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2022-06-18 17:16范月娣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2期
關鍵詞:高年級農村小學課外閱讀

范月娣

摘要:如今國家提倡素質教育,所以以往只學習理論知識,而不拓展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教學方法,已經不符合教育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被更多的教師重視。課外閱讀能夠使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愛好選擇性閱讀,既提高了對閱讀的興趣,也滿足了其閱讀以及發展的需求。但是農村地區的閱讀意識相對來說比城市弱,不利于對學生閱讀興趣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所以本文就當前農村地區小學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合適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策略與研究

一、農村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的問題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

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無論是經濟、學習氛圍都比較遜色,所以在這種缺乏讀書氛圍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很難形成閱讀的興趣。此外,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家長,缺乏讀書的意識,不能為孩子樹立榜樣形象,甚至有一些家長認為,除了教材之外,那些課外讀物皆為閑書,對學孩子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這也是家長錯誤教育理念的體現。所以,在這種缺乏越氛圍以及不重視閱讀的環境中,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很難建立。

2.沒有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人的努力程度與專注力與興趣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當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時,會長久地堅持閱,并形成正確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但是上文已經提及,由于缺乏良好的閱讀環境,學生對閱讀并沒有產生太多興趣,這也預示著其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沒有得到建立,所以在日常學習中不會有自主閱讀的想法。此外,由于沒有正確的閱讀意識和閱讀習慣,其閱讀的方法也是不正確的。比如,有部分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走馬觀花或者囫圇吞棗,并沒有真正理解書籍或者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學生被迫著去閱讀,也很難積累知識,因為這些均是徒勞之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其在正確閱讀方法的支持下更加有效地讀書,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做鋪墊。

3.語文教師對于個性的錯誤理解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也意識到學生對教學活動的重要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會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閱讀課堂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為了體現民主教學,教師一般會在學生發表觀點之后,對其進行表揚。久而久之,學生便會有這樣一個認知,即無論說什么觀點,都會得到教師的表揚所以,一部分學生在分享讀書感悟時,常常隨便說觀點,甚至沒有認真閱讀。這種錯誤的教學觀念也使課外閱讀表面化,不能發揮課外閱讀的教育意義,不利于學生知識積累以及語文素養的形成。

一、提高農村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策略

1.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上文已經闡述了興趣對于學習以及閱讀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使其對閱讀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將“要我讀”過渡到“我要讀”這一環節,只有學生對閱讀形成強烈的興趣,那么其的閱讀的意識以及閱讀習慣也能夠得到建立。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并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比如,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講解這本書的主旨,讓學生對書籍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好奇。然后在課下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其閱讀《魯賓遜漂流記》這本小說,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書的內容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與教師所講解的深意和主旨聯系起來,有利于加強其對書籍內容的理解,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當學習到《伯牙鼓琴》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推薦相關的文章,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每周的班會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會友活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在這種活動的幫助下,學生會逐漸加深對閱讀的喜愛,并形成正確的閱讀理解和閱讀習慣。最后,在學校的重視下,家長也會意識到閱讀的重要作用,那么農村學生閱讀的良好氛圍便得到了構建。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會越來越強烈,有利于其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

2.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的效果,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利用簡介理解是內容大概的方法。在簡介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大致明白整本書或者文章在說什么,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路也會更加清晰。其次,教師學生精讀和略讀的方法。所謂精讀,就是對書中細致地描寫或者優美的語言進行仔細的品嘗和解析;對于故事的脈絡利用略讀的方式讓自己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此外,在遇見好詞好句時,學生可以記在讀書筆記上,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該句的印象,還能加深對整本書的印象,以點帶面,激起學生對整本書的印象。比如,在讀《圍城》時,大家都熟悉一句話,便是“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當讀者在閱讀時將這句話記在筆記上,下次看到這句話時,便會由詞句主人公方鴻漸婚前以及婚后的種種心理和細節,加深對書的中心主旨理解。

3.對學生的觀點作出正確的評判

上文在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問題中提到,教師對個性化的誤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外閱讀的效果。所以,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觀點的引導和評價,將鼓勵和建議結合起來用,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交換閱讀想法,避免學生為應付教師而不用心閱讀。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監督學生讀書,還能加深其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不僅能夠提升其閱讀的效果,還能提高其知識積累,培養其語文思維。比如,在學生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教師可以就海倫凱勒的性格以及安妮老師的所作所為線索與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表達對海倫凱勒的看法,以及哪些地方能夠體現她頑強不屈的性格等。

結語:

眾所周知,實踐是人獲得認識的做直接途徑,倘若不具備實踐的條件,那么讀書便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途徑。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如果僅靠自己的實踐,終極一生也很難達到認識的高度。而書中記錄著古今中外無數思想以及人生經歷,能夠為人提供更多認識和經驗。其次,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其精神和心靈都會得到啟發和凈化,有利于其正確思想和價值觀的構建,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此外,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夠積累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發展語文能力,有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農村地區的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利用課外閱讀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其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月.農村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的問題及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1.DOI:10.27280/d.cnki.gsdsu.2021.000947.

[2]趙璐璐.淺談農村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策略[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2021:712-714.DOI:10.26914/c.cnkihy.2021.000529.

猜你喜歡
高年級農村小學課外閱讀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