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D模式引導下的城市更新研究

2022-06-23 10:07朱志文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2年5期
關鍵詞:歷史街區城市更新軌道交通

朱志文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以武漢市曇華林歷史街區更新為研究對象,研究城市軌道交通站點為周邊地區帶來的發展契機。研究方法:以文獻查閱法、問卷調查法、現場踏勘為基礎,通過分析研究軌道交通建設給城市發展帶來的聯動效應。(1)選取武漢2、7號線軌道換乘站螃蟹岬作為研究對象,在充分現狀調研和站點資料收集的基礎上,分析其周圍土地利用現狀,歸納總結出站點周邊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利用優化策略。(2)結合螃蟹岬站點,提出曇華林歷史街區整治現狀的突出問題,優化更新的具體方案。(3)闡述了武昌古城旅游資源整合與聯合運營,形成區域交通集約化、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軌道交通;城市更新;歷史街區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4.031

1、緒論:

1.1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城市面臨了一系列的城市的交通、能源和環境問題,城市空間形態的集約化、有機化和樞紐化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TOD 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促進城市及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有效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交通擁堵和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使得公共交通發揮其最大作用,并使得土地利用效益達到最大化[1]。

1.2研究對象

目前,我國對于城市發展的關注點,從以前強調“增量”轉換到針對“存量”空間的品質提升,城市更新成為解決城市緊湊、集約、混合的用地開發模式,提高城市土地開發效益的重要手段[2]。其中,老舊城區、工業遺址、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城市更新改造重點。

本文以軌道交通螃蟹岬站點與曇華林歷史街區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站點地區土地利用現狀問題,從站點類型與開發強度、地鐵空間地域文化呈現和交通環境三個方面出發,將軌道交通促進歷史文化街區發展相聯系,結合實際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力求實現街區活力復興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2、軌道交通螃蟹岬站點周邊地區現狀問題與優化策略

在當前我國城市建設轉入存量更新的階段,大規模的新城建設和舊城拆遷項目逐步減少,規劃師應將關注點擴大到整個建成區范圍內軌道交通站點及其周邊地區的城市更新,及時為站點周邊地區的更新開發制定符合公交優先目標的規劃策略和控制引導建議[3]。通過城市設計的協調,將多種城市功能(其中包括交通功能、辦公功能、商業功能、居住功能)與軌道交通站點的設計、建設與開發相結合,從而充分利用地鐵車站所聚集的人流,創造公共活動與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城市開發與舊城更新,從而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4]。

螃蟹岬站點位于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與中山路及公正路的交叉路口下,是武漢地鐵2號線和7號線的接駁換乘站,目前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2.1站點周邊發展滯后,但用地開發具備優勢

按軌道交通站點地區所在區域承擔的城市功能,螃蟹岬站點歸屬于商服型站點,站點周邊地區由于受到城市發展格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發展滯后,但存在開發潛力強、尚有存量用地、舊改余地較大的現狀特點,較其它開發完善的站點更具發展優勢。

根據《武漢市主城區用地建設強度管理規定》商服型站點核心圈層(0-200m)以高強度商業、商務開發用地為主,容積率取強度一區4.5D,建筑密度≤45%。[5]實際上受到城市發展時序的影響,螃蟹岬站點周邊已建設大量行政辦公用地,降低了區域土地經濟性與集約利用,另外商業用地已建成項目“泛悅匯”容積率3.6,也存在開發強度不夠的問題。

為此建議,將螃蟹岬站點核心區周邊未開發的用地,除了必要的活動廣場等開放空間,建設以高容積率為主的商業綜合體或商務大夏,容積率建議在5以上。使用高強度混合的用地開發,保障公共交通系統的運量和居住、工作出行與換乘的便捷性[6]。

2.2站點空間裝修地域文化較弱,指引性不足

由于地鐵站點的城市性、區域性、社區性等特點,應承載該站點地域歷史與文化[7],將地面城市的功能與信息以藝術語言形式投射入地下,形成不同站點的地標參照物和記憶點。螃蟹岬地鐵2號線站點,在裝修材料和技術使用上都偏于傳統和保守,沒有充分挖掘結合周邊區域的曇華林歷史文化元素。

為此建議,在地域文化理念導向下,螃蟹岬地鐵站空間設計要體現車站周邊區域環境特點和人文特色,消除地鐵站空間視覺的雷同性[8]。螃蟹岬站附近的曇華林是武漢知名的歷史文化街區,這里近代中國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交相輝映。地鐵站空間地域文化特色表達,可以從古街中的老磚墻、青石板路中尋找創作靈感,并將之藝術化處理,通過兼顧整體與個性的裝飾、陳設、材料、色彩的選用與表達[9]。在藝術形式上,可以從傳統的、單一的壁畫形式發展為壁畫、雕塑、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等多種形式,運用到地鐵站內裝飾設計中,同時利用標識設計來體現歷史文化街區的特征[10],增加了螃蟹岬站的藝術人文情懷,與曇華林的氣質相匹配,形成地上空間與地下空間視覺藝術的有機結合與完美展現。

2.3站點地區交通環境需要完善

軌道站點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網絡中的重要節點,承擔著城市中繁重的客流集散任務,慢行交通又是城市軌道站點與周邊區域最主要的銜接方式,因此必須為慢行群體提供良好的可達性服務,注重自行車和軌道交通換乘的便捷性[12]。

通過實地調查,螃蟹岬站點地區交通環境有以下特征。(1)與沿線常規公交的銜接:與軌道配套的公交站點都設置在軌道站點出入口50-100米的范圍內,基本實現地鐵與常規公交的快速銜接;(2)與自行車的銜接:沿線部分站點布局有自行車停車場,但曇華林路沒有專用自行車道,人車混行,道路安全較差。

為此建議,對螃蟹岬站點周邊慢行交通規劃,應盡量設置自行車專用道或采取綠化帶或護欄等隔離設施保證自行車的路權和出行空間,也可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采取彩色鋪裝或劃線的方式對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進行分隔[13]。

螃蟹岬站點是曇華林歷史街區東側入口,距核心區一公里,沒有自行車道,沒有公共交通,沿曇華林路需步行20分鐘,可達性比較差,不方便游客進入和離開。建議把曇華林路(6米)雙向雙車道調整為單向單車道,增加側向停車位及自行車慢行道,使用護欄、彩色鋪裝等設施,將自行車道與行車道分隔開,禁止路邊停車,設置警示、限速標志保障安全,完善慢行交通系統。

3、歷史街區的現狀問題與優化策略

歷史街區是城市記憶的組成元素,探索街區復興和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15]。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歷史街區附近設置軌道交通站成為一種趨勢。歷史街區的建成時間較早,道路密度較高、尺度較小,部分道路是僅供非機動車通行的街巷。軌道交通的開通彌補了街區在交通可達性上的不足,非機動車交通和軌道交通的組合可以有效地替代小汽車交通[16]。因此,充分利用歷史街區在發展非機動車交通方面的先天優勢,并優化慢行系統與軌道交通的銜接整合,是歷史街區更新的重要內容。

曇華林歷史街區位于老武昌的東北角,全長1200m,東起中山路,西至德勝橋,總面積約為104.1公頃(約1平方公里)。自辛亥革命開始,相繼有英、美、意大利、瑞士等國在此興辦教會、學校、醫院,集中體現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藝術和武漢市近代經濟發展和社會歷史的演變,素有“活的武漢近代史書”的美譽[16]。

3.1曇華林歷史街區入口昭示性不足

曇華林歷史街區入口缺乏引導性,沒有可識別性,邊界不清晰,外地游客尋找困難。距離曇華林最近的地鐵站有兩處,一是2、7號線螃蟹岬站,從螃蟹岬下車,穿過泛悅中心民國風格商業街“泛悅匯”后,一條大道,視野開闊,空空無物;二是即將開通的5號線曇華林站,街區入口沒有任何導向標識,人車混行。

為此建議,在街區入口以門戶標志物,作為向導,作為邊界,讓游客對其形態具獨一無二的可識別性??蓞⒄粘啥紝捳镒?“寬門窄塔”。

3.2曇華林歷史街區游覽路線不清晰

近年來曇華林歷史街區新建曇華廣場,增加服務設施,修繕盤活了些歷史建筑,但整體運營沒有做好,游覽路線零散,導向標識不完整。街區歷史建筑分布比較分散,沒有連成一片,部分歷史建筑隱藏在湖北中醫藥大學校區之內,出入不方便,只有胭脂路與曇華林路交界處,仁濟醫院舊址、花園山牧師樓,曇華林文化陳列館及瑞典教區舊址等幾處歷史建筑相對集中。

為此建議,需要合理規劃以慢行為主的人行交通組織,創造良好的交通空間品質。首先,可以增強指示標志的引導性,通過在路口多設立指示標志指引人流。此外通過步行空間塑造,打造從站點向歷史街區過渡的慢行交通,增強周邊建筑的開放性,讓市民在慢行的過程中“自由交談、游憩、交易喜歡的商品、觀察心儀的櫥窗、結識新的朋友”,提升景區的吸引力,豐富游客的體驗[17]。

3.3曇華林歷史街區道路交通組織混亂

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分布的學校、醫院眾多,隨著街區知名度不斷提升,參觀、考察、調研的人員及游客與日俱增,造成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及其周邊交通秩序混亂,嚴重影響游客的體驗,制約街區的建設和發展[19]。

為此建議,一要加強對街區周邊交通秩序管制力度。成立交通整治專班,深入調研曇華林周邊交通狀況,集中力量專項整治曇華林周邊違章停車等問題,規范電動車、自行車停放管理,確保道路交通秩序良好。二要加強曇華林街區內交通管制,規劃周邊停車場。曇華林歷史街區西段核心區(仁濟醫院至得勝橋)實行步行街,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進入和停放。

4、軌道交通引導武昌古城資源整合策略

2021年武漢市規劃將以曇華林(得勝橋)千年老街、黃鶴樓、首義文化區為縱軸,以東西城壕、蛇山、張之洞路為橫軸,通過“一縱三橫”的空間結構推動武昌古城重要特色空間的實施建設,引導武昌古城的整體復興,集中展現武昌古城千年歷史文化與“山江際會”的古城生態格局。

4.1積極開展經貿文化交流活動

一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曇華林地區優秀歷史文化建筑的優勢,以此為平臺和連接點,迅速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擴大經貿合作。二是對曇華林進行統一規劃,做大格局,加強曇華林旅游景點的打造,將曇華林散落的旅游資源串聯成鏈,形成旅游環線,讓曇華林歷史街區成為整個武昌古城網紅旅游核心。

4.2 軌道交通引導下聯合運營交通策略

武昌古城區域內旅游景點密度較大,在空間上呈現明顯的區域集中性,以主城區沿江區域為中心的圈層分布[20]。長江大橋、黃鶴樓、戶部巷、曇華林、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武昌江灘、知音號等文化旅游景點眾多,但是彼此之間還是有一些距離,如果全依靠步行交通,從旅游者時間成本、體力情況和景點可達性是不利的。

為此建議,應優化古城區域內交通結構,搭建游覽路線的整體框架,以軌道交通干線為主軸,巴士環線支線為次軸,慢行系統為補充。帶動的空間連接,減少了各要素之間的時間距離,形成“以點(地鐵站)連線(旅游鏈),交錯成網(武昌古城)”的面狀結構,把諸多城市景點串聯起來,為完善武漢旅游交通網絡和實現武昌古城內游客“自由”通行定基礎。最終實現武昌古城資源旅游交通系統,推動熱點區規模的擴大以及向其他城區蔓延,促進武漢旅游休閑業態結構的均衡發展。

5、總結與反思

軌道交通在城市發展大局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正在助推城市不斷蝶變。城市更新作為城市新陳代謝的自我調節機制客觀存在,同時也是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主要體現在推動區域商業發展、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功能多樣化帶來的便捷生活以及城市空間品質的提高。

其中,城市更新中文脈傳承的重要,是區域乃至城市的文化體系構建不可或缺的部分。曇華林歷史街區現在該做的是:(1)借用軌道交通完善慢行系統,加強街區可達性;(2)保護特色風貌,在歷史傳承上更好地處理新舊之間的關系,解決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3)風貌為表,產業為里,積極擴大曇華林歷史街區品牌知名度,打造武昌古城旅游示范景區。

參考文獻:

[1]劉娜.基于TOD模式的城市軌道交通站區用地分析及優化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1.

[2]陳佳.多類型軌道交通站點地區用地優化研究——以武漢市地鐵2號線為例[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

[3]Sutapa B J, Andrew R. Goetz. The rail transit system and land use? change in the Denver metro region[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 54: 440-450.

[4]甄建.武漢地鐵站域空間商業開發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4.

[5]段德罡,張凡.土地利用優化視角下的城市軌道站點分類研究-以西安地鐵2號線為例[J].城市規劃,2013,37(9):39-45.

[6]朱杰.抑制城市蔓延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及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城市規劃,2009,24(6):89-94.

[7]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設監理公司,田成剛主編.地鐵車站裝飾裝修工程質量管理實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8]楊景濤.地鐵車站裝修設計管理研究[J].北京:北京建筑大學.2017.

[9]趙晟宇.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共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研究[D].蘇州:蘇州科技學院.2014.

[10]廖樞丹.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地鐵規劃建設的互動影響關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11]孫靜.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鐵站空間特色表達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12]左紹祥.慢行交通與城市軌道交通接駁行為選擇與優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9.

[13]馬金磊.自行車接駁軌道交通行為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8.

[14]牛彥龍.地鐵時代下營造站域慢行空間重塑都市活力[D].天津:天津大學,2015.

[15]周巍.武漢市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旅游開發研究[J].武漢:湖北大學.2015.

[16]陳玉婉.公交都市背景下城市慢行系統空間特征分析及構建對策[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17]李慧蓉.武漢歷史街區再生式保護、更新研究—以武昌曇華林歷史街區環境改造為例[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

[18]湖北省城市規劃.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啟動片區規劃方案[EB/OL].(2015-5-27)[2022-2-16].http://bbs.caup.net/read-htm-tid-32677-page-1.html.

[19]萬令軒.基于旅游數字足跡的城市旅游流網絡結構演變研究—以武漢市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20]唐莉.多元文化歷史街區保護與利用的規劃理念分析_以武漢市武昌曇華林地區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3(07):96-97.

猜你喜歡
歷史街區城市更新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TOD模式創新引領寧波城市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及電力技術探析
城市軌道交通節假日期間大客流行車組織思考與實踐
城市更新與房地產發展
常談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軌道交通快慢車越行問題研究
軌道交通快慢車越行問題研究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與生態更新
歷史文化街區環境標識系統設計初探
再生與異化的悖論:消費文化驅動下歷史街區商業化改造的機制解析及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