] ?王雪漫.城鎮化進程中石河子六宮村失地農民社會適應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6.

[8] ?黃小強.城郊失地農民的社會適應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以洛陽市伊濱區為例[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7.

猜你喜歡
社會適應
中國臺灣地區更生保護社會組織成功案例的分析與借鑒
淺析體育教育在中學階段的重要作用
中國留守兒童研究趨勢述評
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綱要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協同模擬框架研究
關于“男孩危機”現象的調查研究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當代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現狀探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城郊被動城市化失地農民社會適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