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遺漏的教育

2022-06-23 00:45佘江濤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2年5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育

摘要:教育是塑造人、彌補人、提升人,涉及人格、感覺和直覺、想象力和創造力、判斷和思維。涉及心智教育的門類很多,依次應是:家庭教育、藝術教育、創新教育、通識教育、課程教育、考試教育。沒有前四種教育,教育最好的結果就是培養了一批專業的單相度人,更多的是培養了一批就業后不再自我教育的“打工仔”。但現實中,前四種教育被不同程度地忽視了。

關鍵詞:教育;心智教育;素質教育

教育是育人還是劃分階層,是一個嚴酷的價值觀、世界觀、方法論的選擇。

本文主要探討心智教育,不談論和身心相關的勞動教育和體育。在勞動教育需要和科技、其他教育融合的今天,許多人依然認為這種教育是浪費時間。手工勞動數千年來被集體無意識或有意識地鄙夷著,這在許多人對職業教育的價值評判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事實上,勞動關系到我們的手,關系到我們的心智和實踐,關系到我們存在的意義。有時想到,少了勞動帶來的快樂的多巴胺和先苦后甜的內啡肽,人生要缺失多少樂趣,尤其會缺失自我組織能力和生存能力。

涉及心智教育的門類很多,從大眾偏好和熟悉程度來看,依次是:考試教育、課程教育、通識教育、創新教育、藝術教育、家庭教育。但教育是塑造人、彌補人、提升人,涉及人格、感覺和直覺、想象力和創造力、判斷和思維。因此,筆者以為這個次序不對,后四種教育被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它不符合素養教育的趨勢,不符合文明社會塑造人的原則,也不符合未來社會不確定性的、更具挑戰性的生態,不能滿足人對未來社會的順應和同化。一個人一生的教育資源如果只來自單一、強迫、偏執、完全功利的考試教育和殘缺不全的課程教育,是對人最大的扭曲、壓迫和限制。所以,我認為次序應該顛倒過來:家庭教育、藝術教育、創新教育、通識教育、課程教育、考試教育。沒有前四種教育,教育最好的結果就是培養了一批專業的單相度人,更多的是培養了一批就業后不再自我教育的“打工仔”。

塑造由本能、本性、社會性、精神性等構成的人格最難,人和人最終的差異在這里。年老的時候,感覺和直覺會遲鈍,想象力和創造力會殆盡,判斷和思維會衰退,唯有人格會凸顯出來,支撐我們一生的精神力量會凸顯出來:大多數人都脫掉了面具,消極地回歸了本能和本性;少部分人也脫掉了面具,積極地回歸了本能和本性;更少一部分人,脫掉了面具,面對內心深處的陰影,吸納集體異質,審慎進化,形成豐富、強大、完整的自我。無論是積極回歸還是審慎進化,教育都發揮著巨大作用。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遺傳基因和集體無意識,但童年的經歷和經驗對塑造人格至關重要,即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多數人包括我,幾乎不了解家庭教育,它被忽視了。除了忙于應付興趣班層面的教育,還有各種銜接小學課程的教育——超前傳授一些基本的算數、識字、思維等(越學越早,恨不能從懷孕的第一天就開始智力教育),而塑造人格的教育,便指著小學、中學、大學。豈不知,到了小學,人格,尤其是其無意識的人格底層已經形成。

塑造接收信息的感覺和處理信息的直覺,也很難。它們通常通過有意識的藝術教育和潛移默化的無意識的藝術氛圍得以實現。而我們的藝術教育,在完成技術訓練之后,在發現它缺乏功利主義價值之后,就普遍匱乏了。最后,藝術教育就成了少數人的謀生之道,或極少數人的藝術之道。至于美術館、畫廊、音樂廳等的潛移默化的氛圍,就更為稀缺。我們缺少分布美術館、畫廊、音樂廳、圖書館、博物館、標本館等的偉大街區。我們缺乏熱愛藝術、浸染其中的藝術教育。但我們的感覺、直覺,以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審美表達,又特別需要藝術教育,我們對人的生存狀態、對世界的理解和把握也特別需要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的重要性遠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通過藝術教育,一個人能感覺和直覺到美,感覺和直覺到審美的表達力,感覺和直覺到思想的理性、非理性、無意識的洞察力。

塑造個人、社群、社會、國家最需要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樣很難。除了藝術教育,它通常通過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的交叉、融合的STEM或STEAM課程實現。在考試教育尤其是單一、強迫、偏執、完全功利的考試教育的重壓下,在課程教育和通識教育尚不能充分實現的環境下,創新教育幾乎是一個昂貴的奢侈品。

創新教育不同于課程教育、通識教育,它是以科學技術為引領,打通和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課程,旨在以科技創新改變未來、創造未來,提高國家各個領域和層面科技競爭力的教育。

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創新教育的拓展非常困難,要突破現有對考試教育的偏愛,對課程教育的偏科,對通識教育低層次的濫用,尤其是對創新教育自身定位的認知和其實踐的建構,包括:課程理念的不斷更新,與其他課程尤其是理工科課程核心部分的融合和延展,與創新科技企業的合作,對自身課程的評估和推廣。真是“內外交困”、超級艱難。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藝術教育、創新教育是文明社會的升級教育。升級的路徑,一方面要靠自然而然的溢出和涌現,一方面更需要依靠人為的組織化、系統化的推進?!半p減”提供了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

塑造接收信息的常識判斷和處理信息的理性思維,更是一件難事,需要通識教育和課程教育的完美結合。不過,我們雖然缺乏形式邏輯課程和完備的學科通識教育,但有比較系統的課程教育基礎,只要落實到位,實現通識教育是完全可能的。從涉及心智的課程教育來說,它們服務于知識和精神的培養,以社會服從、合作、共同理念、方法、信仰、專業的系統知識的建立為基本原則。

如果為了考試教育而放棄了通識教育,尤其殘缺了課程教育,無疑是走上了一條終身逼仄的道路。通識教育、課程教育是文明社會的基本教育。

如果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課程教育中又放棄了形式邏輯課程,會使思維能力、寫作能力、演講能力、交流能力、談判能力得不到提升,通識教育和課程教育都會大打折扣。

當下,我們廣泛重視的是掌握和測評知識點的考試教育。教育成了社會對人的篩選網,而不是育人的公器。教育行為公開和私下,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比例緊緊圍繞考試展開。判斷和思維不再重要,價值觀的方向、世界觀的系統結構和事實邏輯、方法論的重點協同都不再重要。A348EA34-164F-4282-BCC8-B5B73D30B545

考試教育服務于人的本性,本性是人的社會性積淀,它尋求功利??荚嚱逃饕獫M足于人的基本生存、就業謀生的需求。即使以上五種教育也很難從根本上改造人,人的本性、社會性強大而“堅硬”,多數人只能掩飾、壓制,很難提升、超越。在本性強大的社會里,以上五種教育往往難敵一個考試教育??荚嚱逃踔梁苋菀淄嘶癁閱我?、強迫、偏執、完全功利的考試教育,和其他教育完全脫鉤。知識被完全壓縮成知識點,被壓縮成考試知識??荚囍R又被壓縮成應試技巧,被壓縮成測評速度。它不僅發生在經濟起飛、急功近利時期,其基因強大,古已有之,于今為盛。

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在非有機的、碎片的知識和信息比較容易檢索、獲得的時候,有機的、結構化的知識變得更加重要。沒有判斷和思維,我們獲得不了由系統結構、事實邏輯構成的知識樹,獲得不了可以生長、融合、遷移的知識樹,只剩下碎片化的固定聯想,技高一籌的只是聯想的速度而已。

退化的考試教育(單一、強迫、偏執、完全功利的考試教育)受到完全功利主義的心態主宰。和不斷上升的功利欲望相比,優質教育的資源供給永遠是稀缺的,并且會變得更為稀缺,加劇資源和配置的矛盾。只要從經濟學角度就可以理解這一“魔力心態”。對多數人而言,“魔力心態”是強大的集體意識和無意識混合的心態,是上千年都難以走出來的心態。加上多數人童年考試失敗的記憶、成年生存競爭的壓力,使得功利主義的心魔愈發強大。在功利主義面前,退化的考試教育沒錯,但我們怎能眼看著孩子的人格、感覺和直覺、想象力和創造力、判斷和思維在普遍的焦慮中被毀滅,甚至自我毀滅?考試教育,尤其是退化的考試教育是許多人內心巨大的陰影。即使到了成年,許多人依然夢見它,并把它作為集體無意識傳導下去。

如果教育只剩下考試教育,就是最糟糕的教育。它讓人生毫無意義,變成了純粹的占有而非生存。

當意識似乎愿意解放自我的時候,無意識也不答應。多數人必然為社會公認的、單一的權力和功利標準而活著,內心深處真實的教育僅限于十分簡單的社會權力和經濟利益獲取的水平,是為了單一生活選擇的教育、永遠物質饑餓的教育,很難實施理想的教育。約束、改造考試教育,特別是消滅退化的考試教育,首先只有改造人心了。

偉大的教育(也許就是內涵飽滿的素質教育)是綜合的,也是稀有的,是六種教育的貫通融合:前三種統領后三種,尤其約束第六種。

要成為完整和豐富的人,我們要接受這六種教育;要融入現代社會,在當下生存,我們必須接受通識教育、考試教育,尤其要去體驗考試教育的單調、無趣、壓抑、失敗和沮喪??荚嚱逃龝L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磨練意志、順應社會、滿足基本需求的重要路徑。只是它容易讓人走火入魔,我們要有巨大的反功利心力方能駕馭。

多數人首先屈從于考試教育,當這種教育結束后,他們的內心已經受盡了折磨,感覺什么教育對自己都是痛苦,想要統統放棄,這就是考試教育引發的普遍心理障礙。多數人從此落進手機里,被信息和視頻投喂,成為一個手機信息繭房的囚徒;同時,通過心理補償機制,把教育的焦慮和壓力傳導給下一代。成人讀書越來越少,逼著兒童讀書越來越多的現象就是明證。

快樂教育和教育快樂只是教育及其功能的一小部分。如果教育都是快樂的,教育就失敗了。無論哪種教育都包含學習的痛苦,都是和人熵增(人就是想躺平的)的本能沖突、對立的。好的教育有助于產生較為均衡的多巴胺和內啡肽。

以上六種教育最初都是依靠它者實現的,當最終實現了不斷的、終身的自我教育,教育就大圓滿了:實現了外在規訓向自我規訓的轉化,實現了實然狀態向應然狀態的轉化,實現了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化。

思來想去,本文是寫給自己的,構建了自我想象的教育世界,補償自身殘缺不全的教育。我是殘缺不全但比較快樂的教育產物。在我身邊,這樣的教育已經不多見了。(佘江濤,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編審。全國新聞出版領軍人才。著有《走向未來的出版》等。)A348EA34-164F-4282-BCC8-B5B73D30B545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題解教育『三問』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職業院校需要什么樣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