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創新發展路徑:文旅融合服務

2022-06-23 05:36吳爽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公共圖書館旅游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旅游

摘 要:目前,我國旅游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其對文化產業的需求正不斷增多?;谖穆萌诤习l展現狀,公共圖書館在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總結文旅融合服務的實踐模式,探索文旅融合服務的發展策略,開發符合自身特點的旅游新元素,實現公共圖書館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5-0118-04

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提升,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合并,標志著文旅融合進入新階段。文旅融合整合公共文化、旅游等資源,不僅有助于滿足居民的休閑活動需求,還將為其提供更有深度的文化感官體驗,是以“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為基礎的產業間有效融合。文旅融合是文化、旅游等行業發展成熟的重要產物,圖書館應以此為契機發揮自身能動性,結合當地旅游資源特點,開發新型服務模式,不斷加強與旅游產業的協作,在文旅融合實踐中提升自身影響力,實現推廣文化的目的,從而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1 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服務的優勢

在文旅融合的戰略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承擔文化發展重任,不斷推進文旅融合的進程與實踐。公共圖書館在推動文旅融合項目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能夠提供文化、空間、體驗、教育、知識等多種服務模式,還能夠保證各項服務兼具公益、均等、便利等多重特點,能為旅游服務提供文化、空間和教育保障。

1.1 擁有豐厚的文化資源

在開展文旅融合服務問題上,公共圖書館展現出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依托自身環境、信息、文化特點,能夠不斷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圖書館從館藏資源到建筑空間都是對文化的彰顯,皆是實現文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服務的發展,必須實現文化與旅游的有機結合,通過發揮文化資源的歷史文化屬性,打造更多優秀的文化項目,透過旅游帶動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的溝通,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中華文明。

1.2 擁有充足的服務空間

近年來,我國省市級公共圖書館相繼完成新館的改造和擴建,各種信息空間和休閑服務空間的建設為文旅融合服務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谖穆萌诤媳尘?,圖書館構建了具有吸引力、舒適度高、能夠彰顯地區人文關懷的文化空間,通過打造兼具地方文化特點的空間環境,在滿足當地讀者文化需求的基礎上,為游客帶來豐富的地域文化體驗。

1.3 擁有教育服務團隊

圖書館肩負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在滿足居民閱讀需求、提升地區文化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文化傳承、閱讀推廣等方面,公共圖書館擁有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在發展旅游業時能充分發揮圖書館教育服務優勢,并與旅游緊密結合,通過發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高品質旅游項目,引導旅游向精神文化領域發展。公共圖書館不論是在服務群體上還是在服務內容上,都具備多樣性特點,其所提供的全域服務模式與旅游行業存在一致性??紤]到與旅游行業存在文化同源這一屬性,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文旅融合工作時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促使二者能夠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2 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服務的實踐模式

筆者借助網絡調研、文獻收集等手段,搜集了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相關案例,整理了實踐模式框架,詳見圖1。

2.1 圖書館作為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作為人類智慧的重要產物,不僅能夠反映其所屬的文化體系,還能夠展現地域地理特點。圖書館被認為是重要的文化景觀,其不僅能彰顯文化內涵,也是人類對知識、文明渴望的真實反映[1]。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部分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文化景觀特點,將館藏、建筑特色、歷史價值以及環境作為亮點,將自身打造成為城市文化標志,吸引游客前來瀏覽觀光。

2.2 圖書館作為旅游信息提供者

通常而言,公共圖書館館藏中包含大量的歷史檔案、文化傳說、影像資料等,因而也被認為是地區歷史文化的記憶庫[2]。這類館藏將成為重要的旅游信息,為相應旅游企業和個人提供資源服務。圖書館作為旅游信息的重要提供者,應明確自身定位,通過充分發揮各類信息資源作用,推動文化改革,逐步改善文化服務質量,進而借助文化資源發展優勢實現城市的發展。

2.3 圖書館作為游息場所

圖書館應充分發揮游息場地特點,為旅客提供休息的場所?,F代化的圖書館通常具備安靜、自由等特點,是居民旅游、休閑的首選項。為此,圖書館應從網絡、社交、購物以及閱讀體驗等角度出發,加強自身在硬件、軟件方面的建設,從而達到吸引居民參觀、旅游的目的。

2.4 圖書館作為文化旅游活動的組織者

與普通旅行相比,文化旅游能夠在旅行過程中提供諸如音樂節、文化展等不同形式的文化體驗活動。圖書館憑借自身具備的空間優勢,能夠有效滿足文化旅游的場地要求。為此,圖書館應承擔文化旅游組織職能,通過舉辦書畫展、文化展、故事展等不同活動,為游客提供費用低甚至是免費的旅游項目,吸引游客積極參與。

3 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服務的發展策略

公共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服務中應不斷創新,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新的文旅融合服務形式,制定相互促進的發展策略。

3.1 融入研學旅行活動

研學旅行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集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于一體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的跨界融合。作為參觀體驗性活動,研學旅行的對象主要是學生,旨在借助有計劃的組織將研究學習與旅行相結合。研學旅行也被看作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學生在旅游過程中可以接受新知識,進行互動交流,實現教育與旅游的有機結合[3]?,F階段,研學旅行已經被列入中小學教學計劃。圖書館承著擔文化推廣的重要使命,憑借其自身具備的資源、空間等優勢,能夠舉辦種類豐富的教育活動,為學生節假日研學旅行提供適合的項目。我國部分圖書館注意到研學旅行在推動自身職能發揮領域的重要性,紛紛開展各類研學旅行活動。2011年,以“閱讀之旅”為主題,國家圖書館率先舉辦了一系列研學旅行活動。2018年,以“游學記”為主題的研學旅行項目在湖北省拉開序幕,湖北省少兒圖書館借助該項目,通過舉辦多種活動,幫助小讀者更深入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同年,湖南省圖書館也開展了走進西嶺書院、愛蓮堂等活動,通過實地探訪,進一步感受了地域文化的底蘊。2019年,威海市以“春天與閱讀相伴”為主題,舉辦了圖書館參觀、圖書分享、國畫學習等不同類型的研學旅行活動。隨著對研學旅行認識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加入該主題項目的活動行列中,研學旅行正成為流行趨勢。

3.2 走自身發展創新之路

3.2.1 以參與全域服務為保障。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其全域服務的開展應以全域旅游為參照,通過旅游路線將各景點與圖書館文化資源相連接,進而打造出具有一定文化深度、跨區域性質的創新型文旅融合形式。圖書館在開展全域服務過程中,必須以延伸服務為依托,通過不斷強化自身管理理念,提升服務質量,加快各服務要素轉型,強調自身的創新性、包容性,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實現與全域旅游的有機融合。圖書館在參與全域服務時,主要采用“圖書館+”和“閱讀+”模式,即利用圖書館MALL模式、城市書房等形式,實現自身在空間及時間上的服務延伸,如:“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全域旅游項目,采取“閱讀+行走”形式,在運河沿線城市開展了閱讀活動。

3.2.2 以建設主題圖書館為基礎。主題圖書館是以特定的或與之相關的主題系列為依據打造的圖書館,其目的在于滿足讀者對某一領域信息的需求,由公共圖書館、民營圖書館或是公共館與社會機構合作建成。此類圖書館在選擇主題時通常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使用需求、使用者素質、場館特色以及地域特點等。主題圖書館的分布主要包括三種形式:館中館、獨立分館以及館外體驗點。館中館是指場館位置在總館內部,隸屬于館中的主題區域;后兩者則在總館外,位置多采取因地制宜原則。公共圖書館通過打造主題圖書館,能夠將名人作品、信息資源等不同主題進行整合規劃,在保證文獻質量的同時實現對各類文獻資料價值的再發掘,最終推動文旅融合目的的實現。目前,我國已經打造了包括周恩來圖書館、韶山毛澤東圖書館等在內的一系列主題圖書館項目。這類圖書館多將位置選定在當地景點內,通過將名人與景點相結合,使游客在觀賞自然風景的同時,感受歷史文化的韻味?,F階段,在主題圖書館項目中,紅色旅游作為文旅融合趨勢下的新型旅行模式正異軍突起,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主題圖書館發展趨勢將越發突出。

3.2.3 以完善與豐富圖書館資源為前提。為更好地實現文旅融合,公共圖書館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硬件、軟件配置,加強對室內配置、建筑等的建設維護,完善對場館歷史、文化等的保護機制,健全文獻資料、服務等管理體制。在開展文旅融合工作時、圖書館首先需要進行資產清查,通過深挖場館建筑特點、場館歷史、經典故事、文化等,將其作為文化景觀評價的關鍵。圖書館還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旅游信息中心作用,進一步整合各類旅游資訊,并對資訊傳遞手段進行考量。在此基礎上,圖書館還應圍繞文化、民俗等具有當地特征的資源,打造相應的旅游文獻體系[4]??紤]到國家政策法規對文旅融合工作的影響,圖書館還應與國家文化旅游管理部門建立聯系,主動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需要掌握相關指導政策及規劃,并將其作為自身發展的框架,確保圖書館各項組織、管理制度的有效運行。

3.3 深度發展合作伙伴

在開展文旅融合期間,圖書館必須加強與外界的溝通,通過與其他單位開展合作,深入挖掘旅游特色,促進區域內旅游資源的深層次全面發展;針對區域內旅游受眾,圖書館應注重與協作單位聯系,通過打造文化空間集群等辦法,實現城市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升。通常情況下,圖書館可選擇政府相關部門、旅游企業以及博物館、畫廊等各類文化機構作為協作對象。圖書館通過與上述單位建立密切的聯系,能夠有效實現文化領域與旅游行業的有機融合,最終實現文化推廣、經濟發展等目的。例如,

國家圖書館在推動文旅融合過程中,將海淀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作為合作伙伴,攜手開展了一系列研學旅游活動,不僅實現了教育、文化、旅游間的有機結合,還起到了推廣傳統文化的作用。此外,國家圖書館還深挖自身的建筑文化,在其南區獲評“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稱號后,還進一步發揮自身館藏資源、空間資源優勢,不斷加強與其他社會單位的聯系,確保館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圖書館發展提供了借鑒。

3.4 積極做好宣傳與推廣工作

為推動文旅融合服務穩定發展,圖書館還必須做好宣傳推廣工作:一是尋找宣傳關鍵點,根據文化旅游項目特點確定需要宣傳的重點,包括圖書館提供旅游項目的內容、特點、游客體驗情況等[5]。二是選擇宣傳冊樣式及宣傳方式,結合文化旅游項目特點,有計劃地設計宣傳樣冊,在充分做好內部宣傳的基礎上,將政府、學校、旅游企業納入宣傳范圍,有針對性地選擇線下媒體對活動進行專題報道。同時,圖書館還應充分利用線上媒體,在網站等公眾平臺上發布相關旅游項目信息,并詳細講解旅游地基本情況等。三是擴大對外聯系,多參加區域內的相關旅游會議,并積極配合當地文化旅游活動,通過提供場地、文化資源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四是通過聘請宣傳大使等方式,發揮名人效應,實現文化旅游服務的宣傳。五是鼓勵參與活動的游客在互聯網上發表活動意見,借助群眾口碑力量,提升服務傳播力度[6]。

4 結語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資源,旅游行業的發展必須以文化資源為重心,文旅產業融合成為必然。為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行業的深度融合,在保證傳統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應深挖地區文化特色,通過不斷增強區域文化生命力,實現文化自信。文旅融合作為重要的文化治理方式,旨在通過創造新形式達到文化包容性發展的目的。公共圖書館通過與旅游行業深度協作創新旅游服務形式,不僅能夠豐富旅游內涵,優化旅游產品結構,還能夠拓展圖書館影響力,擴大其服務范圍,帶動居民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紅雁.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路徑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6):23-27,41.

[2]陸路,秦升.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創新發展:以陜西省圖書館“智能文化云地標”的建設實踐為例[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2):32-40.

[3]張巧娜.文旅融合時代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模式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6):106-111.

[4]柯平.主題圖書館建設中的若干問題與發展思考[J].圖書館雜志,2020(3):41-47.

[5]盛興軍,張璐.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宣傳推廣研究:以浙江省地級市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0(5):75-80.

[6]韓文甲.文旅融合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路徑探索[J].圖書館建設,2019(S1):152-155.

(編校:崔萌)

收稿日期:2022-04-16

作者簡介:吳爽(1983— ),遼寧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公共圖書館旅游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旅游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