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財務標準化管理內部控制有效性探索

2022-06-15 00:26張仰梅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標準化管理內部控制國有企業

張仰梅

摘 要:財務標準化管理及財務內部控制是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防范國有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舉措。通過加強財務管理控制、防范各類風險,可保障國有企業快速發展。重點分析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采取標準化管理及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性,同時梳理國有企業財務標準化管理現存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推進國有企業標準化管理及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進程。

關鍵詞:國有企業;標準化管理;內部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5-0125-03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國有企業逐漸步入國際化發展體系中,為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1],且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更傾向于風險防范。國有企業開展標準化財務管理,既符合國有企業發展需求,又能保證國有企業業務經營利益最大化,具有積極作用。但部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足,未與風險防范體系形成有效整合、對接,甚至資源配置缺乏合理性,限制了國有企業財務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為國有企業發展、改革埋下了隱患,需引起重視。應積極推行標準化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以推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落實標準化管理政策。

一、標準化管理及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價值

(一)可固化管理經驗

國有企業施行標準化財務管理,具有傳承技術、公開管理、明確責任的作用。因此,國有企業開展管理工作前,必須制定相應標準,并構建內部控制體系,以固化、推廣已積累成果,但要注意固化內容需與客觀規律相符[2]。

(二)可細化財務人員行為

國有企業制定財務管理標準后,可明確財務人員崗位職責,即規范財務人員權限、工作時間、工作流程及工作內容,以提升財務人員工作質量。

(三)可優化管理流程

國有企業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可減少財務管理環節,還可簡化財務管理程序,同時細化財務管理標準,可使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無縫對接各項財務活動,進而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四)可強化內部控制

國有企業落實財務標準化管理后,可降低財務人員管理誤差,使其客觀分析核算內容,還可保障國有企業各項財務工作均有法可依,切實提高財務管理質量,進而強化企業內部控制[3]。

(五)可加強財務部門與非財務部門的溝通

國有企業施行財務標準化管理,可推進財務部門與非財務部門結合,無縫對接企業管理與各項財務活動,進而保障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者能夠精準把控企業各項業務控制點與各項財務信息,進而提升部門間的溝通效率。

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一)財務風險管控缺乏協同度

目前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在執行流程、組織形式方面均處于獨立狀態,導致財務風險管控合力不足,而財務內部控制重點在于財務管理過程是否合規,并非風險防控,導致標準化管理與內部控制優勢不足。此外,兩者相對獨立,造成人力資源浪費,使得財務管理期間難以發現各環節核心風險,不利于標準化管理與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因此,國有企業需著重融合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以強化風險防范管理。

(二)財務信息建設水平有限

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控仍沿用傳統方案,依賴人工定期或不定期檢驗,實現內部控制,重點體現在要件齊全與流程合規中。因此,整體分析企業財務管理建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財務信息建設相對滯后,雖然部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建設已初見成效,管理系統也已符合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要求。但受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不足影響,未突出財務風險管理優勢,甚至拖累整體控制效果。二是財務信息執行難度高,信息建設背后體現新型管控理念與新型管理系統,部分國有企業控制人員受傳統固化思維影響,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無法適應信息建設對內部控制的變革[4]。因此,國有企業需著力探索財務管理信息控制水平,以滿足現代化風險防控需求。

(三)財務管理與業務經營結合度低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標準化管理和內部控制未與業務經營實現有效結合,管理水平較低,且在某些環節中存在脫節。因此,財務管理無法匹配相應業務經營,難以取得防范業務風險目的,綜合分析后認為與以下兩方面有關。一是標準化管理與業務相脫離,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發展趨勢主要為業財融合,即財務管理能夠反向促進業務經營,可反射過去經營狀態與財務狀態,進而全面參與公司業務經營,在財務角度中提升經營效果。二是內部控制與業務脫離,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過分執著于執行過程合規性,進而防范經營風險,而部分國有企業未重視內部控制影響,因此實際管理期間存在風險點,無法覆蓋業務執行期間各環節[5]。此外,內部控制時效性、針對性無法滿足企業需求,存在內部控制形式化、流程化風險,限制了內部控制價值。因此,國有企業需積極探索如何提升內部控制時效性與針對性,實現內部控制與國有企業業務有機結合。

(四)財務監督力量弱

當前我國部分國有企業未創建科學監管系統,導致企業對財務監管缺失,加上審計工作未能全面披露企業財務問題以及企業內控指標、財務指標不透明,均影響著財務管理有效性。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審計機構缺乏合理性、科學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審計體系尚未健全,包括審計制度不全面、崗位職責不詳細、績效考核不標準等;二是審計環境不利,如管理層忽視審計工作,致審計獨立性不足,甚至受到財務部門制約,且部分國有企業讓財務人員兼職審計工作,削弱了審計作用;三是審計權力有限,審計披露出國有企業相關問題后,一般不可參與國有企業財務調整;四是審計方式單一,審計部門僅審計財務票據,未對財務內財務融合管理與內控系統等進行審計[6]。

三、標準化管理及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對策

(一)學習標準化財務管理方案

國有企業標準化財務管理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為會計核算,即國有企業開展項目前的準備工作進行計量,包括采購、生產與管理資產等業務,以客觀現實完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為價值管理,即國有企業創造價值期間管理,包括預算管理與資本結構管理等內容。因此國有企業需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學習財務標準化管理理論與方案,并掌握標準化政策制定要求,了解標準化原理、形式與要求。同時全面收集國內外標準化財務管理研究成果,借鑒其他國有企業標準化管理經驗。

(二)增強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防控中的協同性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期間,需全面認識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關系,提升兩者在財務風險防控中的協同性??蓮囊韵聝煞矫嫒胧郑宏P注內部控制對財務標準化管理的約束力,國有企業可通過規避違規管理操作問題,規避財務管理執行風險,同時國有企業還需充分認識到此約束力具有辯證性,約束標準化管理期間,也可規范流程、優化操作,并非單純約束、監督;關注財務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在防控財務風險上的一致性[7],財務管理核心為防控風險,而內部控制是防控企業財務風險重要類型,因此可從財務風險防控上,使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相結合,并在標準化管理內容、管理過程中相互融合,以有效防控財務風險。

(三)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

財務標準化管理期間,國有企業需結合自身發展,致力于內部控制建設,以切實提高建設水平,適應當前復雜環境。結合當前水平分析,國有企業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重視內部控制信息建設,國有企業信息建設是以自身發展情況、發展需求為基礎的,不可盲目建設,需平衡成本與效益,追求效益最大化。建設期間,需重視頂層設計,基于內部控制自身,面向整個企業開展經營管理,同時重視財務管理結合現有管理系統,保障數據結構、接口的一致性,同時選聘外部機構,關注外部機構服務經驗與財務信息建設能力。二是應用內部控制信息平臺,完善監督體系與評價體系,避免信息化建設成為無效資產[8]。

(四)增強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的針對性

想要提升財務標準化管理有效性,需加強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結核度,以業財融合作為財務管理核心,進而提升財務管理針對性??偨Y分析,國有企業開展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時,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重視業務經營期間,標準化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關鍵點,立足于上述環節,加深工具應用,以全面覆蓋關鍵風險點。梳理關鍵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國有企業在發展期間不斷作出調整,且由于國有企業經營重點與內外部環境不斷變化,財務管理關鍵點不斷調整,這就要求企業在內部控制期間,定期或不定期總結,及時調整策略,進而提升管理針對性。二是重視財務管理業務經營與內部控制相互支撐,以發揮業務經營對關鍵風險點的敏感度優勢,進而有針對性地采取內部控制管理舉措,同時要重視財務管理反向促進業務經營的作用,落實業財融合目標[9]。想要明確業務經營及內部控制間的反饋機制,可在領導的帶動下,創建跨部門聯合機制,深度溝通、探討財務管理工作,盡早發現問題盡早解決,以保證國有企業財務標準化管理過程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重視審計監督

企業標準化管理和內控工作,同審計監督有效性聯系密切。加大審計力度,明確審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可為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提供支撐??蓮囊韵路矫骈_展審計工作。一是完善審計制度。國有企業管理層,需提升對審計工作的重視度,明確審計標準、崗位職責,同時確定審計崗位人員配置,要求審計崗位中,既不能出現冗余人員,又可滿足審計需求。此外,還需完善審計細則,保障審計工作順利實施。二是營造審計環境,將管理層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打造企業審計環境,并在國有企業內部宣傳審計的重要性,確立審計工作的權威性。要求審計部門具有獨立性,由國有企業最高管理層負責管理[10]。開展審計工作時,需披露財務情況與內控情況,并分析披露結果,給予優化建議。三是擴大審計范圍,監督國有企業內所有部門,并非局限在財務審計。因此,審計部門需與各部門負責人溝通,盡早發現各部門問題,并給出優化建議,提升審計職能。

(六)強加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財務管理人才,是保障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基礎,因此國有企業需重視財務人員素質。一是國有企業需提升招聘門檻,重點考察財務人員專業素質,充分了解標準化管理與內控體系知識,最好具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經驗,以為國有企業構建財務內控體系提供幫助[11];二是國有企業需加強培訓,輔助財務人員樹立財務內控觀念,同時學習相關理論、掌握正確方案,并將其運用至標準化財務管理中;三是提升工作人員風險管控能力與識別能力,擴大內控范圍,進而明確財務風險原因,使財務內控真正獨立,以保障內控管理客觀性、有效性;四是完善財務內控系統績效考核,以提升財務人員管理意識。

(七)控制財務管理風險

想要更好經營國有企業,需嚴格控制財務風險。企業需從風險控制出發,建立財務內控體系,落實標準化管理。因此國有企業需結合市場變化,預測潛在財務風險,評估自身風險內控能力,同時建設財務風險評估體系,創新預警制度,積極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而降低財務風險發生概率[12]。

(八)明確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權責

國有企業需嚴格設計財務內控崗位,并完善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崗位財務內控權責,以充分發揮標準化財務管理中財務內控的作用。保障財務標準化管理過程中,業務資金層級審批,規范資金管理工作,避免徇私舞弊。同時需發揮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使其配合國有企業財務部門實施財務管理工作,盡早上報財務管理期間違法亂紀行為,切實保障國有企業財務標準化管理質量。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有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更為復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因素也有所增加。面對上述環境狀態,國有企業需協調發展,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以提升企業預期效益,擔起社會職責。當代市場環境不斷變化,新型經營模式、經濟業務均影響著國有企業發展。因此,國有企業需更新、優化發展理念,積極開展標準化管理及內部控制管理,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進而保障國有企業利益最大化,促進國有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龔玲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與執行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21):155-156.

[2] ?吳治國.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20,(31):114-115.

[3] ?韓雪燕.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J].全國流通經濟,2020,(23):52-54.

[4] ?梁津津.基于審計視角下國有文化企業的財務規范化管理[J].財會學習,2020,(22):13-14.

[5] ?李宗懿.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探索[J].時代金融,2020,(21):101+141.

[6] ?李燦芳.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評《化工企業規范化管理制度設計》[J].塑料工業,2020,(7):168.

[7] ?賀艷.淺談管理會計在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8,(7):58-59.

[8] ?陳先華.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財務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財務與會計,2020,(9):74-75.

[9] ?許麗娟.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5):161-162.

[10] ?陳品汐.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探究[J].營銷界,2020,(9):127-128.

[11] ?趙衛東.論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建設[J].商訊,2019,(31):77-78.

[12] ?潘幸衛.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建設[J].中外企業家,2017,(29):115+117.

猜你喜歡
標準化管理內部控制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國有企業每5年至少審計1次
臨床護理路徑在晚期血吸蟲病巨脾型患者標準化管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基層電力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1—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72170.9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